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北京一座標誌性建築,這裡也被稱為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古都的都城,北京城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故宮又建在北京的正中間,所以非常的重要。而且故宮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皇宮,整個故宮主要是由木頭建造完成,即便是後來經過幾次翻修也依舊是保留著最原始的建築風格和材料,不管是從歷史地位還是建築的研究價值,故宮都是近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宮殿遺址。
其實在明清兩代,雖然北京城內人口眾多,但是真正了解故宮的人佔少數,而且少之又少,除了整天居住在宮殿的人和建築故宮的人對其有詳細的了解,其他就算是每天上朝的大臣也無法了解到它的全部。在古代的時候,這裡戒備森嚴,任何不得隨意的進出皇宮,即便是宮中的人也要有手諭,在進出的時候都會嚴格的檢查,那些平民更是靠近紫禁城都難。
在故宮建成,這裡居住了24為皇帝,各種起起落落,故宮也經歷了不少的事情,因為是木質結構的建築,所以發生過十幾場大火,在明清年間各朝帝王多次對其修繕,所以故宮才能在六百年的時間,經歷了這麼多的災難,依舊保存完整。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大家了解到的故宮都是從書籍記載上,或者是那些宮女太監的口中得知,無法對其全面的了解。直到後來解放軍對故宮進行維修,將其改造成博物館,人們期盼已久的故宮才被人們近距離的接觸,一睹當年皇家宮殿的輝煌。
在1976年唐山地震,這次大地震對唐山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在短短的幾十秒的時間裡,整個唐山大部分的建築都已經被夷為平地,而且因為地震幅度較大,周邊的幾個城市也受到波及,建築出現程度不等的裂紋。就連北京也感到了輕微的晃動,雖然建築沒有損傷,但是專家還是為了保證故宮的完整,對故宮進行了一次大的檢查維修。
將故宮一些宮殿的牆面和地面都進行了維修,專家在太和殿看到一些地磚破損凸起,決定重新修一下,結果將破損的地磚挖出之後,竟然發現下面還有一層,再挖還有,專家意外發現了太和殿的秘密。之後經過挖掘,發現地下一共有十五層地磚,而且排列順序整體,直到十五之後才發現了泥土,之後大家翻閱了一些書籍也沒有發現,後來經過分析,大家認為這裡是皇帝經常行動的地方,為了避免有賊人在這裡設伏刺殺,就鋪了這麼多層磚,讓他們想挖地洞根本下不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