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太和殿修繕工程年底啟動

2020-12-20 搜狐網

  據京華時報報導昨天,故宮博物院負責人向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匯報工作時表示,今年年底將啟動太和殿的修繕工程。

  據故宮博物院工程管理處張克貴稱,太和殿修繕工程將於年底啟動,其它兩大殿也將進行修繕。三大殿的修繕工作將輪流進行,不影響遊客參觀。張克貴說,修繕工人目前正在對太和殿的大部件進行「體檢」,「體檢」結束後將對太和殿木結構、彩畫等殘損部分進行檢修。三大殿的修繕工程將於2007年上半年全部結束。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說,目前故宮古建築普遍存在自然力造成的損傷,61%的古建築屋頂琉璃瓦嚴重脫釉,外簷彩畫普遍陳舊、龜裂甚至脫落,大部分內簷殘損嚴重,有6000餘米長的漢白玉石欄杆和大面積的石質材料普遍風化。

  晉宏逵說,為使殘損琉璃瓦件得到保護,故宮博物院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將脫釉琉璃瓦件施釉重燒、用高分子材料清洗瓦件、粘接裝飾構件等。

相關焦點

  • 北京故宮太和殿將關閉大修
    【南京日報報導】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進行全面修繕。為此,自2006年1月6日起關閉太和殿,進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2007年年底結束。施工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在太和殿施工區域將增添有關太和殿歷史和保護修繕的知識展示,並在維修保護遮蔽棚上用大幅噴塗形式再現太和殿的雄偉景象。
  • 北京故宮太和殿修繕一新7月16日起重新開放(圖)
    北京故宮太和殿修繕一新7月16日起重新開放(圖) 2008年07月15日 2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7月15日,北京故宮太和殿在為重新開放做最後的準備。故宮太和殿大修工程持續兩年半,7月16日起,竣工的北京故宮太和門、太和殿、神武門將重新開放。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 舉世聞名的「金鑾殿」故宮太和殿有望於明年修繕
    舉世聞名的「金鑾殿」———故宮太和殿明年有望啟動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27日,記者從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代表著皇家頂級規制的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成,修繕方案也已送報北京市及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據悉,2008年前這座中國最大的單體古建築將再現其恢宏、莊嚴風採。
  • 圓明園大水法擬限遊客人數 故宮太和殿6月開始修繕
    信報訊(記者趙磊)「太和殿今年6月正式開始修繕,預計明年年底完成。」昨天市政協文史委部分委員視察故宮、頤和園和圓明園。據了解,頤和園佛香閣景區的排雲殿今天正式開放,圓明園的大水法遺址將限制遊客數量。  太和殿明年修完  昨天一大早,委員們就來到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周圍已經建上圍擋。
  • 故宮太和殿重建300年來首次大規模保護修繕(圖)
    故宮太和殿「穿上」防護外衣  本報訊 (記者 黃濤) 昨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宣布,太和殿重建300年來的首次大規模保護修繕工程正式進入探察階段。  從1月6日起,故宮太和殿開始閉門謝客。截至昨天,整座大殿已經被錯落有致的鐵架子圍了個嚴嚴實實。
  • 故宮養心殿啟動修繕 「閉門謝客」兩年選拔培訓匠
    明天(3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將正式啟動對養心殿的修繕。而在這之前養心殿已經「閉門謝客」兩年零八個月了。兩年多的時間,故宮人到底在做什麼?養心殿的修繕工作此前為何遲遲沒有開工?始建於永樂年間的紫禁城,再過兩年就600歲了。這裡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
  •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重開放 閉關兩年殿外長荒草
    墩接修補腐朽木柱 更換破碎琉璃瓦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今天重新開放  閉關兩年太和殿外長荒草  本報訊(記者李潔陳斯)今天上午,故宮太和殿在經過歷時兩年半的修繕後,恢復清朝鼎盛時期的面貌,重新向遊客開放。
  • 故宮太和殿地磚裂開,工人修繕時發現一秘密,專家:朱棣太狡猾
    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後所建,始建於永樂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歷時14年完成,紫禁城內的建築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是東方三大殿。
  • 故宮太和殿年初大修(圖)
    >   瑞雪中的太和殿國新圖片  據新華社電  (記者楊玉峰、容安才)記者日前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據悉,目前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
  • 故宮太和殿百年大修工程過半(圖)
    「這標誌著金鑾殿百年大修工程完成近六成。」昨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透露,明年奧運前,彰顯皇家氣派的太和殿有望重新迎客。寶匣半個世紀後「回家」  此次安放在太和殿正脊中心的寶匣為銅鎏金質地,抽屜樣式,表面雕有龍紋,體積大約是25釐米×30釐米×8釐米。
  • 故宮太和殿年初大修 重繪彩畫更換琉璃瓦
    後年十月竣工  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明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昨天,記者從故宮了解到,該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預計最快在明年1月初開始啟動前期的腳手架搭建工程  棄用傳統修繕工序  「落架大修」是中國古建修繕工程常用的工序,但此次大修卻不會採用整體落架的方式,即不會採取將建築各部件按照嚴格順序拆下,然後再按拆時順序逐一「組裝」。
  • 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記者曲志紅、隋笑飛)我國最具知名度的古建築故宮太和殿今年1月6日起封閉大修,到底將如何修繕這座昔日皇權象徵、今天珍貴遺產的大殿,一直受到海內外人士廣泛關注。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28日於此間介紹說,故宮太和殿維修工程「將運用傳統材料工藝技術和現代科技保護材料技術相結合進行保護維修」,工程將很快步入實施階段,計劃工期兩年。他表示,「有決心、有信心把太和殿保護維修工程做成名副其實的優質工程」。    位於紫禁城南北中軸線的最顯要位置的太和殿,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建築物,是明清兩朝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
  • 聚焦故宮太和殿
    2007年4月5日,在高達35米的保護罩下,太和殿修繕正式開始。 太和殿修繕歷程回顧     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 據悉,目前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     據介紹,「落架大修」是中國古建修繕工程常用的工序,但此次大修卻不會採用整體落架的方式,即不會採取將建築各部件按照嚴格順序拆下,然後再按拆時順序逐一「組裝」。     此次修繕工程會肩負一項調查任務,即將太和殿建築打開,查看各部件的損失情況。「這相當於為太和殿做一次外科手術。」
  • 專家維修故宮特大發現:重現太和殿驚天秘密,專家:朱棣太殘忍
    提起我國的故宮,作為古代權利最高的所在地,故宮內發生了很多的傳奇事件。眾所周知,朱棣成功篡位後,他最終定都北京,並且將紫禁城進行進一步擴建。據相關資料記載,為了修建故宮,朱棣曾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隨後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如今富麗堂皇的故宮才會展現在世人面前,國家對於故宮的修復十分盡力,儘管故宮十分龐大,光是房間就達到了驚人的一萬間,國家對於故宮的每一片磚瓦都細心呵護,尤其是故宮中最重要的地方——太和殿。
  • 故宮古建專家用500幅彩圖 「拆解」太和殿的前世今生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於明萬曆年間來華,在《利瑪竇中國札記》中描述了紫禁城宮殿建築修繕所需木材的運輸方式:神父們在運河邊看到把梁木捆在一起的巨大木排和滿載木材的船,由數以千計的人拉著沿岸跋涉。有些一天只能走五六英裡。這樣的木排來自遙遠的四川省,兩三年才能運到首都。」這是世紀文景日前出版的新書《太和殿》中收錄的一則小故事。
  • 北京:故宮對太和門、太和殿地面保養維修月底完工
    故宮博物院太和門至太和殿廣場地面保養維修工程施工進入衝刺階段,預計五月底完工。自開工以來,項目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翻閱大量歷史資料,並邀請古建專家現場指導,提高工藝水平,在保護性拆除時挑選保存比較完好的原有地磚,用到其它局部揭墁區域,減少地原有地面幹預,最大限度地確保修舊如舊。據了解,太和門和太和殿廣場,因年久失修,地面大面積坑窪不平,造成局部積水,遊人行走不便。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太和殿垂脊10個神獸)去過故宮的朋友肯定對太和殿上的10個小獸有很深的印象,在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琉璃瓦上蹲坐著這些小獸,它們是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意味著只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太和殿的垂脊上則是10個小獸,按照《大清會典》的記載,這十個小獸按照固定的順序排列,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這10個小獸只有在太和殿上才齊全,而在「中和殿」及「保和殿」的屋頂上只有9樣小獸,其他殿宇按照等級依次遞減。太和殿兩層屋簷,共有8條垂脊,上面的裝飾,共8個仙人,80個小獸。
  • 故宮太和殿正脊正式合龍驅邪寶匣歸位
    故宮從去年底開始整體維修工程,預計一期工程將在2008年奧運會前完成。故宮博物院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後,故宮在維修工程中將按照傳統舉行相關儀式,這次「鎮物」歸安原位就是一次嘗試。「鎮物」原存於庫房按傳統做法,中國古建會在頂部中間放入一個空匣,內部盛放五彩絲線、錢幣、五穀及一些小型金銀器,其用途是為了『鎮災驅邪』。此次,在故宮太和殿修繕工程中,殿頂並無鎮物。這是因為鎮物在解放後的大修中被取下,放入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