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今天是宅在家的第幾天了?
等熬過了這段非常時期,相信很多寶爸就會理解,寶媽們為啥坐月子會產後抑鬱了!
當然,這段時間,除了雷打不動的「宅在家吃吃喝喝」,還有每天習慣性拿起手機,查看【武漢新型肺炎】的最新消息。
世衛組織昨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來源:聯合國
想知道更多,大家可以進入公眾號對話框,發送關鍵詞【武漢新型肺炎】,獲取最新數據,還有發燒、咳嗽、流感、肺炎等實用乾貨。
科大大還特別在今天的次條文章中,整理了【孕媽媽和新生兒如何防護新冠肺炎】的內容。另有熟知母嬰常見問題處理方法的徐玲老師,來給各位答疑!
說到防護,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疫苗」!
除了大家高度關注的新冠肺炎,馬上到來的春季,也是眾多疾病的高發期。
在這樣一個「多病之春」,疫苗就是娃的「保命符」啊!可是面對名目眾多的疫苗,很多家長都是一個頭兩個大。
在春季到來之前,科大大就來好好說一說疫苗的那些事兒!
1
疫情當前,要不要推遲打疫苗?
很多家長擔憂:目前疫情形勢嚴峻,輕易不敢出門,孩子接種疫苗的時間要不要推遲?
科大大個人建議:
除了國家免疫規劃程序有特殊接種時限要求的疫苗(如B肝表面抗原陽性或不詳母親所生新生兒、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B肝疫苗等),以及疫情防控需要應急免疫的疫苗,其他疫苗可以考慮暫時推遲接種,等響應期結束或是政府另行通知再前去接種。
考慮到狂犬病的嚴重致死性,狂犬病暴露後一定要正常接種。
如果前去接種,這幾點千萬要注意!
提前諮詢預防接種中心,確定是否正常開放、是否有苗。
建議錯峰出行,做好個人防護,儘可能護住寶寶的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避免公共運輸,私家車出行為宜。
及時洗手。
接種後,在接種中心人少的清潔區域,觀察30分鐘再離開。
2
一類VS二類:疫苗為何分等級?
其實,一二類疫苗的分類只代表費用和管理的不同,不代表重要性上有差別。
一類疫苗來自國家的強勢安利,國家向公民免費提供並強制接種一類疫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而且官宣:「新生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應進行初次的免疫接種,最遲不應該超過3月齡。」
二類疫苗需要自費接種,但是在國家財政允許、疫苗足夠供應時,二類也會納入到一類裡。
一類疫苗一共有十種,以下是名稱和接種時間,抱著寶寶來排隊接種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3
花錢的疫苗,到底打不打?
因為我國還沒能達成「全民疫苗自由」,所以有些很重要的疫苗還是要自費接種。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最好接種二類疫苗,畢竟還可以補充一類疫苗,給寶寶更強的抵抗力。
不過,二類疫苗多達十幾種,都打下來開支不算小,預算不夠的話,科大大推薦優先接種這幾類疫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推薦優先接種此類疫苗,能預防13種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腦膜炎、中耳炎、鼻竇炎等。
接種時間:2月齡接種到7月齡,一共3劑,每劑間隔至少1個月,12~15月齡加強1劑。
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
B型流感嗜血桿菌是5歲以下寶寶廣泛易感的病原體,而2月-2歲寶寶患流感嗜血桿菌性肺炎機率很高,此類疫苗能預防該病菌引起的肺炎、腦膜炎。
接種時間:2月齡~3月齡:3劑,18月齡加強1劑。
流感疫苗
衛健委頒發的18年版《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建議:小於5歲的兒童、大於65歲的老人、肥胖者、孕婦、一線醫療工作者等易感人群要接種流感疫苗。
6月齡以上的寶寶都可以接種,因為流感病毒老變異,有多副面孔,所以推薦每年都接種,時間在9~12月份。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手足口疫苗(EV71疫苗)
EV71是引發重症手足口的主要病毒,死亡率相對較高。
衛健委頒發的《手足口診治指南》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建議接種此類疫苗。
建議≥6月齡的寶寶,越早接種越好,最好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
基礎免疫程序為2劑次,兩劑之間間隔一個月。
手足口疫苗各地接種程序不同,北京目前的接種程序是5歲以內完成兩劑次接種。5歲以上兒童暫不推薦接種。
水痘疫苗
1歲後接種1劑,4歲再接種1劑。
在我國上海地區,水痘疫苗大部分預防接種站已經可以免費接種。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內容有點多,沒記住?
科大大來個總結: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今天就說到這兒啦,關於接種疫苗,爸爸媽媽們也許還有不少問題吧?咱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