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數字展,雅室篇|有一個美好的地方叫「書房」

2020-12-17 紫禁城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正捧著手機看文章的你現在在哪兒呢?當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很多人終日忙碌,很難抽出大段時間專注於個人的興趣愛好了,比如閱讀這件事,你有多久沒在安靜的空間裡享受閱讀的樂趣了?

法國著名文學家羅曼·羅蘭曾說:「任何作家都需要為自己築造一個心理的單間。」而書房,正與這個心理單間相對應 。在書房裡,你可以與古今中外的賢人巨匠對話,穿越時空暢遊世界。陸遊的「老學庵」、蒲松齡的「聊齋」、梁啓超的「飲冰室」,魯迅的「綠林書屋」,書房是文人學者品讀字墨、暢想天地的所在。

清 弘曆是一是二圖軸

弘曆年少天資聰穎,學習刻苦勤奮。有一次康熙帝應雍親王胤禛(即後來的雍正帝)的邀請到圓明園過壽誕,看見其子弘曆站在一側,便命其以宋人周敦頤《愛蓮說》為題背誦講解。弘曆聲音清朗,講解融徹,康熙帝對他很是喜愛,便帶入宮中養育。

在宮中,弘曆一方面接受理政治國之學,另一方面積澱了深厚的文學造詣和審美情趣。弘曆繼位後,治國理政之餘吟詩作畫,留下了數量巨大的詩文、墨跡,同時熱衷鑑賞收藏,臨摹書畫。他認為自己是帝王也是文人:「朕自幼讀書宮中,講誦二十年來,未嘗少輟,實一書生也。」

清 弘曆並蒂牡丹軸(局部)

清 弘曆行書臨三希文翰卷(局部)

三希堂

作為一個文人,乾隆帝為自己建造了大量的書屋,遍布紫禁城、北海、中海、南海、三山五園、承德避暑山莊等地,而其中最具特點、最有名氣,也最受他本人偏愛的,一定是「三希堂」。

三希堂位置示意圖

三希堂位於養心殿正殿西盡間,這裡懸掛著一副乾隆帝的御製對聯:「懷抱觀古今,深心託豪素」。

「豪」指毛筆,「素」指作為書寫材料的素地生絹,筆下紙上,詩詞書畫,寄情筆墨,俯仰古今。一間幽雅古樸的三希堂,空間狹小,卻足以讓一位帝王醉心墨寶,精騖八極,心遊萬仞。

乾隆帝御製對聯與匾額

什麼命名「三希堂」呢?一層含義是乾隆帝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貼》、王珣《伯遠帖》三件稀世珍寶並藏於此。

王獻之 《中秋貼》
王珣 《伯遠帖》

還有另外一層含義,乾隆帝就讀於上書房時的老師蔡世遠學識淵博,教學孜孜,是乾隆帝尊重敬仰的恩師。

他把自己的居室命名為「二希堂」,語出《通書·志學》的「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意思是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

蔡世遠以古代賢人為典範,然而「聖希天」非常人所能企及,因而給書房取名「二希」。乾隆帝深受恩師影響,又身為帝王,於是自題「三希」,以其自期。

小面積打造大空間

可能是因為書房是主人享受個人空間的隱秘所在吧,所以面積往往都不大。即便乾隆帝貴為一國至尊,他的書房面積也相當玲瓏。三希堂分為裡屋外屋兩部分,裡屋面積4.8平方米,外屋面積7.6平方米,但是空間設計和內簷裝飾上極具巧思,使人身處其中並不覺得逼仄。

邁入三希堂,迎面是一個小小的房間;仔細一看,卻只是一幅通景畫。腳下的地磚延伸到畫中房間的盡頭,盡頭是一座圓洞門,通向室外的花園,讓視野能層層延伸出去。畫中的空間與真實的室內空間融為一體。

通景畫

這種繪畫形式使人聯想起歐洲壁畫和天頂畫。透視畫法隨著郎世寧等西洋傳教士畫家進入清宮,熱愛藝術的乾隆帝對西洋繪畫頗有興趣,他以自己的喜好直接幹預宮廷繪畫創作以及宮廷內部裝飾,創造出中西合璧的繪畫。

賞了通景畫,再走幾步便是裡屋了。裡外屋用檻窗相隔,楠木槅扇雕刻玲瓏剔透的金線如意紋,透過槅扇的薄紗窗格隱約還能看到光線躍動,顯得輕盈精巧。

裡外屋以檻窗相隔

檻窗上鑲嵌了兩塊小巧的半圓形閒餘板,可以放置小物件,功能類似如今我們在牆上安裝的置物板,巧妙利用了縱向空間。

閒餘板

走進檻窗,裡面的空間更加狹小,不過大片明窗卻讓室內光線充足,靠窗的高矮炕上設有寶座,乾隆帝就是坐在這裡聚精會神地欣賞字畫、思考並臨摹的。

明窗下的寶座

這個空間也蘊含延展視野的巧思,一面滿牆大小的鏡子將房間複製,仿佛牆裡還有另一個空間。這樣的做法在乾隆時期很時尚,也很盛行。

《養心殿》VR節目中的三希堂

三希堂用輕巧的裝修、通景畫和鏡子擴大了空間感受,加以牆面繪畫、掛件等裝飾,把室內裝點得精緻巧妙。室雅何須大,天地盡縱橫,乾隆皇帝就在這間小巧玲瓏的書齋裡鑑賞著他的稀世珍寶,「希賢」、「希聖」、「希天」。

故宮博物院利用VR技術再現了三希堂

原本只能一人獨享的精緻空間,

而今我們可以一同進入,

共享這間美好的書房。

插圖 / 王天帥 編輯 / 葉禕珮 美編 / 魯婉卓 審校 / 王子林來自:微故宮 《養心殿數字展·雅室篇|有一個美好的地方叫「書房」》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書房:室雅無須大,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齋」為什麼會成為古人書房最常用的字之一?何謂「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稱:「齋,戒潔也。」言下之意是,齋乃清心潔淨之處,包含著恭敬、寡慾,而這正是古人讀書時所追求和要達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靜雅致,避塵絕俗,一心向學,飽讀詩書,修身養性。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提到故宮,大家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它以前是帝王的宮殿,當時它有一個霸氣又好聽的名字——紫禁城。清朝滅亡,新中國成立之後,紫禁城內無人居住,為了保護這座具有中國歷史文化代表的建築,便更名為故宮,變身為旅遊景區,派專人看守搭理,人們可以進出參觀遊覽,想像一下古代帝王的日常生活。
  • 故宮養心殿啟動修繕 「閉門謝客」兩年選拔培訓匠
    央廣網北京9月2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養心殿算是紫禁城內最神秘的宮殿之一。自雍正年間,這裡就是清代的「政治決策中心」,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於此。如今在大家愛看的清宮戲裡,養心殿更是出鏡率最高的地方。
  • 古人的書房|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書房文化自然也頗受人們重視。書房是文人的精神家園,寄寓著文人志士「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情懷,同時也供奉著自己的理想與操守。步入書房,心神俱靜。此刻,仿佛離開了一個世事紛擾的世界,走向了屬於自己的心中天地。倚樓聽風雨,去感受那「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閒適清雅。
  • 解惑丨古人為何愛用「齋」來命名書房
    宋·劉松年《秋窗讀易圖》古人最理想的書房什麼樣?「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古人不但不求書房豪華,也不在意書房的面積有多大。南宋文學家陸遊在《新開小室》詩中說:「並簷開小室,僅可容一幾。東為讀書窗,初日滿窗紙……」新闢這間「僅可容一幾」的小書房時,陸遊已年逾八旬,但陸遊對小屋相當滿意:「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明代文人歸有光的書房「項脊軒」也以「小」出名:「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即使皇家書房,也並非以大為好。
  • 故宮養心殿發現乾隆「春晚」節目單 快來看看都有哪些戲
    故宮博物院官網1月10日消息,1月9日下午1點30分,故宮博物院工程管理處和養心殿修繕施工單位北京國文琰園林古建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養心殿西配殿南山牆前簷金柱磚雕透風內發現兩份清宮春節曲目戲折。報導稱,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自2018年9月正式進入修繕實施階段後,工程管理處即刻啟動了養心殿區現狀文物保護、現場深度勘察及修復用腳手架搭設工作。1月9日下午,修復工匠在清理磚雕透風,探查柱根糟朽情況時,在透風與柱根空隙間發現有細卷狀紙張堆砌。工作人員取出紙張後,發現其質地綿軟,顏色泛黃,字跡基本清晰。
  • 故宮的養心殿為何會很「冷」,專家拆了地板感嘆:老祖宗太聰明
    故宮的養心殿為什麼會很「冷」,專家拆了地板感嘆:老祖宗太聰明養心殿建於明嘉靖十六年六月,清代沿用明代養心殿,順治朝曾作為皇帝的寢宮之一。雍正元年,養心殿成為了皇帝的寢宮和日常理政的中心,是清代宮廷政治活動的中心,見證了清代歷史事件的發生。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因此皇帝就會給自己造一個專門用來「養心」的地方,這就是「養心殿」。故宮作為明朝建立的都城,當然也保持了這種中華傳統。1406年,朱棣考慮各方面的原因,決定遷都北京,並且動工修建故宮。這座明朝的超級工程佔地15平方米,宮殿有70多座,而房子更是多達9000多。作為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故宮後面漸漸地留下了不少神秘的傳說。
  • 雅室清心一抹綠
    植物最易讓人動情,中國文人有種天然的花草情結,幾乎愛花草成癖。「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香草美人,也是文人雅士的對於美好事物的一種追求。這種熱愛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雅室書房,文人空間等高頻次的活動場所,常常可見花草的影子。這些花草藉助幾架、桌案,以案頭盆栽、組合盆景的形式出現,於無聲中滋養觀者的心靈。
  • 室雅何須大,看三希堂的空間構思
    三希堂,位於養心殿西暖閣,此處原為溫室,乾隆十一年,因「內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獻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遠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養心殿溫室易其名曰三希堂。」 乾隆皇帝御筆親書「三希堂」匾額,懸於御座上方。他還撰寫了《三希堂記》,又下旨讓董邦達繪製「三希堂記山水畫」一幅貼在三希堂內。
  • 書房,男人獲得智慧思考人生的地方.
    男人應該有一個自己的書房。書房不需要豪華的裝修,考究裝飾,但是它應該寬大明亮。書房是男人獲得智慧思考人生的地方。書房從來都是男人的領地,坐在書房裡,能給男人帶來一些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滿足感。誠實如周作人,也會說:自己的書齋不可給人家看見,因為這是危險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
  • 故宮養心殿內常年潮溼陰冷,地面被挖開後,專家感嘆古人太智慧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點擊關注,即可查看更多精彩文章故宮養心殿內常年潮溼陰冷,地面被挖開後,專家感嘆古人太智慧我們的古人給我們遺留下非常多的文明古蹟,最為著名的當屬北京的故宮。北京故宮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明朝時期不久就開始作為皇帝執政以及居住的地方。
  • 方寸之間皆是雅——文人雅室,一間屋,六尺地
    《禮樂》中有記:「雅者,古正也」。這是古人奉行的立身品格,也是他們追求的生活境界。一個雅字,傳遞的是儒釋道文化的精髓,貫穿著國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時候我們很難用確切的詞語將【雅】準確而完整地描述出來,但只要用心去感受,便很容易感知它的存在。
  • 茶話|古人為自己的雅室命名所用的字
    古時候,文人墨客為了寄託懷抱,陶冶情操,一般都有一間泡茶讀書的雅居,並樂此不疲地為之取一個寓意深刻的名字。對於當時的社會文化來說,雅室的命名,既反映主人的個性與品性,又關聯主人的寄情與愛好。室古人房屋內部,前叫「堂」,堂後以牆隔開;後部中央叫「室」。
  • 書房掛什麼字畫好,一幅書法作品高雅有格調
    在書房裡掛一幅書法作品。可提高書房的文化氛圍,反映主人的學識見解,讓人更容易靜心讀書辦公。適合掛書房的書法作品,可有以下幾種選擇。雅室必備 當代書法家宋唐書法《室雅蘭香》當代書法家宋唐書法《室雅蘭香》「室雅蘭香」這個詞語出自鄭板橋的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它和《陋室銘》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異曲同工之妙。
  • 俗人雅室-一個俗人的雅室生活
    他傳遞的是一種陋室雅人的精神追求,在我看來-在任何境地的室內居住的我們都是一個俗人罷了,在一方屋子裡放幾本書,種幾盆花,擺點古玩,沾點雅氣而已。---雅室俗人那些值得稱道的詩人,寫下了很多華麗的篇章。終究還是不能出塵於俗世,既然惟吾德馨,還在乎它是個陋室幹嘛?
  • 香港養心殿臺式養生火鍋 特設KTV包廂 邊唱KTV邊吃火鍋
    香港養心殿臺式養生火鍋 特設KTV包廂 邊唱KTV邊吃火鍋時間:2019-06-25 16:20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香港養心殿臺式養生火鍋 特設KTV包廂 邊唱KTV邊吃火鍋 相信很多朋友都愛吃火鍋,但是臺式的麻辣火鍋大家試過沒有,臺式麻辣重點主要是吃麻辣鍋的香味而不是在辣度上
  • 故宮養心殿為何總是潮溼陰冷?專家將地磚敲開後,被古人智慧折服
    像古時候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大型建築,我國都會對其進行定期的修復,而故宮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到現如今已經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了,所以會有專門的專家對故宮進行修復。故宮的位置是在北京,而北京是屬於北方地區,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說,北方地區都是相對來說比較的乾燥,但是為什麼故宮的養心殿的內部卻常常會出現潮溼陰冷的這種情況呢?
  • 故宮明年迎六百歲整壽 今年下半年起數十項大展慶生
    養心殿 保護性修繕成果展   2020年10月,養心殿研究性保護工程將竣工,同時開放原狀展,主要將養心殿正殿明間、西暖閣、東暖閣、三希堂、佛堂的陳列進行復原;同時在西配殿舉辦「養心殿項目保護性修繕成果展」,主要展示了政務處理、清宮造辦處、宮廷生活等方面。
  •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在《西廂記》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描述張生借得佛寺一處雅室,有點兒類似現在的書房陳設,雖然小,但是特別有文人氣質,這一處所在叫做「容膝山房」,屋子雖然小了一些,可布置的格局卻很有雅趣。也就是說書房不一定空間大,布置要有品位。文中如此描述「容膝山房」:「室內窗明几淨,水磨方磚鋪地,一塵不染。綠紗窗下放一張紫檀木書案,案上文房四寶,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