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終於結束,那些外出旅遊的朋友們,有人玩嗨了,也有人鬱悶了……這不,一些去義大利的遊客就遇到了煩心事。
義大利,以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著稱,一直是人們嚮往的旅遊打卡聖地,但近日,義大利的旅遊業卻很招黑。先是水城威尼斯頒布了一條禁止「中國製造」的商品出售的法令,後有大批外國遊客反映在羅馬餐館吃飯被宰了……
這麼一來,排外又宰客的義大利,還能成為遊客們的「心頭好」嗎?
威尼斯的「中國製造」被禁了
義大利水城威尼斯聞名遐邇,一年四季遊人如織,沿街小店鱗次櫛比。店裡販賣的多是當地特色,手工藝品、皮具、面具、服裝……遊客們精挑細選,可往往到家了才發現,他們千裡迢迢背回去的紀念品,竟然都是「穿著威尼斯外衣」的……中國製造!
不僅是遊客詫異,「守舊」的威尼斯人對此也有些不樂意了,這不,為了加大對老城中心歷史傳統文化的保護,威尼斯市議會近日出臺了一項新規——「中國製造」等廉價商品將不得售賣,並且商店的裝潢布置不得與城市景觀、文化特色相衝突。
威尼斯特色貢多拉船
義大利《共和國報》、《赫芬頓郵報》報導稱,威尼斯遊客雲集的聖馬可區及裡亞託橋周邊地區,有許多商店專門售賣旅遊紀念品。而近年來,大量進口廉價商品和塑料旅遊紀念商品、玩具等,正不斷充斥在威尼斯旅遊商品市場中,且塑料旅遊商品還帶來諸多環境汙染問題。
於是,近日威尼斯市議會一致通過了一項決議:為了保護威尼斯傳統而獨特的文化和城市景觀,市中心的商店被嚴格規定禁止銷售「中國製造」的廉價服裝、塑料貢多拉船模型紀念品等。
在新規出臺後,威尼斯開設的新商店必須尊重威尼斯的文化特點,體現威尼斯固有的城市特色。同時,已營業的商店則需重新調整商店內部經營環境及商品的類別結構。
新規要求,未來三年,威尼斯市中心主要景區新開業的商店,必須是高端服飾商店、書店、畫廊、古董店、家居設計、藝術品店、珠寶店和手工藝品商店等,前提必須是經營具備經典、傳統和歷史文化特色的旅遊和時尚商品,嚴禁銷售低檔旅遊商品。
櫥窗裡精緻的威尼斯面具
據報導,威尼斯主要景區正在營業的商店,在獲得相關政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需在6個月內進行商店整修,改善商店經營內部及外部環境、調整營銷商品類別。商店櫥窗則需要展示高質量的商品,且註明原產地,禁止在商店的門外展示商品吸引遊客。
此外,商店須對已有家具和裝飾物等進行維護,確保商店裝飾與威尼斯歷史文化、城市景觀的協調性。新法同時規定,禁止威尼斯景區商店使用冷光燈和強光燈。
據稱,威尼斯市議會所通過的景區商店營銷管理地方性法案,目前已送達威尼託大區議會審議,一旦獲得大區議會批准,將頒布實施。
羅馬的日本遊客被宰了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每年,全世界都會有大批遊客湧來羅馬一睹古城風採。不過,近日有些外國遊客很不爽,因為他們在羅馬餐館吃飯時,被宰了……
據CNN報導稱,羅馬一家餐館近日招致了一系列投訴,9月,兩名日本食客聲稱,他們曾以430歐元(470美元)的價格拍了兩盤義大利麵條和魚和水。
其中一名日本遊客在推特上PO出帳單,除了總共349.50歐元的飯錢外,她們還被額外收取80歐元的小費。
「一石激起千層浪」,看到日本食客的帳單後,其他一些外國食客也紛紛站出來聲稱,他們也被羅馬餐館「敲詐」了。
8月27日,一位生活在德國的越南遊客裴玉明與其他三個朋友一起在羅馬一家叫雷科的咖啡店吃午餐,只有2公斤的魚被收取了4.8公斤魚的費用。
「我們接受了服務員的推薦,選擇了這道海鮮混合魚,他們說每100克收費6.5歐元,我們答應了。可沒想到的是,他們端上來的魚不過2公斤的樣子,比想像得小多了,但這是我們在義大利的最後一天,我們不想因此壞了興致,上演不必要的戲碼,所以我們安慰自己說沒事,吃完後付個130-150歐元就完事了。可是,看到帳單我們驚呆了,我們被要求支付4.8公斤魚的費用,共315歐元,再加上40歐元的服務費和40歐元的小費,整個帳單是476.40歐元!」裴玉明對記者如是說。
他們向餐館討說法未果後,又試圖報警,但警局告訴他們,他們應該在付款前打電話。
讓兩位日本遊客「破費」的羅馬餐廳日後在義大利報紙馬斯格拉科上發表聲明回答了日本遊客帳單引發的批評,稱菜單「很清楚」。
「一切都寫得很詳細,海鮮面是16歐元,」店主金·吉科莫說。這兩位日本遊客女孩不僅買了義大利麵,還買了魚。此外,我們的魚是新鮮的:顧客在櫃檯上挑選活魚,我們稱好後再拿去烹飪的。」
至於小費,店主說遊客是自願的,他們可以在總花費的10%到20%之間選擇。
義大利旅遊業口碑要崩?
一面禁令嚴苛,一面無情宰客,義大利旅遊業曾經的良好口碑遭遇「滑鐵盧」。
面對威尼斯嚴苛的重重禁令,網友們紛紛唱衰——
有人表示非常不滿:
網友@Ivana:威尼斯到處都是禁令,大家都別來了,誰還去那裡的餐廳、酒吧、賓館?杜拜都沒這貴!
有人覺得這種禁令很愚蠢……
網友@El: 哈哈哈!這是史上最愚蠢的事情,這不可能成真也不會順利施行,永遠不會……最重要的是……誰來監督?警衛?哈哈哈!
有人質疑今後的威尼斯只能是有錢人的天堂了:
網友@Davide:也就是說,這不是一座屬於窮人甚至普通人的城市,去威尼斯的人需要非常有錢。你們真棒!
有人感嘆全球化時代,有些義大利人太過守舊了:
網友@Jimmi:按照這個邏輯,如果中國和印度在他們國內也這麼做,想一想他們的人口,你就知道會對義大利的產品造成什麼影響了……不能關上大門來全球化,而是應該抓住機遇,但義大利這些守舊的人很難改變……如果我的競爭對手比我賣得好,我會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把他們趕出市場自己玩自己的。
面對外國遊客在羅馬的遭遇,網友紛紛給出了差評——
在日本遊客發布自己在羅馬遭遇「巨額帳單」的帖子下,有網友表示憤怒:
網友@Bradly :義大利麵和魚?應該控告他們犯罪。
大多數跟帖網友表示自己有相似經歷:
網友@RmsBro:在佛羅倫斯,我買的食物比當地人買到的小得多……但我點的完全一樣。他們說日本人吃得不多,但我吃得很多!都是騙局!
網友@Randy:這種事也發生在我身上。我大吵大鬧,叫店家檢查一下帳單。他們嚇壞了,我去餐桌上讓其他顧客知道他們是怎麼作弊的,他們還了差價,但價格仍然不對,隨後我報了案,但警方也沒有作為。
義大利排外又宰客的背後
義大利又是出「新招」不帶「中國製造」玩,又是宰起外國遊客來毫不手軟,但這背後也折射出他們的排外心理和自身面臨的困境。
排外心理在作祟
在威尼斯街頭,有些遊客可能會注意到,一些店鋪的玻璃櫥窗上會印著這樣一張紙,上面寫著:Everything you see inside here is not made in China(本店所有商品都不是產自中國)。這些細節和近日出臺的禁令都有意針對「中國製造」,背後折射的是什麼呢?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而「中國製造」更是遍布世界各地,與此同時麻煩也出現了。過去,中國商品技術含量低,又走低價路線,儘管因此獲得了短期效益,但負面影響持久,這難免使「中國製造」貼上了「劣質」「廉價」的標籤,西方消費者的心中也因此種下了偏見的種子。但其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品質國貨走出國門,獲得認可。但想要消弭西方消費者的這些固有偏見短期內並非易事。
而宰客的行為,也是他們管理不規範,不尊重外國遊客的體現。
歐洲手工業的困境
歐洲的手工業向來以選材優質、做工精良、品味獨特、「撞衫概率低」著稱,這些優點在工業社會實屬難得,但這確實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頗高。
於是,在靠機器批量生產的價格低廉的中國商品的衝擊下,歐洲手工業想要繼續維持自己的生產傳統和經營之道實在是步履維艱。
威尼斯的禁令,無疑也是想要保護當地手工業和傳統文化的無奈之舉。只是,正如上面一位網友所說:「義大利不能關上大門來全球化,應該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把競爭對手趕出市場自己玩自己的。」
深海區工作室 王若弦
編輯:弦子 李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