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的電動化之年:中國電動化布局初具規模 150億歐元加碼...

2020-12-13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如果要為大眾汽車集團選擇一個2020年的關鍵詞,那一定是「電動化」。作為燃油車領域的世界級龍頭,大眾汽車集團如今正堅定不移地步入電動化時代,在這一場大規模的轉型變革中,中國正成為其轉型的先鋒陣地。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合資企業夥伴將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加速布局中國電動化市場。

  在中國的電動化投資版圖下,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值得期待的是,首款基於MEB平臺打造的ID.系列SUV車型ID.4即將於2021年初上市,至2025年,大眾汽車計劃實現15款新能源車型的中國本土化生產,計劃在中國銷售150萬輛新能源汽車,屆時,純電動車型將佔集團產品組合的35%。

  大眾集團持續加碼電動化

  2020年,大眾汽車將其電動化目光聚焦於中國。這一年,從整車製造、電池生產、充電樁建設到電動汽車生產工廠的正式投產,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動化布局已頗具規模。

  今年5月29日,大眾汽車投資10億歐元,獲得了安徽江淮汽車(600418)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12月8日,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投資交割完成,合資企業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這標誌著大眾汽車集團順利完成對江淮大眾的戰略投資,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同時,全新研發中心也在合肥竣工。未來,大眾汽車(安徽)旗下產品將基於集團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打造,公司還將充分利用集團在全球的協同效應,逐步提升MEB平臺產品的本地化研發能力。其首款車型計劃於2023年投產。

  大眾汽車(安徽)帶來的產能不容小覷。新落成的研發中心將研發、質保、同步工程、全功能預生產和測試等多個部門集中在一個園區,充分落實產業價值鏈的整合。二期擴建工程也計劃於2021年啟動,生產線基礎設施、設備也將進一步完善,其中包括建立電池車間和車輛及部件檢驗車間,該純電動車型工廠規模完備,最大年產量預計可達35萬輛,預計將於2022年底竣工。

  此外,集團還收購了合肥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的戰略股權,成為其大股東。

  眾所周知,動力電池是電動車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是大眾汽車落實電動化戰略的關鍵。此次入股國軒高科(002074),為確保大眾汽車電池供應、對衝原材料價格波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那麼,國軒高科能夠為大眾汽車集團帶來什麼?根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2019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約為62.2 GWh,其中,國軒高科以3.31GWh裝機量、5.33%的市佔率名列第三,2019年磷酸鐵鋰裝機量為3GWh,市佔率為15.1%。

  以上兩筆投資,為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發展電動化解決了整車製造及核心零件電池的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發展電動化離不開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充電樁。

  儘管我國已大規模投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但為了實現更加便捷的客戶充電體驗,大眾汽車也進一步完善了其在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戰略布局。

  為此,大眾汽車與星星充電、一汽集團以及江淮汽車聯合成立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將通過開邁斯向客戶提供私人專用充電牆盒。目前,開邁斯已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的黃金地段布局了40座超級充電站。開邁斯還計劃於年底前在全國16座城市建立共計255座充電站,包括1,800個雙槍直流充電樁。另外,大眾汽車還布局了公共直流電充電站網絡。

  除此之外,今年11月,大眾汽車集團在安亭和佛山的兩座MEB工廠已正式投產,而這兩座MEB工廠正是大眾汽車純電動ID.家族實現本土化生產的基礎,總年產能可達60萬輛。

  上汽大眾安亭MEB工廠

  據了解,安亭工廠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範圍內首個新建的MEB工廠,是專為純電動汽車生產打造的全新工廠。通過採用標準化措施,讓安亭工廠的基礎設施成本相比以往的汽車工廠建設成本減少了5%。

  一汽-大眾佛山MEB工廠

  而佛山MEB智慧工廠是一汽-大眾國內首家MEB工廠,作為大眾集團電動汽車戰略樣板工廠,在這裡,所有MEB車型的生產都採用可再生能源,使得生產過程實現了碳中和。

  產業鏈布局頗具規模

  大眾汽車電動車即將走下生產線

  如今,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動化投資版圖已經基本形成,相關產品正從設計構想走向生產線,甚至走向人們的生活。

  在今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大眾汽車首批純電動車型――ID.家族亮相現場,其科技感令現場觀眾驚豔不已。

  現場展示的ID.家族車型包括一汽-大眾的ID.4 CROZZ和上汽大眾的ID.4 X。據了解,ID.4 X和ID.4 CROZZ是大眾汽車首批國內基於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動車型。據大眾汽車集團規劃,到2023年,將在中國推出8款ID.系列車型。

  另外,據大眾汽車計劃,至2024年,旗下品牌奧迪也將在華投產首款基於PPE高端電動車平臺的車型。至2025年,奧迪將在全球範圍內推出30款電動化車型,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型。除此之外,到2025年,旗下的保時捷品牌交付的車輛中將有一半是新能源車。

  總體而言,大眾汽車計劃將在2025年前實現15款新能源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將電動車型在集團產品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35%,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達到150萬輛。

  在2025年前實現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規劃中佔何體量?根據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到2025年,我國汽車銷量將達到3200萬輛。另外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據此計算,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40萬輛,其中,大眾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約23%。

  堅定擁抱電動化

  巨人轉身,意欲何為?

  2020年可謂跌宕起伏,經歷新冠疫情、經濟下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加等事件,讓各行各業發展蒙上一層陰影。不過,在2020年多個不確定性事件疊加下,大眾汽車依然表現亮眼。據了解,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前三季度市場份額同比實現增長,汽車交付量達266萬輛。在全球疫情重創經濟的形勢下,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份額逆勢同比增長0.5%,接近20%。

  作為行業龍頭,大眾汽車正以堅定的姿態擁抱電動化。一方面,目前全球車市的電動化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據EV Sales統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5年51.8萬輛增加到2019年221.0萬輛,累計增長426.64%,年複合增速34.43%;另外,據特斯拉年報披露,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5年5.1萬輛增加到2019年36.8萬輛,累計增長721.57%,年複合增速57.90%。

  除此之外,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傾斜,也讓這一領域炙手可熱。根據德國電動車購置補貼政策,2020-2025年,價格在4萬歐元以下的純電動車,單車補貼6000歐元;在4萬歐元以下的插電混動車,單車補貼4500歐元。法國於今年5月發布《80億歐元汽車產業復甦計劃》,將家庭購買碳排放≤20g/km,售價≤45000歐輕型車,單車補貼提高到7000歐元(原6000歐元)。

  與歐盟國家相比,中國也發布了多項新能源領域的利好政策。2020年10月9日,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根據該規劃,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另外,規劃還對新能源汽車的電耗、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準入、雙積分政策等做出了安排。

  除了政策鼓勵外,大眾汽車的電動化轉型還源於世界各國嚴格的碳排放規定。2019年歐盟發布史上最嚴碳排放規定,為了適應這一變化,大眾汽車制定了「goTOzero」戰略,致力於 2050 年前實現全球範圍內的碳中和目標。

  對於大眾汽車而言,電動化只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步驟,大眾汽車還將進行全方位調整。對此,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對大眾汽車集團而言,碳中和願景的實現不僅局限於電動車型陣容的快速擴充,還涉及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生產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的整體脫碳。」

  不過,如今的大眾汽車的電動化正在加速。經歷2020年的洗禮與蟄伏,大眾汽車在中國完成了從研發、生產、產品到配套的一系列關鍵環節的布局,迎接大眾汽車的將是更為廣闊的電動化市場空間。面向未來,大眾汽車集團已整裝待發。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m

相關焦點

  • 加速電動化布局 大眾集團將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共塑低碳未來是我們全球戰略的核心。集團承諾將與合作夥伴一起,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鑑於此,我們十分讚賞和歡迎中國最新提出的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願景。
  • 大眾ALL IN電動化,中國市場將是一場「搶灘登陸戰」
    大眾汽車近日表示,計劃在五年內投資730億歐元,來研發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數位化技術,其中研發純電動車的資金為350億歐元,約佔總投資金額的一半,正式向造車新勢力施壓。此番投資調整後,大眾集團的研發預算佔比,將從之前的40%,一口氣提升至50%,目的就是要追趕技術領先的特斯拉,並試圖拉開與其他傳統車廠的差距。
  • 投資200億元力推中國電動化戰略 大眾汽車(安徽)「上線」
    本報記者 陳茂利 張碩 合肥報導「全新研發中心將幫助我們強化本土研發能力,提升生產效率,快速擴大並優化新能源產品矩陣,以滿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客戶需求。感謝中國的深化改革和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使大眾汽車集團的電動化進程得以加速推進。」
  • 大眾汽車電動出行新生態布局提速
    對於每一家汽車企業來說,2020年都是極具挑戰的一年。這樣的挑戰不僅來自於疫情壓力和汽車市場增量放緩,更來自於行業變革以及企業對於自身長遠發展的調整。面對行業逆境,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仍舊取得了優異成績,集團在華投資推進電動化轉型節奏依舊。
  • 大眾居然在「補貼退坡」的時候all in電動化,這是在打什麼算盤?
    作為全球第一大車企、燃油車領域的巨頭,大眾汽車早期的電動化步伐走的十分緩慢。但是隨著汽車電動化席捲全球,「姍姍來遲」卻「急不可耐」的大眾電動化之風才開始得以吹起來。2016年6月,大眾汽車在著眼未來的「攜手同心 — 2025戰略」發布之時,將電動汽車視為戰略的核心部分,以期到2025年在全球電動汽車領域成為引領者。
  • 大眾迪斯:疫情不會耽誤電動化進程 2年內推33款新能源車
    對大眾汽車集團而言,旗下幾乎所有品牌的業績表現在2019財年都實現了提升。集團的銷售收入和營業利潤均實現增長,汽車業務的淨現金流和淨流動資金也顯著攀升。數據顯示,2019財年大眾汽車集團銷量達1097.46萬輛,同比增長1.3%;全年銷售收入達到2526億歐元,同比增長7.1%。
  • 日系車穩中求勝:電動化、氫燃料加碼中國
    隨著CR-V SPORTHYBRID e+的發布,本田中國實現了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到純電動車的全矩陣電動化技術和產品布局,全面開啟電動化進程的新時代。  與此同時,日產汽車也將電動化作為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方向。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日產汽車全新純電動跨界SUV車型――日產Ariya完成首秀,並計劃於2021年引入國內銷售。
  • 大眾集團(中國)投資超過40億歐元致力打造電動出行新領域
    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計劃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超過40億歐元,彰顯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其中,針對電動出行領域的投資將佔總投資金額的40%左右。該投資計劃的實施,以及2020年兩座純電動汽車工廠的正式投產,將進一步加速和強化集團的電動化戰略進程。
  • 大眾集團投資超過40億歐元 致力打造電動出行新領域
    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計劃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超過40億歐元,彰顯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其中,針對電動出行領域的投資將佔總投資金額的40%左右。該投資計劃的實施,以及2020年兩座純電動汽車工廠的正式投產,將進一步加速和強化集團的電動化戰略進程。
  • 供應商:電動化使就業流向中國 歐洲或面臨風險
    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會長羅伯特·瓦瓦索裡(RobertoVavassori)警示稱,一味地向電動汽車衝刺將導致商業機遇轉移至中國、韓國以及日本,這些國家幾乎主導了電動汽車所使用的大容量電池的生產。瓦瓦索裡表示:「我們需要提供一個更合理的轉型期,我們不應該將這些機遇拱手讓給我們的中國朋友們。」
  • 汽車電動化勢不可擋 車企技術路線如何兼顧當下與未來?
    美東時間12月7日,特斯拉股價漲逾7%,報641.76美元/股,總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達到6083億美元(約3.9萬億元人民幣),市值一天增長404億美元。同期,豐田汽車市值為1931億美元,只相當於特斯拉市值的1/3。12月8日,特斯拉股價又上漲8.12美元,收於649.88美元/股。
  • 「電動化電動化電動化」 法蘭車展歐洲車企集體風頭大轉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康林松認為,電氣化是今年法蘭克福車展最突出的主題,同時也是最深遠的變革,但卻並不是奔馳面臨的唯一挑戰,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根本性轉型」是多方面的。「今年法蘭克福國際車展的三大主題是——電動化、電動化、電動化。」
  • 奧迪150億加碼電動領域投資 新能源概念股票有哪些?
    昨日,全球整車龍頭奧迪宣布,為實現2025電動計劃,計劃在研發和固定資產領域投資約350億歐元。僅電動化方面,奧迪預計將投入150億歐元,其中約100億歐元用於純電動汽車,50億歐元用於混合動力汽車。
  • 似乎比大眾、豐田更有趣,解讀現代汽車電動化戰略
    後來便是現代汽車的"show time",在11月初開幕的進博會上,現代汽車集團一口氣發布了自己的氫燃料電池車型、電動車品牌和高性能品牌;而不久前,現代汽車集團又正式發布了自己的電動車專用平臺E-GMP。
  • 大陸集團批評電動化進程過快 稱影響就業
    當地時間12月7日,據《金融時報》消息,大陸集團警告稱電動化進程過快,已帶來失業壓力並損害人們的生活。大陸集團人力資源主管Ariane Reinhart表示,儘管環保法規的制定是有必要的,但進展已如此之快,「我們無法從就業方面進行補救」。
  • 解讀大眾集團半年業績:80年歷史最艱難時期,中國成大眾集團下半年...
    大眾汽車集團坦言,2020年上半年是其成立80多年至今所經歷過的最艱難時期,但中國市場逐步回暖,這將成為其下半年度發力的著重點。近日,大眾汽車集團發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市場的同步縮減使集團的帳面問題變得尤為突出,而除此之外還有電動化布局等問題的長線拖沓,使這位優等生交出了一份負分答卷。史上最困難時期財報顯示,大眾汽車的全球累計銷量為389.31萬輛,同比下滑27.4%。
  • 奧迪加大電動出行投資 未來五年計劃投資約150億歐
    (原標題:奧迪加大電動出行投資,未來五年計劃投資約150億歐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王琳琳)12月3日,奧迪表示為轉型高度互聯的高端可持續出行提供商,奧迪未來五年的總投資額約
  • 「大眾汽車(安徽)」 開啟大眾中國新棋局
    大眾汽車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式拿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大眾」)絕對控股權,並將其控股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安徽)使我們能夠充分發揮集團在全球電動出行方面的協同效應,推進中國電動化戰略,並助力集團到2050年全面實現碳中和願景。」
  • 特稿| 汽車巨頭的2020:轉型電動,轉向中國
    為實現到2025年比2015年車輛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減少30%的目標,大眾汽車集團制定了車型組合電動化藍圖。2023年之前,僅針對電動化領域的投資就將超過300億歐元。到2030年,整個集團旗下車隊中電動汽車的覆蓋比例將提高到至少40%。
  • 諾基亞的毒雞湯,會不會在大眾汽車身上重現?
    2019年底,大眾發布未來五年投資計劃。當時,擬定的投資額是600億歐元。其中,330億歐元用於電動出行,270億歐元用於混合動力與數位化投資。 到了2020年11月,大眾對這一投資計劃進行了調整,投資額將增加到730億歐元。其中,電動出行增加為350億歐元,數位化投資專門有270億歐元,而混合動力也有11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