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中秋——你知道這些與中秋節有關的傳說和故事嗎

2020-12-22 深圳市楹聯學會

中秋,顧名思義,秋天過了一半的日子。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中,但直到初唐,在《唐書太宗記》中,才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明確記載,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有很多古老的傳說,其中「嫦娥奔月」流傳最廣。后羿射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嫦娥就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射下九個太陽,為民除害後,向王母娘娘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

后羿的徒弟知道後,在八月十五這一天,乘后羿不在家的時候,要挾嫦娥交出仙藥。嫦娥被逼無奈,將仙藥一口吞下,結果立刻身輕如煙,飛上了天,從此成了長住月宮的仙女,與后羿天各一方。

后羿回家知道了此事,萬分悲痛,便在院中供上瓜果食品,寄託對嫦娥的思念。鄉親們敬重后羿與嫦娥的感情,也紛紛效仿拜月,故中秋又稱「拜月節」。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有詩云:

嫦娥唐·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道盡了嫦娥在月宮的孤悽清冷。

吳剛斫桂的傳說見於《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天咫》。

傳說月亮裡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學仙出錯,天帝罰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

在皓月當空之時,依稀可見月亮中有些陰影,據說那就是吳剛在斫桂。

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有「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的詩句,暗用了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這句詩是詩人的想像:砍去了月中的桂樹,月亮的光輝會更加清澈皎潔吧?這樣我就可以借明月的光輝給家人傳遞思念了。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是中國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作曲者是鼎鼎大名的文藝發燒友唐明皇李隆基。

傳說開元六年中秋之夜,方士羅公遠邀玄宗遊月宮,擲手杖於空中,即化為銀色大橋。過大橋,行數十裡,到達一大城闕,橫匾上有「廣寒清虛之府」幾個大字,羅公遠對玄宗說:「此乃月宮也」。見仙女數百,素衣飄然,婀娜多姿,隨音樂翩翩起舞於廣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記仙女優美舞曲,回到人間後,即命伶官依其聲調整理出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然後配上模仿月宮仙女舞姿的舞蹈,這就是聞名於世的《霓裳羽衣曲》,月宮從此也被稱為「廣寒宮」。

中秋佳節的主題是月亮,而我們現在過中秋節,月餅是必備品。在中秋之夜,親人們圍坐在一起,仰望天上那輪明月,品嘗著美味的月餅,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真是其樂融融。

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在元朝以前,人們過中秋節,不外乎喝點小酒,然後把酒問青天。婦女兒童們則吃著點心,磕著瓜子賞月。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相傳起於元末。當時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起義成功後,朱元璋十分高興,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也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小編在這裡提前祝大家節日快樂,合家團圓,幸福美滿。

想要了解更多古詩詞,歷史,關注深圳楹聯學會百家號·,為愛正銘帶您一起分享快樂。

本文作者;為愛正銘《瀟颯》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你知道嗎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那麼您知道關於中秋節的來源和傳說嗎?下面不妨來了解看看吧!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 中國之中秋節,關於它的三大歷史起源和四個故事傳說,你知道嗎?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所以由此得名,當然,也有的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據說,中秋節始於唐朝初期,而盛行於宋朝,而在後來到了明朝和清朝時期,更是可以和小春節相齊名的主要節日
  • 中秋節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關於中秋的神話傳說嗎?
    中秋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歷史源遠流長,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中秋源於上古時代,因為當時人們對天象的崇拜,是從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供奉月亮,是我國古代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就是古代的「供奉月亮的節日」。
  • 你知道嗎,嫦娥和玉兔的原型居然是蟾蜍!
    #文話中秋#在中國,一年之中有很多重要節日,除了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最受歡迎的當屬中秋節據歷史記載,當年唐僖宗在中秋節曾將這種味道極美的烤餅,用紅綾包裹賞賜給新科進士們。而在宋代,月餅除了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大多繪有月宮、蟾、嫦娥、玉兔的圖案,或吳剛倚樹,或嫦娥竊藥,這些經典傳說故事精緻奪目,讓月餅除了食用,又多出了幾份文化氣息。
  • 「網絡中國節·中秋」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你知道嗎?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今年恰好又是中秋、國慶雙節同慶,花好月圓迎中秋 國泰民安慶國慶 共同慶祝美好佳節!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韶關市網絡文化節相關連結◆ 【網絡中國節·中秋】我畫你猜大挑戰,看你猜出幾個?◆ 有獎徵稿!「提升網絡素養、共享網絡文明」青少年手繪大賽火熱報名中◆ 恭喜!
  • 迎中秋慶國慶黑板報資料 慶祝中秋節黑板報內容中秋傳說故事
    迎中秋慶國慶黑板報資料 慶祝中秋節黑板報內容中秋傳說故事  ­2018年9月24日就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同學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嗎?本文為小編整理的關於中秋節的資料。祝同學們節日快樂!  ­中秋節,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 中秋明月夜,家國共團圓,原來在中秋節還有這樣的故事和傳說
    中秋遇國慶,雙節同慶今年的中秋節又是國慶節,當中秋遇上國慶,家和國就遇在了一起。所以,今年的中秋節在和家人共話團圓的時刻,又有了別樣的情致。在中秋明月下,人們有了很多賞月、拜月、玩月的習俗,也流傳了下來關於月亮的傳說和神話。雖然人類登月的計劃早已實現,我國的嫦娥號也飛上了月球,但那些美好的神話依然和中秋節一起,代代相傳下來。嫦娥奔月和拜月的由來
  •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為何叫中秋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中秋節由來  2018年中秋節是9月24日,很多人都要回家過節了,中小學也要被老師布置寫作文,或者做手抄報,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就成了重要的素材,小編準備了中秋的由來故事傳說,希望對網友有所幫助。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啊。
  • 中秋節,嫦娥的美麗傳說和朱元璋的月餅傳說故事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在古代,人們把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視為秋季,而八月居中,所以被稱為中秋。至於中秋為什麼會形成節日,民間認為與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有關。從此,后羿受到老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有一次,后羿在外出途中碰到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見后羿救庶民於水火,賜予一顆不老仙丹。王母娘娘說「吃下此丹,能即刻升天成仙。」
  • 你知道嗎,中秋月餅的造型和包裝盒中華傳統文化母體有關
    中秋佳節作為我國民族節日,中秋賞月吃月餅是中秋佳節不可或缺的儀式感,中秋佳節是由星體運動而造成的文化母體。中秋節月餅,月亮是圓形的此刻,親人朋友坐著一起吃飯,月餅是圓形的,月亮是圓形的,中秋佳節中的「闔家團圓」的定義功效就突顯出來。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川川子帶你談古論今,來盤一盤這月圓背後的故事。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 2019有關中秋節英語作文:中秋節的傳說
    有關中秋節英語作文:中秋節的傳說 Mid-Autumn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Moon Festival), the third major festival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i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as the
  • 中秋節故事大全(月餅的由來、經典傳說和英語相關)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有哪些傳說故事呢?
  • 中秋將至,陰晴圓缺背後的這些神話故事,你一定要知道
    這中間, 民眾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曾經產生過巨大的作用,這是不必懷疑的。正是由於這些神話傳說的廣泛流播, 使得人們心目中的月亮不再是冷冰冰的了, 中秋節也就愈來愈充溢著人間情懷, 有了許多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儘管這些神話傳說不過是附會在月亮上的一些說法, 是人們的虛構, 是一種集體的口頭創作。
  • 中秋將至,除了「嫦娥奔月」,你還知道哪些中秋傳說
    傳說一:嫦娥奔月這是中秋最經典的神話傳說了,它講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據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淮南子》等古書 。
  • 關於中秋節有什麼傳說嗎?看完後漲知識了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則是我國千百年來的真實寫照。每至中秋節這天, 全國上下無不瀰漫著思念的氣息。和家人歡聚一堂,吃上圓圓的月餅已經是中秋節不變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就像天上的明月一樣,象徵著團團圓圓。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在中秋節這天吃月餅嗎?
  • 關於中秋節的六大經典傳說故事
    &nbsp&nbsp&nbsp&nbsp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 過中秋你只知道嫦娥,中秋節你可以知道嫦娥
    凡間過中秋節念叨的都是她,我們都生活在月亮上,哪裡比她差了?」仙娥乙:「誰讓咱們不會造勢呢?嫦娥的前夫是后羿,后羿是射日的英雄;知道吳剛吧?每天看著嫦娥的身影砍桂樹,胳膊都練成了麒麟臂;再有天蓬元帥,為了她都變成了豬……你要是和這些人都有緋聞,也能混成月宮一線明星。」「咳咳,你們說什麼呢?」
  • 中秋、仲秋之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始於何時,拜月故事的經典傳說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來到,免不了又是讓人傷懷感慨。只不知你的身邊是否少了伊人,讓你魂牽夢繞,望月興嘆了一番。據《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又據《國語》記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 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你可不一定聽說過的故事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關於這個節日有很多的傳說和習俗,除了嫦娥奔月的傳說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相關的傳說在流傳,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