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2020-12-23 悲秋憶文

我們現代西醫一般認為,人的大腦是人的中樞系統,所以護腦是最重要的。不過,中國的傳統醫學並不是這麼認為的,他們認為大腦就像一個電腦,而心臟裡面的「神」才是在電腦外面輸入指令的人,「神」才是人最重要的靈魂。不論這種說法對與不對,這種傳統導致中國古人對「養心」情有獨鍾。

尤其是對於古代的皇帝來說,在家要管成千上百的妃子,上班要管文武百官,同時還要管理天下億萬子民,所以煩心事就特別多了。而他們的工作還不能隨便出差錯,他們如果因為心煩而發怒,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皇帝就會給自己造一個專門用來「養心」的地方,這就是「養心殿」。

故宮作為明朝建立的都城,當然也保持了這種中華傳統。1406年,朱棣考慮各方面的原因,決定遷都北京,並且動工修建故宮。這座明朝的超級工程佔地15平方米,宮殿有70多座,而房子更是多達9000多。作為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故宮後面漸漸地留下了不少神秘的傳說。

皇宮是權力的核心,也是最危險的地方。600年間,這裡不知冤死了多少宮女太監,也不知留下了多少亡魂,加上現在故宮又沒有什麼人住,9000多間房子更是顯得空蕩蕩的。而這種空曠之下,更是顯露出一些陰森恐怖,而這裡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尤其潮溼陰冷的「養心殿」,故宮養心殿為何特別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按照中國傳統文化來看,養心殿既然是「養心」的,本質上就是養心裡居住的「神」。而「神」又是人最為敏感,最為靈異的東西,所以養神的地方按理應該尤其的「乾淨」,怎麼能夠放在這麼潮溼陰冷的地方呢?萬一皇帝在養心的什麼被什麼東西給驚擾了,那豈不是大大的傷「神」了?

抱著這樣的疑問,專家們專門撬開了養心殿的地磚,真相令人驚訝。專家都是科班出身,他們當然是不信鬼神之說的,如果房子過於陰冷的話,大概率就是空氣中的水分太重了。而養心殿外面沒有水源保持持續的輸出,只可能在地下另有玄機了,所以他們把目標對準了養心殿的地面。

這些地磚在這裡少說也呆了幾百年了,專家突然來揭開它們,到真的還是讓人頗有一些期待了。然而,等到專家打開了地面之後,卻發現了令人驚訝的一幕——養心殿的地下全部都是密集排布而又特別有規律的水管!顯然,這些水管是古人專門安裝進去的,而不是自然生成在這裡的。看來傳言是真的,古人在故宮有許多黑科技。

這些水管有什麼作用呢?原來,這竟然是古人以水為製冷劑而製作的一個「空調系統」。在冬天的時候,宮裡的下人就往這些水管裡注入熱水,使得養心殿內的溫度得以提升;等到夏天的時候,下人又往這些水管裡注入冷水,使得養心殿內可以保持相對的涼爽。這樣冬暖夏涼的「養心殿」,對於皇帝靜養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地方。

只是,我們很難想像中國古人遠在600多年前就已經創造出來了這麼一個「空調系統」,這簡直可以稱之為「黑科技」了。與此同時,這還只是故宮裡面黑科技的一部分,既然這裡有這麼一個通過水管來調節溫度的「空調系統」,它應該有一個促進流體的運動的動力系統,不然這水積聚在這裡,冬天一凍,豈不是得把管子給炸掉了?

但是當時也沒有電動機,也沒有柴油機,古人是用什麼辦法來實現水管裡面的水的完全排出的呢?是在水管裡面做了斜坡,通過重力讓水自然而然地流出來,還是採取別的什麼巧妙的辦法呢?這些恐怕就需要專業的人士去解答了。與此同時,這些水管是僅僅只有養心殿下面有,還是在整個故宮的下面都是這樣呢?

同時,這麼龐大的一個冷卻系統,故宮是怎樣實現熱水供應的呢?故宮是否在專門的地方設置有類似於鍋爐的裝置呢?而這些製造出來的熱水,通過什麼機械將這些熱水源源不斷地送到養心殿下面的水管當中呢?或者是派人一桶一桶的倒進去嗎?而這些裝置的接口又在哪裡呢?相信既然這裡有這麼複雜的水系統,應該都有與之對應的配套系統。

在此,不禁要感嘆我們古人的聰明才智了,他們居然能夠在當時做出這麼多神奇的裝置,實在是讓人驚訝!實際上故宮當中的秘密遠不止於此,這種古代超級工程,不僅僅體量大,而且具有很大的綜合性。這麼大的建築,其排水、空氣調節、垃圾處理、格局布置,都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古人解決這些問題,不可避免的就要用到他們當時的一些黑科技,而這些黑科技很可能是我們現在都沒有掌握的。同時,故宮也有一些神秘事件,皇室秘聞,這些東西都在《故宮六百年》這本書當中有所揭示,可以說乾貨滿滿了。這本書原價168元,現在只要128元,戳下面的連結就可以購買額!

相關焦點

  • 故宮養心殿內常年潮溼陰冷,地面被挖開後,專家感嘆古人太智慧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點擊關注,即可查看更多精彩文章故宮養心殿內常年潮溼陰冷,地面被挖開後,專家感嘆古人太智慧我們的古人給我們遺留下非常多的文明古蹟,最為著名的當屬北京的故宮。北京故宮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明朝時期不久就開始作為皇帝執政以及居住的地方。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相信每個到北京旅遊的人,必去的一個景點就是故宮了吧。電視臺也做了多檔關於故宮的節目,向我們傳遞和講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故宮起源——南京故宮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只有北京的故宮。
  • 故宮養心殿為何總是潮溼陰冷?專家將地磚敲開後,被古人智慧折服
    像古時候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大型建築,我國都會對其進行定期的修復,而故宮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建築物之一,到現如今已經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了,所以會有專門的專家對故宮進行修復。故宮的位置是在北京,而北京是屬於北方地區,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說,北方地區都是相對來說比較的乾燥,但是為什麼故宮的養心殿的內部卻常常會出現潮溼陰冷的這種情況呢?
  • 故宮的養心殿,為什麼常年陰冷潮溼?專家拆開地板才發現真相!
    我們也知道故宮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一個古建築旅遊景點,而且不僅是我國人,外國人也非常認可這一個旅遊景點,因為它承載著我國古代的歷史文化,也吸引了很多的外國遊客前來遊玩,但是我們也知道故宮有很多的宮殿,它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也算是整個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宮殿了,而在民國時期故宮就已經對外開放了,成為極著名的旅遊景點。
  • 北方天氣乾燥,為何故宮養生殿卻常年潮溼?專家拆開地磚後才明白
    北方天氣乾燥,為何故宮養生殿卻常年潮溼?專家拆開地磚後才明白但是在皇上居住的地方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很多人可能就會感到疑惑,在古代沒有高科技的情況下,這個問題是如何被解決呢?很多人都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為什麼地處北方的養心殿不僅不像其他北方地區一樣乾燥,甚至在夏天進去的時候,可能還會感到有一絲涼風爽。相信在看完之後,你也會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 故宮的養心殿為何會很「冷」,專家拆了地板感嘆:老祖宗太聰明
    故宮的養心殿為什麼會很「冷」,專家拆了地板感嘆:老祖宗太聰明養心殿建於明嘉靖十六年六月,清代沿用明代養心殿,順治朝曾作為皇帝的寢宮之一。雍正元年,養心殿成為了皇帝的寢宮和日常理政的中心,是清代宮廷政治活動的中心,見證了清代歷史事件的發生。
  • 養心殿曾是皇帝住的地方,為何常年陰冷潮溼?拆除地板才發現秘密
    令人驚嘆的長城和價值不菲的故宮,都是歷代王朝留下的比較完整的遺蹟。故宮是一個博物館,同時故宮也是一個珍貴的遺蹟,這裡曾經是明清兩代帝王的皇宮,是朱棣時期修建的,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故宮佔地面積大,而且裡面的宮殿數量驚人,每一間宮殿在修建的時候都耗費了大量的珍貴材料。
  • 養心殿作為皇帝的「臥室」為何陰冷潮溼?工人掀開地磚找到答案
    但卻很少有人知曉,其實在故宮的宮殿裡隱藏著很多頗具趣味的小秘密。比如說養心殿的陰冷潮溼。如果去過故宮養心殿的人們,應該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明明是昔日帝王居住的宮殿,卻在靠近它的時候能明顯感受到它和別處的環境差異,特別是陰冷天氣裡,更容易感受到一股潮溼味道,讓身處其中的人們非常不舒服。那麼為什麼養心殿會這麼潮溼?難道它的建造者不怕帝王的身體受到損傷?
  • 故宮養心殿啟動修繕 「閉門謝客」兩年選拔培訓匠
    明天(3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將正式啟動對養心殿的修繕。而在這之前養心殿已經「閉門謝客」兩年零八個月了。兩年多的時間,故宮人到底在做什麼?養心殿的修繕工作此前為何遲遲沒有開工?始建於永樂年間的紫禁城,再過兩年就600歲了。這裡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
  • 太和殿地磚的修葺,挖了15層才挖開,不得不服朱棣的性子太狠毒
    太和殿地磚的修葺,挖了15層才挖開,不得不服朱棣的性子太狠毒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旅遊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休閒方式。但凡是去過北京的朋友,一定會去故宮看一看。一到故宮,印入眼帘的便是高樓玉宇,紅牆黃瓦,各種精美的木雕建築,讓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虧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心血之作啊。在北京城的故宮一共經歷了明清24位皇帝的一生,作為皇家建築,反覆經歷了各種修繕,極盡奢華。從明清開始一直是我國重要領導人物生活,辦公的專用場所。到現在,已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其名聲也是享譽中外。
  • 為什麼鳥類飛過故宮時,卻不敢在上面拉屎,比你想的還科學
    為什麼鳥類飛過故宮時,卻不敢在上面拉屎,比你想的還科學。故宮顯然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存在,故宮雖然建造的時間非常的早,但是在建造設計上其實非常巧妙的,看似很迷信的一些東西,其實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比如說鳥類在飛過故宮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在上面拉便便。
  • 北京故宮博物院淡季客流比旺季多:東六宮的四個和養心殿卻都關閉
    進入2018年11月以來,按照官方的定義,北京故宮博物院已經進入了淡季,淡季的故宮的票價更便宜,依然是客流如潮。然而在淡季的故宮博物院雖然客流很多,但很多宮殿都已經關閉:養心殿正在修繕,東六宮只開兩個(其他四個都關閉了)。
  • 故宮養心殿珍貴文物在首博展出
    故宮養心殿珍貴文物在首博展出) 乾隆粉彩雲蝠冠架、銅鍍金跑人水法轉花鐘表、青玉鏤雕仙人乘……這些故宮養心殿的珍貴文物數百年來首次「走出」紫禁城,「擺駕
  • 故宮那麼大,會不會有密道和地宮?也許你該從故宮的地磚開始了解
    先從紫禁城的地磚說起。紫禁城的瓷磚下面是什麼?從午門進宮後,我們通常說的是太和殿後的廣場。不知道你是否覺得奇怪,太和殿這麼大的一個廣場竟然沒有生命。為什麼?神秘之處在於紫禁城的地磚。一般來說,我們會在地上鋪一層地磚,剩下的就是土層。然而,在維修太和宮廣場的地磚時,我們發現紫禁城的地磚水平和垂直使用了15層,紫禁城地磚下面的地磚仍然是地磚!
  • 故宮太和殿的地磚並不是金子做的,為何叫金磚,你知道原因嗎?
    故宮是明朝永樂年間建造的,建成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自從故宮對外開放以來,很多遊客爭相進去參觀遊覽,其中故宮三大殿是最受關注的景點。尤其是故宮的太和殿,那是以前皇帝上朝辦公的地方,舊時又被稱為「金鑾殿」,皇帝每天都在這裡舉行朝會,大臣們有什麼奏議也都是在這裡提出,可以說太和殿成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
  • 故宮的地板下有什麼貓膩,木頭一直腐爛,原來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導語:故宮的地板下有什麼貓膩,木頭一直腐爛,原來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大家想像不到的,像木匠魯班他的卯榫結構直到現在還在被人們所沿用,在一些的木質建築中不用耗費一個釘子,就能夠和現在的這些鋼筋水泥一樣堅固。
  • 故宮西路:被遺忘的宮殿
    看到緊依河邊的道路已經開始整修,原先的水泥路面被挖開,幾十名工人正用紅磚鋪設新路基。一名姓韓的工人說,他們是河北興順建築公司的員工,進故宮半個多月。「路基鋪好後再鋪青石地磚,最後看起來要跟古時候一樣。」
  • 故宮太和殿地磚破損,專家本想挖開修復,卻意外發現明朝人的秘密
    關於故宮的秘密,雖然現在挖出不少,但故宮甚大秘密無窮,至今我們所知道的,可能也還不是它的全部。作為明清兩代皇族的生活工作之地,故宮擁有著龐大的建築群,以及最頂尖的建築工藝。不論是在布局還是構建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 故宮養心殿發現乾隆「春晚」節目單 快來看看都有哪些戲
    春節將至,故宮發現了兩件年味十足的新寶貝。故宮博物院官網1月10日消息,1月9日下午1點30分,故宮博物院工程管理處和養心殿修繕施工單位北京國文琰園林古建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養心殿西配殿南山牆前簷金柱磚雕透風內發現兩份清宮春節曲目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