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驚小兒啼,能開長者頤」「勿聒噪亂試聽」「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幸無白刃驅向前,何用將身自棄捐」
這些古詩是不是都很熟悉,可是你知道嗎?這些故事都是高境界的罵人的話。還能不讓被罵者聽出來。其實我能想到這裡,也是因為最近看了一個視頻。
一個小姑娘在「教育家長」
而且還說的井井有條的。
雖然這個事情看起來很好笑,但是這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古詩真的可以讓人看起來更高級。
本來這個小姑娘是要接受爸爸的教育,反而最後變成了教育爸爸,本來在氣頭上的父親也忍不住露了笑容,虛心的接受孩子的教育。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話中感受出來,孩子平時肯定沒少學古詩。
一看就是一個喜歡古詩的小姑娘。
我鄰居的家的囡囡也是這樣的,從小就被姥姥姥爺帶著一起看古詩、學古詩,現在已經上高中了,成績好的很,而且氣質也很出眾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
近幾年,中小學語文教材進一步改革,小學古詩文數量就已經達到了129篇,增幅漲了87%,這就讓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古詩文的方面更加看重了。
其實學習古詩也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古詩給一個人帶來的很多好處。會讓這個人氣質、談吐等,很多方面都看起來很高級。
武亦姝
武亦姝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她從小就被家裡帶著讀古詩古文等等,現在已經如願以償地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學府「清華大學」。從照片就能看出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氣質方面就很出眾,學習又很好。
陳更
北大工科博士陳更,《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總冠軍,她雖然是個理科生,但是從小就喜歡詩詞,也是因為詩詞成就了她。
鄧雅文
鄧雅文,13歲的小姑娘就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你很難把眼前這個樂呵呵的小姑娘與央視舞臺上,從容淡定的「詩詞明星」聯繫起來。很多人都說她:
華夏才女首,洛城鄧雅文。
所以說:從小被詩詞養大的娃娃,人生不要太出色
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讓背而不忘呢?
1、幼時講啟蒙
1、寓教於樂
我最喜歡給孩子用的就是娛樂的辦法,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古詩,認識古詩,邊玩邊背,這樣孩子不會覺得古詩是一個很繁雜的東西。
2、記住就好
我對孩子的要求是記住就好,我不需要她將古詩的意思理解通透,她只要能看著上句接句,起個頭自己能背出來就達到了我的要求。
2、少時講道理
少時講道理,代表這孩子年齡比較大了,可以理解古詩的意思,我們就要將古詩的背景、古詩含義以及作者的生平給孩子講清楚,理解著背古詩永遠是背古詩最好的辦法,也會讓孩子在後期運用更得心應手。
3、實際運用
我非常重視在生活實際場景中引導孩子背古詩,只有切身實際地感受到了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並學會實際運用。在給孩子選擇古詩書籍時,我就選擇了這套《古詩裡的四季》。
我認為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每首詩都有明確的季節,而是下面會標註在什麼時節背誦、如何運用。
比如現在是冬季,就可以讓孩子背柳宗元的《江雪》。
這樣不僅僅只背古詩,能在生活實際場景理解,慢慢地就能運用,將知識融會貫通,比空口白話更實際。
當孩子遇到古詩中的那個場合,如果他想不起來會主動問我是哪首詩、如何背誦。
這套書雖然古詩文數量不多,只有92首,但幾乎是我家孩子用的最多一套,因為真的很實用。將古詩分為四季,貫穿了孩子的一整年,不愧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古詩,輕鬆抓住了孩子的心理。
如果你家孩子背詩難、不會背,不要錯過這套《古詩裡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