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維修故宮特大發現:重現太和殿驚天秘密,專家:朱棣太殘忍

2020-12-20 華夏中華史

東方華夏,千年文化;精深博大,花開百家。感謝大家百忙之中前來觀看,來和小編一起走近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提起我國的故宮,作為古代權利最高的所在地,故宮內發生了很多的傳奇事件。眾所周知,朱棣成功篡位後,他最終定都北京,並且將紫禁城進行進一步擴建。據相關資料記載,為了修建故宮,朱棣曾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隨後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如今富麗堂皇的故宮才會展現在世人面前,國家對於故宮的修復十分盡力,儘管故宮十分龐大,光是房間就達到了驚人的一萬間,國家對於故宮的每一片磚瓦都細心呵護,尤其是故宮中最重要的地方——太和殿。

太和殿

太和殿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相應的維護,作為明清帝王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此處的安全工作明清帝王做的十分到位。他們不僅在地面上加強宮中士兵的守衛,甚至在故宮的地下,皇帝都做好了相應的安全措施。然而,故宮的太和殿卻在一次修復過程中,考古專家發現了地磚之下的驚天秘密。據當時的考古專家描述,由於和太和殿地磚十分不穩固,每隔一段時間,故宮相關的考古專家便會前來進行修繕,他們在一次修繕中發現了幾塊損壞的地磚,考古專家經過商量,他們決定拆掉換成仿新的考古地磚,當他們挖起地磚後,地磚下面的景象讓考古專家大吃一驚。原來,太和殿的地下竟然鋪滿了幾十層的地磚,這些地磚按照十分詭異的排列方式分布,它的排列方式讓考古專家十分不解,專家對於這種排列方式沒有絲毫的頭緒,無奈的他們只能追根溯源,研究最早建立太和殿的設計者,考古專家很快查到他,最初的設計者竟然是明朝的永樂帝——朱棣。

朱棣

朱棣暗中命令建造者將地磚的排列方式按照他的要求重新排列,這樣在安保方面可以做到萬無一失,但是為了防止地磚秘密的洩露,殘忍的朱棣竟然事後將設計者全部砍頭。因為朱棣深知,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專家通過這一幕再一次揭曉了朱棣殘忍的一面。歡迎大家點讚、關注、收藏,轉載,小編每天會更新優秀文章,謝謝大家!謝謝大家支持小編!

相關焦點

  • 故宮太和殿地磚裂開,工人修繕時發現一秘密,專家:朱棣太狡猾
    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後所建,始建於永樂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歷時14年完成,紫禁城內的建築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是東方三大殿。
  • 專家維修故宮,無意發現太和殿的秘密,為何要鋪十五層地磚?
    而且故宮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皇宮,整個故宮主要是由木頭建造完成,即便是後來經過幾次翻修也依舊是保留著最原始的建築風格和材料,不管是從歷史地位還是建築的研究價值,故宮都是近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宮殿遺址。在故宮建成,這裡居住了24為皇帝,各種起起落落,故宮也經歷了不少的事情,因為是木質結構的建築,所以發生過十幾場大火,在明清年間各朝帝王多次對其修繕,所以故宮才能在六百年的時間,經歷了這麼多的災難,依舊保存完整。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大家了解到的故宮都是從書籍記載上,或者是那些宮女太監的口中得知,無法對其全面的了解。
  • 故宮地磚裂縫,發現一個塵封593年的秘密,專家:朱棣真狠
    不得不說古代人的智慧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甚至有很多我們現在不能理解的奇蹟,遠的不說,就說故宮,雖然不是天方夜譚,但也是人類建築歷史上非常耀眼的建築。到了現在,我們對於故宮的情感就不僅僅是歷史宮殿了,它也算是我們國家建築的一個象徵,因此更加應該愛護、保護它。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國家每年都會派專業人士進行檢查還有記錄。哪怕是一塊地磚,也會得到重視。有一次,專家們在太和殿前面發現了一塊已經開裂的磚,就打算對它進行維修處理,可是萬萬沒想到,就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 北京:故宮對太和門、太和殿地面保養維修月底完工
    故宮博物院太和門至太和殿廣場地面保養維修工程施工進入衝刺階段,預計五月底完工。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翻閱大量歷史資料,並邀請古建專家現場指導,提高工藝水平,在保護性拆除時挑選保存比較完好的原有地磚,用到其它局部揭墁區域,減少地原有地面幹預,最大限度地確保修舊如舊。據了解,太和門和太和殿廣場,因年久失修,地面大面積坑窪不平,造成局部積水,遊人行走不便。
  • 故宮太和殿地磚破損,專家本想挖開修復,卻意外發現明朝人的秘密
    關於故宮的秘密,雖然現在挖出不少,但故宮甚大秘密無窮,至今我們所知道的,可能也還不是它的全部。作為明清兩代皇族的生活工作之地,故宮擁有著龐大的建築群,以及最頂尖的建築工藝。不論是在布局還是構建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 北京故宮與南京明故宮哪個大?專家稱實地測量才算
    紫禁城中最宏大的「金鑾殿」奉天殿不久前也被考古專家們「尋」到,根據現場測定,奉天殿臺基南北兩端長達75.5米,這讓人們不禁想到:要是南京明故宮沒有被毀,該是多宏偉。而朱棣在北京精心建造的皇宮還在,儘管歷史上有過被毀,但它依然屹立在那兒,是人們心目中神聖的殿堂。遊客進去後,沒有一天根本參觀不下來,即便逛了一天,也感覺只是太匆匆。  如今,兩座故宮都聽不到了後宮的幽怨,但它們依然傳奇。
  • 故宮太和殿廣場之下,鋪了15層地磚,就為了掩蓋皇帝的這個秘密
    故宮是我們中國的標誌性建築,至今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幾百年間,故宮的很多地方都已經損毀了,所以這些年故宮一直在做修復,尤其是地磚的修復十分重要。
  • 太和殿的廣場上,為何鋪設了15層的地磚?
    故宮地面驚現1條裂縫,拆開後發現1塵封600年秘密,專家:朱棣夠狠! 我國是一個多文化的民族大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老祖宗留給了我們太多的珍貴歷史文物,而從這些文物中,我們能感受到這些偉大的先人的智慧以及勤勞。這是因為有他們,所以我們的中國有著引以為傲的文化底蘊和眾多奇蹟。
  • 太和殿地磚的修葺,挖了15層才挖開,不得不服朱棣的性子太狠毒
    太和殿地磚的修葺,挖了15層才挖開,不得不服朱棣的性子太狠毒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旅遊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休閒方式。但凡是去過北京的朋友,一定會去故宮看一看。一到故宮,印入眼帘的便是高樓玉宇,紅牆黃瓦,各種精美的木雕建築,讓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虧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心血之作啊。在北京城的故宮一共經歷了明清24位皇帝的一生,作為皇家建築,反覆經歷了各種修繕,極盡奢華。從明清開始一直是我國重要領導人物生活,辦公的專用場所。到現在,已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其名聲也是享譽中外。
  • 新書上架|故宮古建專家用500幅彩圖,為你「拆解」太和殿的前世今生
    這是世紀文景日前出版的新書《太和殿》中收錄的一則小故事。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最早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當時稱奉天殿。作為中國古代皇權的象徵,也是故宮中體量、等級最大的建築,除了宏偉的造型、華美的裝飾賦予它極高的審美價值之外,從整體的柱架、屋頂,再到局部的榫卯、鬥拱,每一個環節都體現著中國古建築的高超技巧與智慧,堪稱是六百年紫禁城裡建築群裡的「C位」選手。
  • 太和殿的地磚下藏有什麼神秘玄機?這個地方竟然隱藏了600多年?
    而且在故宮中還有人全天候巡邏,根本不會輕易讓人接觸到皇帝。太和殿的地磚下藏有什麼神秘玄機?這個地方竟然隱藏了600多年故宮這座集政治、文化、藝術、技術於一體的距今有600多年的古代木質建築群,一直是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所討論和考證的對象。因為故宮當中的一磚一瓦背後都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用意。
  • 故宮檢修,太和殿廣場板磚下的發現,揭曉潛藏在紫禁城的百年秘密
    故宮檢修,太和殿廣場板磚下的發現,揭曉潛藏在紫禁城的百年秘密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建築,結合了中國古人幾代人的聰明才智,其中當仁不讓的就是故宮了。看過古裝劇的大多都看過故宮的雄偉,不僅佔地面積大,建築物眾多,構造更是巧妙絕倫。
  • 故宮太和殿發現神秘文物,專家看後趕緊放回原處不敢再動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2005年,距離太和殿上次重修過去了310年,故宮博物院對它進行全面修繕。在天花板的上面,還有一個空間,稱為:舉架。除了當年修建的工匠之外,很少有人走進。這次勘測中,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
  • 故宮古建專家用500幅彩圖 「拆解」太和殿的前世今生
    這是世紀文景日前出版的新書《太和殿》中收錄的一則小故事。 本書作者周乾博士是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古建專家,曾任職故宮博物院建築部,參加太和殿大修工作。2004年至2007年太和殿大修時負責太和殿結構設計分析,每日在太和殿工作。2007年至今一直開展太和殿研究。
  • 故宮地磚有多金貴,專家修繕時一身冷汗,建紫禁城的朱棣真是狠人
    明朝的時候,有兩個皇帝給歷史留下了永遠的記憶,一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個就是明成祖朱棣。要說朱棣這個皇帝,真是明朝史上的一朵奇葩,本來是一個藩王,正當安逸享樂的年紀,非得跟親爹朱元璋對著幹,最終還奪走了他的基業,確實是個狠人。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太和殿垂脊10個神獸)去過故宮的朋友肯定對太和殿上的10個小獸有很深的印象,在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琉璃瓦上蹲坐著這些小獸,它們是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意味著只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太和殿並非是明朝朱棣皇帝時期建造的,太和殿的原型早在明永十五年就被雷電擊毀,當時在朝中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度讓君臣恐慌不安。後來太和殿多次重建又多次更名,但是一直跟中了詛咒一般,被燒毀數次,一直到了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才大肆重修。康熙皇帝對於佛教的信仰是十分虔誠的,不排除他會將宗教之中的人物運用在宮殿裝飾之上。
  • 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28日於此間介紹說,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運用傳統材料工藝技術和現代科技保護材料技術相結合進行保護維修」,工程將很快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他表示,「有決心、有信心把太和殿保護維修工程做成名副其實的優質工程」。    位於紫禁城南北中軸線的最顯要位置的太和殿,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建築物,是明清兩朝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
  • 600年故宮的太和殿竟然是個仿品?
    故宮作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內部宮殿錯落,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應該就是太和殿了,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上新了·故宮》第二季,首期節目裡有專家介紹現在太和殿並非故宮建造之初的原宮殿,而是後期重新修建而成的。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呢?
  • 故宮六百年︱李文儒:幾度興廢太和殿
    生日那天,朱棣對群臣說:「上天垂戒,奉天等三殿災,朕心勤惕,寢食不寧,方反躬省愆,遑遑夙夜。」他好像是真心實意地徵求群臣意見,可是,當有人再度提出不該遷都時,朱棣震怒,將主事蕭儀下獄,使之凍餓而死。如此行徑,表現出來的正是朱棣被天火燒出的最大痛點和極度空虛。他一任三大殿燒焦的廢墟裸露在他的紫禁城裡。
  • 北京故宮太和殿將關閉大修
    【南京日報報導】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進行全面修繕。為此,自2006年1月6日起關閉太和殿,進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2007年年底結束。施工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在太和殿施工區域將增添有關太和殿歷史和保護修繕的知識展示,並在維修保護遮蔽棚上用大幅噴塗形式再現太和殿的雄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