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症狀較輕的新冠患者感染初期傳染性最強

2021-01-19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在對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析中,發現感染第5天時達到病毒傳播峰值期,此時比SARS病毒傳染性強1000多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感染初期會釋放大量病毒,隨著病情發展,大約感染10天後傳染性可能減弱。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醫學預印平臺medRxiv上,目前該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尚未經過同行評審,而且僅包含了9名參與者。儘管如此,該研究暗示了為什麼這種新病毒如此容易傳播——許多患者表現出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時,很可能是傳染性最強的階段。

研究報告作者稱,這與SARS病毒形成鮮明對比。SARS病毒是由另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疾病,患者感染大約7-10天會達到病毒傳播峰值期,此時病毒從上呼吸道擴散至肺部深層組織。在對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析中,發現感染第5天時達到病毒傳播峰值期,此時比SARS病毒傳染性強1000多倍。

對於兩例重度感染患者,其病毒傳染峰值期是在感染第10天或者第11天,他們肺部首次出現相關症狀。在輕度感染患者中,在感染第5天後傳染性穩步下降,到感染第10天,患者可能不再具有病毒傳播性。

研究人員指出,依據當前的研究結果,對於症狀出現10天以上的新冠患者,他們可以選擇出院在家中隔離,但前提是從他們喉部提取的唾液拭子樣本中,每毫升唾液中病毒性基因物質不超過10萬份。

這項研究對於理解新冠病毒臨床治療以及公共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人員從患者鼻腔和喉嚨中提取樣本進行分析,同時檢查了他們的血液、尿液、糞便和痰液——感染期間在呼吸道積聚的唾液和粘液的混合物,研究人員檢查了每個叫做RNA的病毒遺傳物質樣本,從而確定在疾病不同階段有多少病毒存在。

研究人員跟蹤分析了隨時間病毒數量的增加或者減少情況,然而,病毒載量並不能揭示患者是否仍具有傳染性,因為病毒RNA可能存在於人體組織中,但沒有功能作用。為了觀察誰被感染以及什麼時候被感染,研究人員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分離了病毒樣本,並試圖在實驗室培養它們。

研究人員稱,他們從患者病情初期採集咽喉、鼻腔和痰液樣本進行病毒培養,但到第8天之後,病情較輕患者的病毒樣本沒有出現病毒生長。這種變化表明患者的病毒傳染性降低了,儘管他們的症狀並不嚴重,但是病毒檢測結果仍然是陽性。該發現可能進一步佐證之前的研究觀點——新冠患者症狀消失後,病毒可能在其體內至少存活兩個星期。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未在收集的血液、尿液和糞便樣本中培育出新冠病毒,13份糞便樣本是對4名感染第6-12天的患者身體上採集的,樣本中包含了最大數量的病毒RNA,便於研究人員能夠分離樣本。之前世界衛生組織報導稱,可以從新冠病毒患者的糞便中找到「活病毒」,但並不清楚這些病毒是否會傳播擴散。

由於這項最新研究是基於一些病情較輕的患者,因此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確定糞便如何導致新冠病毒傳播。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在感染第6-12天時對每位患者體內都檢測到了抗體,從而表明免疫系統在接觸病原體後不久就開始形成對病原體的防禦。目前科學家還不知道這種快速免疫反應是否出現在大多數患者身體上,尤其是那些病情嚴重的患者。(葉傾城)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兒童患者病情普遍較輕,無症狀感染情況並不少見
    研究團隊通過對與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觸的兒童(包括出現症狀的和無症狀的)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對已感染並在武漢兒童醫院接受治療的兒童展開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評估。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武漢是國內疫情的重災區。武漢兒童醫院是武漢唯一的兒童定點收治醫院,主要收治16歲以下感染新冠肺炎的兒童。
  • 新冠病毒何時傳染力最強?香港研究:患者發病首周唾液最毒
    根據香港研究,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病毒最高的時候,是在發病的第一周。由於此時症狀較輕,但病毒含量高,因此病毒傳播的效率也高。根據這個特性,有效防疫的方式就是常戴口罩,少群聚,因為我們難以確定,身邊看似沒症狀的人,可能體內置有大量的新冠肺炎病毒。
  • 症狀最輕微的時候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最強
    2020年3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輕度COVID-19感染的患者在出現症狀約10天後可能不具有傳染性。一項小型研究顯示,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在患病初期會釋放出大量的病毒,隨著病情的發展,傳染性可能會減弱。
  • 新冠肺炎傳染性最強時刻或在有症狀之前
    (新華社 詹尼·斯基基/圖)新的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在產生症狀前2.5天就已經具有傳染性,發病前0.6天可能就達到傳染力的高峰。這表明許多國家只針對有明顯症狀的人才給予檢測和隔離的措施是有很大漏洞的,同時也解釋了新冠病毒為何能迅速席捲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球高發之後,確證案例升高的速度非常快。
  • FoxNews:兒童新冠感染者傳染性比成人重症患者更強
    不要再說兒童對新冠病毒絕對安全!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一項研究提出警告:兒童無症狀感染者病毒傳染性比躺在ICU病床上的重症患者更強。麻薩諸塞綜合醫院兒科中心主任Lael Yonker博士介紹,研究人員對近期192名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或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兒童進行檢測發現,49名兒童檢測呈陽性。與ICU重症患者相比,他們呼吸道中的病毒水平明顯更高。
  • ...德國科學家發現症狀較輕的患者也能夠傳播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2020年2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柏林夏裡特大學醫學院(Charité-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德國聯邦國防軍微生物研究所和和慕尼黑施瓦賓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即便是從症狀輕微的患者那裡獲得鼻咽拭子樣本,傳染性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也可這些鼻咽拭子樣本中分離出
  • 港大研究指新冠病毒較SARS冠狀病毒更易感染人類呼吸道及眼睛
    (抗擊新冠肺炎)港大研究指新冠病毒較SARS冠狀病毒更易感染人類呼吸道及眼睛中新社香港5月8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志偉及其研究團隊近日研究發現,相比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
  • 逆行者點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
    最近無症狀感染作為一個熱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我們看一下一般的病毒感染有什麼特點,進一步去認識無症狀感染。實際上新冠病毒可以引起各種疾病譜,而且臨床上有一些預警指標,可以預測這些病人是不是會加重轉成重症或者危重症。在洪湖的時候南方醫院的黨委書記朱書記親自帶隊,希望在洪湖建立一個管理新冠病毒感染的洪湖模式。這個模式不光關注到醫院病人的救治,也要關注到社區的篩查。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當然,疫情還處於防控階段,為防傳染,核酸復陽的病人要被隔離,但並不代表這些病人一定具有傳染性。由於康復的患者體內多有保護性抗體,大部分患者症狀也不會加重,只要體內產生了足夠量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患者不會再度感染,完全康復病人復發的可能性很低。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力到底怎麼樣?研究終於有了結果!
    最近,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成為了大家一個非常關注的問題。由於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沒有症狀,並且可能具有傳染性,對此,很多人感到非常的擔憂。 新冠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力大嗎?
  • 新冠病毒感染症狀都在這兒
    4月1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感染者可能喪失味覺或嗅覺,這是目前已知的新冠病毒特徵之一。法國一個由耳鼻喉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對417名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這263名女性和154名男性當中,86%的感染者出現部分或完全的嗅覺障礙,88%出現部分或完全的味覺障礙,這些障礙有12%發生於其它症狀之前,65%發生於其它症狀同期,23%發生在其它症狀出現之後。調查還顯示,女性感染者遇到味覺或嗅覺障礙的機率大得多。
  • 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或在有症狀兩三天前就排毒
    (抗擊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或在有症狀兩三天前就排毒中新社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最新發表的一項模型研究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在出現初始症狀的兩三天前便開始排出或分泌新冠病毒
  • 117疫情觀察:新冠無症狀感染的威脅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至今,無症狀感染已成為人類現在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昨日的《117疫情觀察 | 史雋·波士頓篇·Ⅱ》中記錄了科學界、醫藥界為病毒檢測所做的努力,接下來的文字詳細分析了無症狀感染新冠病毒的可怕之處。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探討兒童新冠感染:比成人輕,無症狀不少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19日9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215955例,死亡病例8749例。但是,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兒童流行病學特徵和臨床特徵的數據目前仍非常有限,相關研究也比較匱乏。
  • 新冠病毒感染者到底隔離多久才安全
    近期,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症狀出現前兩天和感染後五天內,新冠肺炎患者的傳染力最強。 其他研究表明,一些病情嚴重或免疫系統受損的患者可能需要20天才能清除病毒。即使病情較輕,也需要一周將其清除。
  • 新研究發現排毒期長達49天新冠病例:症狀輕微,或為新亞型
    研究人員指出,該患者感染的病毒毒性較低,傳播能力較弱,但攜帶病毒時間超長,或許是新冠病毒的新亞型。該文章的通訊作者為陸軍軍醫大學(原第三軍醫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博士研究生導師、基礎醫學院副教授繆洪明,以及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疾病預防控制科黨支部書記王瓊書。
  • 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症狀前1到2天病毒感染性最強
    中國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在症狀開始出現前的1到2天傳染性最強。 根據上周三發表在同行評議雜誌《自然》上的一項小型研究,研究人員對廣州第八人民醫院的94名COVID-19患者進行了「病毒脫落」檢查。
  • 感染新冠痊癒後可能會脫髮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23日報導,近日,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的後遺症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記者 呂少威 攝據報導此次調查的對象共63人均是2月至6月期間的新冠治癒患者平均年齡為48.1歲經調查在出現新冠症狀的4個月後他們之中
  • 何為無症狀感染者?有無傳染性?如何做出確診判斷?專家作出解答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為何不算確診病例?今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5場新聞發布會上,專家做出解答。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陳志海介紹,目前在北京地壇醫院還有18例無症狀感染者正在進行醫學觀察。
  • 新冠患者康復後還會再感染嗎?梳理一系列研究,得出這個結論
    2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數月內抗體水平開始下降對於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是否還會感染,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重慶醫科大學的邱景富等人2020年6月18日在《自然-醫學》在線發表一篇文章稱,大部分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在感染2-3個月之內,其抗體IgG水平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