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太和殿地磚破損,專家本想挖開修復,卻意外發現明朝人的秘密

2020-12-20 資深盤點員

關於故宮的秘密,雖然現在挖出不少,但故宮甚大秘密無窮,至今我們所知道的,可能也還不是它的全部。

作為明清兩代皇族的生活工作之地,故宮擁有著龐大的建築群,以及最頂尖的建築工藝。不論是在布局還是構建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故宮建築多是紅牆金頂,共有70多座宮殿。它們被劃分了不同的功用,有的是皇帝辦公的場所,有的是后妃居住的殿堂。

這座宮殿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時修建的,至今已有好幾百年的時間。雖然期間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動蕩,但是故宮主體基本還是保存完好。

故宮的建造極為講究,不論是宮殿的樣式,還是宮牆的高度,哪怕是宮門上的釘子,都有專門的用意和說法。

為了能更好的服務統治者,故宮在建造的時候不僅採用了對稱的布局,而且在整個故宮的防護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是那十多米高的宮牆,就能有效的阻擋一部分不懷好意的刺客,甚至為了防止他們借著周圍的樹木跳進宮牆,三大殿周圍連一棵樹都沒有種。

當然,即便是真有高手能翻牆而入,故宮中複雜的布局也讓人摸不著頭腦,9000個房屋,誰知道皇帝到底在哪兒呢?

不少人看過電視劇,覺得賊人隨便就能摸進故宮之中,大多是在哄人。若真是這麼容易,皇帝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除了宮牆這座外圍的防護措施,古人連地下的威脅都想到了。有一年,專家們在檢查太和殿前的廣場時,發現有一塊地磚開裂了。

本著對文物古蹟的愛護,相關工作人員自然要對其進行修補。結果挖開這一塊地磚後,竟然發現下面還有地磚。

不少人看到這一幕都有些意外,但是更令他們意外的是,這下面不只有一層地磚,而是足足有十五層之多。

這一層層的地磚就像一張牢不可破的大網,將整個皇宮下的地面都封鎖了起來,挖掘難度不亞於上天。

後來人們才得知,故宮下之所以鋪設這麼多層地磚,就是防止有人通過挖地道偷溜進故宮中,對皇帝不利。

為了保護皇帝的安全,當時人們才大費周章的在地下做文章,將故宮包裹成一個密不透風的堡壘。看到這裡,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做事的謹慎,連地下都能顧及的到,真是令人受教了。

相關焦點

  • 專家維修故宮,無意發現太和殿的秘密,為何要鋪十五層地磚?
    而且故宮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皇宮,整個故宮主要是由木頭建造完成,即便是後來經過幾次翻修也依舊是保留著最原始的建築風格和材料,不管是從歷史地位還是建築的研究價值,故宮都是近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宮殿遺址。其實在明清兩代,雖然北京城內人口眾多,但是真正了解故宮的人佔少數,而且少之又少,除了整天居住在宮殿的人和建築故宮的人對其有詳細的了解,其他就算是每天上朝的大臣也無法了解到它的全部。在古代的時候,這裡戒備森嚴,任何不得隨意的進出皇宮,即便是宮中的人也要有手諭,在進出的時候都會嚴格的檢查,那些平民更是靠近紫禁城都難。
  • 專家維修故宮特大發現:重現太和殿驚天秘密,專家:朱棣太殘忍
    據相關資料記載,為了修建故宮,朱棣曾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隨後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如今富麗堂皇的故宮才會展現在世人面前,國家對於故宮的修復十分盡力,儘管故宮十分龐大,光是房間就達到了驚人的一萬間,國家對於故宮的每一片磚瓦都細心呵護,尤其是故宮中最重要的地方——太和殿。
  • 故宮太和殿廣場之下,鋪了15層地磚,就為了掩蓋皇帝的這個秘密
    故宮是我們中國的標誌性建築,至今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幾百年間,故宮的很多地方都已經損毀了,所以這些年故宮一直在做修復,尤其是地磚的修復十分重要。
  • 太和殿地磚的修葺,挖了15層才挖開,不得不服朱棣的性子太狠毒
    太和殿地磚的修葺,挖了15層才挖開,不得不服朱棣的性子太狠毒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旅遊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休閒方式。但凡是去過北京的朋友,一定會去故宮看一看。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故宮是在明成祖朱棣時期開始修建的,而當時的北京,正是燕王的朱棣的封地所在。所以在燕王不光彩的上位之後,北京也就成了明朝的政治中心了。由於北京之上便是蒙古,當時的元朝殘餘勢力一直虎視眈眈,這便有了「天子守國門」之說。當然明朝的歷代皇帝也是這麼做的,明末的崇禎帝在李自成大軍進犯北京時,誓死不出北京。便有這一點的影響。
  • 故宮太和殿地磚裂開,工人修繕時發現一秘密,專家:朱棣太狡猾
    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後所建,始建於永樂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歷時14年完成,紫禁城內的建築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是東方三大殿。
  • 故宮檢修,太和殿廣場板磚下的發現,揭曉潛藏在紫禁城的百年秘密
    故宮檢修,太和殿廣場板磚下的發現,揭曉潛藏在紫禁城的百年秘密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建築,結合了中國古人幾代人的聰明才智,其中當仁不讓的就是故宮了。看過古裝劇的大多都看過故宮的雄偉,不僅佔地面積大,建築物眾多,構造更是巧妙絕倫。
  • 太和殿的地磚下藏有什麼神秘玄機?這個地方竟然隱藏了600多年?
    而且在故宮中還有人全天候巡邏,根本不會輕易讓人接觸到皇帝。太和殿的地磚下藏有什麼神秘玄機?這個地方竟然隱藏了600多年故宮這座集政治、文化、藝術、技術於一體的距今有600多年的古代木質建築群,一直是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所討論和考證的對象。因為故宮當中的一磚一瓦背後都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用意。
  • 太和殿的廣場上,為何鋪設了15層的地磚?
    故宮地面驚現1條裂縫,拆開後發現1塵封600年秘密,專家:朱棣夠狠! 我國是一個多文化的民族大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老祖宗留給了我們太多的珍貴歷史文物,而從這些文物中,我們能感受到這些偉大的先人的智慧以及勤勞。這是因為有他們,所以我們的中國有著引以為傲的文化底蘊和眾多奇蹟。
  • 故宮地磚裂縫,發現一個塵封593年的秘密,專家:朱棣真狠
    到了現在,我們對於故宮的情感就不僅僅是歷史宮殿了,它也算是我們國家建築的一個象徵,因此更加應該愛護、保護它。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國家每年都會派專業人士進行檢查還有記錄。哪怕是一塊地磚,也會得到重視。有一次,專家們在太和殿前面發現了一塊已經開裂的磚,就打算對它進行維修處理,可是萬萬沒想到,就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故宮作為明朝建立的都城,當然也保持了這種中華傳統。1406年,朱棣考慮各方面的原因,決定遷都北京,並且動工修建故宮。這座明朝的超級工程佔地15平方米,宮殿有70多座,而房子更是多達9000多。作為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故宮後面漸漸地留下了不少神秘的傳說。皇宮是權力的核心,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 故宮太和殿的地磚並不是金子做的,為何叫金磚,你知道原因嗎?
    故宮是明朝永樂年間建造的,建成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自從故宮對外開放以來,很多遊客爭相進去參觀遊覽,其中故宮三大殿是最受關注的景點。尤其是故宮的太和殿,那是以前皇帝上朝辦公的地方,舊時又被稱為「金鑾殿」,皇帝每天都在這裡舉行朝會,大臣們有什麼奏議也都是在這裡提出,可以說太和殿成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
  • 故宮宮殿地磚損壞,修復時發現一「秘密」,工匠感慨:朱棣心真狠
    如果大家去過故宮,一定會被故宮的宏偉所震撼,可它背後凝結著無數工匠們的心血。為了讓紫禁城宮殿更為奢華,朱棣命人去四川湖廣等省份尋找珍稀楠木。由於珍稀楠木往往生長在崇山峻岭中,連道路都沒有,很多人因此丟了性命。「入山一千,出山五百」,這是當時文人們形容採伐楠木艱辛程度的描述。進入故宮參觀,絕大多數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宏偉的宮殿以及精美的文物上,而忽視了腳下。
  • 故宮那麼大,會不會有密道和地宮?也許你該從故宮的地磚開始了解
    先從紫禁城的地磚說起。紫禁城的瓷磚下面是什麼?從午門進宮後,我們通常說的是太和殿後的廣場。不知道你是否覺得奇怪,太和殿這麼大的一個廣場竟然沒有生命。為什麼?神秘之處在於紫禁城的地磚。一般來說,我們會在地上鋪一層地磚,剩下的就是土層。然而,在維修太和宮廣場的地磚時,我們發現紫禁城的地磚水平和垂直使用了15層,紫禁城地磚下面的地磚仍然是地磚!
  • 故宮養心殿內常年潮溼陰冷,地面被挖開後,專家感嘆古人太智慧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點擊關注,即可查看更多精彩文章故宮養心殿內常年潮溼陰冷,地面被挖開後,專家感嘆古人太智慧我們的古人給我們遺留下非常多的文明古蹟,最為著名的當屬北京的故宮。北京故宮顧名思義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明朝時期不久就開始作為皇帝執政以及居住的地方。
  • 故宮太和殿的龍椅可以傳世500多年,它究竟是什麼材質做的?
    故宮的龍椅我們都知道,就是擺放在太和殿殿上的那把椅子,也被稱之為是修金雕龍木椅,是在明朝時期製作。大概算一下,也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很多人都會問,這把龍騎究竟有多麼厲害,可以傳世五百多年,那麼,他究竟是用什麼材質做的呢?
  • 立面改造施工導致地磚多處破損,長虹大道人行道存安全隱患
    「長虹大道立面改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們從9月底陸續發現長虹大道人行道上,多處地磚和樹圍石嚴重受損,期間我們曾多次與工程施工單位人員聯繫,協商路面維修事宜,雖承諾會進行維修,但至今沒有動工,」市政管理局濂西管理處工作人員說。
  • 北京:故宮對太和門、太和殿地面保養維修月底完工
    故宮博物院太和門至太和殿廣場地面保養維修工程施工進入衝刺階段,預計五月底完工。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翻閱大量歷史資料,並邀請古建專家現場指導,提高工藝水平,在保護性拆除時挑選保存比較完好的原有地磚,用到其它局部揭墁區域,減少地原有地面幹預,最大限度地確保修舊如舊。據了解,太和門和太和殿廣場,因年久失修,地面大面積坑窪不平,造成局部積水,遊人行走不便。
  • 故宮太和殿發現神秘文物,專家看後趕緊放回原處不敢再動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2005年,距離太和殿上次重修過去了310年,故宮博物院對它進行全面修繕。在天花板的上面,還有一個空間,稱為:舉架。除了當年修建的工匠之外,很少有人走進。這次勘測中,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
  • 故宮地磚有多金貴,專家修繕時一身冷汗,建紫禁城的朱棣真是狠人
    明朝的時候,有兩個皇帝給歷史留下了永遠的記憶,一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個就是明成祖朱棣。要說朱棣這個皇帝,真是明朝史上的一朵奇葩,本來是一個藩王,正當安逸享樂的年紀,非得跟親爹朱元璋對著幹,最終還奪走了他的基業,確實是個狠人。
  • 故宮西路:被遺忘的宮殿
    看到緊依河邊的道路已經開始整修,原先的水泥路面被挖開,幾十名工人正用紅磚鋪設新路基。一名姓韓的工人說,他們是河北興順建築公司的員工,進故宮半個多月。「路基鋪好後再鋪青石地磚,最後看起來要跟古時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