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2005年,距離太和殿上次重修過去了310年,故宮博物院對它進行全面修繕。在天花板的上面,還有一個空間,稱為:舉架。除了當年修建的工匠之外,很少有人走進。這次勘測中,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
太和殿的大修,是百年來的首次,整座太和殿被全部拆解,全方位的檢查太和殿存在的「病害」。看似是一個檢查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考古發現的過程。因為,太和殿的許多部位,幾百年來是從來沒有人踏足過的。比如,太和殿的天花板上面,是什麼樣,從來沒有人上去過。這次的大修,故宮的古建部的專家就上到了太和殿的天花板上面,這邊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是這次的檢查,讓故宮的工作人員在太和殿的天花板上面發現了五塊被稱為太和殿「鎮殿之寶」的神秘文物。
這是怎樣的鎮殿之寶呢?就在太和殿的房梁之上,以及太和殿藻井的正上方,隱藏著五座神秘符牌。這五座符牌的供奉極有規律,以太和殿正中懸軒轅鏡正上方的藻井平臺中央所供符牌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方分別朝向正中各供奉一座。符牌由於雕刻著鎮殿神符,故又稱為「符板」。正中央的一塊符牌高約37.5釐米,寬23釐米,以產於東北的高麗木所制,前置香爐、蠟臺、靈芝五供。符牌正面由上而下共分為四層,由佛教護持真言、神明和北鬥七星圖組成,背面由鎮殿七十二符組成,可謂是一道鎮殿靈符。清宮《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記載, 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1731年),雍正降旨在養心殿安黃銅符板一塊,太和殿和乾清宮分別安木符板各一塊。據此可知,此處符牌至少有一塊應是雍正九年供奉在太和殿上的。其他的幾塊,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出於對神靈的敬畏,這些符牌專家看後,被原封不動的放回了原處。
如今我們看到的太和殿是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站在宏偉的太和殿面前,我們是否會想它的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重修後的太和殿,就像是一位百歲老人獲得了重生,坐在紫禁之巔講述著屬於這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