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利率重劃「紅線」 消費金融將迎新一輪洗牌

2020-12-22 經濟參考網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調整「靴子」落地後,消費金融行業或迎來新一輪洗牌。《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面對民間借貸利率重劃紅線,當前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等機構正在加速業務轉型,調降貸款利率,收緊風險較大的長尾客群,強化風控機制,壓降業務成本。有小貸機構直言,「由於無法覆蓋風險,日後或將很難開展無房產抵押貸款業務。」

  業內指出,包括京東白條、支付寶花唄在內的市場常見借貸產品背後,放貸主體大多是消金公司或小貸公司,伴隨利率調低,未來花唄、微粒貸等消費金融產品的還款利率也可能隨之調整,向民間借貸利率「並軌」。而隨著利潤空間大幅壓縮,部分規模小、風控能力差的機構或將加快被市場淘汰。

  金融機構利率下行成趨勢

  日前發布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明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不過專家表示,考慮到實際操作情況,《規定》仍將對一些科技實力弱、資金成本高、借款利率較高的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科技企業、小額貸款公司,甚至銀行信用卡業務產生較大影響。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信用卡和消金公司屬於持牌金融機構,不屬於民間借貸的範疇,但實際判決中可能會出現參考民間利率的情況。「大家的普遍印象是,持牌金融機構不可能比民間利率還高。」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坦言。

  根據目前一年期LPR的四倍計算為15.4%的情況,小額貸款公司、多家銀行信用卡、消費金融公司的很多貸款產品利率都已「超線」。例如某頭部消費金融公司App顯示,該公司消費貸、隨心貸等產品的年貸款利率為16%至24%不等。另一家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主打產品顯示年化利率為23.94%。微信旗下「微粒貸」年化利率為16.42%。銀行信用卡透支取現利息多數按萬分之五計算,亦達到年化18.25%,均遠遠高出《規定》中提出的15.4%的司法保護利率上限。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金融機構的利率下行是必然趨勢。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表示,新《規定》雖然沒有對金融機構設定利率上限,未來可能仍會通過類似的監管模式限制其利率過高。他預計,監管將會給這些機構留一個緩衝期,而對於利率在24%-36%之間的新增產品,則可能停發。

  機構急尋突圍方案 市場加速洗牌

  對於借貸利率上限可能面臨的大幅下調,機構普遍表示有壓力。同時,多家機構明確表示已在內部開會討論壓降成本,使業務可持續發展。

  某銀行系消費金融機構負責人表示,公司通過銀行、信託以及發行ABS等渠道獲得資金的實際綜合年化融資成本約在8%左右,加之運營、壞帳處置、營銷等費用所對應的成本也達到約11%,因此整個業務運營成本在20%以上。「為了應對民間借款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下調,我們只能爭取在降成本上下功夫。」他指出,目前公司正計劃通過業務「線上」智能化操作,優化客戶結構,以及爭取發行更大規模的消費金融ABS等方式「開源節流」,從而令貸款業務能在利率紅線以內實現盈虧平衡。

  相較銀行以及持牌的消費金融「正規軍」,小貸公司處境則更加艱難。一家北京地區小貸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新規出臺後,公司已展開緊急業務調整,對公司整體的經營預期、經營形勢作重新評估。他表示,利率降低後,由於收益無法覆蓋成本,基本上凡是「過橋」類的、高風險的貸款業務,比如無房產抵押類貸款,以後將很難開展。

  多位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借貸利率的調整,消費金融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長期來看,未來金融行業放棄部分高風險用戶是大概率事件,發掘優質客戶人群將成為各家爭奪的重中之重。科技實力強的金融機構、擁有優質客戶的頭部助貸平臺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消費金融產品利率或隨之下調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消金公司、小貸公司等機構貸款利率調低,下一步,花唄、京東白條等消費金融產品的還款利率也可能會隨之調整,向民間借貸利率「並軌」。

  據了解,當前螞蟻花唄、借唄以及京東白條等消費金融產品,背後的資金方大多來自小貸公司。例如,螞蟻花唄的主體是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京東白條的主體是重慶兩江新區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肖颯分析稱,若電商的消費貸放款主體是網絡小貸公司、傳統小貸公司,則受到本次利率上限調整的影響,利潤空間大幅壓縮,甚至有些商業模式基本跑不通,面臨巨大挑戰。人大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顧雷也表示,利率上限調整後,機構壓力大,但對於借款人來說應該是利好消息。

  光大證券研究所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舉例稱,當前,螞蟻借唄的日息為0.04%至0.05%,年化利率為14%至18%,微粒貸日息最高約0.05%,年化利率最高至18%,其他互金公司年化利率往往超過24%。「從現有網際網路公司業務來看,頭部公司利率水平接近司法保護上限,具有調節空間。」王一峰說。

相關焦點

  • 民間借貸利率劃定新「紅線」黑心個人貸款中介何去何從
    據悉,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修改的背景是利率市場化的持續推進,以及2020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產生較大衝擊,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受巨大壓力,融資成本高等重要因素。設定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業內人士認為,民間借貸利率的保護上限一旦設為LPR的4倍,將對不少利率高於15.4%的非銀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銀行信用卡業務產生衝擊。
  • 民間借貸利率劃「紅線」信託消金業務還有多大空間?
    將這幾個方面綜合考量,才能開展相應的消費金融業務。信託消金業務受衝擊據統計,目前行業68家信託公司中,已有約六成公司開展消費金融信託業務。其中,外貿信託、雲南信託、渤海信託、中航信託有「消金四大信託」之稱。另外,首家信託系消費金融公司中信消金已在去年開業。
  • 借貸利率「新紅線」公布後的20天,發生了什麼?
    民間借貸利率新規的界限在哪裡?「民間借貸利率紅線未來傳導到金融機構」是否為大概率事件?這成了普遍關注的焦點。而對於溫州這個判決在時間上「無縫對接」,業內頗感意外。而信用卡的借貸又更加特殊一些,因為信用卡是附帶了很多增值服務的,比如最長56天免還款期、贈送積分、指定商戶消費折扣等,跟單純的借貸也不太一樣,所以4倍LPR的利率是不會直接套用在信用卡借貸上的。劉曉春認為,平安銀行上訴並獲得改判的機率很大,假若不改判,對整個經濟的運行將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 民間借貸利率紅線將下調,高利貸面臨「滅頂之災」?
    意見發布後,業內討論最高法將修改民間借貸利率的法律保護範圍。 像我們投過的P2P平臺都是類金融公司,其貸款端業務屬於民間借貸,行業的824文件和整頓整治工作,都要求平臺產品和貸款業務的綜合利率不準超過36%的紅線。
  • 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定格15.4%,高利貸將成歷史
    而隨著朝代更迭,民間借貸利率也隨之演變,從漢代一度高達100%的「倍稱之息」,到明清兩代36%的年利率紅線,執政者一直將其視作社會經濟秩序的基石,對其管控從未懈怠。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環境、經濟形勢的變化,民間借貸利率規制不斷適應調整,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 民間借貸利率紅線降到15.4%,信用卡、花唄等成了高利貸?
    《IT時報》曾對市面上的25個借貸平臺的產品做過測試,目前多數借貸平臺的合同仍未改動,近六成平臺的利率需要整改。 3 大多數金融機構還在觀望,有些機構已經開始降息,甚至想些歪招,比如將借款合同變成股權投資合同規避紅線,可行嗎?
  • 民間借貸劃15.4%「紅線」,馬雲旗下產品「躺槍」,或成高利貸?
    此前民間借貸的「保護紅線」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而央媽也在此期間發布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為4.65%。不過這個15.4%到底是什麼,其實和LPR利率也有非常大的聯繫。
  • 《金融博覽•財富》|民間借貸利率劃定新紅線
    (年化18.25%)和市場上小額貸款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的實際利率,也低於很多國家的小微企業貸款、信用消費貸款實際利率和利率上限。利率上限的爭議歷史悠久,有通過立法和金融監管部門來規定利率上限兩種方式,二者也互相影響。現代國家對利率的管理思路,受到採取的是金融抑制、金融約束還是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政策方向的影響。例如「二戰」後很多國家採取了壓低利率以為工業部門融資的思路,後來又逐步利率市場化。本次《規定》是針對民間借貸,稱金融機構貸款不適用本規定,引起很多討論和困惑。
  • 最高法大幅下調民間借貸利率紅線,這將影響一大圈兒金融機構
    民間借貸利率「新紅線」劃定!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並發布新規,界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與此前「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相比,保護上限大幅降低。根據最新LPR報價計算,當前司法保護上限為15.4%。
  • 民間借貸利率的紅線為何調整?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5期,原文標題《民間借貸利率的紅線為何調整?》,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大幅下調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這可能將在民間借貸市場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對我國的很多小微企業帶來較大影響。
  • 15.4%,最高法劃下利率新紅線,反而加劇小微企業融資難?
    《規定》中提到,15.4%是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的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所以,以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的4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新的紅線一出,業界譁然。
  • 民間借貸利率「新紅線效應」:有法院落實15.4%標準,金融機構按規...
    且在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某銀行因利率24%被法院駁回,並以8月20日後新的司法保護紅線(LPR的四倍)計算利率。而這一判例被認為傳遞了一種信號,即金融機構也要「按規辦事」。可這也是爭議所在,因金融機構是排除在民間借貸範疇之外。15.4%!
  • 民間借貸利率「紅線」下調 業內:訴訟潮或已在路上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4日電 近期,備受業內關注的降低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的靴子終於落地,「紅線」確定為1年期LPR的4倍。  雖然新規在限定民間借貸利率,不適用於包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但行業內普遍對借款人的日後投訴和可能引發的「逃廢債」問題表示擔憂。
  • 最高法限定民間借貸利率紅線為4倍LPR,這將影響一大圈兒金融機構
    民間借貸利率「新紅線」劃定!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並發布新規,界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與此前「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相比,保護上限大幅降低。根據最新LPR報價計算,當前司法保護上限為15.4%。
  • 15.4%,最高法劃下利率新紅線,反而會加劇小微企業融資難?
    《規定》中提到,15.4%是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的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所以,以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的4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新的紅線一出,業界譁然。
  • 4倍LPR利率之劍高懸 消費金融恐難全身而退
    來源: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陳風11月15日,多家消費金融公司負責人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沒有聽聞「消費金融公司新發放貸款利率不得超過4倍LPR」相關信息,目前仍處於觀望狀態,但若「完全」實施新標準,將利率下調至15.4%,消費金融公司將面臨更大經營壓力。
  • 15.4%利率紅線暫不適用金融機構
    1 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送分題新規頒布後,持牌金融機構是否受民間借貸紅線限制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如果從文字上來看,這是一道小學送分題。一個是金融機構,一個是民間借貸,完全屬於不同的兩個領域。尤其在媒體披露「首例」判決中,銀行按年化利率24%主張收取借款人利息、罰息和複利,被溫州地方法院予以駁回,最終按照8.20後新的司法保護紅線LPR的4倍,即15.4%計算利率。這個判例為「就算最高法表示不適用,但地方法院在實際執行中依然會用民間借貸的紅線來約束金融機構放貸。」這一論點提供了有力支持。
  • 民間借貸利率「新紅線效應」:已有法院落實15.4%標準
    且在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某銀行因利率24%被法院駁回,並以8月20日後新的司法保護紅線(LPR的四倍)計算利率。而這一判例被認為傳遞了一種信號,即金融機構也要「按規辦事」。可這也是爭議所在,因金融機構是排除在民間借貸範疇之外。
  • 民間借貸新規劃定利率紅線,小微企業借錢會更難嗎?
    一位網貸行業業內人士曾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原有司法解釋的最大特點,是採取了直接劃紅線的方式,以固定的具體利率水平來劃定上限,這就可能與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形勢產生差距。「近年來,有一部分市場主體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人民法院保護的民間借貸利率過高,不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新宇此前表示。
  • 民間借貸利率的前世今生
    2020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正式發布,其中第13條明確提到:「抓緊修改完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堅決否定高利轉貸行為、違法放貸行為的效力,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