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開放!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神獸」世界!

2020-12-20 知識就是力量

撰文 / 周乾(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29日,北京市宣布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宣布將從5月1日起有序開放。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激動!

作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之一,故宮氣勢恢宏,紅牆綠瓦上,飛簷雕壁間無不顯示著中國古代建築的極高水準。站在金水橋上,屋頂那一排排屋脊獸映入眼帘。這些故宮裡的小怪獸是不是也有著秘而不宣的往事?今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這些「神獸」世界!

神獸是顆「螺絲釘」

故宮宮殿屋頂的神獸,最初的功能卻是一顆顆「螺絲釘」。因為宮殿的屋脊是屋面兩個坡的交線,這個位置用來粘瓦的泥巴一般非常厚且鬆軟,瓦放在泥巴上容易產生下滑。為了防止瓦下滑,古代工匠常常用釘子來固定該部位的瓦。然而,裸露的釘子很容易在空氣中生鏽,因而工匠便給釘子戴了個「帽子」,還做了個造型,這個「帽子」的造型就是不同形象的神獸。久而久之,神獸逐漸與屋脊部位的瓦件連成一體,成為了防止雨水滲漏和屋脊鬆散脫裂的重要琉璃部件,對脊的連接部起著固定、支撐、裝飾作用,默默守護了幾百年。真真是 「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梁思成)。

雪中的神獸

神獸披了「金」衣裳

這些神獸歷經滄桑巨變,卻依舊光鮮亮麗。這是怎麼做到的?原來,屋頂神獸是用琉璃瓦燒制而成。琉璃瓦與普通陶瓦都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過原料處理、成型、乾燥後,在高溫下燒制而成。但琉璃瓦還在瓦胎體表面施加釉料,並進行第二次燒制以獲得光亮而又黏接牢固的釉面層,這種釉面層牢牢地與瓦胎體黏接在一起,很難脫落。

從化學成分來看,琉璃瓦的主要成分有氧化鉛、二氧化矽、氧化銅等。其中,氧化銅是呈色劑,它採用鉛丹作助熔劑。琉璃瓦之所以有如此豐富的色彩是因為其主要著色劑是鐵、銅、錳、鈷等金屬氧化物,在燒制過程中,鐵使釉呈黃色,銅使釉呈美麗的翠綠色,錳使釉呈紫色,鈷使釉呈藍色等。

紫禁城在明代建造之初,屋頂就使用了以黃色為主的琉璃瓦,屋頂上的神獸也因此外表披了一層琉璃釉料,不僅不容易脫落,還具有防水、保持屋頂恆溫、防止瓦件風化、保持表面清潔等優點,這使得神獸的形象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像披了件「金」衣裳。

太和殿上的神獸為什麼是10個?

原因是火災。據統計,自紫禁城建成以來,太和殿至少遭受過5次火災,每次太和殿被焚毀後,皇帝都要下令重建。而當太和殿第5次著火後重建時,面臨嚴重的材料不足問題。工程負責人梁九在材料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把太和殿的開間(長度方向每兩根柱子的間距)做了改動,由原來的9間變成11間,使很多尺寸較小的楠木就能用上了。

首位為騎鳳仙人

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開間數量為9間,屋脊獸也是9個。開間變成11間,屋頂又要重新排瓦,而且對應的尺寸也要變。梁九發現,排完9個屋脊獸後,每個屋角恰恰多出一塊地方,而且恰好能放下一塊瓦。梁九決定在這塊空地上增加一個小獸——行什。此提議終獲得康熙皇帝批准。至於為什麼放行什,是因為它在外形上很像雷公(雷震子),也就是上天主管打雷的神。造成太和殿多次火災的重要原因是雷擊,因此在太和殿屋角放行什,寓意非常明顯:希望「雷神」多「關照」。

今天,神獸的世界有沒有讓你

重新了解故宮。

相關焦點

  • 故宮600年大展來了!紫禁城屋脊上的神獸搬下來給你看!
    展廳裡的小獸我們經常會聽到「五脊六獸」這個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煩意亂,忐忑不安。「五脊六獸」其實特指中國傳統建築的一種裝飾,我們在宮殿和廟宇的房脊上,常常看到一些形狀各異的小獸依次排列,使建築更加宏偉莊重。古書有云: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也。
  • 故宮太和殿上的神獸
    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二十四位皇帝在這裡生活居住治理國家。而在故宮裡面有著很多有特殊寓意的動物。今天來聊一聊故宮太和殿上的那些動物。太和殿螭吻螭吻,一般被認為是龍的兒子,喜歡東張西望,好吞吃,一般被安排在建築物屋脊兩側。螭吻屬水性,能吞火,所以有鎮邪避火的意思。
  • 故宮太和殿屋脊神獸的起源和獨特意義
    頤和園宮殿細心的讀者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故宮之類的達官顯貴家的屋頂都要設計上神獸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古代宮殿屋頂構成上說起。我國古代殿堂多少是磚木結構,屋頂由上等木材作骨架,其上覆蓋瓦片。這要的結構導致屋簷處最前端的瓦片要承受其他瓦片的「推力」很可能會被大風吹落。聰明的古代先人,就用木釘來固定最前端的瓦片。而後,隨著人們對審美和身份象徵的需要,逐漸用更美觀的屋脊神獸來代替木釘。
  • 鎮水獸、防火獸、避雷獸,最豪華神獸陣容,在故宮太和殿屋脊上
    老祖宗的聰明不止於此,他們利用榫卯結構以及鬥拱來完成宮殿等宏偉建築,這樣不但結實美觀,而且能夠有效防止地震,儘管有時候連一根釘子都用不到。中國許多保存了上千年的古建築,經歷了不止一次地震,仍能完好如初,原因就在於此。不過,木建築並非完美,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不能防火。
  • 故宮太和殿有10隻屋脊神獸,其中獨一無二的那隻叫什麼?
    太和殿民間俗稱「金鑾殿」,位於故宮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是故宮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始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故宮太和殿上的屋脊六獸
    屋脊六獸典故  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在其他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
  • 故宮屋脊上的小獸,看盡了百年的光陰
    故宮承載著中國古代數百年的歷史光陰,雄偉壯麗的建築氣勢磅礴,但在建築的頂上卻「生活」著一群反差較大的小獸,它們陪伴故宮走過無數個日日夜夜,見證著興盛走向衰落,它們被統稱為「脊獸」,是故宮屋脊上的守護神。在中國古人的眼中,在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
  • 故宮屋脊上的飛禽走獸,和尋常百姓家的就是不一樣
    去過故宮的人們就會發現,在宮殿屋脊的四角都有一排飛禽走獸做裝飾。如果留心的話,每座宮殿上怪獸的數量還是有區別的。故宮作為皇權的中心,是有要嚴格的等級制度。建築上顏色和數量的使用都非常有講究。屋頂上鋪滿了各色的琉璃瓦,主殿以黃色為主,皇子們的宮殿則用綠色,其他如藍、紫、黑、以及寶石藍等顏色的琉璃瓦則多用在花園或玻璃壁上。而屋頂的怪獸也是很有講究,如太和殿屋頂的正脊的兩端各有一個玻璃吻獸,用來壓住大脊。製作的吻獸造型精美,不僅是建築構件,而且可看作是裝飾物。這些構件被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如龍鳳、獅子、海馬等動物的形象,象徵著吉祥和威嚴。
  • 你知道故宮的符號都有哪些嗎?我們今天來看看屋頂的「脊翔瑞獸「
    文丨易小星故宮博物院對於我們的大小朋友們都是個充滿魅力的所在,關於故宮裡的寶藏我們看到的太多了吧,即使這樣,耳熟能詳的那些也只是九牛一毛,前幾年的故宮文創讓我們認識到了很多可愛的和故宮有關的小物件,比武御貓和脊獸。
  • 探訪故宮神獸,跟隨博物館館長,走進不一樣的故宮
    向斯在《這裡是故宮:鎮守神獸》中,精準地還原了故宮的這些神獸,它們的形象與個性,同時,我們也在他的文字中,了解了它們的歷史演變,神話傳說。這些內容,都是孩子們喜歡的,但鮮少有書籍能夠把這些神獸的故事講得如此精準,準確到故宮中的每一個神獸,都有不同的寓意。
  • FutureLab * 故宮裡的神獸世界 | 神獸工作坊 :創造一隻多頭獸
    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現場「故宮裡的神獸世界」是2020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FutureLab)的特別合作項目。上周六,FutureLab神獸特別工作坊——「創造一隻多頭獸」在西岸藝術中心舉行。由《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策劃人於曉芹擔任導師,帶領小朋友們展開充滿想像力的「多頭獸」創作。「多頭獸」是古代中國和西方都很常見的一種想像的神獸形態。
  • 五脊六獸,大有來頭,跟隨向斯,探訪故宮的脊翔瑞獸
    1.五脊六獸常常有人用五脊六獸,來形容心煩意亂、忐忑不安的情緒。但實際上,「五脊六獸」的本意,和古代宏偉建築的屋頂有關。真正的「五脊六獸」,其實指的是古代宮殿建築上,那些為了穩固屋頂的瓦脊,而給釘子們戴好看的「帽子」。只不過,它們不是普通的模樣,它們是中國古代的神獸。
  • 故宮屋脊上有「五脊六獸」,都是什麼神獸?領頭是神仙?
    ——華崗(中)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263字,閱讀約3分鐘不知道去過北京故宮的讀者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細節,那就是在每一座宮殿建築的屋簷上,通常都有幾個造型各異的小動物雕像。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的名字。古代的屋頂基本都是「山式」屋頂,即屋頂有一個水平的脊和四個垂直於脊的豎脊,遠遠望去就像一座小山。但這些小動物大多出現在這五個屋頂的末端,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都是6個一組。故又稱「五嶺六獸」。
  • 來這個「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尋找答案吧
    去年在全國多個城市巡展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展覽引發熱議,掀起中國傳統文化IP與多媒體技術的跨界風潮。昨天,由故宮博物院出品,「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在上海西岸藝島開幕。圖說:故宮裡的神獸影像圖表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2020年正逢紫禁城建成600年,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以故宮博物院館藏清代御製《獸譜》為藍本,精選出數十種古代神獸,製成數位化「再創作」的多媒體互動作品。
  • 親悅讀|打卡600年故宮,沒有一套合適的書怎麼行?
    全書24冊,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書中小阿哥和小格格與十個紫禁城神獸一起,循著四時節氣,帶領我們探索故宮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受故宮四季之美。索菲爸爸把這套書讀下來的感受是,簡約而不簡單。
  • ...常怡攜新作《故宮怪獸談》走進哈爾濱4所小學 帶你認識中國怪獸
    《故宮怪獸談》浙江文藝出版社常怡姐姐帶你認識故宮裡的怪獸常怡在校園講座分享了在故宮屋脊上的各種怪獸的典籍和故事。《故宮怪獸談》內容較長,是一個更加完整的長故事,風格上更接近魔幻文學,目標讀者是小學高年級與中學生人群。常怡與中國怪獸童話的熱銷常怡,北京人,滿族,國際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SCBWI)會員。書香門第出生的常怡,從小住在皇城根下,喜歡聽故宮老人講神獸傳說。
  • 故宮,我來了!——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原標題:故宮,我來了!——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題:故宮,我來了!
  • 獻給孩子的知識大寶典《這裡是故宮》:了解故宮冷知識,讀懂故宮
    1925年10月10日,神武門的門洞上懸掛上了一塊新匾額:故宮博物院。 在三千多位重要人物和兩萬多的普通老百姓的注目下,故宮博物院正式開幕。這意味著這裡再也不是皇權獨享的宮殿,而是一座千千萬萬普通人均可置身其中的博物院。
  • 「不可錯過的家庭音樂劇」《故宮裡的大怪獸》,把故宮講給孩子聽
    忽然有一天,小女孩李小雨在故宮撿到了一隻神奇的寶石耳環,誤打誤撞闖入了故宮怪獸們的世界,和龍的兒子吻獸成為了朋友。離別之際臨近,故宮深處卻開始陰雨連綿,與此同時,李小雨和吻獸也產生了隔閡。這對朋友能否解開誤會?烏雲背後隱藏著什麼可怕的事情?故宮將面臨怎樣前所未有的危機?怪獸又是否從此絕跡於故宮?
  • 故宮屋頂上的小動物都是啥
    原標題:故宮屋頂上的小動物都是啥 故宮太和殿屋脊上的這隻龍,能走,能飛,能遊泳,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 明清將龍視為帝王的象徵,皇帝稱為真龍天子,因此,這個龍是皇權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