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你對孩子怒吼,我憤怒的不行,卻儘量選擇閉嘴,我不想在孩子面前破壞你的形象。
每次看到你對著孩子永遠是催催催,我內心極度焦躁,卻極力克制著自己,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
每次聽到你說,她怎麼只聽你的不聽我的,我都想無語問蒼天,這是誰的錯?
每次看到你心情好的時候就抱著孩子親,看到孩子不聽話就拍視頻發出去,我就想問一句,她是你親生的嗎?
孩子爸爸,憤怒的時候,我對你也是沒有好的語氣和措辭,一樣是發洩著自己心情,卻沒告訴你我希望的孩子爸爸什麼樣,現在我誠懇的說:
我希望你不要總是批評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要像看到一粒種子發芽成長那樣充滿感動,鼓勵她好有力量,而不是揠苗助長,你怎麼這麼慢,這麼軟,怎麼長得一點都不快,他人這麼做你覺得可笑,輪到自己就是應該的,這不好。
孩子長大後的自主能力最重要,有自信,能時刻成長,不斷提高自己才是王道。如果一味批評,孩子會失去自信,性格脾氣會一樣暴躁,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性格都是童年的縮影,不要自己沒得到沒做到的事期望孩子替你完成,這不好。
比如,你總是反覆督促她挽袖子、吃飯戴圍裙、穿拖鞋這樣的事,你說了一千遍,她還是沒有按照你說的做,反而越來越煩,暴躁,請問:你的目的是什麼?達到了嗎?如果沒達到為什麼還要說?你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怒火,還是真的為孩子好?你還記得自己的初心嗎?你深入考慮過嗎?對孩子應該不求回報,你做到了嗎?
研究表明:只說一句話的力量比反覆說百遍千遍大的多,聲音低沉比吼叫來的更有力量。在我教她讀書時發現,她有個地方總讀錯,一遍兩遍……我很煩,怒吼,後來發現,當你不再吼叫,只是簡單告訴她,二十幾遍後她改過來了,雖然速度有點慢,但是內心還是很開心的,甚至她還會驕傲的說,你看媽媽,我知道這裡怎麼讀,看,你不督促,念叨,她反而能找到自信的快樂。
而你的怒吼,頻繁的重複一句沒營養的話,不良情緒,打電話時的髒話連篇,不尊重人,孩子都會在無形中學到,所以她現在不尊重你,喜歡吼叫,拖拖拉拉,都是由此產生的,你不喜歡,卻不知這些都是自己的縮影。
人都有逆反心裡,你越這樣說我越不這樣做,我有自主能力不需要你指導,同樣的我也需要改正,以此共勉。
你不吼她,默默地她會知道錯誤,自己在成長的錯誤中改正,你吼她,她會認為,反正有人來告訴我對錯,告訴我該啥時候起床,啥時候收拾書桌,啥時候洗臉刷牙,啥時關電視,我為什麼還要費心費腦去記呢?有人幫我做的事,為什麼還要自己做,久而久之,就會缺乏自律性,懶惰,做事沒計劃性,遠了說,長大了會生活的沒目標,得過且過,混吃等死,關鍵還生活的不快樂,這不好,也不是我們想要的。現在改正還不晚,只要我們想改,從內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不晚。
只希望:以後尊重孩子,把她當成一個成年人一樣尊重她,理解她,不要隨意辱罵,你會對一個成年人隨意辱罵毆打嗎,不會,所以,不要欺負孩子,尊重她,愛護她,呵護她!對待孩子要學會觀察,不要評判,你不是法官沒有判決能力,你只是孩子的監護人,看護她們的成長,是你的責任,隨意批評指責卻不是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