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軒仿故宮太和殿江山永固寶座屏

2020-12-23 紫珍軒

在紫禁城內至尊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內的中央,金柱之間,高臺之上,安設著象徵統御萬民、無上權威的皇帝寶座——雕龍髹金大椅。

在紫禁城內至尊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內的中央,金柱之間,高臺之上,安設著象徵統御萬民、無上權威的皇帝寶座——雕龍髹金大椅。

這把「天下第一」的龍椅氣勢非凡,首先在於它高高在上的態勢,龍椅本身就形體高大,其又高踞在三面出陛(宮殿中的臺階)的高臺上,再結合太和殿外層層升起的崇高氣勢,有力地顯示出天子皇位的至尊無上

江山永固寶座屏風

龍椅周身雕龍髹金,在裝飾上神聖化。寶座上部採用圈椅式椅背,下部承託以寬闊的「須彌座」式椅座

和腳踏,設計均採用最尊貴的形式。十三條金龍分布盤繞於椅背上,其餘各部位又雕火珠紋、雲紋、卷草紋等,通體罩金箔並鑲紅藍寶石作裝飾,極顯其尊貴。

藏品-仿故宮金絲楠屏風

龍椅後襯託以高達寬闊的雕龍髹金屏風,周邊對稱陳列掐絲琺瑯的太平有象、甪端、仙鶴以及香筒、香爐等禮器,更與前後左右六根貼金江山萬代升轉龍紋巨柱交相輝映,使整個大殿中央一派金碧輝煌。

故宮屏風

二十五寶璽是乾隆皇帝根據周朝是歷史上皇帝綿延代數最多的朝代,共綿延25代,乾隆皇帝也想讓自己的王朝能像周朝那樣長久輝煌下去,這是表面的意思。其實清朝早期印璽的運用很是混亂,一般不管什麼文件上都亂苓印,沒有固定的章法,乾隆皇帝有薦於此,於是下令內務府大臣到大內庫房中挑選上等的印璽二十五方加以重刻,就是我們今天熟悉的二十五寶(有關二十五之數的確定有好幾種說法,但以上的說法是最長見的)。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監製證書

藏品名稱:仿故宮金鑾殿江山永固寶座屏風

製作單位:紫珍軒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監製單位:中國收藏品協會監製

藏品包含:清太和殿金絲楠寶座屏風 * 1 乾隆——二十五方寶璽 * 1 全套收藏證書 * 1 產品介紹展臺 * 1

權威證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鑑定證書 中國收藏品協會收藏證書 中國玉石檢測證書 中國文物協會文物複製專業委員會收藏證書 個人收藏證書 玉器雕刻證書 中國消費者保護防偽證書

玉璽材質:和田玉 玉璽總重量達75kg(約5KG/方)

乾隆二十五方寶璽
第五屆中華民族藝術珍品文化節獲獎證書
監製證書
質檢報告
質檢報告

紫珍軒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至今已有十一年行業經驗,紫珍軒現已是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專業紅木工藝、禮品、家具的現代型企業。2010年,評選為十佳紅木企業。同年,紫珍軒商標認證通過!,

紫珍軒紅木工藝製品採榫卯結合的工藝,做法靈妙巧合,牢固耐用,從力學角度來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生產時大多由工藝師們一刀一鋸一刨完成的,每落一刀都花費工藝師的心血,同時還要講究整體藝術上的和諧統一。  

我們主要生產經營各式紅木家具、實木包裝、紅木小件、木雕擺件等各種紅木產品,主營材質:海越黃花梨,印度小葉紫檀,大紅酸枝,尚比亞血檀等多種紅木擁有完整、科學的生產管理體系。

我們的業績:中國線裝書局—故宮博物院四庫全書工程 乾隆珍藏——石渠寶笈工程 三希堂書盒裝幀 故宮博物院「五福五代紫砂壺」 雲南博物館,山西博物館,中央美院,清華美院,國家博物館,安徽出版社,江西出版社,天津出版社 北京多家出版社,及多名書法畫家。 宗旨:致力於高端客戶定製服務。 振興中華文明,傳播傳統藝術,提升生活品質,引領收藏潮流!紫珍軒願與您一道,豐富生活內涵,提高自我價值,品味品質人生,並真心期待與您共贏的合作。

紫珍軒誠邀新老客戶合作,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共同發展,共贏未來!

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指導和業務洽談,

紫珍軒攜全體員工歡迎您的到來!

相關焦點

  • 二女開車進故宮與太和殿合影,太和殿同意了嗎,知道它的地位嗎?
    這一點我就勉強承認吧,我們哥仨不但一表人才,而且心懷錦繡,尤其是我的肚子裡,那可是大有乾坤,比方說大殿內頂棚全是金龍圖案的井口天花,正中有口銜寶珠的浮雕蟠龍藻井,大殿的中央設楠木鏤空透雕龍紋的金漆基臺,上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背後置雕龍金漆屏風;寶座兩側有六根貼金盤龍大柱,東側三根金柱的龍首向西張望,西側三根金柱的龍首向東張望,全都朝向寶座
  • 故宮太和殿是紫禁城裡最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皇權的「金鑾殿」
    故宮裡大小房間號稱9999間半,據考證8000間左右,能叫宮殿的有70多間,其中最大最高最重要的一間,就是太和殿。位於前朝三殿之首,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先後被稱為「奉天殿"、"皇極殿」,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故宮太和殿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
    擺放在太和殿正中的龍椅「除塵完畢」。來源: 北京日報    太和殿終於「鬆綁」了,鑽出保護罩,脫下層層「腳手架」的包圍,重新亮相的金鑾殿仍是那般雍容大氣。15日,隨著殿內寶座除塵完畢,太和殿大修圓滿結束,遊人昨天(16日)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故宮大修首次安放「鎮物」     封蓋、塗灰泥……2007年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一個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是故宮首次安放鎮物。     「『龍門』是指正脊中心的位置,將寶匣放入正脊的過程就叫『合龍』。」
  • 比故宮太和殿還牛的建築——太廟
    話說北京有這麼一座大殿,比故宮的太和殿還牛。朋友們驚呼,是誰,這麼大膽,敢超過皇上的金鑾殿。回答:皇帝他爸爸,他祖宗。啊!驚出一身汗,我說的呢?除了皇帝他祖宗,誰還敢呢?當時修建故宮的時候,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而修建,右邊就是社稷壇。右邊就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老百姓家叫祠堂,而皇家呢?就叫太廟,最大的廟!看出來了吧!皇帝坐在金鑾殿上,一邊要想著江山社稷,一邊要想著祖宗。對老百姓而言,皇帝是最大的,但是和江山社稷比起來,皇帝就小了;和祖宗比起來,皇帝就小了。
  • 北京故宮「點亮」中軸線 太和殿裡首度亮燈
    北京故宮「點亮」中軸線 太和殿裡首度亮燈 2016-05-18 14:10:45「點亮歷史」原狀展陳照明方案,包括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後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在內的中軸線六大宮殿幾百年來首次亮燈。
  • 故宮太和殿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組圖]
    擺放在太和殿正中的龍椅「除塵完畢」。來源: 北京日報  太和殿終於「鬆綁」了,鑽出保護罩,脫下層層「腳手架」的包圍,重新亮相的金鑾殿仍是那般雍容大氣。15日,隨著殿內寶座除塵完畢,太和殿大修圓滿結束,遊人昨天(16日)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故宮大修首次安放「鎮物」  封蓋、塗灰泥……2007年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一個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是故宮首次安放鎮物。
  •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重開放 閉關兩年殿外長荒草
    墩接修補腐朽木柱 更換破碎琉璃瓦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今天重新開放  閉關兩年太和殿外長荒草  本報訊(記者李潔陳斯)今天上午,故宮太和殿在經過歷時兩年半的修繕後,恢復清朝鼎盛時期的面貌,重新向遊客開放。
  • 故宮太和殿大修竣工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圖)
    昨天,隨著殿內寶座除塵完畢,太和殿大修圓滿結束,遊人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從2006年1月5日起,太和殿就被保護罩團團包圍,停止對外開放。歷時2年半的修繕時間裡,在高達35米的保護罩下,太和殿有什麼變化?  外簷彩繪原樣「拷貝」內簷  彩繪是此次太和殿大修的重頭戲。
  • 故宮太和殿,曾經紫禁城最神聖的地方,清朝末年失去了應有的光芒
    太和門前嘉量,嘉量是中國古代對體積的標準量器,乾隆年間仿照王莽時期嘉量鑄造,宮殿前設置嘉量,表明度量衡定,天下一統。門前這座廡殿頂的石亭就是用來放置嘉量的。太和門石望柱,鳳凰祥雲造型,雕工精美絕倫。太和殿前陛石,太和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臺階上,中間的丹陛石曾經是皇帝的御道,如今也已早草叢生。太和門前陛石,整個太和殿基座都是由漢白玉組成的,極為壯觀。太和殿基座,漢白玉雕刻須彌山造型,俗稱須彌座。太和殿門扉,龍是皇家裝飾最多的形象,太和殿門上雕刻有二龍戲珠,圖中可看出門上有壞損,油漆有所脫落。
  • 聚焦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修繕歷程回顧     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  太和殿盛裝迎客六大亮點     ☆太和殿重新開放 推出10個重量級展覽       工作人員介紹,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個孩兒枕,是定窯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首次放「鎮物」        封蓋、塗灰泥……2007年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一個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
  • 為何故宮太和殿級別最高?有個秘密一直隱藏至今
    故宮所有宮殿之中,為何太和殿級別最高? 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
  • 故宮太和殿年初大修(圖)
    國新圖片  據新華社電  (記者楊玉峰、容安才)記者日前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據悉,目前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
  • 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28日於此間介紹說,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運用傳統材料工藝技術和現代科技保護材料技術相結合進行保護維修」,工程將很快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他表示,「有決心、有信心把太和殿保護維修工程做成名副其實的優質工程」。    位於紫禁城南北中軸線的最顯要位置的太和殿,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建築物,是明清兩朝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
  • 故宮半解之等級僅低於太和殿,之前還能入內參觀,現在不行了
    皇極殿、故宮太和殿在明家庭年間被稱為皇極殿。現在說的「皇極殿」是指靈壽宮區的主力。寧壽宮區是乾隆為自己的養老而建的,手絕對狠。在相對狹窄的空間裡,應有的殿、宮、堂、憲、閣、樓、廳等所有功能都有。例如,皇帝雖然有了善舉,但皇帝的父親仍然受到尊敬和參拜是必不可少的。
  • 故宮太和殿將開始300年來首次大修 計劃工期兩年
    記者日前從故宮博物院獲悉,舉世矚目的太和殿保護維修工程即將進入實施階段。    此次工程,既有採用傳統古建維修的部分,也有現代科技的保護。而對大殿基座的漢白玉石欄杆、御路,太和殿內部寶座、屏風等木質文物和內牆牆表粉飾的保護等將採用現代科技,保護方案正與義大利文化遺產部的專家共同研究、實驗。    記者沿腳手架登上了太和殿重簷廡殿頂的第二層簷,看到屋頂的琉璃瓦釉面殘損十分明顯,有的瓦片甚至完全破碎,露出了裡面的灰貝。
  • 太和殿大修竣工今開放
    昨天,隨著殿內寶座除塵完畢,太和殿大修圓滿結束,遊人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從2006年1月5日起,太和殿就被保護罩團團包圍,停止對外開放。歷時2年半的修繕時間裡,在高達35米的保護罩下,太和殿有什麼變化?     外簷彩繪原樣「拷貝」內簷      彩繪是此次太和殿大修的重頭戲。
  • 600年故宮的太和殿竟然是個仿品?
    故宮作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內部宮殿錯落,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應該就是太和殿了,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上新了·故宮》第二季,首期節目裡有專家介紹現在太和殿並非故宮建造之初的原宮殿,而是後期重新修建而成的。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呢?
  • 舉世聞名的「金鑾殿」故宮太和殿有望於明年修繕
    舉世聞名的「金鑾殿」———故宮太和殿明年有望啟動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27日,記者從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代表著皇家頂級規制的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成,修繕方案也已送報北京市及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據悉,2008年前這座中國最大的單體古建築將再現其恢宏、莊嚴風採。
  • 故宮太和殿百年大修工程過半(圖)
    封蓋、塗灰泥……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標誌著金鑾殿百年大修工程完成近六成。」昨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透露,明年奧運前,彰顯皇家氣派的太和殿有望重新迎客。
  • 太和殿有幾處鮮為人知的細節,去過故宮十次的人也未必知道
    故宮是明清兩代王朝的皇宮,它匯集了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太和殿位於故宮中軸線上最顯要的位置,是故宮當之無愧的核心。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故宮三大殿之首。太和殿的主要用途是舉行國家重大典禮,比如新皇登基要在太和殿舉行加冕儀式。而平日裡皇帝辦公主要是在乾清宮、養心殿等場所,太和殿基本不使用。我們在參觀故宮的時候,太和殿往往是必去的場所。但關於太和殿的一些細節,即便去過故宮十次以上的人也未必會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太和殿中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