61期~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中國的繪製於1735年的中國地圖(上)

2020-12-16 榮耀艦隊

2014年3月底,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宴請到訪的中國領導人時,贈送了一幅繪製於1735年的「中國地圖」,默克爾稱:「這是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這,就是德國人約翰·馬蒂亞斯·哈斯所作的《 REGNI SINAE vel SINAE PROPRIAE Mappa et Descriptio Geographica》,此為地圖刊印時所用的拉丁文,中文大意為《中華帝國或中國正確的地圖及地理描述》

約翰·馬蒂亞斯·哈斯所作的《 REGNI SINAE vel SINAE PROPRIAE Mappa et Descriptio Geographica》

在地圖的右下角我們可以發現,除上述標題外,還注有一段說明,中文大意為:「此圖,乃康熙帝下令由耶穌會傳教士赴各省所作分省圖彙編而成。隨杜赫德的傑作首次公之於世,法國皇家地理學家唐維爾縮減為此版本,現按恰當的投影法重繪。——數學教授:約翰·馬蒂亞斯·哈斯制。出資發行:霍曼公司。」

地圖的右下角還注有一段說明

寥寥數語,卻包含了製圖師、出版公司、地圖原版出處、康熙大帝與耶穌會交集的歷史等極其大量的信息,就讓我們來一一為您解讀。

一:此地圖的德國製圖師及德國出版商:

該圖出版商霍曼公司(拉丁Homannianorum Heredum,英文Homann's heirs,1730-1848),和製圖師約翰·馬蒂亞斯·哈斯(拉丁IOH MATTH HASII,英語Johann Matthias Hase,1684-1742),以今日的標準來說,都屬於德國人。

出版商的名字,翻譯成中文意為「霍曼的繼承者們」,該公司的創始人約翰·巴佩斯特·霍曼(Johann Baptist Homann,1664-1724)也是一位德國的地圖學家、雕刻師、出版商,他出生於今日巴伐利亞州南部的Kammlach小鎮,1687年在紐倫堡皈依新教。霍曼先後在維也納、紐倫堡、萊比錫等地從事地圖繪製、雕版等工作,他的一生創作過二百多幅各類地圖,並於1715年在柏林當選為皇家科學理工學院的會員,是查爾斯六世(Charles VI, 神聖羅馬帝國 哈布斯堡王朝的末代皇帝)的御用地理學家,慕尼黑的名人堂曾立有霍曼的塑像,但毀於二戰期間,今日只剩下一個銘牌講述著曾經的榮耀。1702年,霍曼在紐倫堡成立了自己的地圖印刷和銷售公司,在同法國和荷蘭地圖出版商的競爭中,靠價格優勢成長為十八世紀德國最重要的地圖出版商之一,該公司在霍曼父子兩代人的手中一直經營到1730年。父子均離世後,其他股東和董事以「霍曼的繼承者們」的公司名號又繼續運營了一百多年,期間一度成為德國地圖出版行業的翹楚。

霍曼肖像 Homann,_Johann_Baptist_(1664-1725)

此地圖的作者哈斯,出生於德國的奧格斯堡,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的兒子,估計小哈斯沒少受到父親「奧數」般的啟蒙教育,他於1704年進入萊比錫大學,作為沃爾夫的弟子鑽研於代數,1707年又獲得了哲學碩士的學位。之後他以教師職業為生,但僅靠教授數學課幾乎讓他的生活難以為繼,不過很快他又有機會回到了萊比錫大學,作為哲學系的助理教員有更多的機會從事地理、天文學和製圖工作。1720年,在沃爾夫的引薦下哈斯獲聘為維滕貝格(Wittenberg)大學的數學教授、併兼任哲學系助理教授。正是在這裡,哈斯將數學視為了自己畢生的工作,他重視以實踐為導向的數學教學,尤其在天文學和地理學領域,哈斯的身體力行也表明了這一點。他「出於數學和歷史的原因」,首先開始改進德國人的地圖;他的論著推進了「極射赤平投影」在地圖實踐中的應用,他出版了歐洲、非洲、埃及、敘利亞等地的地圖,在同霍曼公司合作出版的那個年代的世界地圖中,甚至描繪了西澳大利亞(當時稱新荷蘭,整個澳洲大陸輪廓尚未探索完成)海岸線正確的經緯度。哈斯在大學的講座除了數學以外還擴展到了數學地理學、天文學等領域,他的地理講座包括了歷史政治地理學,包括神聖羅馬帝國和各大洲的歷史政治地理、現代德國地理以及歷史地理學等。一個數學教師,逐漸在地理學的領域也變得舉足輕重起來。今天,在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被命名為「哈斯」,正是為了紀念這位地理學的先驅。

二:關於此地圖背後的法國製圖師及法國漢學家:

雖然,默克爾總理所說「這是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或許是正確的,但沒有任何資料表明,上述兩位德國的傑出人士曾經來到過中國,而製作此圖的「源信息」,正如哈斯在標題中所述:來自法國皇家地圖師唐維爾及法國漢學家——杜赫德——的大作。

杜赫德,全名Jean-Baptiste Du Halde,1674年出生於法國巴黎,是法國耶穌會的傳教士,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1735年出版的、翁文灝譯為《中國地理、歷史、政治及地文全志》一書,,英文譯本翻譯過來的書名則「通俗」的多——《中國通史:包括對中華帝國、中國韃靼、朝鮮和西藏地理、歷史、紀年、政治及自然的描述以及其風俗、習慣、禮儀、宗教、藝術和科學的特別而準確的記錄並配有珍奇的地圖和各種銅版畫》1。它的出版在當時的歐洲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同時代的法國文學泰鬥、「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曾這樣評價到:「雖然他(杜赫德)沒有離開巴黎,也不懂中文,但,基於與同僚修士們的溝通,他給出了這個世界上對中華帝國最廣泛的、最好的描述。」

1.《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Containing a Geographical,Historical,Chronological,Political and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Empire of China,Chinese-Tartary,Corea and Thibet Including an Exact and Particular Account of their Customs,Manners,Ceremonies,Religion,Arts and Sciences the Whole adorn'd with Curious Maps,and Variety of Copper Plates》。

《中華帝國及其所屬韃靼地區的地理、歷史、編年紀、政治和博物》杜赫德 1736年版本 第一卷 封面

這本對中華帝國百科全書般的作品,幾乎包含了對中華文明各個方面的記錄與思考:皇帝和政府、軍隊和警察機構、貴族、農業和手工藝品、「天才」、「輝煌」的哲學、宗教、倫理和儀式、科學和醫學、金錢和商業、語言和書寫系統、瓷器的製造和蠶的繁殖。還有一個關於白令海峽的摘要,並且第一次描述到阿拉斯加。這本書很快被翻譯成了歐洲多國語言並廣為流傳。其英文譯本出版於1738年,被視為是幾代英國人對中國文化狂熱的根源。

在杜赫德的這本著作中,法國皇家地圖師唐維爾是書中附圖的主要繪製者,42幅地圖都出自安維爾之手。而有多個資料表明,唐維爾與西方在華傳教士關係密切,他的中國地理數據大多來自於這些傳教士。

唐維爾,原名 Jean-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1697-1782),有時也寫作Danville,他在21歲時就被任命為法國皇家的地理學家,並同奧爾良公爵家族保持了近四十年的聯繫,獲得後者的許多資助與支持。他製圖繁多、收藏地圖及手稿也很廣泛,他的藏品在其去世後捐贈給法國國王並輾轉流傳到今世,甚至豐富了法國國家圖書館的館藏。為了紀念他,巴黎市政廳門面上的傑出人物之一就有他的畫像、加州、魁北克和福蒙特州的唐維爾市、巴黎的唐維爾大街都是來自於他的名字。

他一生大概製作了211幅世界各地各區域的地圖。受法國漢學家杜赫德所託,參考康熙《皇輿全覽圖》2製作了的所謂《中國韃靼西藏全圖》,被收入杜赫德1735年出版的《中國通史……》中,也成為唐維爾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憑藉著這套十八世紀歐洲最流行的介紹中國的巨著風行於世,直到十九世紀初,唐維爾的中國地圖一直是西方關於中國及鄰近地區地理的標準來源。

2.德國學者福克司認為,唐維爾的地圖參考了三種《皇輿全覽圖》的版本,一是1717年的木刻本,包含28張圖;二是1719年雕刻的銅版地圖;三是1721年的木刻本,32幅。康言(Mario Cams)最近的研究也證實,唐維爾關於中國十五省的地圖完全是照著1718年的木刻版本繪製的,但是有的居民點沒有標註地名,可能是杜德美當時沒有翻譯出來;韃靼地區的地圖主要參考了1719年銅版地圖,其中與表示該地區的十一塊地圖完全吻合。

唐維爾的中國地圖1735年 德國人哈斯的中國地圖的原圖

唐維爾和哈斯不光在地球上有「傳承」,在月球上二者也有交集,月球上被命名的眾多環形山之中,就有他們二人的名字。

三:此地圖真正的「製圖師」:康熙大帝!以及那些來華的耶穌會傳教士們。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幅地圖,無論是其德國製圖師、德國出版商,還是「源地圖」的法國耶穌會教師、法國製圖師,都沒有親歷過中國,這幅中國地圖原始的測繪工作及地理數據,都指向了當時中國大清王朝的康熙大帝、以及他那個「中外合作」、耗時十餘年的全國地理測繪及製圖工程。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也是文治武功、雄心大志的一代雄主,在他的治下,西方先進的代數、幾何、天文、醫學及科學技術得到推崇和應用,其代表性的事例,就是《皇輿全覽圖》的測繪與刊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大清帝國先後委任一眾耶穌會士、並中國本朝學者何國楝、明安圖等人,運用當時先進的經緯圖法、三角測量法、投影技術等西方科學方法和儀器,實測全國六百四十多地的經緯數據,重新繪製全國地圖,測繪地點遍佈全國,規模之大,耗時之長,前所未有。「康熙間,聖祖命制皇輿全覽圖,以天度定準望,一度當二百裡,遣使如奉天,循行混同、鴨綠二江,至朝鮮分界處,測繪為圖。」這是《清史稿》列傳七十中的初始記載。這項浩繁的工程一幹就是十餘年,其範圍也遠不止「朝鮮分界處」,最終,地圖覆蓋的範圍東北至庫頁島(薩哈林島),東南至臺灣,北至貝加爾湖,南至海南島,西北至伊犁河,西至列城以西,在後期版本中西藏邊境甚至標註出了朱母郎馬阿林(珠穆朗瑪峰)。因其時準噶爾部之亂,新疆一帶未能詳細詳繪,其後直至乾隆帝兩次遣專人詳查後方得以補全。

該圖1717年初成,出木刻板,清史稿記述到:「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圖成,為全圖一,離合凡三十二貞,別為分省圖,省各一貞」 。但是,對於康熙帝來說,進行全國山河版圖的測繪,又豈止十年之功,在同年陰曆2月12日,內閣蔣廷錫進《皇輿全覽圖》時康熙上諭曰:「朕費30餘年心力,始得告成,山脈、水道俱與禹貢相合,爾將此全圖並分省之圖與九卿細看,倘不合之處,九卿有知者,即便指出。」

《皇輿全覽圖》分省圖之盛京地圖

在此圖測繪編制的過程中,一些來華的耶穌會教士參與其中,16世紀以來直到18世紀的200多年間,西方的傳教士在中西交流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以1580年義大利天主教耶穌會教士利瑪竇的到來為標誌,拉開了傳教士來華的大幕。據統計,到清初的1664年,僅耶穌會來華傳教人數已累計82人。

參與到《皇輿全覽圖》工程中的西方傳教士們主要有:雷孝思(Jean Baptiste Regis,法國)、白晉(Joachim Bouvet,法國)、馮秉正(Joseph-Francois–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法國)、杜德美(Pierre Jartoux,法國)、費隱(Ernbert Fridelli,奧國)、山遙瞻(Guglielmo Fabre Bonjour)、湯尚賢(Pierre-Vincent de Tartre,法國)、麥大成(Joannes Fr. Cardoso,葡萄牙)、德瑪諾(Rom. Hinderer,法國),張誠(Gerbillon Jean Franois法國)等人。

這些熟悉西方先進地理學測繪方法及儀器的傳教士們,在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艱難困苦的野外測繪作業中,為了「科學和天主教的雙重信仰」而忘我工作。他們對這個「中國國家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乃至犧牲,比如山遙瞻,就因勞累過度且受到瘴氣的侵襲,而不幸在雲南邊境孟定殉職;康熙54年(1715年)雷孝思前往雲南,以完成山遙瞻的未竟事業。從雲南歸來時,費隱也病倒了,雷孝思又代替他測繪貴州地圖,並奉命完成了湖廣地圖的測繪。雷孝思,其名字的典故出自《詩經》「永言孝思,孝思維則」,他用拉丁文翻譯的《易經》更是風靡歐洲。這位法國傳教士為大清王朝服務四十年,於1738年11月24日在北京離世,從1698年跟隨白晉踏上中國廣州的土地起,終身都沒有再回到他的故鄉法國。1707年,傳教士之一的張誠卒於北京;1724年2月,湯尚賢卒於北京;1730年6月28日(雍正八年)白晉也卒於北京,享年74歲,……,他們中大部分人的遺體都安葬在了北京正福寺墓地。

除了參與到測繪與製圖之中,《皇輿全覽圖》在東西方之間的交流,也離不開這些耶穌會的傳教士們,資料表明,上述的法國皇家地圖師唐維爾,就同法國在華傳教士有著緊密的聯繫,而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更是將此圖的詳細信息在1723年直接帶回到歐洲。

馬國賢,原名Matteo Ripa,義大利那不勒斯人,也是耶穌會的傳教士,他於公元1710(康熙四十九年)抵達澳門,隨之北上京師在宮中供職。公元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馬國賢根據中國畫家的原畫,銅版刻制了一套《御製避暑山莊圖泳三十六景》版畫, 很得康熙皇帝的賞識。馬國賢后來還與其他的歐洲傳教士共同以銅版印製了《皇輿全覽圖》,並應康熙帝之邀傳授雕刻銅版技術,據說這也是西方銅凹版印刷術傳入中國的開端。

馬國賢 原名Matteo Ripa

此圖,在中外地圖發展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當時世界地理學領域也屬於非凡的成就。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繪有經緯網的全國地圖,自清朝中葉至中華民國初年,國內外出版的各種中國地圖基本上都源於此圖。

(待續)

本文為 橙湖工作室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榮耀艦隊 / 橙湖工作室 作品

相關焦點

  • 63期~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中國的繪製於1735年的中國地圖(下)
    約翰·馬蒂亞斯·哈斯所作的《 REGNI SINAE vel SINAE PROPRIAE Mappa et Descriptio Geographica》四:此地圖現存的中外版本及價格: 在大致了解了默克爾總理以國禮相贈的這幅1735年「中國地圖」之來龍去脈之後
  • 默克爾贈古中國地圖 有何深意
    內容提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德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他一幅1735年繪製的中國地圖,正是這幅地圖引起了中國網民議論紛紛,默克爾的這份禮物背後是否別有深意呢?鳳凰衛視2014年4月4日《時事開講》,以下為文字實錄:任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德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了他一幅1735年繪製的中國地圖,正是這幅地圖引起了中國網民的議論紛紛,默克爾的這份禮物背後是否別有深意呢?我們今天請何亮亮先生來解讀。何先生,您怎麼看默克爾送地圖給習近平的目的?
  • 贈習總清代地圖 默克爾想表達什麼?
    3月2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總理府會見習近平時,出人意料地拿出了一件特別的禮物:一張1735年德國繪製的中國地圖。地圖背後到底蘊含著哪些深意,立即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  訪德國,習總獲贈禮品不同尋常  習近平宣布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  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在柏林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
  • 德國總理默克爾期待與中國進一步合作;①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總理...
    德國總理默克爾期待與中國進一步合作;①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讓德國人作好新冠疫情在今年秋冬季節可能再次對日常生活產生更大影響的心理準備。默克爾周五8月28日在柏林舉行的傳統夏季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不得不預期未來幾個月內有些情況將比夏天更艱難。
  • 石家莊市18歲女中學生收到德國總理默克爾回信
    -「默克爾祝我元旦快樂」  「我是2009年12月30日晚上10時30分收到來自德國的郵件,當我看到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回信,還附著她的籤名照和一本翻譯成漢語的《德國概況》,我尖叫了好幾聲,實在太高興了。」1月2日,18歲的女孩史夢慧仍舊沉浸在收到信件的喜悅中。  史夢慧收到信後,馬上查德語詞典翻譯這封默克爾的回信。
  • 勿忘歷史:中國近代丟失多少土地?來看看這張國恥地圖
    中國的疆域最終在清朝奠定,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五代皇帝的努力,為中國打下了1300多萬平方公裡的江山。2014年,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了中國一張1735年的中國地圖,從地圖上我們看到,中國疆域如一張海棠葉,東到朝鮮半島,西到巴爾喀什湖,北到外興安嶺,南到南海。
  • 德國代表為什麼是總理默克爾?德國的最高領導人不是總統嗎?
    月12日,施泰邁爾當選為德國總統,但是,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會感到陌生,因為在德國拋頭露面風光無限的是總理默克爾而不是總統。在德國政壇,德國總統和德國總理權力分配差異很大,現任德國總理是默克爾,自從2005年擔任總理以來,已經連續當了15年的德國總理,是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執政時間最長的女總理。總統和總理可以簡單定義為,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是國家首腦。
  • 揭秘:美國如何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
    2008年7月,柏林市中心一棟巨大建築投入使用。數千名賓客齊聚於此,美國前總統老布希為之剪彩,德國總理默克爾送上了熱情的歡迎詞。這棟建築就在柏林的象徵——布蘭登堡門旁邊。德國國會大廈和蒂爾加滕公園的景色盡收眼底,默克爾的總理官邸距此只有800米。這裡緊挨著聯邦德國的政治中心——聯邦政府工作區,數以億計的預算在那裡敲定,法案在那裡被討論成形。這棟巨大建築就是美國駐德國大使館。
  • 德國總理默克爾拒絕參加G7峰會稱:中國對歐盟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而此議會的內容則是希望邀請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印度加入G7峰會,以及商議如何處理和中國的關係。而此次川普推遲G7峰會的部分原因,也是來自盟友的壓力。在29號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不參加此次的七國集團(G7)峰會。對此,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表示,「考慮到新冠大流行的總體情況」,「不能同意」前往華盛頓赴會。
  • 這位華科學子向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問,默克爾誇他德語說得真好!
    聽到這句話,來自華中大德語系的汪俊臣終於舒了一口氣,並向默克爾總理回以最真摯的微笑。幾分鐘前,他用德語向默克爾提出了關於德國歌德學院和中國孔子學院在兩國文化交流中作用的問題。默克爾稍加思忖過後答道,孔子學院與歌德學院在未來兩國的文化交流中勢必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 德國總理感受「活力安徽」——默克爾訪問安徽側記
    10月30日下午,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金葡萄小學參觀。圖為該校小學生向默克爾贈送小禮物。記者楊竹攝  10月30日上午10時03分,一架銀白色專機緩緩滑行後,穩穩停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的停機坪上。艙門打開後,身著墨綠色上裝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快步走下飛機,開啟了對我省的訪問之旅。
  •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走訪華中科大,讓中國的兩所名校感到痛心!
    武漢大學受到的暴擊武漢大學藉助校園美景及百年名校的歷史,多次代表武漢市接待國外重要領導人,然而此次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卻走進了武漢市另一所985高校華中科技大學,有網友戲稱武漢大學遭受10000點的暴擊,畢竟自從2000年中國高校大整合後,新成立的華中科技大學前身中雖然華中理工大學成立時間較短
  • 默克爾訪問瀋陽 當「中國製造2025」遇上「德國工業4.0」_遼寧頻道...
    德國總理默克爾12日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並與李克強總理共同主持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14日上午默克爾將前往瀋陽,參觀瀋陽故宮和工業博物館。下午,她將訪問瀋陽的寶馬工廠。默克爾此次對瀋陽中德合作工業園區的參觀和訪問,「中國製造2025」遇上「德國工業4.0」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總理府會見國務委員楊潔篪
    2014年1月2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總理府會見國務委員楊潔篪。   默克爾說,德方對中國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難能可貴的成就表示讚賞。德中關係基礎牢固。德方願不斷加強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揮經貿合作對雙邊關係的推動作用,加強農業、科技等領域合作,增進人文交流,在國際事務中深化協調配合。
  • 對中國要更強硬?德國數名議員聯手施壓,默克爾表態值得警惕
    編輯:拾遺根據路透社報導,11月30日,在一場線上會議中有幾名議員對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了要求,要求德國必須要對中國「持有強硬」的態度,對此,默克爾表態稱,歐洲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堅持自己認可的價值觀默克爾被要求對待中國要態度強硬根據相關報導顯示,近期,默克爾出席一場在線會議,在會議上被幾名議員要求必須對中國態度強硬,尤其是在中國做出了「侵犯人權」的行為時。
  • 德國總理默克爾:英歐貿易協議具有「歷史性意義」
    德國總理默克爾:英歐貿易協議具有「歷史性意義」 阮佳聞/央視新聞 2020-12-25 02:01
  • ...德國總理 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 德國足球 英語作文 石家莊外國...
    -「默克爾祝我元旦快樂」  「我是2009年12月30日晚上10時30分收到來自德國的郵件,當我看到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回信,還附著她的籤名照和一本翻譯成漢語的《德國概況》,我尖叫了好幾聲,實在太高興了。」1月2日,18歲的女孩史夢慧仍舊沉浸在收到信件的喜悅中。  史夢慧收到信後,馬上查德語詞典翻譯這封默克爾的回信。
  • 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始退出公眾舞臺?
    臉書上最受人愛戴的政治家之一,開始退出公眾舞臺?) 吳將
  • 默克爾不止是女總理還是學霸:曾獲物理學博士學位
    原標題:南京大學授予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名譽博士學位  中國江蘇網6月12日訊(記者 羅鵬)6月1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北京接受南京大學授予其名譽博士學位。這是她此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期間的一項重要學術交流活動。至此,南京大學已授予14位國(境)外著名學者、科學家、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名譽博士學位。
  • 石家莊一女高中生收到德國總理回信及新年禮物
    史夢慧展示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回信、籤名照和贈給她的一本書。 李志華 攝  東方網1月2日消息:「收到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回信和新年禮物,我特別激動。」  史夢慧說,這封回信是去年12月17日發自柏林的,信中說非常高興認識喜歡德國足球的女孩,祝她聖誕快樂、新年快樂,送給她一本《德國概況》和默克爾的籤名照,希望她喜歡。  「給默克爾寫信,我是受《中國青年》的啟發。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裡面介紹了一個青年給各國政要寫信的故事,我也想這樣做。去年11月22日開始寫,主要用英文,穿插了德文,16開的紙寫了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