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菜是福建菜中的閩南菜的代表,味道以清鮮、甜香為主,擅烹海鮮,調料多加入蝦油、蝦醬等提鮮。
那麼,廈門特色菜有哪些?廈門名菜有哪些呢?
1、同安封肉
同安封肉是廈門同安馬巷(現翔安馬巷)傳統的名菜,屬於閩菜系。此菜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在當地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並且有把「封肉」安排在筵席的中間段的習慣,如果你在筵席上吃到「封肉」,那就說明筵席已經過半了。僑胞回鄉探親時,也也一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菜。
2、薑母鴨
薑母鴨,閩南傳統名菜,也是廈門地區傳統名吃之一,流行於閩南廈門、泉州地區,薑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食色誘人、香氣撲鼻、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其中薑母片的滋味獨特;其中以廈門好德來薑母鴨、利友鹽水鴨、銀祥薑母鴨比較出名。
3、半月沉江
半月沉江是一道福建福州的名菜,屬閩菜系,福建素菜系列最出名的菜,半月沉江為南普陀寺的一道素席名菜。半月沉江以水麵筋為主要材料,烹飪以煮為主,口味屬於酸辣味。口感:本菜為湯菜,味鮮清香。
4、廈門海蠣煎
廈門海蠣煎,又叫蠔仔煎,是廈門一款風味的傳統大眾化名吃,也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區別於泉州海蠣煎,廈門海蠣煎比較講究海蠣的嫩度,選用的是廈門同安出產的地瓜粉。它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蠔」為主料,而區別於泉州其他地方是加脆肉,以地同安瓜粉攪拌,再加入已切成小丁節的鮮蒜或芫荽及少許的鹽,倒入熱油鍋煎炒而成。其味鮮甘美,糯芳香,富有營養。若再加上一點沙茶、辣醬等佐料,或加雞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為可口,滋味更香。
5、南海金蓮
南海金蓮是南普陀寺經典素菜,廈門特色名菜之一,福建特色傳統名菜,屬於閩菜系。此菜色彩豔麗,造型像一朵盛開的金色蓮花,非常精美,口味清香,口感軟糯。色彩豔麗,造型精美,口味清香,口感軟糯。它的原料有豆腐,冬筍,馬蹄,香菇,冬瓜,就這幾樣食材,色香味俱全,品相讓人讚嘆不已。
6、炒麵線
炒麵線,是福建廈門獨具特色的地方傳統名點,也是廈門地區特色菜之一,屬於閩菜之閩南菜系。炒麵線系原「全福樓」、「雙全酒家」所創。選用上等面線(有些地方也叫線面)放在七成熱的油鍋裡炸至赤黃色,撈上盤後用開水燙去油膩待用;以瘦肉、冬筍、香菇、蒜苗為配料,切成絲炒過,和以扁魚、蝦瀝,酌加紹興酒,然後再把炒過的面線拌配料再炒。吃時以沙茶醬、紅辣醬為佐料。廈門許多酒家、餐廳以到賓館,都有炒麵線這道菜。
7、同安煎蟹
同安煎蟹,廈門同安地區特色名菜,是一道美味的海鮮特色菜,滿滿的膏,美味的誘惑。蟹大大的,只只有膏,紅豔豔的,煎得噴香,肥厚的蟹膏,實在很吸引人,黃色的,紅色的,硬硬粉粉的,蟹很新鮮,在姜配合下,煎得噴香,膏很足,饞得很,吃得雙手油乎乎,嫩白的蟹肉也很讓人過癮,蟹肉的甜又嫩。
8、老廈門南煎肝
老廈門南煎肝是廈門地區特色菜之一,一道傳統閩菜,豬肝要切得比較薄,因為這道菜豬肝在製作的過程中因為要保持新嫩的口感在鍋中停留的時間就不能長,所以要讓豬肝保持鮮嫩口感的同時又要充分熟透,切得比較薄是關鍵之一。最後加入麻油是點睛之筆,麻油最後加香味會更加濃鬱。鹹鮮口的,豬肝很嫩,口感很棒。
9、絲雨菰雲
絲雨菰雲是南普陀寺素菜館的一道名菜,廈門特色菜之一,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將他特別讚賞的這道菜餚的名子略加修改,以諧音「菰」字代替了「菇」字,命名為「絲雨菰雲」,使菜名更有文氣詩意。在寺院的素齋中,雪白的大白菜配上冬筍、冬菇,習慣被稱為雙冬,再配上粉絲,就是「絲雨菰雲」,因為日本人習慣將粉絲稱作「絲雨」。
10、廈門滷鴨
廈門滷鴨,廈門地區特色菜之一,屬於閩菜之閩南菜系,廈門滷鴨中比較富有盛名的滷鴨,當屬廈門集美的灌口滷鴨。這裡的滷鴨和鹽鴨選擇當地土鴨,做法更是獨到,10多年前當地就流傳這樣一句話:「不嘗灌口滷鴨味,白做一回灌口人。」灌口滷鴨,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其以獨特的配方和加工方式,製作出來的滷鴨,香、味俱全,享後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