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維修故宮,無意發現太和殿的秘密,為何要鋪十五層地磚?

2020-12-20 好片我悄悄告訴你

故宮是北京一座標誌性建築,這裡也被稱為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古都的都城,北京城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故宮又建在北京的正中間,所以非常的重要。而且故宮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皇宮,整個故宮主要是由木頭建造完成,即便是後來經過幾次翻修也依舊是保留著最原始的建築風格和材料,不管是從歷史地位還是建築的研究價值,故宮都是近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宮殿遺址。

其實在明清兩代,雖然北京城內人口眾多,但是真正了解故宮的人佔少數,而且少之又少,除了整天居住在宮殿的人和建築故宮的人對其有詳細的了解,其他就算是每天上朝的大臣也無法了解到它的全部。在古代的時候,這裡戒備森嚴,任何不得隨意的進出皇宮,即便是宮中的人也要有手諭,在進出的時候都會嚴格的檢查,那些平民更是靠近紫禁城都難。

在故宮建成,這裡居住了24為皇帝,各種起起落落,故宮也經歷了不少的事情,因為是木質結構的建築,所以發生過十幾場大火,在明清年間各朝帝王多次對其修繕,所以故宮才能在六百年的時間,經歷了這麼多的災難,依舊保存完整。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大家了解到的故宮都是從書籍記載上,或者是那些宮女太監的口中得知,無法對其全面的了解。直到後來解放軍對故宮進行維修,將其改造成博物館,人們期盼已久的故宮才被人們近距離的接觸,一睹當年皇家宮殿的輝煌。

在1976年唐山地震,這次大地震對唐山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在短短的幾十秒的時間裡,整個唐山大部分的建築都已經被夷為平地,而且因為地震幅度較大,周邊的幾個城市也受到波及,建築出現程度不等的裂紋。就連北京也感到了輕微的晃動,雖然建築沒有損傷,但是專家還是為了保證故宮的完整,對故宮進行了一次大的檢查維修。

將故宮一些宮殿的牆面和地面都進行了維修,專家在太和殿看到一些地磚破損凸起,決定重新修一下,結果將破損的地磚挖出之後,竟然發現下面還有一層,再挖還有,專家意外發現了太和殿的秘密。之後經過挖掘,發現地下一共有十五層地磚,而且排列順序整體,直到十五之後才發現了泥土,之後大家翻閱了一些書籍也沒有發現,後來經過分析,大家認為這裡是皇帝經常行動的地方,為了避免有賊人在這裡設伏刺殺,就鋪了這麼多層磚,讓他們想挖地洞根本下不了手。

相關焦點

  • 故宮太和殿廣場之下,鋪了15層地磚,就為了掩蓋皇帝的這個秘密
    故宮是我們中國的標誌性建築,至今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幾百年間,故宮的很多地方都已經損毀了,所以這些年故宮一直在做修復,尤其是地磚的修復十分重要。
  • 專家維修故宮特大發現:重現太和殿驚天秘密,專家:朱棣太殘忍
    據相關資料記載,為了修建故宮,朱棣曾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隨後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如今富麗堂皇的故宮才會展現在世人面前,國家對於故宮的修復十分盡力,儘管故宮十分龐大,光是房間就達到了驚人的一萬間,國家對於故宮的每一片磚瓦都細心呵護,尤其是故宮中最重要的地方——太和殿。
  • 故宮地磚裂縫,發現一個塵封593年的秘密,專家:朱棣真狠
    到了現在,我們對於故宮的情感就不僅僅是歷史宮殿了,它也算是我們國家建築的一個象徵,因此更加應該愛護、保護它。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國家每年都會派專業人士進行檢查還有記錄。哪怕是一塊地磚,也會得到重視。有一次,專家們在太和殿前面發現了一塊已經開裂的磚,就打算對它進行維修處理,可是萬萬沒想到,就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 故宮檢修,太和殿廣場板磚下的發現,揭曉潛藏在紫禁城的百年秘密
    故宮檢修,太和殿廣場板磚下的發現,揭曉潛藏在紫禁城的百年秘密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建築,結合了中國古人幾代人的聰明才智,其中當仁不讓的就是故宮了。看過古裝劇的大多都看過故宮的雄偉,不僅佔地面積大,建築物眾多,構造更是巧妙絕倫。
  • 太和殿的廣場上,為何鋪設了15層的地磚?
    故宮地面驚現1條裂縫,拆開後發現1塵封600年秘密,專家:朱棣夠狠! 我國是一個多文化的民族大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老祖宗留給了我們太多的珍貴歷史文物,而從這些文物中,我們能感受到這些偉大的先人的智慧以及勤勞。這是因為有他們,所以我們的中國有著引以為傲的文化底蘊和眾多奇蹟。
  • 故宮那麼大,會不會有密道和地宮?也許你該從故宮的地磚開始了解
    先從紫禁城的地磚說起。紫禁城的瓷磚下面是什麼?從午門進宮後,我們通常說的是太和殿後的廣場。不知道你是否覺得奇怪,太和殿這麼大的一個廣場竟然沒有生命。為什麼?神秘之處在於紫禁城的地磚。一般來說,我們會在地上鋪一層地磚,剩下的就是土層。然而,在維修太和宮廣場的地磚時,我們發現紫禁城的地磚水平和垂直使用了15層,紫禁城地磚下面的地磚仍然是地磚!
  • 故宮太和殿地磚破損,專家本想挖開修復,卻意外發現明朝人的秘密
    關於故宮的秘密,雖然現在挖出不少,但故宮甚大秘密無窮,至今我們所知道的,可能也還不是它的全部。作為明清兩代皇族的生活工作之地,故宮擁有著龐大的建築群,以及最頂尖的建築工藝。不論是在布局還是構建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 太和殿的地磚下藏有什麼神秘玄機?這個地方竟然隱藏了600多年?
    而在故宮專家在考察其建築布局時意外發現,故宮太和殿廣場的地面居然整整鋪設了15層地磚,而且還是橫七層,豎八層交叉鋪設。專家們在經過詳細的考證和討論之後得出了結論。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剛修建完成時有房屋10000間,現存房屋8700多間。當我們徜徉在故宮的紅磚綠瓦當中,不由自主的會生出一種穿越回古代的感覺。
  • 故宮太和殿地磚裂開,工人修繕時發現一秘密,專家:朱棣太狡猾
    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後所建,始建於永樂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歷時14年完成,紫禁城內的建築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是東方三大殿。
  • 北京:故宮對太和門、太和殿地面保養維修月底完工
    故宮博物院太和門至太和殿廣場地面保養維修工程施工進入衝刺階段,預計五月底完工。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翻閱大量歷史資料,並邀請古建專家現場指導,提高工藝水平,在保護性拆除時挑選保存比較完好的原有地磚,用到其它局部揭墁區域,減少地原有地面幹預,最大限度地確保修舊如舊。據了解,太和門和太和殿廣場,因年久失修,地面大面積坑窪不平,造成局部積水,遊人行走不便。
  • 故宮太和殿的地磚並不是金子做的,為何叫金磚,你知道原因嗎?
    故宮是明朝永樂年間建造的,建成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自從故宮對外開放以來,很多遊客爭相進去參觀遊覽,其中故宮三大殿是最受關注的景點。尤其是故宮的太和殿,那是以前皇帝上朝辦公的地方,舊時又被稱為「金鑾殿」,皇帝每天都在這裡舉行朝會,大臣們有什麼奏議也都是在這裡提出,可以說太和殿成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
  • 太和殿地磚的修葺,挖了15層才挖開,不得不服朱棣的性子太狠毒
    太和殿地磚的修葺,挖了15層才挖開,不得不服朱棣的性子太狠毒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旅遊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休閒方式。但凡是去過北京的朋友,一定會去故宮看一看。一到故宮,印入眼帘的便是高樓玉宇,紅牆黃瓦,各種精美的木雕建築,讓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虧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心血之作啊。在北京城的故宮一共經歷了明清24位皇帝的一生,作為皇家建築,反覆經歷了各種修繕,極盡奢華。從明清開始一直是我國重要領導人物生活,辦公的專用場所。到現在,已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其名聲也是享譽中外。
  • 北京故宮太和殿修繕一新7月16日起重新開放(圖)
    北京故宮太和殿修繕一新7月16日起重新開放(圖) 2008年07月15日 2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故宮大規模古建維修保護項目中,位於開放路線的太和門、太和殿、神武門維修在七月中旬陸續竣工,七月十六日將重新開放。自二00三年大修正式開工以來,按照《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大綱》,已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維修保護涉及的古建有武英殿區建築、午門正樓、中軸線東、西兩廡及其周邊建築、欽安殿、戲衣庫、延禧宮、太和門、太和殿、神武門等,完成維修面積三萬八千餘平方米。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太和殿的垂脊上則是10個小獸,按照《大清會典》的記載,這十個小獸按照固定的順序排列,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這10個小獸只有在太和殿上才齊全,而在「中和殿」及「保和殿」的屋頂上只有9樣小獸,其他殿宇按照等級依次遞減。太和殿兩層屋簷,共有8條垂脊,上面的裝飾,共8個仙人,80個小獸。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尤其是對於古代的皇帝來說,在家要管成千上百的妃子,上班要管文武百官,同時還要管理天下億萬子民,所以煩心事就特別多了。而他們的工作還不能隨便出差錯,他們如果因為心煩而發怒,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皇帝就會給自己造一個專門用來「養心」的地方,這就是「養心殿」。故宮作為明朝建立的都城,當然也保持了這種中華傳統。
  • 故宮太和殿明明比太廟高兩米,為何說太廟要高三尺?答案讓人振奮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有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的等級最高,俗稱金鑾殿。太和殿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木質結構大殿,它位於北京故宮南北中軸線最顯眼的位置,始建於永樂十八年。太和殿是北京故宮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它反映了古代中國最高的建築水平。然而,如此高規格的太和殿卻被另一棟建築「超越」了。自古以來,北京城的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太廟要比太和殿還要高三尺。」太廟是明清皇帝用於祭奠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永樂十八年,按照古代「敬天法祖」的禮制來修建。
  • 故宮太和殿發現神秘文物,專家看後趕緊放回原處不敢再動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2005年,距離太和殿上次重修過去了310年,故宮博物院對它進行全面修繕。在天花板的上面,還有一個空間,稱為:舉架。除了當年修建的工匠之外,很少有人走進。這次勘測中,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
  • 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28日於此間介紹說,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運用傳統材料工藝技術和現代科技保護材料技術相結合進行保護維修」,工程將很快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他表示,「有決心、有信心把太和殿保護維修工程做成名副其實的優質工程」。    位於紫禁城南北中軸線的最顯要位置的太和殿,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建築物,是明清兩朝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
  • 北京故宮太和殿將關閉大修
    【南京日報報導】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進行全面修繕。為此,自2006年1月6日起關閉太和殿,進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2007年年底結束。施工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在太和殿施工區域將增添有關太和殿歷史和保護修繕的知識展示,並在維修保護遮蔽棚上用大幅噴塗形式再現太和殿的雄偉景象。
  • 故宮宮殿地磚損壞,修復時發現一「秘密」,工匠感慨:朱棣心真狠
    如果大家去過故宮,一定會被故宮的宏偉所震撼,可它背後凝結著無數工匠們的心血。為了讓紫禁城宮殿更為奢華,朱棣命人去四川湖廣等省份尋找珍稀楠木。由於珍稀楠木往往生長在崇山峻岭中,連道路都沒有,很多人因此丟了性命。「入山一千,出山五百」,這是當時文人們形容採伐楠木艱辛程度的描述。進入故宮參觀,絕大多數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宏偉的宮殿以及精美的文物上,而忽視了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