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衛星,地圖要如何繪製,有一個人解決了這項難題

2021-01-15 玉鏘侃史

前言

世界很大,然而人類本就是渺小的,面對著大千世界,則是充滿著好奇,總是想要遊覽世界每一個令人驚豔的地方。而如今,不論去任何地方,也不怕找不到目的地,因為現在科技發達,開發出了很多電子地圖,並且能夠跟隨著定位,又或者導航,到達想要去到的地方,這樣的通訊技術給人們帶來了便捷。

可在古代並沒有這樣高科技的技術,要知道,從前就連車馬都很慢,更別提能夠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定位導航這個問題。科技的發展,讓人們利用現有的衛星技術就能將一張衛星圖製作成高清的地圖,然而古代沒有衛星,那麼他們的地圖又是怎樣繪製完成的,即使沒有發達的設備,也阻擋不了這樣一個人,他親自為人們解決了這一難題。

早期的地圖測量

面對著殘酷的現實,人們只好腳踏實地對每一個地方進行實地測量,不論是什麼樣的地圖,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的測量,可以說十分的艱難,沒有快捷的交通工具,只好憑藉著人力邊走邊測量,顯然這是最靠譜也是唯一的辦法。相傳,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他為了能夠精準地丈量每一寸土地,不惜一切代價,徒步走了幾十萬裡,才完成了土地測量,這種形式很辛苦。

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漢代時期,就流行出了一種新的方式,人們研製出一種分上下兩層的馬車,很奇特的是,馬車的每一層都有假人,每當馬車行一裡的時候,下面的假人就會擊鼓來告示人們,而馬車行駛了十裡地時,上面的假人也會隨之響鈴一次,這樣一來,就比徒步測量要輕鬆得多,人們也就只需要記錄下響鈴和擊鼓的次數,後來,人們將這種方法稱做「記裡鼓車」,所計量的那輛車則叫做「大章車」。

裴秀提出「製圖六體」法

雖然這樣的方法能夠解決一時之需,可是對於總的來說,這並不能有一個質的跨越。前江推後浪,到了西晉後,有一位人才橫空出世,他就是裴秀,裴秀對地圖非常感興趣,經過前人各式各樣的繪製地圖,裴秀從中得出新的經驗結論,對於如何繪製地圖,他認真歸納,多次突破,他最終提出了「製圖六體」法,並且沒有別人的幫助,他一個人就完成了《禹貢地域圖》,這也是我國歷史上完成最早的地圖集。

眾所周知,地圖是很複雜的,他必須精確每一個數據,裴秀繪製出的地圖,可以說和我們現在所學習的地圖相差不大,僅憑一己之力,成了被後世用來學習的模板。後來,中國古代的地圖,大多數都是用這個方法來繪製的,而裴秀被科學技術史學家稱為「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可想而知,裴秀做出的貢獻有多大。

據相傳,裴秀繪製此地圖時,他將製作地圖分為六條原則,而這六條原則分別是分率、準望、道裡、高下、方邪、迂直。這些陌生的詞彙,想必沒幾個人能夠理解的透徹,分率其實就是指我們現在很熟悉的比例尺,這是能夠反映出地圖中的線條和面積比例的;準望即方向,用來確定各個地方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而道裡就是距離的意思,高下指的就是高度,方邪就是坡度問題,而最後一個迂直就是指高低與距離的換算,這樣一解釋,是不是更容易明白,由此可見,裴秀的聰穎過人。

裴秀做出的貢獻值得人們稱讚,可是畢竟受了時代的限制,這種方法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反而它有著很大的缺陷。地球是圓的,而這恰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地球作為球體,又將如何繪製?這些問題顯然沒有得到很完美的改善。但在裴秀這一時期,他首次明確地提出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製理論,對清代以前的地圖繪製有著重大的影響,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直到明末時期,西方的地圖繪製技術傳入了中國,中國繪製地圖的方式這才漸漸得到了改變,並因此一步步完善,才有了更好的地圖出現。

結語

不得不說,裴秀做出的努力不可磨滅,時代在更替,他依然是我國的製圖學之父,可能沒有多少人對他印象深刻,甚至沒有人聽說過,但他的名字深深刻在了歷史史冊上。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些偉大的人物,沒有他們,何來如今的進步發展,您是否也這樣認為呢?對於裴秀的故事,您又存在著怎樣的看法?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網絡、衛星,地圖是如何繪製的?一位天才解決了這個難題
    古代沒有網絡、衛星,地圖是如何繪製的?一位天才解決了這個難題在現代社會人類習慣用各種各樣的科技來解決生活的問題,科技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快捷,讓我們不用再帶著以往厚重的書本,只用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所有。
  • 古代沒有衛星,也沒有飛機,是如何準確繪製地圖的
    古代沒有衛星,也沒有飛機,是如何準確繪製地圖的文/馬熊熊說歷史在現在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出行可以靠著地圖精確的找到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因為地圖的精確度足夠高,我國通過北鬥衛星可以對位置進行精確的定位
  • 古代沒有衛星測繪儀,如何繪製地圖?
    我國關於地圖的記載是非常早的,早在《山海經》中就有關於地圖的介紹。雖然有多人認為《山海經》是杜撰的神話故事,自然出現的地圖也就沒有了意義。隨著人們對環境的探測,發現《山海經》中記載的很多地方與現實還是有一定的相似度。
  • 古代祖先沒有衛星定位,地圖是如何繪製的,看完漲知識了!
    眾所周知,地圖繪製是一項極為繁雜的工作,繪製者不僅需要知道自己所要繪製區域的輪廓、內部山河地形走向,還得準確測量山脈輪廓以及兩地之間的距離。雖然這些工作在現代科技和衛星的幫助下,很容易就能完成,然而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地圖繪製無疑難於登天。那麼古人究竟又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
  •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幅最早的世界地圖勾勒出五大洲,並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
  • 古代沒有衛星,如何繪製行軍地圖?古人的智慧不服不行
    地圖作為了解國土面積,以及行軍打仗的必備之物,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古代社會雖然科技比較落後,但是古人卻有一股執著的勁頭,即使沒有現代化設備,也阻擋不了古人繪製地圖的熱情,而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就是魏晉時期的大臣裴秀。第一、古代地圖的測量方法古人深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才能在實踐中發現真知。正所謂「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裡」。
  • 古代是怎麼畫地圖的?沒有衛星沒有高科技,只靠兩招就能準確繪製
    眾所周知,地圖繪製是一項極為繁雜的工作,繪製者不僅需要知道自己所要繪製區域的輪廓、內部山河地形走向,還得準確測量山脈輪廓以及兩地之間的距離。雖然這些工作在現代科技和衛星的幫助下,很容易就能完成,然而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地圖繪製無疑難於登天。那麼古人究竟又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
  • 中國古代沒有衛星,繪製的地圖為何卻精準無比,果然老祖宗還是牛
    在沒有飛機、遙感數據與人造衛星的年代,「繪製地圖」看上去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但實際上,古人們的測繪方式卻非常樸素——說白了,就是田野作業,實地考察。古代沒有衛星,怎麼描繪地圖? 在國內最早有關於地圖的記錄是非常早的,最早在《山海經》中就有出現。
  • 古代沒有衛星,古人是怎麼精確繪製地圖的?看後不得不服
    現在我們的科技十分發達,繪製一份地圖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簡直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了。都不說地圖,現在的導航已經發達到什麼程度想必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人們出行絲毫不用擔心,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走遍世界各地。這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古代的人們沒有飛機,沒有衛星,沒有數據,那他們是怎麼辨別方位的呢?又是用什麼方法精確繪製地圖的呢?現在請各位讀者朋友們和可可一起來聊聊這個問題。
  • 古代沒有飛機衛星,古人如何繪製地圖?老祖宗太有智慧了
    在科學技術的輔助下,繪製地圖成為一件非常容易的事。然而,古人繪製地圖,卻能追溯到數千年前,古籍《周禮》記載「掌道地圖,以昭地事」,最初的地圖繪製在羊皮紙或者雕刻在石板上,諸如堪稱珍品的《禹跡圖》即是石刻圖。
  • 中國古代沒有衛星,是怎麼畫地圖的!網友:祖先太牛了
    這些在我們的現代科學技術下很容易實現,但對於古人而言,如果沒有現代技術設備的幫助,就很難做到這一點。  《山海經》作為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上面記載了大量的山川與遠方,兩山相互分離,有大致記載,雖然很多人認為是《山海經》混有神話和傳說不能寫信,但地理方面的描述仍然可信。
  • 古代就有「世界地圖」,以前沒有衛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自從有了地圖之後,就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即使去往一個陌生的地方,只要有地圖的幫忙,我們也不會迷失方向。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地圖的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的紙質地圖,到現在的電子地圖,甚至還出現了語音導航的地圖。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沒有高科技手段的幫助,那我們的古人又是怎麼繪製出這些地圖的呢?我們不妨從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幅明代地圖開始說起。四百多年前出自中國的世界地圖在南京博物院有一件稀世珍寶——《坤輿萬國全圖》,這是一件不同於一般歷史遺產的文物,可謂國家寶藏。
  • 古人沒有飛機,沒有衛星,怎麼畫地圖?難題被此人破解
    大家都知道,地圖是人類活動必不可少的工具,否則分分鐘迷路。無論是探索世界,還是行軍打仗,沒有地圖肯定是不幸的,但古代人沒有飛機,也沒有衛星,怎麼測繪地圖呢?傳說中炎帝為了測繪地圖,徒步走了幾十萬裡;大禹為了治水,也派人靠走路測繪地圖。
  • 在沒有衛星的古代,人們靠什麼畫地圖?
    典型的領航圖沒有分度線,但有等角航線(loxodromes)和恆向線(rhumblines)——按不同風的方向分布的直線——構成的網格。領航圖通常有比例尺,其中每個分度都被細分為五份,但每一分度所表示的長度並不相同。作為實踐的產物,領航圖最早幾乎全部出自地中海和黑海貿易的把持者義大利人和加泰隆尼亞人,當然也只涉及這兩個海域。
  • 地圖上的中國:帶你看看中國古代地圖製作的歷史
    ,我們的生活是不能離開衛星導航的,就比如繪製地圖,要靠衛星在天空中拍攝並且對地面傳輸數據,由此才有了如此精準詳細的現代地圖,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很疑惑這樣一個問題,人類上個世紀才發明了衛星,那麼我們中國古代是如何繪製出地圖的?
  • ConvNet +衛星圖像+弱監督=免費超精確全球街道地圖
    這項工作歸功於全社區的努力,旨在創建免費的、可編輯的世界地圖。我們僅用18個月就完成了這項工作,如果要100名繪圖專家來手工做這項工作,需要一倍的時間(36個月),甚至更多。準確的地圖數據幫助我們更好地為各地的人們提供產品,如Facebook Marketplace和Facebook Local。AI地圖也符合我們的核心目標:連接每個人,確保每個人都在地圖上。
  •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3日 09:16 來源:   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宇航局7日發布報告說,宇航局和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繪製出了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洲地圖
  • 地圖繪製繁瑣耗時?這款AI工具用衛星圖像有效預測全球道路網絡
    【獵雲網(微信號:)】7月25日報導(編譯:圈圈)我們雖然有著衛星圖像和繪圖軟體,但是製作一張精確的地圖仍是一項艱難且費事的工作。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各自都有未被地圖記錄的領土。利用新技術實現更高效、準確的繪製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測繪研究。在2018年的CVPR上,我們為DeepGlobe Satellite Challenge提供了數據和競賽平臺,還參與了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解決方案的評估,以此來提高衛星圖像分析的技術水平。
  • 一男子瀏覽衛星地圖 發現失蹤死去22年男子 地圖厲害了!
    過去日本人繪製的地圖很精準,他們派了很多間諜來,偽裝成生意人、科學家、勘測員,後來乾脆我軍抗日都使用日本人的地圖,以此為寶貝。我國古代的地圖很多比例失調,繪製也很馬虎,這和古代不是很重視科學、工匠、技術有關,所謂奇技淫巧。但是現在的地圖繪製很精準了,中國也有自己的衛星地圖、地圖導航系統,是出行、旅遊的好幫手。可以獲得各種有用的資訊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