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裡都是騙人的,故宮裡最重要的太和殿竟不是上朝的地方?

2020-12-20 歷史天空中的一朵雲

太和殿是故宮裡最重要的宮殿,這一點無需質疑。但是我們印象中萬官朝拜還有上早朝的地方竟然不在這裡?讀歷史漲知識,解疑惑,真是誠不欺我啊!

在故宮的宮殿中太和殿規模最大,高達二十七米,有五個籃球場那麼大。但是它並不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的皇帝上朝、處理政務的地方,而是舉行盛大慶典儀式的地方。一般在皇帝繼位、過生日、春節等時候才會在這裡集會,並且在周圍的十八個香爐裡全部焚香,所以每到重大的節日,太和殿就籠罩在雲霧中,好似置身仙境一般。

那麼上朝到底是在什麼地方呢?每個朝代習俗還不太相同,比如說明朝是在太和門進行,清朝時候在乾清門進行。所以皇帝在太和殿辦公的誤解我們要從此解除掉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太和殿裡處處象徵最高等級的「配置」吧。

第一個重要的等級標誌就是屋頂了,故宮裡宮殿有非常嚴格的等級要求,太和殿是重簷廡殿屋頂,也就是不是單簷的,並且有五條屋脊,這是古代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屋頂了。只能用在皇宮還有廟宇裡最重要的建築上。其他的宮殿都不能與之媲美,比如說中和殿只有四條屋脊,是四角攢尖頂的形式,保和殿是歇山頂,它是僅次於重簷廡殿頂的形式。

第二個標誌就是屋頂走獸的數量了,太和殿屋頂上有多達十隻的走獸,也象徵著這是最尊貴的宮殿了。

最後一個就是宮殿臺基了。我們站在太和殿的前面,感覺如此的莊嚴、尊貴,就是因為它不僅規模大而且非常高大,它不是直接蓋在平地上的,而是有高達三層的八米高的臺基,相當於三層樓那麼高。之所以建高高的臺基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建築物,抬高建築,防止下雨的時候雨水倒流入宮殿。太和殿旁邊的宮殿就只有一層臺基了,對比可謂是非常明顯了。

擁有如此「高配置」的太和殿,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故宮第一宮殿。我們現在的很多場所也是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環境和風格。比如說遊樂場就要營造一種五光十色的氛圍,學校就要營造緊張有序的環境,工作場所就是嚴肅簡潔的風格。這種環境的營造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對哪種場所的環境印象深刻呢?歡迎留言一起交流哦。

相關焦點

  • 故宮太和殿的地磚並不是金子做的,為何叫金磚,你知道原因嗎?
    故宮近些年來的名氣越來越大,作為首都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故宮的獨特魅力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目光,大家都希望能夠在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宮殿裡尋找中國民族曾經的燦爛輝煌。故宮是明朝永樂年間建造的,建成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自從故宮對外開放以來,很多遊客爭相進去參觀遊覽,其中故宮三大殿是最受關注的景點。尤其是故宮的太和殿,那是以前皇帝上朝辦公的地方,舊時又被稱為「金鑾殿」,皇帝每天都在這裡舉行朝會,大臣們有什麼奏議也都是在這裡提出,可以說太和殿成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
  • 故宮太和殿是紫禁城裡最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皇權的「金鑾殿」
    故宮裡大小房間號稱9999間半,據考證8000間左右,能叫宮殿的有70多間,其中最大最高最重要的一間,就是太和殿。位於前朝三殿之首,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先後被稱為「奉天殿"、"皇極殿」,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故宮必去的幾個宮殿,上朝的「金鑾殿」,還有金磚鋪地的中和殿
    要說到去故宮,相信很多人都是為了感受一下古代皇室生活的環境,以及古時候的氣息,並且故宮也是沒有讓大家失望,每年國家都會對故宮進行修繕,來保持建築的原樣,我相信很多人都去過故宮,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下面的這幾個地方。
  • 故宮最應該去打卡的地方!不是延禧宮,也不是金鑾殿,而是這裡
    提起故宮,相信中國人都知道,這裡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宮,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很多人來到北京都會到故宮參觀,主要是人們都有好奇心,想親眼目睹一下皇帝的家,看看真實的皇宮和電視劇裡看到的是否一樣。很多人來故宮旅遊時不知道怎麼看才好,有的人跟隨導遊匆匆轉一圈走人,有的遊客逢宮殿必進,隔著窗戶往裡面看一眼就走,有的遊客專門挑選自己聽說過的宮殿看看,有的遊客僅憑在電視裡看到過的宮殿有選擇的參觀,比如今年比較火的延禧宮,比如俗話說的金鑾殿(太和殿),其實,故宮最應該打卡的地方不是延禧宮,也不是金鑾殿,而是這裡。
  • 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建築,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如今很多人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
  • 專家維修故宮,無意發現太和殿的秘密,為何要鋪十五層地磚?
    故宮是北京一座標誌性建築,這裡也被稱為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古都的都城,北京城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故宮又建在北京的正中間,所以非常的重要。而且故宮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皇宮,整個故宮主要是由木頭建造完成,即便是後來經過幾次翻修也依舊是保留著最原始的建築風格和材料,不管是從歷史地位還是建築的研究價值,故宮都是近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宮殿遺址。
  • 老北京故宮三大殿不為人知的皇宮故事
    故宮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中心位置,其中重要建築為太和、中和、保和外朝三大殿。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宮殿七十多座,房屋超過九千間。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 「遊」北京故宮裡的故事第三篇——太和殿
    在太和門門前有兩青銅獅子,故宮一共有六對銅獅,看門獅子都是有規矩的,一雌一雄,此處的銅獅是故宮最大的,左雄右雌,雄獅腳底是繡球,雌獅腳底是小獅子。在我們前面雄偉壯麗的這座唯一最高等級的大殿,太和殿也就是我們民間所說的「金鸞寶殿」。從基座上我們稱之為須彌座。
  • 故宮太和殿地磚裂開,工人修繕時發現一秘密,專家:朱棣太狡猾
    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後所建,始建於永樂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歷時14年完成,紫禁城內的建築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是東方三大殿。
  • 延禧攻略裡帝后妃嬪生活的紫禁城
    最近熱播延禧攻略,雖然是在橫店取景的,但是開機前,吳謹言,秦嵐,聶遠,佘詩曼,這些主演都來故宮走了一遍,感受了一下。延禧攻略雖然講的是乾隆朝的故事,但是紫禁城卻是明朝就有的,從朱元璋第四子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就建成了。
  • 故宮裡最神秘的三面鏡子,顯得十分詭異!
    故宮裡最神秘的三面鏡子,顯得十分詭異!故宮一直都是我國歷史文化最著名的代表,它的恢弘大氣,吸引了不少國人前去參觀。因為故宮的建築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典型,所以人們在參觀的時候一直都是看著它的外表和它的構造,很少有人會抬頭往上看,看上面都有什麼東西。很多人去故宮的時候,參觀太和殿是他們的首選之一,在太和殿的正中央,端端正正的放著一把龍椅,大多數人們只注意到這把龍椅,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龍椅的上方還有一面鏡子,這就是傳說中的軒轅鏡。
  • 故宮裡的匾額都出自哪位皇帝之手?又都是什麼用意?
    既然提到了正大光明和勤政殿,你肯定馬上就能聯想到故宮裡大量的匾額。的確,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有著不計其數的宮殿等著被匾額標記:或是作用、或是警示、或是心情,將故宮稱為「皇家匾額博物館」也不為過。 今天咱們就挑幾個比較著名的說說,它們都出自誰手,又都是啥含義。
  • 故宮太和殿上的神獸
    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二十四位皇帝在這裡生活居住治理國家。而在故宮裡面有著很多有特殊寓意的動物。今天來聊一聊故宮太和殿上的那些動物。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裡最大的宮殿,是明清兩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太和殿的屋頂房脊兩端有兩個全國現存最大的螭吻(chi,wen)。
  • 故宮,你往人群裡走只能看到人,跟著我走,帶你看最美的故宮
    ,你往人群裡走只能看到人,跟著我走,帶你看最美的故宮在北京故宮可謂是一處非常標誌性的景點,而且相信不少的外地遊客多多少少應該都去過北京吧,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來到北京遊覽故宮的遊客數量也在與日俱增,但是對於故宮的參觀路線,很多遊客是非常迷糊的,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來到北京,如果想要去參觀故宮的話,那麼應該遵循哪些線路呢?
  • 太和殿不是一天建成的
    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的紫禁城今年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早已籌備了一系列重磅展覽為其慶生,部分宮殿也將完成升級改造,開門迎客。在紫禁城裡,修修補補是常態,文物如此,建築亦是。就以故宮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例,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站在太和殿廣場看臺基上的太和殿,總覺得廣場太大,大殿的威嚴和高大被削弱了很多。朝鮮人樸趾源1780年隨使團參加乾隆皇帝70壽誕時就對太和殿產生過疑問, 「大抵太和殿乃天子出治之所,而不甚高大,問諸他人,則所見略同,初頗訝之」 。
  • 整個中國只有故宮中的「太和殿」才有的神獸
    中國古人無論建造什麼東西都講究驅邪避兇,紫禁城是古代最高權力者所居住的地方,各種講究就更是數不勝數了,也可以說是集古人建築精華的地方。行什——太和殿多出的第十個小獸太和殿,在民間俗稱為金鑾殿,是明清兩代皇帝用於舉行重大典禮的活動場所,並不是皇帝常用的宮殿,但是這並不影響太和殿在故宮中的地位。在太和殿的屋簷上方有十一個雕飾,除了第一個是常用的騎鳳仙之人外,還餘有十個,一般來說「九」是古代最大的數字,皇宮也不例外,但太和殿屋簷頂上卻多出一個,為十個。
  • 碩士畢業後,我應聘到故宮修房子
    午門其實是明清帝王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比如說農曆新年,皇帝會派人在午門宣布過年啦,皇帝大婚也會在午門做宣告。多種多樣的儀仗用具而且午門的廣場上,有各種的「法駕滷簿」,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儀仗,比如說寶象、輅車(兩輪的車子),來展示它禮儀的地位。太和門廣場進入午門後就是太和門,它在明代,是皇帝上朝的地方。
  • 北京故宮遊覽路線詳解:中軸線上的古建築群
    毫無疑問,故宮是北京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那裡每天都是人頭攢動,人來人往。但由於故宮面積太大,景點多,又相當集中,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既不漏掉主要的景點,又不走回頭路,將該看的都看到,該走到的都走到,選擇一條最佳的遊覽路線,成了每名遊客的難題。
  • 在紫禁城裡,太和殿是一座什麼樣的宮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 北京故宮太和殿的脊獸
    有人把其中一根「須」稱了一下,竟有十五斤重。大家十分驚奇,平時不為人注意的殿脊獸,它的「須」竟是這麼巨大。不過,鼓樓的這對脊獸,還不及北京故宮太和殿的脊獸宏大。太和殿的脊獸高三米四,重三千六百五十公斤,由十一塊構件拼裝而成,黃色琉璃,瑩晶絢麗,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