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中國只有故宮中的「太和殿」才有的神獸

2021-01-15 愆之行

中國古人無論建造什麼東西都講究驅邪避兇,紫禁城是古代最高權力者所居住的地方,各種講究就更是數不勝數了,也可以說是集古人建築精華的地方。

九在古代的意義

皇帝稱為九五之尊,所以「九」在古代也是龍的象徵數字,一方面是因為「九」字本體像一條龍伸出龍舌的形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九」是陽數中的極數,也是單數中的最大數。

所以在古代社會中,能夠用九個神獸為建築物驅邪避兇的也只皇家才能使用,但紫禁城中的太和殿卻是一個例外。

行什——太和殿多出的第十個小獸

太和殿,在民間俗稱為金鑾殿,是明清兩代皇帝用於舉行重大典禮的活動場所,並不是皇帝常用的宮殿,但是這並不影響太和殿在故宮中的地位。

在太和殿的屋簷上方有十一個雕飾,除了第一個是常用的騎鳳仙之人外,還餘有十個,一般來說「九」是古代最大的數字,皇宮也不例外,但太和殿屋簷頂上卻多出一個,為十個。

這十個小獸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以及多出的一個小獸——行什。

行什,是一種帶翅膀猴,手拿金剛杵的小獸,因為排在第十位,所以稱為「行什」。

太和殿為什麼這麼特殊,要比其它地方多出一個神獸呢?

很多人一定會奇怪,為什麼太和殿會這麼特殊,雖然太和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築物之一,但是也並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就這麼特殊。

其實這與太和殿數次發生的大火有關,據史料記載,太和殿自建成之日起就發過四次大火,這對於古代最高權力者居住的地方來說是可不思議的。

太和殿第一次大火就發生在明朝永樂十九年,此時距離太和殿建成不到百日;第二次則是明朝嘉靖三十六年,由打雷引起來的大火;第三次則是明末萬曆二十五年,由李自成放火燒毀;最後一次則是在清朝康熙十八年,御膳房起火引起的。

可以說太和殿自建成之日起就多災多難,也是正是因為數次大火,太和殿屋簷上才出現第十個小獸「行什」。

「行什」頗像中國神話傳說的雷公,同時行什手中所拿金剛杵在佛經中也具降魔的作用。而這也是太和殿為什麼比其它建築要多出一個神獸原因所在。

相關焦點

  • 故宮太和殿上的神獸
    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二十四位皇帝在這裡生活居住治理國家。而在故宮裡面有著很多有特殊寓意的動物。今天來聊一聊故宮太和殿上的那些動物。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裡最大的宮殿,是明清兩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太和殿的屋頂房脊兩端有兩個全國現存最大的螭吻(chi,wen)。
  • 故宮太和殿屋脊神獸的起源和獨特意義
    時值隆冬草木凋零,吳某沿途欣賞建築之美,卻發展排雲殿西北脊上的「仙人騎鳳」不見了,他趕忙反應了此事,得到了官方回復——大風把此物吹落下來,他這才放心了。寓意雖好難卻免有封建迷信的嫌疑,太和殿有此神獸避火,卻在明清兩代發生了四次大火災,均被燒毀,我們現在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說來也奇怪,太和殿的四次大火,三次燒在明代,清代只有一次,莫非神獸更庇護清代?其實不然,康熙年間重建太和殿後,用鐵鏈將屋頂與大地相連,當時只是為了固定屋頂。這無意之舉,卻起到了避雷針的作用,讓太和殿免除了雷擊的火災。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太和殿垂脊10個神獸)去過故宮的朋友肯定對太和殿上的10個小獸有很深的印象,在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琉璃瓦上蹲坐著這些小獸,它們是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意味著只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太和殿的垂脊上則是10個小獸,按照《大清會典》的記載,這十個小獸按照固定的順序排列,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這10個小獸只有在太和殿上才齊全,而在「中和殿」及「保和殿」的屋頂上只有9樣小獸,其他殿宇按照等級依次遞減。太和殿兩層屋簷,共有8條垂脊,上面的裝飾,共8個仙人,80個小獸。
  • 故宮開放!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神獸」世界!
    作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之一,故宮氣勢恢宏,紅牆綠瓦上,飛簷雕壁間無不顯示著中國古代建築的極高水準。站在金水橋上,屋頂那一排排屋脊獸映入眼帘。這些故宮裡的小怪獸是不是也有著秘而不宣的往事?今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這些「神獸」世界!
  • 故宮太和殿上的屋脊六獸
    屋脊六獸典故  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在其他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
  • 紫禁城中的小瑞獸之太和殿上的10個脊獸
    一般來說,古代屋頂上脊獸最高品階為9隻,而太和殿的屋頂則多加了一隻行什,共10隻,成為整個中國古代建築中最獨特的形式。太和殿簷脊獸故宮博物院這10個脊獸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龍、鳳和獅子了,那麼其他的幾隻脊獸又有怎樣的來歷呢?
  • 探訪故宮神獸,跟隨博物館館長,走進不一樣的故宮
    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這是明清兩代的故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至今,已經有600年的歷史了。每次探訪故宮,我都像第一次來一樣,能有很多新的收穫。從午門進入,走過金水橋,進入太和門,來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最後來到乾清門。這是故宮的前朝。從乾清門開始往北,是皇帝的後宮。
  • 故宮600年大展來了!紫禁城屋脊上的神獸搬下來給你看!
    在600年的傳承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這裡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實物例證,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大成之城」。這次大展,紫禁城裡的著名「小獸」,也從屋脊上「搬到」了展廳裡。「五脊六獸」其實特指中國傳統建築的一種裝飾,我們在宮殿和廟宇的房脊上,常常看到一些形狀各異的小獸依次排列,使建築更加宏偉莊重。古書有云: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也。後來,神獸發展為裝飾功能,中國古人將屋脊上的小獸,奉為神獸,並頂禮膜拜,認為它們可以「護脊消災」。神獸越多,建築級別越高,均為奇數,常見為一、三、五等。
  • 故宮太和殿有10隻屋脊神獸,其中獨一無二的那隻叫什麼?
    太和殿民間俗稱「金鑾殿」,位於故宮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是故宮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始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北京故宮太和殿將關閉大修
    【南京日報報導】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進行全面修繕。為此,自2006年1月6日起關閉太和殿,進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2007年年底結束。施工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在太和殿施工區域將增添有關太和殿歷史和保護修繕的知識展示,並在維修保護遮蔽棚上用大幅噴塗形式再現太和殿的雄偉景象。
  • 象徵皇權的數字是九,為什麼太和殿屋頂上有十隻神獸?原因竟是這
    太和殿屋脊上的脊獸有十個,有朋友說不對啊,明明是十一個呀,那您是把最外頭那個仙人騎鳳也算在神獸裡了。據說這個仙人騎鳳指的是齊閔王,說他有一次打敗仗了,被追殺到一條大河邊,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正在這走投無路的時候,飛來一隻鳳凰馱著他逃命去了,於是這仙人騎鳳也就寓意著遇難成祥。不過有朋友肯定會問,你不是說最高級別應該是九隻嗎,怎麼還多出一隻啊?
  • 故宮太和殿前兩大神獸,對古代皇帝來說,龍椅都沒有它們有吸引力
    故宮,一座北京的老房子,攏共也就住過兩家人,一家姓朱,一家姓愛新覺羅,兩家人住了600年左右,這座穿越了時光的老房子變成了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博物館,館藏文物180萬件,
  • 《太和殿》|紫禁城美學精華,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太和殿》一座宮殿展現紫禁城美學精華,500幅彩圖拆解太和殿建築細節細微之處展現古人巧奪天工的精湛技藝,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日前,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博士後合作導師、故宮古建專家周乾先生所著《太和殿》出版。
  • 太和殿神獸出沒,藏在家宅中的守護神!
    世人皆知中國有很多神秘的傳說與傳統文化,其中古建築構造一直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年剛好是故宮建成的第600年,故宮那邊也在9月10號開放了周年特展,而太和殿的建築屋頂、以及罕見的十方神獸,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 故宮太和殿修繕工程年底啟動
    據京華時報報導昨天,故宮博物院負責人向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匯報工作時表示,今年年底將啟動太和殿的修繕工程。  據故宮博物院工程管理處張克貴稱,太和殿修繕工程將於年底啟動,其它兩大殿也將進行修繕。三大殿的修繕工作將輪流進行,不影響遊客參觀。
  • 故宮救火演習模擬太和殿遭「雷擊」
    時間:2016年10月10日   地點:故宮  事件:故宮舉辦消防救火演習,模擬太和殿遭「雷擊」失火。  平靜的太和殿門口,突然冒起了白煙,驚慌的「遊客」們從丹陛兩側的樓梯跑出,廣場上傳出了「故宮博物院太和殿起火」的廣播聲……  昨早10時許出現的這一幕,是故宮博物院在太和殿廣場舉辦的建院以來最大規模的消防實兵演習,假定太和殿遭到雷擊,悶頂內發生「火災」後的處置情況。
  • 屋脊獸之太和殿的屋脊獸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 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 「遊」北京故宮裡的故事第三篇——太和殿
    在仔細的觀察一些這五座橋,只有中間的橋,為雲龍圖案。只有皇帝,皇后可以走。現在讓我們來體驗一下皇帝,皇后的感覺吧。太和門在明代是「御門聽政」之處,在明朝太和殿失火,為了不影響早朝,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頒發詔令,處理政事。
  • 故宮屋頂上的小動物都是啥
    獬豸(音:謝致),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很像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怒目圓睜,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沒錯,它在龍生九子中排行老八,是古代中國傳說的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狎魚也是中國宮殿建築的脊獸之一,蹲在太和殿屋頂上的這尊起的是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它是龍,卻叫牛——鬥牛
  • 鎮水獸、防火獸、避雷獸,最豪華神獸陣容,在故宮太和殿屋脊上
    中國許多保存了上千年的古建築,經歷了不止一次地震,仍能完好如初,原因就在於此。不過,木建築並非完美,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不能防火。從古至今,許多宮殿包括今天的故宮,都發生過不止一次火災。而一旦發生火災,宮殿常常被焚燒殆盡,造成的損失相當大。宋代時,還有專門的救火隊,他們在望火樓裡日夜巡視,利用梯子、唧筒、水囊等工具救火,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