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對太和門、太和殿地面保養維修月底完工

2020-12-20 京攝匯

2019年5月5日,工人們在烈日下緊張施工。故宮博物院太和門至太和殿廣場地面保養維修工程施工進入衝刺階段,預計五月底完工。

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翻閱大量歷史資料,並邀請古建專家現場指導,提高工藝水平,在保護性拆除時挑選保存比較完好的原有地磚,用到其它局部揭墁區域,減少地原有地面幹預,最大限度地確保修舊如舊。

據了解,太和門和太和殿廣場,因年久失修,地面大面積坑窪不平,造成局部積水,遊人行走不便。

為有效保護文物,提升遊覽環境,故宮博物院對14200平方米的廣場部分區域進行保養維修,目前工程接近尾聲。

2019年5月5日,工人們頂著烈日在故宮博物院太和門至太和殿廣場上緊張施工。

2019年5月5日,工人們頂著烈日在故宮博物院太和門至太和殿廣場上緊張施工。

相關焦點

  • 北京故宮太和殿修繕一新7月16日起重新開放(圖)
    北京故宮太和殿修繕一新7月16日起重新開放(圖) 2008年07月15日 2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7月15日,北京故宮太和殿在為重新開放做最後的準備。故宮太和殿大修工程持續兩年半,7月16日起,竣工的北京故宮太和門、太和殿、神武門將重新開放。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 北京故宮太和殿將關閉大修
    【南京日報報導】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進行全面修繕。為此,自2006年1月6日起關閉太和殿,進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2007年年底結束。施工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在太和殿施工區域將增添有關太和殿歷史和保護修繕的知識展示,並在維修保護遮蔽棚上用大幅噴塗形式再現太和殿的雄偉景象。
  • 北京故宮太和殿十年首次大規模保養[組圖]
    2014年01月20日,北京故宮太和殿十年首次大規模保養。 圖片來源:CFP2014年01月2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長期以來連續開放,很多展廳因照顧觀眾參觀而不能及時、徹底地維護修整,積累了很多問題,原狀陳列的宮殿尤其如此。一進太和殿,單院長就手指房梁,透露了一個常年來困擾故宮人的問題——故宮大殿溫暖避風的房梁,常常變成鳥兒溫暖的安樂窩。「故宮的鳥兒都很胖。
  • 「遊」北京故宮裡的故事第三篇——太和殿
    在太和門門前有兩青銅獅子,故宮一共有六對銅獅,看門獅子都是有規矩的,一雌一雄,此處的銅獅是故宮最大的,左雄右雌,雄獅腳底是繡球,雌獅腳底是小獅子。在我們前面雄偉壯麗的這座唯一最高等級的大殿,太和殿也就是我們民間所說的「金鸞寶殿」。從基座上我們稱之為須彌座。
  • 專家維修故宮,無意發現太和殿的秘密,為何要鋪十五層地磚?
    故宮是北京一座標誌性建築,這裡也被稱為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古都的都城,北京城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故宮又建在北京的正中間,所以非常的重要。而且故宮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皇宮,整個故宮主要是由木頭建造完成,即便是後來經過幾次翻修也依舊是保留著最原始的建築風格和材料,不管是從歷史地位還是建築的研究價值,故宮都是近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宮殿遺址。
  • 專家維修故宮特大發現:重現太和殿驚天秘密,專家:朱棣太殘忍
    提起我國的故宮,作為古代權利最高的所在地,故宮內發生了很多的傳奇事件。眾所周知,朱棣成功篡位後,他最終定都北京,並且將紫禁城進行進一步擴建。據相關資料記載,為了修建故宮,朱棣曾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隨後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如今富麗堂皇的故宮才會展現在世人面前,國家對於故宮的修復十分盡力,儘管故宮十分龐大,光是房間就達到了驚人的一萬間,國家對於故宮的每一片磚瓦都細心呵護,尤其是故宮中最重要的地方——太和殿。
  • 經典老照片之清末民初的北京太和殿
    圖為太和門藻井,從造型上看,莊嚴肅穆,對於當年的統治者而言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是極盡豪華。圖為太和殿前的日晷,「晷」,就是影子的意思,在過去沒有手機或者其他看時間的儀器,於是日晷就出現了,它的用法是通過太陽影子看時間。從圖上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比較傾斜,但是去過太和殿看過日晷的應該知道,這上面有刻度,而且還有指針,就像現在鐘錶一樣。
  • 原創:北京故宮,6年的變化會有多大?來感受一下這幾組對比圖
    北京故宮,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坐落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在不同的年齡,去到故宮可能有不同的感受。6年間,我雖然只去了兩次,但也兩次都留下了一些紀念照片。翻開相冊之時,不由的發現相同的位置,這6年間也產生了些許的變化!
  • 老照片說故事|太和殿外走一走
    太和門廣場 / 1900年太和門明代稱奉天門,嘉靖時改稱皇極門,明帝在此舉行「御門聽政」。滿族統治者入關後,皇極門改稱太和門。太和殿廣場 / 1900年太和殿是明清兩代國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太和殿前銅龜 / 1900年
  • 北京故宮遊覽路線詳解:中軸線上的古建築群
    毫無疑問,故宮是北京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那裡每天都是人頭攢動,人來人往。但由於故宮面積太大,景點多,又相當集中,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既不漏掉主要的景點,又不走回頭路,將該看的都看到,該走到的都走到,選擇一條最佳的遊覽路線,成了每名遊客的難題。
  • 故宮花園中的涼亭地面,價值居然高於太和殿金磚,參觀還不設限
    故宮,位於北京的中軸線之上,這裡既是明清兩代的皇家重地,又是現在的故宮博物院,更是來北京旅遊的熱門景點之一。每到假期,故宮就會擠滿遊客,當大家把目光都集中於中軸線上的主建築和東西六宮時,您有沒有發現在慈寧宮區域有一座小而精緻的花園,園中的一處涼亭與別處大不相同。
  • 北京故宮太和殿的脊獸
    一九五六年夏天,一個風雨之夜,北京鼓樓附近的居民突然聽到一陣震耳的雷聲,第二天發現在鼓樓牆根躺著兩根精鐵鑄造的巨大鐵條。經過查看,原來是屋頂上殿脊獸「龍鬚」被擊落下來。有人把其中一根「須」稱了一下,竟有十五斤重。大家十分驚奇,平時不為人注意的殿脊獸,它的「須」竟是這麼巨大。
  • 電視劇裡都是騙人的,故宮裡最重要的太和殿竟不是上朝的地方?
    太和殿是故宮裡最重要的宮殿,這一點無需質疑。但是我們印象中萬官朝拜還有上早朝的地方竟然不在這裡?讀歷史漲知識,解疑惑,真是誠不欺我啊!在故宮的宮殿中太和殿規模最大,高達二十七米,有五個籃球場那麼大。一般在皇帝繼位、過生日、春節等時候才會在這裡集會,並且在周圍的十八個香爐裡全部焚香,所以每到重大的節日,太和殿就籠罩在雲霧中,好似置身仙境一般。那麼上朝到底是在什麼地方呢?每個朝代習俗還不太相同,比如說明朝是在太和門進行,清朝時候在乾清門進行。所以皇帝在太和殿辦公的誤解我們要從此解除掉了。
  • 開國大典前夕北京故宮:清理出25萬立方垃圾,宮殿屋頂長草,沒有遊客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明清兩朝皇宮。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歷經600多年的風風雨雨的故宮早已殘破不堪,地面坑坑窪窪,牆壁斑駁,一幅破敗的景象。
  • 碩士畢業後,我應聘到故宮修房子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75後古建築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周乾,碩士一畢業就進了宮,親身參與了太和殿的百年大修,從此在故宮一待17年。與此同時,30萬張金箔從南京金箔廠運了過來,為外簷「換裝」;70多歲的老專家也被故宮返聘回來,親自重畫彩繪;屋頂更換部件、牆皮重新抹灰......太和殿終於在兩年半後「鬆綁」,脫下層層腳手架,依舊雍容大氣地佇立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危機解決,而周乾也再沒離開過紫禁城。如今他的辦公室位於紫禁城西北角,一個叫城隍廟的院落裡,距離太和殿僅僅600米。
  •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重開放 閉關兩年殿外長荒草
    墩接修補腐朽木柱 更換破碎琉璃瓦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今天重新開放  閉關兩年太和殿外長荒草  本報訊(記者李潔陳斯)今天上午,故宮太和殿在經過歷時兩年半的修繕後,恢復清朝鼎盛時期的面貌,重新向遊客開放。
  • 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建築,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太和殿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為御門聽政)、乾清宮(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還有養心殿(清朝後期垂簾聽政)的,並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
  • 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記者曲志紅、隋笑飛)我國最具知名度的古建築故宮太和殿今年1月6日起封閉大修,到底將如何修繕這座昔日皇權象徵、今天珍貴遺產的大殿,一直受到海內外人士廣泛關注。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28日於此間介紹說,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運用傳統材料工藝技術和現代科技保護材料技術相結合進行保護維修」,工程將很快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他表示,「有決心、有信心把太和殿保護維修工程做成名副其實的優質工程」。    位於紫禁城南北中軸線的最顯要位置的太和殿,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建築物,是明清兩朝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
  • 北京故宮博物院_2018故宮旅遊攻略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一直嚮往的神聖之地,風景很美。故宮的建築群保存得非常完好,無論是恢宏的氣勢、絕佳的建築,還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都讓人印象深刻。北京故宮  春季氣候舒適,在故宮賞花是不錯的選擇;夏季炎熱,可在室內參觀;秋季,北京秋高氣爽,紅葉滿地,遊覽故宮非常合適;冬季雖然寒冷,但是故宮的雪景確實美不勝收。
  • 北京故宮知識大全!「圖文詳解」
    >北京故宮知識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2年,北京故宮開始進行為期19年的大修。北京故宮最大的宮門。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初稱奉天門,曾一度改稱皇極門。門內為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堪稱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門。現存建築為清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重建。面闊九間,進深三間,建築面積一千三百平方米。重簷歇山頂,漢白玉基座,梁枋等彩繪。門前銅鼎四隻,為明代鑄造的陳設銅器。列銅獅一對,左雄右雌,威武兇悍,是故宮六對銅獅中最大的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