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不該和孩子說家裡非常窮?

2020-09-11 看娃老爹

很多父母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到底應不應該跟孩子說家裡很窮?這樣會不會對孩子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會不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卑?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在印度做過一個關於貧窮和智商之間關係的研究,他們隨機選取了一個村子,然後在他們春耕忙碌,沒有收入的時候,做了一次智商的檢測,結果智商都普遍低於正常水平。然後等他們莊稼豐收之後,手裡有了錢,又對他們進行了一次智商檢測,發現這次檢測結果基本都達到了平均水平,於是研究人員通過這項試驗得出一個結論: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分佔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也就是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這句話是有道理,是真的。

現在很多的家長似乎也接受了這個理論,他們會用儘自己一切的方法,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讓孩子不會產生自己很窮這樣的想法和思想,比如給孩子買各種各樣名牌的衣服、買最好的手機、吃最好的食物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從小感覺自己很富有,而且父母也不會跟孩子說家庭的經濟情況,也不會說自己的工作的辛苦,生活的不容易。

那麼這樣的方式真的就是正確的嗎?我們現在沒有看到這種方式產生的積極方面的影響,卻看到了很多在這種思想影響下的孩子們,學會了攀比,學會了窮奢極欲,穿衣服穿鞋非阿迪耐克不穿,手機非最新潮的最貴的手機不用,出入高檔的餐飲飯店。

然而在學習方面卻沒有產生更好的、積極的影響,很多學生沒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學習一塌糊塗,不願吃苦受累,甚至很多學生輟學,在社會上到處遊蕩,每天拿著父母的錢去享受。

而且這種思想也會逐步升級,甚至影響大學生。為什麼現在大學生網貸的那麼多?一個大學生日常每個月的生活開支有1500元左右就足夠了,那麼他們貸那麼多的錢都幹什麼了,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網貸都是用在了吃喝玩樂,購買奢侈品、高檔的電子設備、名牌衣服,而且這些人當中很多都是家庭經濟並不富裕的家庭。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跟孩子溝通和交流家庭經濟情況,如何去跟孩子溝通父母生活的艱辛和不容易,如何讓孩子既能夠保持旺盛學習欲望,同時又讓孩子對於家很窮這樣的現實有一個正確合理的認知。

我看了很多人發表過的理論和方法,我認為其中的一個是最有效,也是最合理的,也是我個人比較認可的。

父母應該很誠實地告訴孩子,家裡經濟條件不好,這不是你的錯,你不必為此負擔太多的責任和內疚,這是父母自身的原因,也是父母自己生活的選擇。家裡窮是因為父母文化程度太低,能力不夠,無法獲得更多的金錢和物質,父母可以滿足你在學習方面的需求,會盡力支持你在學習求知方面的要求和願望,但是父母無法滿足你對於名牌服裝或者高檔物品的需求。父母會一直非常努力地去工作,去掙錢,去改善家裡的生活,去保障我們家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生活得更好,能夠吃得飽、穿得暖。如果你對於物質方面有更多的追求和要求,你可以自己通過努力的學習,去獲得更好的工作,掙到更多的錢。同時激勵孩子,父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從原來的一無所有到了現在的衣食無憂,相信你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後一定會讓自己和整個家庭過上更好的生活。

還可以通過讀書,讓孩子明白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了解知識的價值,讓孩子對於財富、貧窮、富有有一個更加合理的認知,讓孩子們能夠在物質方面和別人有差距的時候,能夠合理地處理自己的思想和思緒,包括在自己沒有足夠金錢的情況下,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物質消費的欲望。能夠看清物質消費最後的本質其實只是滿足了個人的口舌之欲,以及帶來的一些簡單的短暫的快樂,卻無法給人帶來真正的長久的快樂;追求物質享受和口舌之欲的人最終會成為金錢的物質的奴隸,而忘記了人生的目標,忘記了追求心靈上的滿足,精神方面的幸福快樂。

相關焦點

  • "賺錢很辛苦,家裡不富裕",父母該不該把這樣的話,說給孩子聽
    一些家境貧窮的父母,都會給孩子說這樣的話,&34;;又或者是&34;、&34;。也許父母的初衷是好的,那就是讓孩子學會節儉,不要亂花錢。但是這樣的話,父母該說給孩子聽嗎?有的父母或許會覺得,不應該和孩子說這樣的話,因為這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自卑;也有的父母會認為,應該要和孩子說,讓他們知道家裡不富裕,才能養成節儉的好習慣。其實,像&34;這類的話,父母應該和孩子說,但不要一直強調,更不要把它當作是拒絕孩子請求的藉口。
  • 我和男友都是博士,他很愛我就是家裡太窮了,我該不該嫁給他
    但是據他說,以後晉升空間很大。他工作也很努力,現在努力在做一個產品,想要進入市場。   去年去過他家一次,他家真的太窮了,家徒四壁,吃飯就在一張很小很破的桌子上,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在這麼簡陋的桌子上吃過飯。客廳連個電視機都沒有,家裡有臺電視機,但是為了省錢把網給停了。
  • 家裡再沒錢,父母也不該這樣「省」,省去的是孩子人生的可能
    導讀:家裡再沒錢,父母也不該這樣「省」,省去的是孩子人生的可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家裡再沒錢,父母也不該這樣「省」,省去的是孩子人生的可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個孩子從小被父母告知家裡窮會變的怎樣!
    孩子的成長是每個人都比較關注的問題。最近看到網上看到有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從小被灌輸家裡窮的人長大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同自己所期待的那樣。 如果一個孩子被從小灌輸家裡窮的家裡沒錢,孩子肯定會收到影響。長大後孩子會以為家裡沒錢長大後就會想著如何拼搏努力發憤圖強的賺錢。可真的會這樣嗎?
  • 發現男友家裡很窮,買房子他只出得起首付,我該不該和他分手?
    網友自述:「前段時間,父母終於同意我和男友在一起了,條件是要求他們家先買房。可是他說家裡只有十萬元存款,最多只能付個首付,結婚彩禮、婚宴等都需要借錢。他家是農村,條件很不好。如果我現在和他分手了,必定會落個嫌貧愛富的話柄,可是又不甘心這麼窮過一輩子。我家也是農村的,小時候家裡也很窮,父母這些年打拼,條件漸漸轉好,可是我嫁個老公,這一切又要從頭開始,心裡很不好受,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是我初戀,分開之後肯定找不到比他更愛我的人了,既想享受他那份愛,卻又不想和他一塊吃苦。
  • 孩子詢問家裡的經濟情況時,父母該不該如實回答?你的選擇很重要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人們的生活條件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提高,大人和孩子們越來越在意自己是否有錢這個問題。很多小孩子都會問爸爸媽媽:「我們家裡窮嗎?」家長對於這個問題,常見的兩種不同答案1、正確引導家長對孩子說家裡不窮
  • 該不該讓孩子意識到窮?這是所有媽媽要思考的,西瓜視頻告訴你
    都說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父母的行為和言論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為什麼這麼說呢,科學家研究過孩子幼年時期的經歷會伴隨著人的一生,大部分來說父母是孩子幼年時期陪伴最多的,這也就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我們來看一則故事。
  • 家裡再窮,父母都不要和孩子共用這些物品,太節儉傷娃身體
    我家孩子從小到大,沒什麼講究,很多東西都和大人共用,現在不也健健康康的嗎?所以說,東西都是人用的,共用也無妨。我聽到「孩子和大人的東西可以共用」的言論,有些忍不住了,趕緊跟朋友們說,孩子處於特殊的成長發育期,比較脆弱。家裡再窮,父母都不要和孩子共用這些物品,太節儉傷娃身體。
  • 提醒父母:如果家裡不是很窮,就別在這些方面節省,影響孩子一生
    導讀:提醒父母:如果家裡不是很窮,就別在這些方面節省,影響孩子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提醒父母:如果家裡不是很窮,就別在這些方面節省,影響孩子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家裡「再窮」,這句話也不能給孩子說,否則影響孩子一生
    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說,家裡現在沒有錢,這個東西不能買,但是你知道嗎,經常對孩子說這句話,會讓孩子陷入一種極度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沒有安全感,以至於整個童年時光都會自卑和不自信。前幾天一個朋友找我吐槽,說是相親時遇上一件很崩潰的事,兩方交流沒三句,對方就說自己家裡窮、條件差,沒錢沒房沒戶口
  • 父母過度節儉,只會讓孩子認為家裡窮,從而變得「摳門」
    為了鍛鍊孩子的艱苦精神,有些父母就繼承了良好的節儉精神,對孩子物質上進行了"限量"供應。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窮養",但做什麼都不能過分。李剛從小就比較懂事,由於父母長期節儉,從他12歲開始,就學會獨立,而父母也是除了學費,零花錢的基本就沒給過他,甚至家具,電視機都老了,也不更新換代。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也知道家裡不富裕,就儘量地在學校省錢。
  • 窮父母,面對孩子什麼是你深感無力
    「當孩子問,我們是不是很窮,你會怎麼回答」,說實話,當時我愣了愣,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一個「窮」字制約了你的一切,記得奇葩說有一個辯題是「家裡窮,還要不要孩子?」一群物質生活富足的人,在那裡大談特談生孩子跟錢有什麼關係。太他麼有關係,也許有人會說「窮」為什麼還要選擇婚姻選擇生孩子,難道「窮」就沒有選擇幸福和家庭的權利嗎?
  • 窮到一套房都買不起,父母還非要生二胎,說以後讓我養,我該養嗎
    但如果一家人窮到一套房都買不起,還非要生二胎,像這種情況你們覺得該不該生?△ 窮的一套房子都買不起,生完二胎讓孩子養,做他們家老大太難了!小亮今年已經20歲了,是家中的獨生子。自從他上大學之後,父母就覺得家裡冷冷清清的,看到別人家都是兩個孩子,大的不在家的時候,還有小的陪著,很是羨慕。
  • 該不該把家裡財務情況告訴孩子?
    原創首發 | 爸爸研習設在知乎看到過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家長該不該把自己家裡的財務真正情況告訴孩子?在展開講這個話題前,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作為孩子成長教育的一部分,「財商教育」也應該從小抓起。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樣,你以為孩子聽不懂,實際上是你們根本就不願意告訴他們吧。
  • 【心分享】中高考後,父母對孩子「該說」和「不該說」的
    中考、高考,每個孩子人生的重大轉折。無論孩子思想成熟度高或低,也都不同程度的,內心充滿了壓力和對未來的迷茫。此時父母也焦慮,尤其是孩子的成績,下一步何去何從,操碎了心。一、這些「不該說」的,父母卻經常說考試結束後,父母考前的各種壓抑,瞬間打回原型。不該說的,也都脫口而出。
  • 教育孩子:到底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父母都應該看看
    ,不該管的瞎管。我們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孩子的未來,就能和富二代一樣。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真正富養孩子的,並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話題,永遠離不開學習,仿佛除了學習,便和孩子無話可說。
  • 孩子該怎麼和父母說想去看心理醫生?
    我們不知道這個女孩之前發生了什麼,也不希望給女孩的父母再增加自責的負擔,但是對於目前正在遭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來說,我們可以去思考些事情,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目前在醫院的臨床心理科,非常普遍的現象是:青少年在父母的陪伴下去看心理醫生。在我看來,他們是何其幸運!很多孩子在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情況逐漸好轉,恢復了面對學習和生活的力量。
  • 跟孩子「哭窮」的父母,你不怕把孩子真的變窮?
    但有種對孩子傷害比較大的是不斷的給孩子灌輸家裡很窮的觀念。家長要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父母的金錢觀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思想和價值觀。比如說兩個家庭情況差不多的孩子,不同金錢觀的父母會養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 當孩子覺得家裡窮,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孩子長大了也不自卑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對於所有家庭而言,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開始有了比較,身邊總有其他孩子物質生活比自己好得多,孩子逐漸對「窮」和「有錢」等敏感詞彙有了概念,有時候會偷偷問父母,媽媽,咱家是不是很窮?父母要如何回答他呢?
  • 父母過度節儉,只會讓孩子認為家裡窮,從而變得"摳門"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也知道家裡不富裕,就儘量地在學校省錢。無論同學叫他參加什麼活動,他都藉口不去,時間久了也沒什麼朋友。而多年後,他拿著一份微薄的工資,早早地就結婚了,面對生活的無奈,他有些怨恨父母。原來小時候家裡並不窮,只不過父母秉著較為節省的生活方式,家裡的一切東西都是還能用的絕不換新的,對於他也是認為,小孩子不需要零花錢,這樣造成了他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