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故宮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建築。它坐落在繁華的北京城,從明成祖朱棣開始就一直是歷代皇帝的住所,面積十分龐大,建築雄偉壯觀,集成了我國古代關於建築的所有巧思,其中蘊含的設計原理受到舉世矚目,它的觀賞價值毋庸置疑也是極高的。
畢竟是一朝天子所在的地方,一般而言皇帝一輩子都不會離開幾次皇宮,能工巧匠們自然是卯足了心思要把皇宮打造的舒適宜居。眾所周知,北方的氣候一般比較乾燥,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氣候又冷又幹,其實是不太舒服的。
北方天氣乾燥,為何故宮養生殿卻常年潮溼?專家拆開地磚後才明白
但是在皇上居住的地方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很多人可能就會感到疑惑,在古代沒有高科技的情況下,這個問題是如何被解決呢?
每年到了最冷和最熱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選擇開空調,在北方還會定時配送暖氣,大家窩在這樣舒服的環境裡相信都會不由得感嘆真是科技改變人類。
但是在古代當然是沒有空調的,別說空調了,連風扇都沒有。
但是如果你到過養心殿去參觀的話,就會發現一步入室內,空氣中的潮溼感就會撲面而來。當然這些建築面積太大也有一定的關係,但顯然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話必然還有其他一些因素。
很多人都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為什麼地處北方的養心殿不僅不像其他北方地區一樣乾燥,甚至在夏天進去的時候,可能還會感到有一絲涼風爽。
相信在看完之後,你也會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養心殿是皇上用來居住和辦公的地方。現在能尚且講究自己的生活質量,何況是皇帝這樣的九五至尊。
那麼養心殿為什麼常年能夠保持這樣潮溼的狀態?
1.發現原因
首先我們都知道,故宮畢竟歷經了這麼多年的風吹雨打,即使現在仍舊雄偉,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專門修補,更何況故宮每天的遊客都不計其數,所以要時常對它進行維護。
在有一次對故宮的建築進行維護時,將養心殿的地磚給拆開了。這不拆不知道,一拆嚇一跳,原來地磚底下竟然全都是縱橫交錯的管道,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管道裡面還有水,大概是因為地底溫度低,所以蒸發的比較慢。
那麼為什麼要鋪設這麼多的管道呢?當然,不是作為下水管道,而是另有妙用。
2.解釋道理
其實也很好理解,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簡陋的地暖系統。試想一下,如果地底下埋著這麼多水,空氣會比較潮溼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往管道裡面注入滾燙的熱水,溫熱的水蒸氣向上蒸發,對於整個建築的室內保溫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同理夏天灌冰水也是如此,既能保暖又能降溫。
再加上冬天的時候屋子裡面還會燃上火盆,冬天則會放一盆冰,所以他們也不怕冬冷夏熱的情況了。不得不說在那個時候能夠想出這種辦法的確是非常聰明,這件事情爆出來之後網友們紛紛表示簡直佩服古人的智慧和頭腦。
在看完了之後,你是不是也被古人的這種智慧給折服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