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龍頭集體大漲,「碳中和」成最強風口?

2020-12-23 澎湃新聞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之後,今天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新能車龍頭比亞迪等千億巨頭強勢漲停,另一巨頭寧德時代更是漲超12%,雄霸創業板市值第一寶座。加上資本大佬大手筆介入,更讓不少市場人士憧憬,「碳中和」概念有可能成為歲末年初最強風口。

新能源龍頭集體大漲

12月21日,隆基股份跳空高開8.18%,隨後股價漲停,收85.4元,創歷史新高,市值達3221億元。自上市以來,其股價上漲超過3400%。昨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億元。

 

同日寧德時代股價漲逾12%,站上歷史新高,總市值突破了7500億,成為第一隻市值衝上7000億的創業板個股。相較於25元的發行價,公司股價已漲12倍,市值已超越中國石油位列A股總市值第十名。

 

除了寧德時代,12月21日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也於午後漲停,收於193元,市值位列兩市第15名。今年以來,比亞迪股價節節高升,年內漲幅超3倍。

 

高瓴資本再布局

高瓴資本在新能源領域廣泛布局,此前曾先後投資了寧德時代、恩捷股份、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新能源龍頭企業,這一次高瓴資本再度出手。

從本次協議轉讓的細節條款來看,每股交易價格設定為了70元,而隆基股份12月18日收盤時的價格為77.65元/股,折價9.85%,本次交易的對價總額為158.4億元。高瓴資本將使用「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價值基金(交易所)」帳戶的資金支付本次交易對價。

 

根據協議,在《股份轉讓協議》約定的交割先決條件持續滿足的情況下,高瓴資本應於標的股份完成過戶登記後3個交易日內將交易總價款一次性支付至李春安指定的其在中國境內開立的銀行帳戶。

關於入股隆基股份的原因,高瓴資本稱,是基於對上市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上市公司價值的認可,擬通過本次權益變動獲得上市公司的股份,以獲得股份增值收益。目前,高瓴資本不存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具體計劃。

據了解在本次協議轉讓前,李春安已陸續減持所持上市公司部分股份。對此,李春安均表示是因自身財務安排原因而實施的。在上述減持及協議轉讓前,李春安持有隆基股份的股權比例為10.55%,協議轉讓完成後將降至3.4%。李春安還表示,擬在未來12個月繼續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系統減持上市公司股份。

相應地,高瓴資本的持股比例將由0增至6%,同時,高瓴資本將成為隆基股份第二大股東。雖然如此,在協議轉讓完成後,隆基股份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並不會發生變化。本次權益變動前,李春安及其一致行動人公司控股股東李振國、李喜燕合計持股30.14%,本次權益變動後,三人的合計持股比例下降7.15%至22.99%。

本月初,又參與了通威股份的定增。短短10餘天時間裡,先後投資兩大光伏龍頭,更是引發市場熱議。分析認為,雖然隆基與通威分別處在光伏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但高瓴資本的這兩筆投資並沒有衝突,正好能說明高瓴資本更看好光伏行業。有觀點認為,此前高瓴已經通過增發入股港股信義能源、通威股份,其全面布局光伏賽道的意圖明顯,預計後續仍將有相關產業鏈投資。

「碳中和」概念來了?

光伏、新能車概念的爆發,還和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8大重點工作有關。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12月12日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傳來消息,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從國家提出中國2060年碳中和目標之後,無論是市場還是行業,「碳中和」都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麼碳中和到底是什麼?其實,碳中和意味著社會經濟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碳吸收總和為零,而我國目前碳排放主要來源是能源,工業過程,農業,廢物處理,碳吸收主要來自森林綠化。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

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碳排放約在1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為美國58億噸,歐洲35億噸的2-3倍,但是人均與歐盟相當、不到美國的一半。分析認為,因此相比西方經濟已經穩態而中國計劃在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在2050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經濟增長目標下,能源需求的增長和碳排放下降的約束或將使得我國完成碳中和目標更具挑戰,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引,但同時也將加速能源轉型、使得經濟最終受益。

新能源板塊受益?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政府、大型能源/裝備企業、金融市場,對清潔能源尤其是光伏「認知覺醒」,疫情之後的「綠色復甦」理念流行全球。

國金證券認為,新能源行業火爆背後的產業本質是,光伏產業經過多年的技術進步和降本,已經明確成為全球絕大部分地區最便宜的電源,且仍有可觀的進一步降本空間,其新增電力之王的地位已無可動搖。

中金公司預計,清潔制氫帶來的光伏裝機需求會在2040年後加速、2050年後達到高峰,額外貢獻將近7400吉瓦的裝機空間。以上裝機需求合計將帶來2020-2060年55萬億元國內綠色能源投資空間。其中,國內光伏新增裝機20萬億元,風電新增裝機14萬億元,核電新增裝機5萬億元,儲能新增裝機7萬億元,清潔制氫新增裝機9萬億元。

華泰證券指出,對照歐美日,中國實現碳中和的總體策略大致類似,從電力結構轉型來看,中國電力部門脫碳跳過油氣時代,直接從燃煤時代進入「風光」時代。風電/光電實現對火電的規模化替代是「堵點」,儲能、分布式光伏、特高壓產業鏈有望受益於碳中和承諾帶來的邊際變化。

相關焦點

  • 「碳中和」成最強風口?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之後,今天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新能車龍頭比亞迪等千億巨頭強勢漲停,另一巨頭寧德時代更是漲超12%,雄霸創業板市值第一寶座。加上資本大佬大手筆介入,更讓不少市場人士憧憬,「碳中和」概念有可能成為歲末年初最強風口。
  • 「碳中和」迎...
    隨後高瓴頻繁出手新能源板塊,先後投資了寧的時代、恩捷股份(002812,股吧)、蔚來汽車等新能源龍頭企業。  最近,高瓴看上了光伏板塊。  從更大範圍來看,高瓴資本對新能源領域已經多次入局,先後投資了寧德時代、恩捷股份、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新能源龍頭企業。
  • 周末最大利好已定,強烈關注碳中和
    3,十連板大豪科技收問詢函:因停牌前漲停 上交所要求說明重組交易的具體籌划過程 -- 這塊就看戲本周最重點還是上頭會議相關的板塊,1,首次明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 碳中和 風來了
    原標題:中金首席訪談:碳中和,風來了   從國家提出中國2060年碳中和目標之後,無論是市場還是行業,「碳中和」都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麼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對於我們國家的能源經濟意味著什麼變化
  • 資金雲集碳中和,個股機會驟然增加!
    近期光伏板塊表現出色,兩隻龍頭股大漲,陽光電源4個月漲幅263%,豫能控股13天漲幅108%,漲幅驚人,奪人眼目!一大批資金紛紛介入中低位碳中和個股,潛力股爆發機會開始大幅增加!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就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解決方式。
  • 剛剛,張磊重磅出手,158億攬下「碳中和第一股」!
    其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是其中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從資本市場來看,深耕太陽能的隆基股份在很多市場人士眼中就是「碳中和第一股」。其實,除了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三大產業利好之外,此次會議還利好種業、5G、晶片和物流等8大產業。那麼,誰將在未來的行情中跑出來?
  •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而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中國進行能源領域的碳中和變革也是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長期來看碳中和將會完成美麗中國提出的能源革命戰略目標,我們大膽的預測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電能將成為一次能源主體,能源消費中電氣化率達到100%,二次能源中氫能達到30%,完成淨零排放。
  • 碳達峰、碳中和受矚目,獵聘:新能源人才需求連年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首次明確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明年的重點工作任務。會議還從碳達峰、碳中和根本和源頭上做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 粵開證券:關注「碳中和」「生物育種」等主題投資機會
    對此,粵開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殷越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為周一A股注入強心劑,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增「碳中和」「糧食安全」等亮點,均在周一盤面中有所體現。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板塊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增「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關注,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在海內外需求共振+國內新版雙積分政策+新出臺的新能源頂層規劃等多重利好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是必然路徑,目前新能源車產銷兩旺的趨勢不斷得到確認,板塊中長期將維持高景氣度。
  • 什麼叫「碳中和」,周一新能源或要啟動?超跌反彈還能繼續嗎?
    周末又學習了一個新詞,叫碳中和,我們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而到2060年,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採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
  • 高瓴158億入股疊加碳中和政策紅利 隆基股份漲停後勁兒有多大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高瓴資本在入股通威股份(600438.SH)後,再次殺入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據記者了解,高瓴資本早已開啟在新能源領域的涉足。12月9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宣布近60億定增大單的配售結果,高瓴資本旗下的中國價值基金認購了約5億元;而在更早的7月17日,高瓴資本現身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00750.SZ)的197億元的定增名單中,認購其100億元,鎖定期為6個月。
  • 盤後更有重磅利好,這一行業意外獲加持,碳中和接著舞?
    碳中和徹底炸了!上周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碳達峰+碳中和任務。本周一,碳中和成為盤面最大的看點。新能車龍頭寧德時代漲超12%創新高,市值突破7500億元,首次躋身A股前十;比亞迪受其帶動午後封板。擬獲高瓴入股的太陽能第一股隆基股份收於漲停,全天成交額約89億元。
  • 白酒、軍工、新能源集體熄火!科技、中字頭板塊逆市大漲 風格轉換...
    原標題:白酒、軍工、新能源集體熄火!科技、中字頭板塊逆市大漲,風格轉換?機構判斷A股「牛勢」不改   1月14日,A股上演冰火兩重天。
  • 中金公司: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而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中國進行能源領域的碳中和變革也是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長期來看碳中和將會完成美麗中國提出的能源革命戰略目標,我們大膽的預測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電能將成為一次能源主體,能源消費中電氣化率達到100%,二次能源中氫能達到30%,完成淨零排放。
  • 剛剛,張磊重磅出手,158億攬下「碳中和第一股」!最高層會議釋放...
    其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是其中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從資本市場來看,深耕太陽能的隆基股份在很多市場人士眼中就是「碳中和第一股」。其實,除了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三大產業利好之外,此次會議還利好種業、5G、晶片和物流等8大產業。那麼,誰將在未來的行情中跑出來?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3) 汽車玻璃,隨著汽車智能化,車中使用玻璃的比例也在進一步提升,而對於汽車玻 璃來說,其技術和質量要求較高,使得龍頭企業在供應鏈有穩固的地位,帶來持續 成長。看好贛峰鋰業、紫金礦業和福耀玻璃。問題四,碳中和對新能源主題以外的其他板塊可能意味著什麼?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碳中和」!(附碳中和概念股)
    前面兩條的重點是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尤其晶片半導體方向,華為、車芯之痛如鯁在喉;後面兩條基本是圍繞內需和和外循環而言,尤其內需是需求側改革的重點,也就是大消費在疫情之下,仍然是明年的重點;農業強調的是種子安全,解決種子依賴國外的現狀,住房農業方向截止目前市場並不認可;最後一條是碳中和,這是當下市場的主流方向之一。
  • 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可再生能源概念後市潛力巨大
    目前碳中和規劃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始,一直到2015年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都是重點強調要減少碳排放。先科普一下什麼叫做碳中和?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從而使全球氣候變暖,這已經是如今全世界人類最關心的問題。碳中和就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來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 光伏板塊持續拉升,如何挑選「碳中和」主題基金?
    來源:養基司令近期光伏板塊及龍頭股持續拉升,高瓴資本更是以158億元「高位」入局隆基股份,一舉成為公司二股東。該事件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重倉光伏和新能源板塊個股的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三隻產品2020年收益排名更是有望獨攬冠亞季軍。那麼,2021年是否仍有布局的機會?如果有,還有哪些(類)主題基金值得關注?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的投資機會。
  • 你需要知道的碳中和 牛股的隱形邏輯
    深證成指報14932.39點,上漲1.23%,成交額4476.95億。創業板指報2997.75點,上漲1.04%,成交額1426.41億。兩市合計成交8631.85億。盤面上,題材全線收紅,鈦白粉、農機、鋼鐵等板塊漲幅居前。周三,歐股上漲,美股下跌,A股強勢反彈,上證陽包陰,一舉收復周二失地,周二文中提示有誘空的可能,不幸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