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幅員遼闊,但總人口卻很少,它是個移民國家,吸引全世界各地的移民,我想能吸引人去加拿大,應該與它的福利制度有一定關係。「北美楓哥」在加拿大生活了一段時間,對加拿大社會福利制度有了一點了解,下面對我所了解的做一個簡單的闡述。
1. 社會福利金。社會福利金是加拿大社會福利體系中的基礎,可以理解為我國的低保政策。它保證收入少的加拿大人能夠維持基本生活的一個標準。只要銀行存款在一千元加幣以下,就可以申請這筆錢。單身人士可以獲得一個月500-700元加幣,三口之家可以獲得1200加幣左右。這些足夠在加拿大維持一個低標準的生活,如果一直沒有工作可以一直領下去。但對於新移民來說,通常前六個月是不能夠領取這筆錢的。新移民登陸加拿大是需要帶一筆足可以維持六個月生活的資金的。
2. 兒童福利金,也叫牛奶金。加拿大的牛奶金是政府用於給十八歲以下的孩子的一個免稅福利。每一個孩子從一出生到十八歲都可以申請領取這筆補助。2017年加拿大經濟和稅收非常好,聯邦政府把額外稅收的1/3劃撥用在了兒童福利、社會福利、中小企業的減稅上,這意味著2018年的牛奶金上漲。
3. 託兒補助金。孩子6歲以前的學前教育是自費的,而且費用是比較貴。一個小孩子的月託費大概是600-800加幣,低收入的家庭是無力把小孩送到學校接受早期教育的。因此,聯邦政府專門撥款成立了託兒補助金,政府根據申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一半或全額的補貼,這筆錢直接給孩子所就讀的幼兒園。申請託兒補助金是要排隊的。聯邦政府會優先考慮一些夫婦都在工作或學習,並且收入比較少的家庭。
4. 政府房。為了保障低收入人士也能有房住,聯邦政府每年會撥款建造大批的房子,然後委託專門的管理公司進行經營管理,以非常低的價格進行出租。原則上是任何人都可以申請,但政府有一系列的考評機制把不符合低收入的人群排除。房屋租金通常是按月收入的25%到30%收取,舉個例子,如果我的每月收入是1000加幣,你需要拿出250加幣左右用來支付房租,住的是兩居或者三居的公寓。
5. 醫保政策。每年加拿聯邦大政府會撥款十幾億加幣在醫療上面。而且加拿大各省都會提供優質、低價的醫療制度。除了牙科和眼科以外,掛號費、化驗費、住院費、手術費等都是免費的,處方類藥物費用是需要支付的。六65歲以上的老人或者是領取社會福利金的人,處方類藥品大部分也都是免費。這裡說一下弊端,公費醫療資源緊缺,看病有時排期比較長,比如一個朋友做胃鏡,排了兩個月才做了,醫生會根據人的病情程度,優先給認為比較緊急的病人進行優先治療,急診更比用與國內比了,小孩子頭疼腦熱去急診,如果看似屬於傷風或感冒都會被醫生勸回家再觀察幾天。我們非常不適應,然後去私人診所看病,價格就貴很多了。
6. 養老金。加拿大人都有獲得退休金領取資格,這與在加拿大居住的時間有關,居住時間越長,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無論是加拿大公民或者移民,年齡在65歲以上,18歲以後在加拿大居住至少10年,你可以獲得部分的退休金,居住滿40年,可以拿全額的養老金。
加拿大的社會福利是建立在高稅收的基礎上,購物時有的價錢含稅,有的不含稅,不含稅的還需要另外支付商品的稅款,這個是要多注意一些,稅收比例各省不同的。
綜合看來我們與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類型大致相同的,尤其近些年我國低保、醫保、養老逐年提高,公租房、廉租房數量越來愈多,面積越來越大,這說明我們的社會福利也在不斷進步並向發達國家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