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北京有這麼一座大殿,比故宮的太和殿還牛。
朋友們驚呼,是誰,這麼大膽,敢超過皇上的金鑾殿。回答:皇帝他爸爸,他祖宗。啊!驚出一身汗,我說的呢?除了皇帝他祖宗,誰還敢呢?這座大殿就是——太廟。
太廟位於天安門東側,是一座重要的皇家建築。當時修建故宮的時候,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而修建,右邊就是社稷壇。右邊就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老百姓家叫祠堂,而皇家呢?就叫太廟,最大的廟!
看出來了吧!皇帝坐在金鑾殿上,一邊要想著江山社稷,一邊要想著祖宗。對老百姓而言,皇帝是最大的,但是和江山社稷比起來,皇帝就小了;和祖宗比起來,皇帝就小了。
從面積上來說,故宮的太和殿皇帝的金鑾寶殿。
太和殿從面積上來說,略大於太廟的大殿。但是太和殿的木材為東北的松木,而太廟的大殿是名貴的金絲楠木,材質上是天然之別。
太和殿最初也為金絲楠木,後來屢次被毀,現在的太和殿為清朝康熙年間重修的,那時,世間已無金絲楠木大料了,只好用東北的松木。而太廟雖然也多次重修,但是其主體依然是明代的金絲楠木。據說,太廟比太和殿還高一頭呢?咱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看到皇帝得了一個大兒子,皇帝特別高興,就都要到太廟去,把這個大喜事告訴祖宗。
大清朝完了,太廟的歷史地位逐漸的下降。1924年改成和平公園。建國後1950年,改成勞動人民文化宮。
今天就帶大家走進太廟,揭開太廟金絲楠木大殿的神秘面紗。
走進太廟的大門,兩旁到處都是古柏。
穿過古柏叢林,就來到了太廟的五彩琉璃門。
過門後就是三座漢白玉的拱形石橋。
後面就是大戟門,黃色的琉璃瓦。
前後各有一塊丹陛石,材質較差,上面刻著馬,獅子和龍。
不知道為什麼大廟如此重要的地方,這處丹陛石,為什麼不是漢白玉的。
站在門內往北,就看到太廟的大殿了。
太廟的大殿,在三層漢白玉須彌座上,面寬11間,黃色琉璃瓦,重簷廡殿頂。都是等級最高的,氣勢恢宏,有一種傲視天下的感覺。
殿前懸掛一塊大匾,上面用滿漢兩種文字寫著「太廟」。
殿前的丹陛石為漢白玉材質。
雕刻馬、獅子和龍,都是代表了明朝初年的最高石刻水平。
走上臺階,走進大殿。立馬被眼前所見鎮住了。這就是傳說中的金絲楠木大殿。這就是天下最大的金絲楠木大殿。
裡面燈光昏黃,粗大的金絲楠木大柱子,支撐著整座大殿。
柱子有多粗呢?對比一下吧!大殿內木材足夠粗大和結實,殿內還減掉了中間一排柱子,顯得大殿內更加敞亮。
如今太廟內正中有一排編鐘。
現在太廟中有很多新人來這裡拍婚紗照。太廟大殿,這個背景太強大了。
太廟大殿太壯觀了。又趕上好天,藍天白雲的,多上幾張照片,好好欣賞吧!
這才是大殿,皇家出手就是不一樣,要的就是大氣,要的就是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