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請答疑」潤德育兒說——孩子脾氣暴躁,大人得先自省

2020-08-27 科少郝春雪


您的育兒專家

CHILD REARING


親愛的家長朋友:


《潤德育兒說》是一檔

針對0-6歲兒童的系列欄目,

主要圍繞育兒

問題、行為習慣養成、營

養膳食搭配等進行答疑解難

,針對兒童家長的需求和

痛點,展開有針對性的

普和指導,用正確有效的

育兒方式為家長和孩子們

搭起一座溝通了解的橋梁

。希望能夠陪伴家長一路

學習、一路成長。


潤德幼兒園


育兒教育高級講師

解璐,包頭市科技少年宮潤德幼兒園育兒教育高級講師、中共黨員,也是你們活力四射、激情滿滿、耐心細緻的玥兒媽媽。2010年畢業至今,已有十年豐富教齡。她一直做著自己嚮往的天底下最陽光的職業——學前教育事業。在這十年中,她一直馳騁在自己追求的幸福之路上。


解璐



我是耐心細緻的玥兒媽媽



孩子脾氣暴躁,大人得先自省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孩子脾氣暴躁,大人得先自省。

所有脾氣暴躁的孩子,原因都是因為家裡的主要陪護人脾氣暴躁。不是孩子的問題。是大人得問題,孩子有樣學樣。所以,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大人先調整。

1.不論遇到什麼事情先冷靜,深吸一口氣,數10秒再說話。

2.學會微笑,不要繃著一張臉。如果你最開始學不會,那你就先演一演,每天對的鏡子多加練習。

3.真心意識到是自己的脾氣暴躁和處理問題方法簡單,導致了孩子脾氣暴躁,首先要改變自身,孩子才會改。



爸爸媽媽,不要再隨便發脾氣啦。





SUNSHINE

包頭市科技少年宮潤德幼兒園

確立基於

「陽光」特質的教育觀念,

給予孩子充分的

尊重與悅納,傾聽與對話

尊重與悅納一定是

真正充滿智慧的教育,

一定能讓孩子幼小的心靈

洋溢著生命的幸福與快樂。

而傾聽與對話,一定是

陽光教育最美的姿態。


相關焦點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相信有些媽媽總會被家裡的小惡魔給折磨瘋,我也是一樣,孩子脾氣暴躁,後來想想原因,應該是我平常的情緒管理做的不好,孩子有樣學樣。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引導,讓小惡魔重回小天使。1.大人先調整,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先冷靜,深吸一口氣,在心從一數到十,感覺自己可以控制住脾氣了再說話,如果不能繼續數數,直到可以控制脾氣為止,大人尚且做不好情緒管理,孩子又怎麼會做好呢?
  • 最近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原因竟然是這個……
    假如你的孩子在近段時間內脾氣越來越差,那一定是有什麼原因的。我發現,今年我家老大的脾氣越來越不好了。有一天,在送他上學的路上,我問他最近為什麼脾氣變得越來越差了。他說:「跟你和爸爸一樣嘛,你們也是脾氣越來越大了。」我說:「那天天和你說我跟爸爸小時候都是成績很優秀的,次次考第一那種,你怎麼沒有和我們一樣呢?」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應對叛逆的孩子?
    叛逆的孩子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喜歡大吼大叫,總是拒絕大人要求他們做的事。不能理智的處理錯誤、挫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家長如果一味地控制或是簡單粗暴的說教,對他們沒有絲毫作用!孩子叛逆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與家庭環境的長期影響有很大關係。
  • 怎麼避免孩子養成脾氣暴躁的性格?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比如,孩子小的時候,不懂得準備表達自己的需求,這個時候大人恰好又不能明白孩子的需求,孩子沒有被滿足,那麼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暴脾氣,以此來表達不滿。長大了,面臨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時候,工作生活上,可能由於訴求沒有得到滿足,也會引發暴脾氣。
  • 媽媽的脾氣到底有多暴躁?對不起,看完評論我笑不出來
    今天,「媽媽的脾氣到底有多暴躁」話題登上熱搜,引發了網友的討論。父母暴躁的孩子,會更容易脾氣暴躁,而他又會把這種暴躁的脾氣傳遞給他的孩子。諺語「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就是這個道理。當意識到自己開始著急時,媽媽不妨走到廚房或者臥室,去倒杯水,先冷靜一下。我們都知道,環境對人的情緒具有調節作用,心情壓抑時,到環境優美的公園去散散步,身心會愉悅許多;「觸景生情」說的也是「環境會對人產生影響」的道理。媽媽的本意是不想對孩子發脾氣,可是有時候看著孩子不爭氣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這樣的情況,我們不妨試著「走出去」。
  • 孩子在脾氣暴躁的家庭成長下,會給他們帶來什麼的傷害,請熟知!
    對此,育兒專家提醒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心理狀態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三觀,而影響孩子情緒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父母的態度,所以,無論大家在外面有多麼嚴重的不良情緒,也請儘量不要把這些不良情緒帶到家庭中,讓孩子平白遭遇無妄之災。不僅如此,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靜下心來悉心教導,而不是依著自己的暴脾氣訓斥他們。
  • 長大脾氣暴躁的人,小時候多半有這4種遭遇,家長請警惕
    優媽老家有一個鄰居,脾氣就比較暴躁。在平常的生活中,親朋好友都認為他是一個比較不好相處的人。家裡的小一輩們一看到他,都覺得害怕,躲的遠遠的。家裡稍微有點不合意的地方,他就會大聲的咒罵,一家老小都嚇得不敢吱聲;在外,也不會過多注意,有時候別人只是說了一句不對頭的話,也會紅著脖子追著跟人吵。
  • 孩子愛發脾氣管不住?可能是因為有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自省
    經常聽到很多爸爸媽媽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很愛發脾氣,一點不順心就大吼大叫,怎麼管都管不住。於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變叛逆了。孩子愛發脾氣管不住、是叛逆?其實不一定:①孩子的情緒得不到父母理解都說教育孩子需要換位思考,這句話一點都沒錯。很多時候,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或許就能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了。
  • 孩子做錯事小心這幾點,不然會沾上卸責、不自省的壞習慣
    「這不是我弄的」、「是他先弄我的」,常聽到孩子說這些話嗎?小心,孩子可能養成卸責、不自省的習慣。 這並不是要大人不相信孩子,而是提醒爸爸媽媽,隨時都要理性、客觀地去了解事情的全部,掌握前因後果,孩子說的可能是事實。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
    ,但是對於在生長發育中的孩子不同,他們不會適時排解情緒的壓力,所以有脾氣就會發出來。孩子的性格一方面和遺傳基因有些關係,但和後天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有些夫妻忙工作、忙做生意,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溺愛孩子,所以很容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把孩子寵的「上了天」。那麼小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呢?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孩子的脾氣,各有不同,大多數孩子的脾氣是後天形成的。他們有的溫順乖巧,有的暴躁易怒,有的不經常暴露出自己的脾氣,有的發脾氣是家常便飯,而在這些孩子中,亂發脾氣的孩子又佔了主流趨勢。這樣的孩子做事只隨自己的性子來,從不考慮後果。想要怎樣,就要怎樣,稍不如意就馬上開始大哭大鬧,向家人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造成孩子好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溺愛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父母對孩子溺愛,有求必應,就會使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假如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絕,使他的欲望總是得不到滿足,也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這真是讓父母們左右為難啊。
  • 【家長必看】孩子多動暴躁,如何培養孩子的好脾氣
    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 孩子脾氣暴躁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對於情緒的表達方式比較偏激,不能正確的疏導自己的情緒壓力,有的孩子的暴躁情緒是來源於父母的影響。他們在家中時常感覺自己被束縛,不順心,就想用發脾氣的方式來像大人們表達自己的不滿。
  • 請不要和我的孩子亂開玩笑:拒絕「坑娃式」逗娃
    可是架不住身邊親朋好友的「坑娃式逗娃」,如果聽到有人這樣跟你娃開玩笑,請一定站出來,堅定說不。 01「你爸爸不要你了,今天跟著叔叔回家吧」。 這是發生在我家孩子身上的故事。我可以想像,當老公同事跟女兒開這樣的玩笑的時候,他們就是想看看這個孩子聽到這樣的話時,恐懼不安的表情。然後大人哈哈大笑一番,把這種「玩笑」種在驚恐無助的孩子心裡。 我知道事情真相之後,問老公是否知道這件事。他一臉茫然,說可能是有一次他去洗手間,把女兒託付給旁邊的同事看一下,然後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過,他保證,以後他絕對不會再讓他同事開這樣的玩笑。
  • 「蒙特梭利」育兒法適合中國家長嗎,為什麼?
    蒙特梭利有一句很重要的話,「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如果孩子覺得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萬不要幫他做。」
  • 脾氣暴躁易怒多誤事,該怎麼改善暴躁的脾氣?
    脾氣暴躁易怒多誤事,該怎麼改善暴躁的脾氣?都有不同的性情和性格,有些人會立刻改變他們的臉,因為有人說錯了話,或者開了個小玩笑。但有些人仍在微笑。很多人的性格都是在幼兒時期形成的,無論誰需要克制自己的脾氣。
  • 千萬別輕易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果說中國式育兒文化中有什麼「毒雞湯」,想必只教孩子要獨立、不教孩子怎麼獨立,一定能進入毒雞湯前三。今天我們就請來鄒麗娜老師跟大家聊一聊,教孩子學會求助有多重要!直接示範怎麼說、怎麼做我們平時在家裡,跟家人互動時,也會說「幫我一下好嗎?」但是這些時候,孩子並不會主動注意這些話,因為對孩子的幫助,大人們往往都是自動「奉上」的。孩子想要拿一樣東西,大人要麼堅持讓孩子自己拿,要麼就主動上前給取過來,也有玩笑一句「你笑一個我就給你拿」。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可能是這3種原因導致,父母們要注意了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孩子愛發脾氣,一點小事就能讓他氣得上氣不接下氣,動不動就是摔東西,這些情況讓爸爸媽媽很頭疼。有的脾氣不好的家長,看到孩子發脾氣,就用暴力的方式去壓制孩子。如此循環往復,讓孩子暴力的問題永遠得不到根治。
  • 想讓孩子「聽話」,爸媽得先懂孩子的心:《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又何妨?》
    青春期下半場的親子轉骨秘笈  孩子不如你的期待,很正常!  爸媽面對孩子以下狀況也有「成長痛」:  準米蟲、熱戀同居、曖昧性向、社交自走炮;  此時「親子關係」比「誰有道理」還重要,  想讓孩子「聽話」,爸媽得先懂孩子的心。
  • 孩子脾氣暴躁,大多是經歷了這些,父母別不以為然
    他要哥哥的東西,哥哥不給,大人就叫哥哥「讓給弟弟,弟弟小一些」。其他的事情,也是一發脾氣基本就會被滿足。在小傢伙心裡,他感受到了他脾氣的「巨大威力」,它能幫助他得到他想要的。於是,每到有需求不被滿足的時候,他的脾氣就會出現了,目的達到,就會立馬笑逐顏開。
  • 「媽媽你能不能別發火了」,家長脾氣暴躁孩子無助恐慌,傷難治癒
    很多人為人父母之後,依然沒有收斂自己爆炸的脾氣,反而在家庭負擔和孩子的壓力之下,脾氣變得愈發暴躁。可是,現實的重擔卻讓堅強的小敏不堪重負,於是小敏的脾氣變得愈加暴躁,甚至還把這份暴躁遷怒於幼小的孩子身上。過年前夕,小敏一個人承擔起家庭大掃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