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武是去年底退伍的。
那天晚飯過後,父親叫過他,問道:「小武,退伍回來都好長時間了,去武裝部把手續拿回來,準備上學吧。」王小武的的父親習慣把縣人武部稱為武裝部,他所說的「手續」,是王小武入伍前普通高校保留大學生入學資格申請表。誰知,王小武的回答讓父親有點吃驚,他以為自己聽錯了,又問了一句:「小武,你想幹啥?」
「我還準備去當兵!」王小武說。
父親說:「你這不是剛退伍嗎,咋還要去當兵?」見父親不解,王小武說:「這兵我不是沒當夠嘛。」
「有當兩次兵的嗎?」「有。我們班長就是。他第一次當的是武警,第二次當兵在火箭軍部隊。」
「小武,咱可不能把上大學給耽誤了啊。」父親提醒道。
當部隊宣布退役命令的時候,王小武有一百個不舍。兩年服役期太短了,戰友間的兄弟般情誼,正往深處發展,一紙退役命令,讓王小武不得不和戰友們揮手淚別。面對軍旗,他和退役的戰友一起舉手宣誓,最讓他熱血奔湧的一句話就是:「若有戰,召必回!」宣誓完畢,王小武嘗到了離別的滋味,尤其是團部廣場喇叭裡播放的《駝鈴》,曲調傷感而又壓抑,聽得王小武熱淚盈腮:「送戰友,踏徵程,默默無言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摘去肩牌,卸掉服役徽章,當然,還有兵種臂章,王小武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這是他當兵兩年來第一次在戰友面前流淚。
離別的時刻,王小武緊緊抱住班長的肩膀,非常堅定而自信地說:「班長,我要跟你一樣,再當一次兵。即使回不到現在的部隊,不管在哪裡當兵,我決心已定!」
「王小武,歡迎你歸隊!」於是,兩個人又拉了勾。
退役後,班長的 「歡迎你歸隊」這句話,一直縈繞在耳邊。所以,當父子倆坐在一起談起復學讀大學的事時,王小武要再當一次兵的想法讓父親百思不得其解。畢竟,王小武的父親沒有當過兵。王小武退伍回來的這些日子,手機鈴聲是軍號聲,早晨依然按部隊的作息時間起床「出操」,不是跑步就是打軍體拳;他把村文化廣場當成部隊的訓練場,雖然晨練的人不少,跑步的人也很多,卻姿態各異、步子零亂,再也聽不到齊刷刷的腳步聲和口號聲,讓小武很不爽。
最不爽的是,這些天來,在返校復讀和再次當兵這個問題上,小武和父親意見分歧很大。王小武當兵前報考的是上海復旦大學機械工程系,就在他等待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日子裡,恰巧趕上了縣人武部徵兵宣傳進校園,一塊「軍旅榮譽榜」的展板深深吸引了他。上面介紹了本縣部分現役軍官在部隊立功受獎情況,他們有團職幹部,有營職幹部,也有留隊士官,他們在部隊建功立業,成績驕人,是家鄉人民的驕傲。王小武以前雖然也有當兵入伍的想法,但並不很強烈,看過展板上各軍兵種宣傳畫的介紹,又經人武部的同志政策宣傳,他的當兵熱情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他決定,先當兵,再上學。
一開始,他的這一決定家人不太支持。說,你考取的是名牌大學,又不是一般的普通高校,去當兵幹啥?王小武說,攜筆從戎,是有志男兒的選擇,部隊也是一所大學校,當過兵的人,都有了擔當精神。再說,到部隊鍛鍊兩年,並不耽誤讀大學啊。見兒子當兵願望迫切,父母改變了態度,支持他去當兵。但這一次,王小武父母的意見出奇地一致:返校復讀!想到退伍時對班長的承諾,王小武想不出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說服父母。
見王小武不聽勸說,爸說:「小武當兵當得不懂事了!」媽說:「小武當兵當傻了!」可不是,在家裡,只要一談到部隊上的事兒,小武就來勁兒,滔滔不絕,一談復學的事,小武就不吭聲了。
恰好這時,縣人武要抽調一些退伍士兵當學生軍訓教官,因為王小武剛剛退伍回鄉,軍事素質好,便成了人武部臨時聘用的軍訓教官。學生軍訓期間,王小武又可以穿上迷彩服,以軍人的姿態出現在學校操場上。軍訓結束,他獲得了「最佳軍訓教官」榮譽證書。
回到家,他和父母正式「攤牌」:「就是大學不上,也得再當一次兵。」
牛不喝水強按頭,事與願違雙雙愁。見兒子當兵的勁頭這樣倔,父母親只能無奈地搖頭,說他生就一副當兵的料!王小武一聽就樂了,立刻給父母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王小武還在部隊時就知道徵兵制度改革的消息,從2020年起,國家首次實行一年兩季徵兵,這讓退役後的王小武覺得簡直是天賜良機,趕上了!
父親說:「學校能等你4年嗎?再說了,目前國家也沒有這種政策啊。」
「爸爸,兩年後我就有了當兵4年的經歷,當過兵的人,龍潭虎穴都敢闖,如果我的入學資格申請作廢,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即使不能上大學,入伍即入藉的好政策,報考司法警察崗位時,退役士兵有加分政策,也行啊。您老放寬心吧,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果然,正如王小武所言,元旦剛過,村裡的廣播就開始宣傳徵兵新政策了,要元旦和春節期間返鄉的適齡青年和歷屆高中生積極報名參軍。
聽完廣播後,王小武騎上電動車,向著鄉武裝部疾馳而去……
作者簡介
李芳,男,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人武部。
長於文學創作,其小說作品見諸於《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文學報》、《中國國防報》、《東海民兵》、《空軍文藝》、《軍營故事會》、《小說月刊》、《橄欖綠》、《神劍》、《北京文學》、《安徽文學》、《廣西文學》等軍內外報刊。小小說《一分錢》被《作家文摘》轉載;《把你的指紋留下來》收入小說年鑑;《最後一輛炮車通過》,中篇小說《行走在戰爭邊緣的兵》、《著陸場》、《安置》及短篇小說《耳朵政審》等,分別獲得軍隊及省、市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