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術造假的問題層出不窮,最主要的還是明星同仝卓引發出了這個問題,然後開撕鄭雲龍,慢慢的學術問題就被撕開真實面目,但是很多為了考碩士博士辛苦到「吐血」的學生們不能接受了。
認為他們都是公平的進行考試然後增增篩選最終獲得心儀的證書的,這並不能以偏概全,於是考研究生,碩士博士的問題就開始迷惑了大眾的眼睛,很多人覺得他們的階級層次差不多啊,但其實差距是很明顯的。
只用一盤「紅燒肉」,幫你區分本科,碩士,博士有啥區別?太真實
乾枯的數據科普相信大家都看夠了,什麼就業人數,薪資水平層面大家都不願知道了,但是我相信大家對吃的永遠不會失去興趣,所以今天我們就不走尋常路,用一盤紅燒肉來幫助大家分析一下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有啥區別到底?只能說這演示太真實,建議收藏。
本科生:
本科生的思維邏輯一般都是比較書本化的,讓他們根據紅燒肉為主題寫出一片自己的文章,那麼他們能想到的就是,紅燒肉的做法,紅燒肉怎麼做好吃,紅燒肉和東坡肉哪個好吃,而最後,直接給出結論那就是:紅燒肉好吃。
簡單粗暴,這就是他們學校交給他們的,他們出去以後面對任何事情也都是直接給出結果,想要趕緊給出答案這件事情就結束了,並且他們想到的問題是更加大眾化的。這就是本科生的思維邏輯,和處理任何事情的方式。
碩士生:
而碩士生就和本科生差距很大了,因為你要是給碩士生一個圍繞紅繞肉寫的文章,他們一定是先想到的是原料的產生,也就是豬肉的產生,然後是紅燒肉的演變過程,然後是做法,紅燒肉的食用建議,紅燒肉好吃。
這明顯就會比本科生想的多得多,他們願意去分析最原始的狀態,然後在意一點點延伸,但是相同的點是,他們都會給出答案,只不過他們給出答案後還會給出建議,還有一些歷史演變。
博士生:
要說博士生,那和本科生的差距就更大了,甚至大到我們不敢想像的地步,因為你要求博士生按照紅燒肉寫一篇文章,你會發現他們的文章架構是:原料的準備與養成,紅燒肉用什麼部位的肉做最好,紅燒肉的飲食會建議與吃多的危害。
紅燒肉在不同的時代的轉變。很明顯博士生的知識面是最廣的,他們的思維也是最發散的,並不死板,這就是他們的優勢與用處,這樣的人以後在工作上也是最受領導喜愛,因為省心。
這樣一番比較下來是不是比較明確本科生和碩士博士的區別了
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站得高看得遠的問題,給你們一個同樣的題目,但是你們寫出來的東西確實遠遠不一樣的,甚至可以說是檔次不同,越全面的就說明他的知識層面要含量是越高的,這就是站得高看得遠的區別,這幾個學位的區別就像是我們在爬山。
本科生是在山腳下的遊客,他們只能看到山腳下視線平行的景象,而碩士生就像是在半山腰的遊客,可以看到腳下的風景 ,也可以看到和自己視線平行的風景。
但是博士生就是登頂的遊客,他們可以有:「一覽眾山小」的景色欣賞,還可以呼吸到最新鮮的空氣,眼界看的層面就是不一樣的,所以站得高看得遠也可以這樣形容他們三個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