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前夕北京故宮:清理出25萬立方垃圾,宮殿屋頂長草,沒有遊客

2020-12-20 騰訊網

【北京故宮】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明清兩朝皇宮。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歷經600多年的風風雨雨的故宮早已殘破不堪,地面坑坑窪窪,牆壁斑駁,一幅破敗的景象。為了迎接開國大典的到來,北京故宮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大掃除。

【遠眺故宮】這是一組反映1949年開國大典前夕的北京故宮,當時的北京故宮已經徹底打掃一遍,儘管很多損壞的宮殿、牆壁沒有修復,可北京故宮還是盡顯皇家氣象。這組老照片是攝影師拍攝,彩色的照片將北京故宮的韻味拍攝出來。

【太和門前的石獅子】600年前明成祖朱棣在營建紫禁城時,嚴格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定製進行建造,建築規制仿照南京皇宮的格局。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

【太和門】太和門是故宮裡最大的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4間,上覆重簷歇山頂,下為漢白玉基座,梁枋等構件施以和璽彩畫。門前列銅獅一對,銅鼎四隻。明朝時,皇帝在太和門「御門聽政」;清初時,皇帝也在此「御門聽政」,後改在乾清門。從這張老照片可以看出,故宮宮殿屋面都長了雜草。

【內金水橋】紫禁城命名也非常有講究,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故得名。故宮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核心,這裡是皇帝處理朝政的場所。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這裡是皇帝及妃嬪生活起居的地方。

【內金水河】內金水河水源來自北京西郊玉泉山,早在元朝時內金水河就已經開鑿。史書記載,「白虎水為玉河,出玉泉山,徑大內,出都城,注通惠河。大內即皇宮。」除了風水考慮外,內金水河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消防,因為故宮多木質宮殿。

【工作人員在交談】開國大典前夕,北平政府對北京城進行了大掃除,這裡面就包括對北京故宮的打掃工作。這次大掃除無比徹底,包括內金水河河底、倉庫、垃圾池等都進行了清理,前後清理出25萬立方的各種垃圾,甚至還有明清時期的生活垃圾。

【九龍壁】九龍壁是一座背倚宮牆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寧壽宮時燒造,它長20.4米,高3.5米,寬0.45米。北京故宮裡的九龍壁與山西大同九龍壁、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合稱「中國三大九龍壁」。

【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這是北京故宮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其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位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太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起初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故宮一角】這張老照片中,宮牆已經斑駁,牆下路面也坑坑窪窪,可這些也不能掩蓋故宮的地位。開國大典前夕,故宮沒有對外開放,內部只有一些工作人員。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6月11日,按文化部指示,取消「國立北京故宮博物院」印,啟用「故宮博物院」印。

相關焦點

  • 北京故宮為什麼稱為宮殿之海,能讓遊客接踵而來,不言而喻!
    如今是我國的故宮博物館。為國家級的5A景區,其熱門程度秒殺全國任何一個網紅景點。畢竟在封建時代,老百姓想進入故宮遊玩?連想都不要想!而現在,只需幾十元,就可以進去見見以前皇帝居住的宮殿是什麼樣子。所以遊客眾多而且故宮是全世界五大宮殿排名第一的哦!作為中國人應該感到非常自豪!
  • 韓國首都的一座宮殿,歷史比北京故宮更長,還曾被日本人拆除
    在朝鮮李氏王朝時期,漢江邊的首爾(舊稱漢城)被選擇為國都之地,李氏王朝的開國君主李成桂決定在此興建一座王宮。 雖然韓國如今很發達,建築設計施工水平能排到世界一流,但是在古代,朝鮮半島卻並沒有能力完全自主設計建造宮殿,此外,由於朝鮮王朝是中華屬國,宮殿的形制和規模也必須符合當時明朝的規定
  • 老北京文化:清宮藏書散落何方?故宮宮殿、宮門為何沒有滿文?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一位明清古籍研究學者曾說,清宮藏書目前主要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和遼寧省圖書館、第一國家其中,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的清宮藏書最為豐富,是以清代皇室藏書為基礎建立起檔案館等處。文物博物館、專業性圖書館。
  • 行走北京之故宮一日遊攻略
    6.5h,慢遊故宮一日行!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的開放區域很大,如果完全參觀完的話2天時間都不夠。
  • 故宮西路:被遺忘的宮殿
    順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寧宮經常舉行為太后慶壽的大典。不過自道光之後,隨著清王朝走向沒落,國庫空虛,當時的孝和睿皇后不得不縮減宮中開支,慈寧宮才逐漸失去往日的輝煌。慈寧宮大殿仍然不失巍峨氣勢,但與中軸線上三殿三宮的金碧輝煌相比,慈寧宮宛如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邁婦人。走在殿前廣場上,腳下磚石殘缺不全、地面崎嶇、雜草叢生。
  • 故宮的屋頂為何沒有鳥屎?聽完專家的解釋,果然有蹊蹺!
    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去北京旅遊的夢想。北京對於中國人而言,是非常莊嚴而神聖的,也是我國面向全球的一個標誌和名片。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到北京遊玩,到天安門看看升國旗儀式,完成自己心中的一個小願望。在距離天安門不遠的故宮,也是每個到北京遊玩的人必去的景點之一。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有什麼不同?
    北京故宮於公元1406年興建,耗時十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距今已經六百年了。它是明成祖命人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呈長方形,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護城河,總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5萬平當米。故宮有七十餘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
  • 故宮的屋頂為什麼沒有鳥糞,因為顏色還是雕像?最後專家給出答案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遺產,到處都是著名的歷史遺蹟,可以說每一個都讓世界驚嘆,隨著旅遊業的大火,這些景點每年吸引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尤其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北京紫禁城,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參觀和遊玩。
  • 故宮遊客突破1900萬,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到故宮旅遊呢?
    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有長城,頤和園,還有天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明十三陵,還有大運河,以及大名鼎鼎的故宮。故宮不但咱們國內遊客喜歡去,就是外國入境遊客,也是第一時間去故宮參觀,感受紫禁城的魅力。故宮,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帝王處理朝政,居住的地方。2019年,故宮博物院的遊客突破1900萬人次,據統計,40歲以下的遊客佔了多一半。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到故宮旅遊呢?
  • 中國其實有兩座「故宮」,一個在北京世界聞名,另一個卻鮮為人知
    故宮延續了十幾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成為一個莊嚴的古建築群。人們可以通過紅牆黃瓦和故宮的故事感受到故宮的階級差異。宮女每天早起。他們打掃院子,幫皇后穿衣服。這些丫環的地位很低,大多在25歲之前就去世了。貴族過著奢華富貴的生活,通過大才順利治理國家。
  • 經典回眸 | 電影《開國大典》拍攝二三事
    蔡楚生和鄭君裡導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謝鐵驪導演的《早春二月》、李前寬和肖桂雲導演的《開國大典》、萬氏兄弟的動畫片《大鬧天宮》等經典佳作,無不蘊含著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價值理念,無不展現著中華文化的獨特氣質和優美神韻,在中國電影史乃至世界電影史上都留下了濃重的印記。」1989年8月,電影局和中央重大革命題材領導小組審看新片《開國大典》。
  • 新聞資料:開國大典時空軍帶彈受閱絕無僅有
    【文章導讀】開國大典提前三個月舉行新中國成立前夕,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對蘇聯進行了秘密訪問。訪蘇期間,史達林曾問劉少奇,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宣布成立中央政府?緊張的修改工作於10月1日天亮前完成,幾個小時後,開國大典如期舉行,周令釗這時才長出一口氣。信號彈綻開新中國第一支禮花開國大典的最後一項活動就是放禮花。這是蘇聯顧問建議的,欲給開國大典錦上添花。任務由華北軍區負責。經過觀看蘇聯十月革命閱兵的紀錄片,人們才知道放禮花原來就是打信號彈。
  • 故宮地下隱藏著一座宮殿?直擊故宮發掘現場,圖9是最重要的發現
    【發掘現場】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北京故宮始建於永樂四年(1406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竣工,它是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修建,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宮殿,故宮布達拉宮榜上有名,你去過幾個?
    0101、北京故宮博物院說到宮殿,怎麼能不說北京故宮呢?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居,共有24位皇帝在此工作和生活,其宏大的規模和精美的設計一直為世人所稱道。北京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佔地72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群。這座宏偉的宮殿有十幾種不同的屋頂,70多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無不令人嘆為觀止。二。
  • 開國大典彩色視頻在哪裡看?開國大典彩色視頻圖片曝光太震撼了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俄羅斯送來一份大禮,彩色的開國大典!據了解,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派出17人攝影團隊,來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使用彩色膠捲記錄下當時的重要事件和珍貴的民俗風景畫面。
  • 北京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故宮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始建。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中國古代星象北天極處一區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滿清,1924宣帝溥儀被逐出宮禁。
  • 故宮的許多匾額上都有滿文,但有些匾額上卻沒有滿文,這是為啥?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其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在明代,故宮曾遭遇多次火災,到清兵入關前夕,李自成在撤退前又縱火焚燒故宮,導致包括故宮主殿奉天殿在內的大部分建築被毀。
  • 比北京故宮還大的宮殿,如果沒被毀,它才是中國宮殿的巔峰之作
    有著幾千年華夏文明的中國歷經了很多王朝的變遷,當然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獨特的宮殿,不過無一不透露著大氣和奢華。要說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應該是位於北京城內的紫禁城了吧,它還有個文明全世界的名字叫做「故宮」。相信去故宮旅遊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感嘆古代匠人的智慧。故宮是從永樂年間1420年建造而成的,距今剛好有六百年的歷史。這座宏偉的建築經歷幾百年的風雨依然完好無損,可見當時的建造工匠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從故宮的分布到建造所需要的磚瓦材料都需要精心,當然也跟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的多次修繕有很大關係。
  • 走進開國大典國宴的法庫「桃山白」
    日前,《瀋陽日報》報導了有著300多年悠久歷史的瀋陽老字號——法庫桃山白酒,它曾入選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開國大典的國宴用酒。入選開國大典國宴用酒說到桃山白酒,還有一段光榮的歷史。那就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入選開國大典國宴用酒。記者翻閱《法庫縣文物志》時發現,書中對桃山白酒有較長篇幅的記述,其中寫道:「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桃山白酒被選送進京,成為國慶大典宴會上的美酒之一。
  • 中國「山寨版」故宮,門票比北京故宮貴3倍,遊客依然人山人海!
    故宮位於我國北京,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在過去人們稱它為紫禁城,它見證了明朝和清朝的歷史發展,如今更是我最大的古建築之一。 其實不止北京才有故宮,我國就有著一個山寨版的故宮,這個山寨版的故宮,它的門票甚至比真故宮的還要貴3倍,但是到這裡參觀的遊客還是非常的多。這座被稱為山寨版故宮的就是橫店影視城,提起橫店影視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無數的電影電視劇都是在橫店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