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確2020年各區PM2.5改善指標 重點治理柴油貨車

2020-12-19 國際在線

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近日,《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實施。行動計劃對2020年北京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的各項目標數值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並提出了改善的相關細則。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在「十三五」規劃目標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比2015年減排30%以上;重汙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同時,確定了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等目標。其中,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在內的中心城區,PM2.5的年均濃度要控制在52微克/立方米左右。

計劃提出,要大力推進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以及機場、鐵路貨場等新能源車替代,到2020年,北京的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使用的公交車輛為電動車,新能源車的總量將達到40萬輛。

到2020年底前,再退出1000家以上一般製造業和汙染企業。

打好壓減燃煤收官戰。2018年底前,基本實現全市平原地區「無煤化」。2019年起,科學推進山區「煤改清潔能源」。通過以上措施,到2020年,優質能源比重提高到95%。

2013年,為落實國家「大氣十條」,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今年的這版三年行動計劃,同樣是在落實國務院在今年七月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印發實施的。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局長 方力:我們將堅持工程減排,突出管理減排,強化應急減排,全面貫徹新一輪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匯聚全社會力量,持續改善空氣品質。

重點治理柴油貨車 低排區擴至全市

新發布實施的《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分析了PM2.5汙染來源,明確提出未來三年要重點治理高排放柴油貨車,降低汙染物的排放量,並在未來將低排放區域擴展到北京全市。

最新的PM2.5汙染來源解析數據顯示,以柴油車為代表的移動源排放是PM2.5來源的第一位,佔到了本地排放的45%。北京市目前的機動車保有量將近700萬輛,而高排放的柴油貨車數量只佔機動車總數的4%左右,但排放的氮氧化物、直接排放顆粒物分別佔機動車排放總量的69%和90%以上。

北京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主任 劉子建:大家看到的這四個瓶子,就是現在國二、國三、國四、國五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車達標排放每小時排放的炭黑顆粒物,一輛達標排放的重型柴油車,它的排放量相當於國四標準的家用轎車200輛的排放量。

對此,北京將加大對高排放車嚴管嚴查力度。目前,北京設立載貨汽車低排放區,在六環路範圍內禁止外埠國三柴油貨車通行。未來,低排放區將擴展到北京全市,到2019年,北京市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基本淘汰國三柴油貨車。

此外「三年行動計劃」中,重點優化調整了交通運輸結構。大力推進車輛電動化,到2020年,郵政、城市快遞、輕型環衛車輛、辦理貨車通行證的輕型物流配送車輛基本為電動車,在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使用的公交車為電動車;全市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40萬輛左右。

嚴控揚塵汙染 到2020年降塵30%

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目前北京大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還包括了揚塵源,其佔比高達16%,在新的《三年行動計劃》中,也將揚塵汙染治理作為未來三年的一大攻堅行動。

針對北京地區長期以來揚塵問題較為突出,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了未來三年中,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揚塵監管機制,構建統分結合、行業監管、屬地負責、分級管理的揚塵監管責任體系。

環保部門負責統籌建立信息共享、督察檢查、處罰等機制,開展監測評價考核。住建部門負責牽頭制訂各類工地揚塵控制規範,住建、城市管理、交通、水務、園林綠化等部門負責監管本行業本領域工地。城管執法部門負責執法檢查。各區負責本行政區域揚塵汙染控制工作,實現揚塵汙染管控「全覆蓋」「無死角」。

此外,在施工揚塵方面,制訂控制規範、施工揚塵排放標準,對規模以上工地實施視頻、顆粒物在線「雙監控」。在道路揚塵方面,嚴格各類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標準,嚴格處罰不符合要求、遺撒的渣土運輸車的產權單位、使用單位。通過衛星遙感以及覆蓋各個鄉鎮的粗顆粒物監測網絡等手段,對其它揚塵源實施動態監控,力爭到2020年,降塵量較2017年下降30%左右。

相關焦點

  • 從京津冀PM2.5空氣汙染治理看「指標治理」的困境
    ——一京津冀pm2.5空氣汙染治理為例》原載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首先,PM2.5被確定為考核指標是政府回應性的一個體現。2011年2月,北京連續多天霧霾,民眾的不滿情緒浮現。就在人們紛紛抱怨空氣品質不堪忍受的時候,潘石屹在微博上轉發了一張來自美國大使館空氣治理監測的截圖,顯示2010年10月30日12時,北京空氣品質指數為425, PM2.5濃度為387,級別為有毒害。這條微博隨即引發了大量的轉發和評論,一時間民怨沸騰。
  • 北京市2017年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能否持續下降?
    五環內禁放將降低春節PM2.5濃度峰值2018年新一輪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即將開啟。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要下降至56微克/立方米,到2035年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新一階段的藍天保衛戰將要怎麼打?
  • 前兩個月,浙江省11個設區城市空氣品質改善,PM2.5濃度同比下降28.1%
    2020年1-11月,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3%,優良天數比率93.6%,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穩居全國重點地區第一,預計全年將歷史性實現縣級以上城市PM2.5全部達標。
  • PM2.5同比降28.1% 浙江各地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記者12月8日從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0月至11月,全省11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範圍為13至31微克/立方米,均小於國家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各設區城市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 PM2.5均值改善明顯,位列全省第一 南京的好空氣是如何得來的?
    市委主要領導每天了解各重點管控區域環境空氣品質情況,每周統一調度,聽取各部門、板塊治氣工作推進情況。市攻堅辦每周通報各板塊治氣項目進度和空氣品質改善情況。 同時,市攻堅辦組織12個駐區督查組,通過汙染監管平臺,形成「清單、交辦、通報、反饋、點評」閉環管理,解決了一批難點問題。 此外,形成《南京市環境空氣品質考核獎懲辦法(試行)》,每月對各板塊當月PM2.5平均濃度、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兩項指標進行排名。每項指標排名前3位的區,由市給予獎勵;排名後3位的區,向市裡上繳資金。
  • 今年上半年西安收穫121個優良天 PM2.5等4指標下降
    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今天(7月31日),記者從西安市2020年上半年大氣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西安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21天,同比增加19天;PM2.5等六項指標「四降、一平、一升」,環境空氣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倒數第19位。「四降、一平、一升」 都有哪些指標?
  • 2019年北京城六區PM2.5目標低於51微克
    2013年,繼「大氣十條」發布以後,2013年9月,北京發布《北京市2013-2017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4年,北京發布清潔空氣五年行動計劃2014年重點任務分解工作措施。  隨後,2015年至2017年,北京每年會發布當年的重點任務分解措施。從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清潔降塵等方面,推動空氣汙染治理。
  • 廣東PM2.5年均濃度創新低
    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局級領導帶隊進駐11個區,脫產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督導,壓實防治責任,市生態環境局還組織了8個巡查組232人分班開展重點區域重點時段不間斷巡查。  攻堅戰強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以來,廣州PM2.5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16.7%。2018年,廣州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
  • 2020年,聊城市淘汰國三營運柴油貨車10228輛
    近年來,按照省、市有關工作部署,堅持「減公增鐵、增減銜接」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公轉鐵」、國三營運柴油貨車淘汰等工作。2020年,全市共完成鐵路運輸量3509.82萬噸,貨櫃多式聯運完成463.44萬噸,淘汰國三營運柴油貨車10228輛,全市運輸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多措並舉提升鐵路運輸量。
  • 到2020年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12%
    (原標題:到2020年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12%) 成都將採用遙感衛星
  • 浙江試行「治氣」新規 PM2.5指標與幹部政績掛鈎
    本周一籠罩在我們頭上的那場「超級霧霾」至今仍揮之不去,當天,浙江多地PM2.5數值「爆表」,而「治氣」也成為今年我省十件民生實事的頭等大事。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浙江省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明確,從今年起,各設區市的環境空氣品質和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要與領導幹部政績及考核掛鈎。
  • 北京完成"大氣十條"目標 2017年PM2.5濃度降20.5%
    去年,北京迎來國家「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五年大氣治理效果究竟如何?昨天上午,市環保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盤點2017年和過去五年空氣品質改善情況和大氣治理措施。  2013至2017年,北京市空氣重汙染天數分別為58、47、46、39、23天,呈現逐年減少特徵;重汙染天數五年減少35天,重汙染發生率明顯降低。  五年來,北京市各區域PM2.5濃度均逐年下降,且降幅顯著。2017年各區域濃度水平已經明顯低於2013年,總體空間分布仍為南高北低特徵,但南北濃度差距減小。
  • 環保部:將推進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機制
    下一步,將重點推進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打好大氣汙染防治的攻堅戰。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臭氧形成機理複雜、控制難度大,發達國家至今也尚未妥善解決。相關研究和實踐表明:控制臭氧汙染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協同削減NOx和VOCs排放,結合各地汙染狀況、產業特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採取差異化控制策略。    國家已經將臭氧汙染防治納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議事日程。
  • 廣東去年PM2.5僅31微克,深圳26微克創15年來新低
    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局級領導帶隊進駐11個區,脫產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督導,壓實防治責任,市生態環境局還組織了8個巡查組232人分班開展重點區域重點時段不間斷巡查。攻堅戰強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以來,廣州PM2.5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16.7%。2018年,廣州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
  • [網連中國]「保衛藍天」成地方兩會熱詞 13省區市2019年這樣幹
    定目標: 多地繼續嚴控PM2.5年均濃度 四川新疆劃出重點區域 打贏藍天保衛戰,2019年要達到什麼目標?不少省區市在政府報告中給出了答案。 多地將繼續在控制PM2.5年均濃度上發力,天津明確PM2.5年均濃度要持續下降;安徽則表示將確保PM2.5平均濃度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 抓好京津冀大氣汙染治理 環保部將採取這六項措施
    環境保護部22日上午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媒體見面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會上表示,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決戰之年。環保部將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以冬季重汙染天氣治理作為戰略重點,嚴格控制機動車排放,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港煤炭。
  • 菏澤PM2.5平均濃度三年年均改善6.1%
    在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過程中,2017-2018年、2018-2019年、2019-2020年三個冬防期間,我市PM2.5平均濃度年均改善6.1%。2017年我市PM2.5、PM10、SO2、NO2平均濃度分別為71、128、22、39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優良率為45.7%,重度汙染天數為23天。
  • PM2.5和PM10成幹部綜合考核評價指標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王榮海)市州PM2.5和PM10下降了多少,將直接關係到幹部們的綜合考核評價。記者昨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省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出臺。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和大氣汙染防治任務完成情況將作為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 柴油貨車氮氧化物排放過多問題怎麼解決?聽聽專家怎麼說
    記者採訪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副院長吳燁,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中國區總監付璐。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副院長吳燁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中國區總監付璐柴油貨車尾氣中,最為突出的兩種汙染物是顆粒物和NOx。當前柴油貨車NOx控制水平不如顆粒物控制水平,這一差距在用車階段更為明顯。
  • 自貢自流井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美麗自流井  居民幸福感提升的背後是自流井區持續改善環境治理的縮影。近年來,該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生態環境質量不斷躍上新臺階。  2020年以來,全區緊緊圍繞環境質量目標,切實強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時段大氣汙染治理,積極開展檀木林片區揚塵汙染專項排查整治;持續推進建築工地、道路交通等領域揚塵治理,不斷推動磚瓦行業脫硫脫硝改造、塗裝和彩燈恐龍行業VOCs專項整治,全面完成主城區清潔能源改造、開啟式乾洗機淘汰和122家「散亂汙」企業清理整治,主城區油煙淨化裝置安裝率達100%;嚴格實施柴油貨車路檢400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