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互金平臺「透明度」評測:三分之一年利率試探36%紅線

2020-12-08 IT時報

30秒快讀

1、《IT時報》選擇了市面上30款主流金融App,對其隱私協議、授權時限、利率高低、合同條款等項目的透明度進行專項測試。

2、隱藏的利率、空白的合同、洩露的個人信息,這些套路竟然相繼出現在一些主流金融App裡。

上期《IT時報》報導了來自不同領域對分期貸款、消費貸款的幾則投訴,消費者往往在不知情中成為「借貸人」,或者被花好稻好的廣告吸引而來,還款時卻發現,現實總是「套路」滿滿。

更令人心驚的是,隨著金融監管進一步收緊,消費貸、現金貸頭部效應明顯,這些被投訴的網際網路消費貸平臺或企業,或是網際網路二代,或是銀行「親生」,或是持證消費金融公司,大多有著「體面」的身份,但消費者卻依然在不知不覺中掉入「陷阱」。

這是個別現象?還是業內普遍潛規則?《IT時報》選擇了市面上30款主流金融App,對其隱私協議、授權時限、利率高低、合同條款等項目的透明度進行專項測試,結果有喜有憂:網際網路BAT巨頭衍生出的金融助貸平臺,大多利息較低且操作規範,銀行系利率較低,但審批不易,而問題最多的恐怕是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參與的網際網路助貸平臺和P2P起家的網貸平臺。

製圖:IT時報

無論如何,我們希望此次測評點出的問題,可以叫醒那些「裝睡」的App,河邊走多了,當心溼身。

01 模範生

就怕你看不懂:重要條款「送」到眼前

流量大、成本低、利潤高,是網際網路公司踏入金融領域的初始動力,放眼如今各大頭部網際網路平臺,沒有金融服務竟已成「少數派」。不過,即便是網際網路「原生」服務,基於各自基因不同,採用的模式也不同。相較而言,率先進入網際網路金融科技領域的BAT,經驗豐富,對監管要求的理解最為透徹,透明程度也最高。

螞蟻金服、微粒貸

螞蟻金服旗下的借唄在透明度方面可謂「模範生」,在借款頁面,對於「借多久」「怎麼還」「還款計劃」「總利息」「放款機構」等各項說明,借唄都寫得十分清楚,「可提前還款、利息按天計算、免手續費」的字樣更是被放在頁面顯眼位置。微信裡的微粒貸提示做得更到位,點擊「去借錢」之後,計息方式、還款方式、提前還款等三項最核心內容,直接彈窗至屏幕,想不見都難。

如果還不放心,同意借錢前也可以先看一下自己的借唄《個人消費貸款合同》,借款金額、日利率、年利率、借貸人、還款方式、還款日等信息一目了然,是一份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合同。

比如,合同一開始便寫明貸款初始利率為0.03%,年利率為日利率×365,在詳細貸款利率說明條款中,進一步說明,「本合同初始年利率=LPR+690個基點,初始年利率為10.95%。」所有需要重點提醒的條款,均加粗加黑顯示。

在微粒貸裡,如果想要查看借款合同,用戶可以在借款時的借據信息頁點擊《合同及相關協議》查看,另外,成功借款後,打開微信微粒貸的借還記錄,也能在詳情頁中查看到借款的合同信息。同時在「微粒貸」的公眾號界面也能在借還記錄中看到合同的信息。

所有一切都顯示,這是一次再正常不過的普通線上交易。

02 後進生

就怕你看明白 :空白的合同、隱秘的條款

然而,隨著測試的深入,《IT時報》記者卻發現,這種正常在很多App裡,竟成為「奢望」。隱藏的利率、空白的合同、洩露的個人信息,這些套路竟然相繼出現在一些主流金融App裡。

套路一:隱藏的利率

不少App宣傳頁面上,可借額度和利率佔據最顯眼的廣告位,200000和0.03%的數字表達,往往考驗借貸人的數學水平。然而,廣告便只是廣告。當真正進入借錢界面時,借貸關係中最核心的要素——利率,卻被扭扭捏捏地隱藏在「還款計劃」四個字裡。

大多數平臺提供的年利率是APR,和存款利率一樣,是單利。這是一種簡單的算法,以利息除以本金對應響應時間算,但沒有體現資金的實際佔用時間。IRR又稱內部收益率,將現金流動情況,包括服務費、逾期費等也計算在內,能更準確地體現實際利率。

製圖:IT時報

海爾金融旗下的「夠花」,宣傳頁上,最高額度可申請20萬,利率低至萬三,記者實際申請到2000元,且利率為萬八(每1萬元日息8元)。按照年化率=0.08%×365計算,年化率為29.2%。

夠花app宣傳頁

然而,進入「借錢」界面後,利率消失了,借款人只能看到「還款計劃」,2000元借12個月,一共要還包括60元手續費在內的2393.02元。實際利率是多少?可以提前還款嗎?有沒有寬限期?沒有任何說明。

實際上,根據IRR計算,這筆借款的綜合利率達到34.47%,接近36%的監管底線。

微博借錢的「借款」界面,則沒有任何利率相關信息,只有「每期應還」,同樣以2000元為例,分六期償還,每期應還369.2元,根據IRR計算,年利率正好36%。

時報揭秘

欲蓋彌彰的高利貸紅線

在《IT時報》記者測試的30款App中,在正式建立借貸關係時,能明確展示日息、年利率的App,屈指可數,原因便藏在這個數據中:近三分之一的借貸平臺年利率為36%左右。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在定罪量刑時以單次實際年利率超過36%的非法放貸為基準。自此,36%成為網際網路助貸平臺的高壓線,但同時,也成為不少平臺放貸的「基準利率」。

不少平臺在廣告宣傳時,多以日息低至萬三、萬四(年化在10.9-14.6%之間)吸引用戶,或者以名義利率(APR)公示,實際IRR利率卻高達36%。

作為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P2P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算得上是國內老牌網際網路貸平臺。以5000的借款為例,分12個月還清,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借款明細中顯示每月還款為502.31元,年化率為20.55%;分6期借款期限的年化率是21.51%;分3期借款期限的年化利率是24.23%。但這幾種方式,如果通過「IRR計算器」計算,實際年利率為36%。

事實上,2019年10月21日之後,央行逐漸要求業內明示貸款利率,並以IRR作為36%高壓線的衡量標準。此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於是,24%到36%之間成為網際網路助貸平臺和貸款公司最重要的利潤空間,既不會觸碰底線,又可保持利潤空間最大化。但從一些判決文書中《IT時報》記者發現,在實際案例中,法院支持的利率為24%,且以利率、違約金、服務費等全部費用為綜合利息計算。

顯然,不少網際網路助貸平臺既怕利率明示後「嚇跑」了客戶,又不得不遵守監管底線,便只能在字眼上做文章了。

套路二:神秘的合同

比利率更神秘的是合同。

契約,是現代社會運轉的基礎,籤訂契約意味著雙方願意為達成同一目的,共同約定彼此的權利義務。公開、透明、共識是契約的基礎,但在《IT時報》記者測試的不少App中,合同卻變得忽隱忽現。

製圖:IT時報

在「夠花」裡借貸,沒有合同。翻遍借款界面和App裡,記者都沒有找到合同,客服對此的回答是「生成帳單後可以在借款記錄裡找到個人借款合同」,這意味著,借貸人在借款前,無法看到對這筆借貸關係的詳細條款說明。

「利率是多少?能提前還款嗎?提前還款有手續費嗎?罰息是多少?」關於這筆借款的所有疑問,客服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等生成帳單後查看合同。

微博借錢則給出一個「俄羅斯套娃」似的合同矩陣。「查看相關協議」頁面首屏是《貸後管理服務協議》《個人授信借款合同》等8個協議,似乎並無特別之處,但最後一個《金融機構協議》卻暗藏玄機,點擊之後,是另外44個借款協議、授信協議、貸後服務協議,如果再點擊每個協議,又會出現2到6個不等的協議,總數超過100個。

每個協議都是空白格式合同,沒有借貸人的名字和所使用利率,出借方和貸後處理方各不相同,對徵信的授權要求也不同。

如果點擊「我已閱讀並同意」,究竟和哪家公司籤訂借款合同?是否意味著已將個人信息授權多家公司可查詢?究竟算同意哪家的貸後服務管理?

如果說貸前找不到這些答案,貸款後,你依然一頭霧水,因為合同「消失」了。在還款界面,只有每期還款計劃,任何合同、協議統統沒有,客服的回答是「借款成功暫時不支持展示協議。」

為了不讓借貸人看到合同,有的平臺更是花樣迭出。馬上金融的「安逸花」的《借款借據》相當於消費者與平臺籤訂的借貸合同,顯示借貸編碼、雙方信息、年化利率等。但凡是涉及用戶閱讀並同意的文件以及關鍵借款步驟時,包括隱私協議、徵信協議授權、個人電子籤名籤署授權書等,系統均顯示「無法捕獲屏幕截圖」。記者也曾試著用屏幕錄製協議內容,結果最後發現,錄製的整個片段都是黑屏。

無法截屏的還有今日頭條放心貸、中原消費金融安卓版,當記者想對合同等信息截屏保存時,系統提示:無法保存。

時報揭秘

時報揭秘:無據可依的維權 隱藏深處的關鍵條款

神秘的合同,並非個例。測試中令記者驚訝的是,售前或售後不提供合同,或者只提供空白格式合同,已是常態,甚至一些銀行系App、大型網際網路助貸平臺,都存在類似現象。

馬上金融的安逸花、拍拍貸、民生易貸的助粒貸、永輝超市的小輝貸等平臺,雖然有貸前合同,但相關條款處均為空白,京東金條、蘇寧任性貸則和「夠花」一樣,貸前不提供合同,滴滴滴水貸、哈囉出行臻有錢的貸後合同會「消失」……

有平臺稱,沒有合同的原因,是因為對接多個資金方,受限於系統部分客戶會遇到合同展示延遲的情況。但同樣作為助貸平臺,借唄、微粒貸等「優等生」的合同清晰明了,這樣的理由實難令人信服。

合同如玄學,但每年與網貸相關的借貸糾紛卻層出不窮。

在企查查中輸入「捷信金融」,裁判文書有3925份,其中大多是借款合同糾紛;輸入「夠花」,有2123份裁判文書,也大多是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無法查閱和保存合同同時意味著,有些隱秘的條款,你可能根本不知道。

一位微博借錢用戶投訴稱,自己借款前明明看到合同中對提前還款的約定為「提前還款當期的利息收取按照借款人實際佔用貸款人資金的天數計算並收取,收取利息為(貸款本金-累計已還本金)×貸款日利率×所有未還本金實際當期使用天數」,但實際借了一天卻被收取了整月費用。當他想查詢合同時卻發現,沒有合同可以核實。

「貸款期限內提前還款手續費收取標準和方式可能調整,但調整將通過貸款平臺在提前還款時告知,提前還款,便視為認同調整後的提前還款手續費收費標準。」這種更改條款告知即為執行的條款,出現在來分期閃電貸的《用戶借款合同》中。

製圖:IT時報

「本人在貸款人處有額度但無借款餘額的情況下,貸款人仍有權向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查詢、上報本人的信用信息。」徵信查詢的授權基本都是不可撤銷的。

「當帳戶沒有欠款、沒有理財、小米錢包沒有餘額且實名認證滿7天時,才能被註銷。而且一旦註銷,用戶永久不能再通過同樣的身份證號使用小米貸款服務。註銷帳號將導致無法使用小米全線產品和服務。」這是小米金融的「連坐式」《隱私政策》。

在借貸關係中,借款人天然是弱勢的,因此更需要公平公正的契約維護權益,而那些故意為合同遮上的「窗簾」,該拉開了。

套路三:透明的「我」

「今天我接到四個貸款公司電話」「我從早到晚都在被騷擾」「我沒有在這個平臺上註冊,為什麼會收到營銷電話?」隨著測試的深入,《IT時報》記者發現,自己在網貸世界裡變得越來越透明。

以額度為名失去的個人信息

藉機收集用戶資料者有之。

玖富萬卡是一個貸款超市,或者稱之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其貸前審查要求借款人提供實名認證、人臉識別、身份證正反面,收集個人家庭住址、緊急聯繫人、學歷等信息,並需要同意籤署個人徵信、徵信及信息披露、CA個人數字證書申請表等授權書,最後是收款卡認證。

然而,當記者提交了如此詳細的個人信息後,額度審批並未通過,1小時後,記者接到了兩通來自其他網貸平臺的推銷電話。在此之前,記者沒有註冊過其他網貸平臺,近期也沒有在任何平臺查看過貸款額度或申請貸款。

同樣「騷操作」的是洋錢罐。經過綁定身份證、人臉識別、銀行卡實名認證、手機認證、聯繫信息、工作信息等六項流程後,記者進入額度審核環節,幾分鐘後,記者被拒了。然而,第二天,記者收到洋錢罐發來的簡訊,內容是「您的資質已通過『喜鵲快貸』初審」,而「喜鵲快貸」的母公司是鳳凰智信信息技術(海口)有限公司。在不知情中,記者成為另一個借貸平臺的「優質客戶」。

這些資料能刪除嗎?玖富的回覆是「信用卡申請註銷帳戶成功後或我們發生停止運營的情形時,我們會對所持有的您的個人信息進行刪除或匿名化處理;參照《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23條,存儲期限為借貸合同到期後的5年。」當記者要求註銷帳戶時,客服熱線表示,3個工作日後才能註銷。

弔詭的是,3個工作日後,記者致電玖富客服,對方稱用戶信息已經註銷,但是記者至今仍舊可以原帳號登錄玖富App,而且帳號顯示已通過實名認證,但是點擊「完善信息」時,卻顯示要先激活額度。而其他平臺註銷後再次登錄App,都會顯示帳號已退出。由此,對於玖富是否註銷信息,記者感到疑惑。

在網貸超市貸款口子上,記者隨機選擇一個產品「易美付」進行測試,發現其仍舊是一個平臺入口,跳轉至「速貸之家」平臺,其日利率是0.03%,低於其上級平臺「易美付」宣傳的日利率0.04%。整個過程不需要提交任何個人信息,也不需要進行實名認證,更沒有籤署授權協議,只是詢問需要借多少,借多久,作何用途,用一個電話號碼就完成了貸款額度申請。不顯示客服電話,點擊客服電話按鈕跳轉也不成功,無法註銷帳戶。這似乎只是一個網貸獲客平臺,一次操作,就為兩個以上的網貸平臺獲取了簡單的客戶需求。

被「套走」的通訊錄

強行索取通訊錄者有之。

2019年6月1日,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網絡安全實踐指南—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基本業務功能必要信息規範》(下稱《規範》),根據《規範》要求,金融借貸基本業務功能必要信息有手機號碼、帳號信息、身份信息、銀行帳戶信息、個人徵信信息、緊急聯繫人信息、借貸交易記錄等七項。其中「緊急聯繫人信息」僅限兩人,用於逾期不還情況下進行催款,且應允許手動輸入,而非強制讀取通訊錄。

但在實際測試中,微博借錢、海爾金融夠花、眾安小貸、安逸花、拍拍貸等多款App在註冊或審核階段,依然向記者強行索取通訊錄,有的App則較為「雞賊」,在填寫緊急聯繫人時,不能手動輸入,而需要從通訊錄讀取,從而順勢獲得通訊錄權限。

製圖:IT時報

被索取的手機密碼

向宜人貸提交了手機服務密碼不過幾十秒,14條移動簡訊隨之而來。簡訊提示,「您以用戶服務密碼驗證方式」查尋從12月份至3月份記者的語音詳單、上網詳單、簡訊彩信詳單。

服務密碼,一個手機號碼的核心數據,通過它,加上身份證號碼,你可以掛失手機、更改套餐、查詢詳單。

對手機服務密碼的索取,是《IT時報》記者在測試中最瞠目結舌的發現。除了宜人貸,洋錢罐同樣索取了運營商手機服務密碼。

服務密碼洩露的最大風險在於,一旦被黑產獲取,你很可能被定向分析,被騙的可能性也會上升。

時報揭秘:挖掘不盡的數據「金礦」

明確的利率紅線,越來越「聰明」的擼口子大軍,讓不少網際網路助貸平臺和消費金融公司,不再有日進鬥金的好日子。

2019年下半年,監管方加大對第三方大數據公司的整治力度,多家大數據公司接連被查,一些徵信公司也被警方帶走配合調查,這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放貸金融公司的徵信成本。同時,36%底線的確立,讓一部分長期以薅羊毛、擼口子的「老賴」,試圖「輕鬆上岸」。

外界環境的變化,使得現有數據無法滿足網際網路貸平臺的徵信需求,它們需要更了解你。

另一方面,獲客成本和資金成本越來越高,而借款人通常會給出比普通人更多的信息,而這些信息,都是可被挖掘的「數據金礦」。

作者/IT時報編輯部

編輯/挨踢妹

圖片/IT時報 東方IC

製圖 / IT時報 黃建 馮誠傑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相關焦點

  • 影視劇中插互金廣告 部分現金貸實際年化利率超100%
    部分互金平臺已在多部熱播劇中投放了此類中插廣告,玩起了「跨界營銷」。按照工商總局等十七部門於2016 年頒布的《開展網際網路金融廣告及以投資理財名義從事金融活動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為《實施方案》),對受眾產生誤導的廣告語涉嫌誤導消費者。此外,每經影視記者下載了中插廣告提到的兩款現金貸APP——錢站、現金借款。
  • 體驗了10多個現金貸App,我發現年化利率最高的竟然是...
    他和趣店成了高息現金貸的原罪,沒人在意他那句辯解——趣店上市後,其借貸產品年化利率在36%以下。三年暴富的趣店,錢賺得道不道德另說,但合規,應該是互金企業不該逾越的底線。自去年12月1日,監管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借貸平臺守住年化利率36%的紅線之後,互金平臺已經退守紅線之內了嗎?
  • 民間借貸利率紅線降到15.4%,信用卡、花唄等成了高利貸?
    記者算了一筆帳,10萬元貸款一年省8600元利息!那麼,花唄、微粒貸、信用卡也會跟著降息嗎? 2 新規的影響面有多廣?《IT時報》曾對市面上的25個借貸平臺的產品做過測試,目前多數借貸平臺的合同仍未改動,近六成平臺的利率需要整改。
  • 國家互金專委會:128家互金企業對接互金風險分析技術平臺 - 金評媒
    (Auto-IFAP),目前已試運行兩周,已有81家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通過Auto-IFAP系統自助接入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加上先前已完成數據接入的企業47家,目前共有128家互金企業正在與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進行技術對接,後續我們將逐步公布自助接入企業名單。
  • 民間借貸利率紅線將下調,高利貸面臨「滅頂之災」?
    其中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清流|砍頭息、斷頭貸頻發 誰來監管網貸平臺?
    這一利率遠遠超過最高人民法院設置的民間借貸利率的紅線——3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法規設置了兩條紅線:其中一個是法律支持出借人的紅線為24%(即利率不超過24%,法律支持出借人的權益),另一個是支持借款人的紅線為36%(一旦借貸利率超過36%,借款人有權要求索回超過的部分利息,法院應予支持)。法律雖明文支持借款人,但是通過訴訟維權卻十分艱難。
  • 15樓財經|最高利率36%觸紅線 明星微博粉絲借錢打榜引爭議
    近日,有網友反映,「微博借錢」存在誘導明星粉絲通過網貸借錢為明星打榜的規則,並且這一業務借貸利率最高達到36%,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很容易盲目背上高利息的貸款。對此,微博借錢回應稱,微博會根據用戶信用等級,針對不同用戶給以不同的利率定價,最高不超過法定標準36%。
  • 借貸利率重劃「紅線」 消費金融將迎新一輪洗牌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調整「靴子」落地後,消費金融行業或迎來新一輪洗牌。《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面對民間借貸利率重劃紅線,當前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等機構正在加速業務轉型,調降貸款利率,收緊風險較大的長尾客群,強化風控機制,壓降業務成本。有小貸機構直言,「由於無法覆蓋風險,日後或將很難開展無房產抵押貸款業務。」
  • 49家P2P平臺收益率超36% 30家平臺註冊地均在寧波
    (原標題:49家P2P平臺收益率超36% 其中30家平臺註冊地均在寧波)
  • 金美信消金無視監管紅線仍高利放貸 助貸方利率高達71.9%
    作為2018年才成立的第24家獲批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金美信消費金融」)並不出眾,近期卻因為利率超標而引發關注。在興業消金明確被監管要求IRR紅線後,金美信消費金融隨即表示已將利率調整至24%以內,如今已是2020年3月,公司仍在發放年化利率超24%的貸款。如此言行不一,直越監管雷池,金美信消費金融可謂遊走在鋼絲線上起舞。
  •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新規出爐,年利率24%、36%規定成歷史
    值得注意是,新的利率上限大幅降低了借款人融資成本。以2020年8月20日發布的最新一年期LPR報價3.85%為例,按照3.85%的4倍計算為15.4%,15.4%作為司法保護上限,與過去的24%和36%相比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也低於信用卡分期18%的年化利率。
  • 分期樂——百億元級互金平臺質疑聲中的長成
    11月24日,樂信發布2020年三季度財報,促成借款額483億元,同比增長30.6%;營收32億,毛利潤9.8億。而輝煌的背後,卻是多次身陷校園貸、套路貸糾紛。頻頻爆出校園貸、套路貸糾紛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領軍企業——深圳樂信控股有限公司(NASDAQ:LX,下稱「樂信」),如何面對社會的質疑,繼續穩健前行呢?
  • 互金平臺青睞交易所模式
    摘要:隨著年末臨近,互金行業轉型大潮更加洶湧。發布會現場,團貸網與大連京北網際網路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簡稱「連金所」)舉行了籤約儀式。目前,網貸平臺參與金交所業務的途徑主要是兩種:首先是成為金交所股東,比如螞蟻金服、開鑫貸等平臺,都是金交所的股東;其次是成為金交所會員。
  • 互金機構營銷宣傳這些「紅線」不能碰!互金協會發布自律公約
    6月13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下稱「互金協會」)在北京舉辦《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營銷和宣傳活動自律公約》(下稱「公約」)籤署儀式,協會會長李東榮、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巡視員朱紅以及部分互金機構代表參會。
  • 新浪互金版圖浮出水面:3家P2P平臺 7個現金貸APP 曾為714高炮導流
    我們都知道,阿里旗下螞蟻金服有網商銀行、支付寶、餘額寶、螞蟻花唄借唄、芝麻信用等,但事實上,新浪在互金領域也有很深的布局,其產品除新浪支付、基金代銷之外,還包括3家P2P平臺和7個現金貸APP(不含微博借錢)。
  • 桔子分期的變現思路:利率「踩紅線」、導流山寨平臺,催收忙開花
    據東二區了解,在信貸市場中,除了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貸機構以及各類金融科技平臺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助貸平臺而言,資金方的合作收緊,也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以信用消費平臺桔子分期為例,其合作的光大信託突然收緊與桔子分期在資產端的合作。此前,雲南信託與小象優品的合作被銀保監會雲南監管局責令整改,涉及外包風控業務、利率過高等問題。
  • 央視曝光714高炮貸款超市等,互金現金貸巨頭幾乎全軍覆沒
    視頻中被曝光平臺包括快易借、速貸寶、小肥羊、天天貸、機有米、閃到、錢太太、金蟬錢包、復興寶、向錢貸、皮皮花、丁丁貸、易樂貸、蛋花花、輕鬆花、喵喵貸、零時口袋、宇宙白卡、信鴿錢包、金葫蘆、幸運草、小米袋子、掌上應急、節氣貓等。央視點出,714高炮多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案例包括安徽紫蘭科技有限公司,用戶因手機通訊錄及運營商信息暴露被平臺控制。
  • 7月互金投訴:錢站連續3月投訴最多;搭售意外險終被叫停;多個平臺...
    錢站連續3個月投訴量第一   隸屬於凡普金科企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的錢站,7月有效投訴量為1872件,位列互金行業第一需要說明的是,錢站在5月與6月的有效投訴量,也是互金行業第一。諸多用戶投訴反映,錢站催收問題較為突出,涉嫌存在P圖、辱罵等不當催收行為。 點擊查看錢站投訴列表   8月15日,多個自媒體發文稱,凡普金科合肥分公司被警察上門。其中提供的視頻顯示,有員工雙手抱頭蹲地。
  • 15.4%利率紅線暫不適用金融機構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版《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民間借貸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一年期利率的4倍,參考最新央行LPR報價的四倍,為15.4%,取代原《規定》中「以 24%和 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