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電動化布局 大眾集團將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0-12-20 第一電動網

 

網易汽車11月6日報導    115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大眾汽車、奧迪和保時捷三大品牌旗下8款純電動車型,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現集團低碳未來的願景。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共塑低碳未來是我們全球戰略的核心。集團承諾將與合作夥伴一起,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鑑於此,我們十分讚賞和歡迎中國最新提出的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願景。對大眾汽車集團而言,碳中和願景的實現不僅局限於電動車型陣容的快速擴充,還涉及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生產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的整體脫碳。」

核心提要:

1、大眾汽車集團將與合作夥伴一起,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2、馮思翰表示,通過全面措施,我們將實現從供應鏈、生產製造、產品使用到產品生命周期結束的全價值鏈碳中和。

3、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益林項目,為全新企業社會責任舉措,計劃未來10年在中國開展植樹造林,助力改善相關氣候問題。

作為進一步助力中國可持續發展承諾的一部分,集團全新企業社會責任舉措——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益林項目亮相本屆博覽會。旨在助力中國環境保護和生態系統改善,公益林項目將於2021年正式啟動,並在未來10年內在中國北方10個生態脆弱的地區開展植樹造林。公益林將支持降低氣候變化對當地生態造成的威脅,並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此外,項目造林面積約4,000萬平方米,相當於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所有工廠佔地面積的兩倍。2031年前,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益林項目將覆蓋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及新疆。

同時,大眾汽車集團將於2020年至2024年期間投資150億歐元,以加速其在中國的電動化布局。可以看到,電動化攻勢已成為大眾汽車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核心戰略。更長的續航裡程以及完善的充電設施,將推動電動化出行的大規模普及。集團正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共同努力,為客戶提供便利、環保的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據悉,大眾汽車集團與星星充電、一汽集團以及江淮汽車聯合成立的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私人充電牆盒,並布署擁有競爭優勢的公共直流充電站網絡。目前,開邁斯已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的黃金地段布局了40座超級充電站。開邁斯還計劃於年底前在全國16座城市建立共計255座充電站,包括1,800個雙槍直流充電樁。

產品方面,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推出基於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動ID.家族,在集團的電動出行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同時,朝著碳中和的未來邁進。在本屆進博會上,大眾汽車品牌展示了ID.家族在中國市場的首批車型——一汽-大眾的ID.4 CROZZ和上汽大眾的ID.4 X,它們將於2021年年初登陸市場。這兩款純電動SUV採用全新的電子架構,通過智能在線服務和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提供全面數位化的體驗。大眾汽車品牌ID.家族車型將在2023年擴充至8款。

本次奧迪攜旗下最新量產電動化車型Audi e-tron國產版,Audi e-tron Sportback以及Audi Q4 e-tron概念車亮相進博會,這些e-tron家族車型代表了奧迪全力推進碳中和的決心與承諾。至2025年,奧迪將在全球範圍推出30款電動化車型,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型。至2024年,奧迪將在華投產首款基於PPE高端電動車平臺的車型,進一步推動四環品牌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轉型。

以「電馳 神往」為主題,保時捷品牌展出了將保時捷帶入跑車新紀元的後驅版Taycan(參數丨圖片)、Taycan 4S,以及第一臺純電動賽車99X Electric,並通過充滿樂趣的互動環節,彰顯保時捷與生俱來的賽道基因和品牌致力於實現從賽道到公路的「零」碳排放。保時捷以成為全球最具可持續發展力的豪華跑車製造商為目標。到2025年,保時捷計劃交付的車輛中將有一半是新能源車。

來源:網易汽車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3142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網易汽車,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大眾汽車集團的電動化之年:中國電動化布局初具規模 150億歐元加碼...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合資企業夥伴將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加速布局中國電動化市場。值得期待的是,首款基於MEB平臺打造的ID.系列SUV車型ID.4即將於2021年初上市,至2025年,大眾汽車計劃實現15款新能源車型的中國本土化生產,計劃在中國銷售150萬輛新能源汽車,屆時,純電動車型將佔集團產品組合的35%。  大眾集團持續加碼電動化  2020年,大眾汽車將其電動化目光聚焦於中國。
  • 「碳中和」是什麼意思?為何很多車企紛紛邁向碳中和?
    一時間,「碳中和」便成為各大車企爭相追捧的目標,前有大眾「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計劃」、保時捷祖文豪森工廠在製造純電動跑車Taycan的過程中實現碳中和,後有奔馳發布「雄心2039」計劃實現「碳中和」。那麼「碳中和」到底是什麼意思?要實現「碳中和」就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奔馳、大眾等所有的車企都爭相邁向「碳中和」呢?
  • 大眾加大電動汽車攻勢 計劃2050完全實現碳中和
    據外媒CNET報導,大眾汽車集團本周舉行了年度會議,在此過程中,該汽車製造商承諾將加大其已經樂觀的電動汽車攻勢。現在,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2028年之前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 ,而不是此前宣布的50款。這也改變了另一個預測 - 大眾汽車集團最初計劃在十年內生產1500萬輛基於MEB平臺的純電動汽車,而現在估計有2200萬輛。MEB平臺是其戰略的核心。這種可擴展的電動車平臺可以支持大型和小型車輛,使汽車製造商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大眾汽車也將通過與其他汽車製造商共享MEB平臺來幫助彌補開發成本。
  • 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能源行業如何加速跑?
    不久前,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工作已經啟動,除了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外,還將以發電行業為首批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啟動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
  • 中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有分析家表示,這個目標的提出並不容易,並且遠遠超出了《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中關於「2℃溫控目標」下全球2065—2070年實現「碳中和」的要求。這或使全球實現「碳中和」的時間提前5~10年,也將對全球氣候治理起到關鍵性推動作用。
  • 大眾汽車電動出行新生態布局提速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宣布將攜手合資企業夥伴,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加速布局中國電動出行領域。今年以來,大眾汽車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合資合作的大動作頻頻。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正式揭牌,同時大眾(安徽)研發中心正式落成,位於合肥的製造基地也正式開工。
  • 大眾集團投資超過40億歐元 致力打造電動出行新領域
    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計劃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超過40億歐元,彰顯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其中,針對電動出行領域的投資將佔總投資金額的40%左右。該投資計劃的實施,以及2020年兩座純電動汽車工廠的正式投產,將進一步加速和強化集團的電動化戰略進程。
  • 大眾集團(中國)投資超過40億歐元致力打造電動出行新領域
    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計劃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超過40億歐元,彰顯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其中,針對電動出行領域的投資將佔總投資金額的40%左右。該投資計劃的實施,以及2020年兩座純電動汽車工廠的正式投產,將進一步加速和強化集團的電動化戰略進程。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 多措並舉調結構 努力實現碳中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做好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做出明確部署,強調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在9月22日,我國宣布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願景,並在12月12日聯合國「2020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提出到2030年,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的目標,為攜手應對氣候環境挑戰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
  • 碳中和目標拉動各類應用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同樣表示,「碳中和」願景不會輕而易舉實現,能源產業加速向低碳轉型,要付出艱苦努力。降碳的首要措施是提能效、降能耗,把上述領域的總能源消耗降下來,特別是要抑制不合理需求。」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強調,數位化技術、儲能技術和調峰技術可以把非化石能源變成穩定輸出的優質電源,將在實現能源替代、降低化石能源比例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基於技術的進步,通威集團副總裁胡榮柱對能源轉型前景持樂觀態度。
  • 碳中和、電力系統脫碳與煤電退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現在成了熱詞。什麼是碳中和?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圖/新華社隨著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氣候危機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幾近無處不在。2020年9月,中國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不僅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基於科學論證的國家戰略,既是從現實出發的行動目標,也是高瞻遠矚的長期發展戰略。何為「碳達峰」「碳中和」?
  • 綜合分析:碳中和、電力系統脫碳與煤電退出路徑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繼「2030年碳達峰」中期目標後,我國提出的首個遠期碳減排承諾,對于堅定國內低碳轉型決心、強化全球氣候治理信心有積極作用。
  • 大眾汽車集團和希臘將創建氣候中和交通的示範島
    大眾汽車集團和希臘已同意在地中海的阿斯蒂帕利亞島上建立具有突破性的出行系統。為此,島上目前的運輸系統將過渡到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發電。
  • 新能源龍頭集體大漲,「碳中和」成最強風口?
    有觀點認為,此前高瓴已經通過增發入股港股信義能源、通威股份,其全面布局光伏賽道的意圖明顯,預計後續仍將有相關產業鏈投資。「碳中和」概念來了?光伏、新能車概念的爆發,還和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8大重點工作有關。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中國碳中和目標下儲能關鍵支撐作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歲末,「30·60」碳目標成為能源界無可置疑的第一「熱詞」。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世界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大眾ALL IN電動化,中國市場將是一場「搶灘登陸戰」
    ALL IN轉型電動化根據大眾汽車集團官方表示,其在最新一次決議中,將為未來五年對電氣化、混合動力技術和數位技術方面投入約730億歐元。此前,這一方面的投資佔集團投資總額1500億歐元的40%,目前這一比例已提升至50%。
  • 中國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可能性路徑有哪些?
    記者 | 侯瑞寧1「中國可以在2030年順利實現碳減排達峰。挑戰在於達峰之後如何快速實現碳中和。」在12月1日舉辦的彭博新能源財經《中國加速低碳進程》白皮書發布會上,彭博新能源財經高級分析師劉雨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