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發現!症狀最輕微的時候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最強

2020-12-22 生物谷

2020年3月16日訊/

生物谷

BIOON /——輕度COVID-19感染的患者在出現症狀約10天後可能不具有傳染性。


一項小型研究顯示,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在患病初期會釋放出大量的病毒,隨著病情的發展,傳染性可能會減弱。


這項研究於周日(3月8日)發表在medRxiv預印本資料庫上,目前仍處於初步階段,因為它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而且只包括了9名參與者。儘管如此,它可能暗示了為什麼這種新病毒如此容易傳播:許多人在表現出輕微的、類似感冒的症狀時可能是傳染性最強的時候。


"這與SARS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指出,SARS是由另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相關疾病。在SARS患者中,病毒脫落在發病7到10天達到高峰,因為感染從上呼吸道擴散到肺深部組織。作者寫道,在7名新病毒引起的COVID-19患者中,"濃度在第5天之前達到峰值,是SARS患者的1000多倍"。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這個峰值後來出現在兩個感染已經發展到肺部的病人身上,引發了肺炎的最初症狀。在這些嚴重的病例中,在第10天或第11天病毒脫落達到最高水平。作者指出,在輕度病例中,在第5天後病毒脫落穩步下降,到第10天,患者可能不再具有傳染性。


作者寫道:"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對於症狀超過第10天的患者,可以選擇在出院後進行家庭隔離。"但前提是,從他們的喉嚨中提取的拭子樣本中,每毫升病毒

遺傳

物質的拷貝數不超過10萬份。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 Osterholm告訴Stat新聞:"這是對理解COVID-19臨床疾病的自然史以及病毒脫落對公共衛生的影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


研究人員從病人的鼻子和喉嚨中提取樣本進行分析,同時檢查他們的血液、尿液、糞便和痰液--感染期間在呼吸道積聚的唾液和粘液的混合物。研究小組檢查了每個樣本中的病毒

遺傳

物質RNA,以確定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有多少病毒存在。


研究人員追蹤了病毒隨時間的升降。然而,病毒載量不能揭示患者是否仍然具有傳染性,因為病毒的RNA可能存在於人體組織中,但沒有功能。為了查明是誰在什麼時候感染了病毒,研究人員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分離了病毒樣本,並試圖在實驗室中培養它們。


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從病程早期採集的咽喉、鼻子和痰液樣本中培養病毒,但在第8天之後,從病情較輕的患者身上採集的樣本沒有產生任何病毒生長。這種變化表明這些病人的傳染性降低了。儘管情況有所改善,但他們的病毒檢測結果仍然為"陽性"。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來自中國的報告,該報告表明,在症狀消失後,該病毒可在體內至少存活兩周。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小組不能從任何血液或尿液樣本中培養病毒,也不能從糞便中培養病毒。糞便分析是基於在第6天至第12天從4名患者身上收集的13個樣本,因為這些樣本包含了最多數量的病毒RNA,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分離樣本。中國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此前的一份報告稱,可以從感染者的糞便中找到"活病毒",但尚不清楚這些病毒是否會導致疾病傳播。


作者指出,由於這項新研究是基於一些精選的相對溫和的病例,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糞便如何可能導致COVID-19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小組在第6天至第12天期間在每位患者體內都檢測到了抗體,這表明免疫系統在接觸病原體後不久就開始建立對病原體的防禦。科學家們還不知道這種快速的免疫反應是否出現在大多數病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感染更嚴重的病人。(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傳染性最強時刻或在有症狀之前
    (新華社 詹尼·斯基基/圖)新的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在產生症狀前2.5天就已經具有傳染性,發病前0.6天可能就達到傳染力的高峰。這表明許多國家只針對有明顯症狀的人才給予檢測和隔離的措施是有很大漏洞的,同時也解釋了新冠病毒為何能迅速席捲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高發之後,確證案例升高的速度非常快。
  • 最新研究:症狀較輕的新冠患者感染初期傳染性最強
    來源:新浪科技在對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析中,發現感染第5天時達到病毒傳播峰值期,此時比SARS病毒傳染性強1000多倍。儘管如此,該研究暗示了為什麼這種新病毒如此容易傳播——許多患者表現出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時,很可能是傳染性最強的階段。研究報告作者稱,這與SARS病毒形成鮮明對比。SARS病毒是由另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疾病,患者感染大約7-10天會達到病毒傳播峰值期,此時病毒從上呼吸道擴散至肺部深層組織。
  • ...德國科學家發現症狀較輕的患者也能夠傳播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2020年2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柏林夏裡特大學醫學院(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德國聯邦國防軍微生物研究所和和慕尼黑施瓦賓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即便是從症狀輕微的患者那裡獲得鼻咽拭子樣本,傳染性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也可這些鼻咽拭子樣本中分離出
  • 病毒性感冒什麼時候傳染性最強
    病毒性感冒什麼時候傳染性最強?普通性的感冒是沒有發熱,也沒有傳染性的,病毒性感冒往往是由於病毒感染繼發出現,此類疾病一般會出現一周左右時傳染性最強,患者一般都發燒到39度左右,傳染速度快,不容易治療,這時候是最嚴重的時候,一定要去看醫生,對症治療,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如何治療。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狀與流感症狀有何區別
    無併發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於發病3~4天後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2周。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其他併發症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和膿毒症休克等。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狀表現
  • 很多COVID-19感染者實際上並沒有症狀,什麼時候傳染力最強?
    研究者發現:「一些無症狀感染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攜帶病毒;他們並沒有改變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接觸了不少人。」 ▲Vò鎮SARS-CoV-2流行情況估計動態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什麼時候感染者病毒載量最高?
  • 美國CDC表示患者病情最嚴重時,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傳染性最高
    2020年2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的衛生官員在上周五(2020年2月14)說,當患者病情最嚴重時,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這種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稱為COVID-19)的傳染性最高。
  • 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症狀前1到2天病毒感染性最強
    中國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在症狀開始出現前的1到2天傳染性最強。 根據上周三發表在同行評議雜誌《自然》上的一項小型研究,研究人員對廣州第八人民醫院的94名COVID-19患者進行了「病毒脫落」檢查。
  • 貓病特輯|傳染性腹膜炎
    貓冠狀病毒(Feline Coronavirus Group)其實不是一種單獨的病毒,而是一個病毒的屬,包括很多不同的株型、血清型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貓腸道冠狀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FECV,FCoV),這種病毒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十分廣泛,很多貓咪都是腸道冠狀病毒帶毒者。
  • 無症狀感染者是怎麼發現的?華西專家解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
    4月1日,四川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引發網民關注。針對網民關注的焦點,記者採訪了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欒榮生教授對此進行了解答。欒榮生教授1.記者: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群體存在?
  • 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也有傳染性,潛伏期最短1天,最長約14天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26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說,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在十天左右,最短1天,最長約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與SARS有很大不同。延伸閱讀:新型肺炎潛伏期最長約14天 發現疑似病例應2小時內網絡直報22日,根據疫情形勢和研究進展,國家衛健委制定並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第二版)》等一系列文件,其中對疑似病例、確診病例、聚集性病歷以及密集接觸者或可疑暴露者
  • 義大利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已知六種可感染人類
    根據血清學證據和種屬發生規律,科學家將已知的冠狀病毒分為四個組:一組為犬冠狀病毒、貓冠狀病毒、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人冠狀病毒等,第二組有牛冠狀病毒、人冠狀病毒OC43、小鼠肝炎病毒等,第三組包括鳥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火雞冠狀病毒和大鼠冠狀病毒,第四組就是SARS病毒。而最新發現的這種冠狀病毒尚未分類,很可能與SARS屬於同一組。冠狀病毒感染人體多造成輕微感冒症狀。
  • 央視專訪 |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區別於普通感冒?潛伏期也有傳染性!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觀察情況看,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大約在10天左右,最短的潛伏期有1天發病,最長的潛伏期是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同SARS有很大的不同。(總臺央視記者史迎春 崔霞)
  • 疑似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疑似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日前,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在新版的診療方案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接觸也可傳播。  通常病毒傳播主要有3種傳播方式。
  • 何為無症狀感染者?有無傳染性?如何做出確診判斷?專家作出解答
    今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5場新聞發布會上,專家做出解答。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陳志海介紹,目前在北京地壇醫院還有18例無症狀感染者正在進行醫學觀察。他介紹說,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呼吸道分泌物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但無臨床症狀、胸部CT檢查無病毒性肺炎改變者。
  • 新型冠狀病毒早期症狀有哪些 這些情況需要警惕
    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  從臨床表現來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其它症狀少見。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等臨床症狀,多在1周後恢復。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影像學表現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除影像學表現外,患者還可出現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
  • 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有哪些症狀?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出現的症狀有: 1、發熱:輕微發熱到中度的發熱,發熱的主要範圍是37.3-39℃。發熱主要還是以重症和危重患者多見。而有的感染的人病情相對比較的輕微,可以說是沒有發熱,而且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恢復。
  • 患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徵主要有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是由一種新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感染所致,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傳播途徑以呼吸道傳播及接觸傳播為主。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患者存在一定的潛伏期,最新研究成果為24天,1~14天不等,一般為3~7天,在潛伏期內具有傳染性。潛伏期過後,患者多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臨床症狀,病情常在一周後逐步加重,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呼吸窘迫,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重型、危重型患者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 俄衛生部長:COVID-19是已知病毒傳染性最強的變體之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5月13日報導: 俄羅斯聯邦衛生部長米哈伊爾穆拉什科表示,新冠病毒是人類此前已知病毒的變體之一,但是更危險,傳染性更強。 REUTERS / JULIAN SIMMONDS穆拉什科在俄國家杜馬全體會議上指出:「2019年的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屬於RNA病毒,本質上是我們此前遇到過的病毒產生的變體之一,與中東呼吸症候群和非典型性肺炎相像。
  • 貓會患上冠狀病毒?別急著把它丟了,這跟你認為的冠狀病毒不一樣
    冠狀病毒是用來描述由這種病毒的不同菌株引起的感染一個術語,但不同的動物物種會受到不同種類的冠狀病毒的影響。知道貓咪有可能會受到什麼樣的冠狀病毒感染,以及你能做些什麼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貓咪感染的冠狀病毒對人有傳染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