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肺炎影響,大家都「悶」在家裡,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可又到了寶寶打疫苗的日子,這下焦慮了:
去還是不去?
寶寶可以延遲打疫苗嗎?延遲有什麼影響?
有哪些疫苗是可以延期呢……
本來按部就班的疫苗程序,現在被打亂了,沒辦法只好重新做「功課」了。別急,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
01
不建議延遲接種的疫苗
相信粑粑麻麻都知道,給娃接種疫苗這件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說是:生命有多重要,疫苗就有多重要!
所以,即使在這個特殊時期,也要重視打疫苗這件事情。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權威建議,這些疫苗不建議延遲——
新生兒首劑B肝疫苗、卡介苗(一般在生娃的醫院接種,無需額外到其他接種點接種)
狂犬病及破傷風疫苗(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及時開展傷口處置和接種人用狂犬病疫苗是預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注意注意
對於B肝表面抗原陽性(HBsAg+)寶媽所生寶寶的第2針、第3針B肝疫苗的接種,建議提前聯繫接種單位,確認是否正常開診,提前預約,儘可能在規定時限內接種。
02
這些疫苗須在規定年齡接種
除了前面提到的這幾種疫苗,其他疫苗一般可以延遲接種的,不影響疫苗接種效果。
但要注意,有些疫苗是必須在規定年齡接種完的。所以要注意把握好接種的時間間隔。
比如:
五聯疫苗:代替百白破和脊灰疫苗,且預防 B 型流感嗜血桿菌(Hib)感染,且能讓孩子減少接種劑次,一般 6 月齡完成 3 劑基礎免疫,第四劑加強最晚 24 月齡接種。
Hib疫苗:預防 Hib 感染,最晚 5 歲接種。
四聯疫苗:預防百白破+Hib 感染,最晚不超過 24 月齡接種。
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各地接種時間限制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如需全程接種,第一劑不晚於 4 月齡,第三劑在 6 月齡內完成,加強針不晚於 15 月齡。
輪狀病毒疫苗:預防輪狀病毒腹瀉,進口輪狀病毒疫苗第一劑不晚於 12 周齡,兩劑之間間隔不超過 10 周;且第 3 劑不晚於 32 周齡;國產輪狀病毒疫苗最晚 3 歲接種。
手足口病疫苗:預防 EV71 引起的手足口病,最晚 5 歲接種。
03
部分疫苗可等疫情告一段落再去接種
脊灰疫苗、麻風 / 麻腮風疫苗、乙腦疫苗、A肝疫苗、水痘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腮腺炎疫苗、霍亂疫苗、戊肝疫苗等,這些疫苗沒有強制的接種年齡上限,為了儘量減少外出,可以等疫情結束後再去接種。
幾點建議
1、如果家裡養了貓狗、注意不要讓寶寶被抓傷。
2、如要去接種疫苗,強烈建議去之前打預防接種中心的電話,確定是否正常開放、是否有苗、是否適合接種,儘量錯峰出行。
3、做好個人防護,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外出,
可以考慮戴手套外出。儘可能護住兒童的口鼻避免飛沫噴濺。
4、及時洗手,外出時防止寶寶揉眼睛、咬手指。
現階段少出門是為了減少傳播風險,為生命負責,而疫苗也是為生命保駕護航的重要手段,所以粑粑麻麻不要忽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