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6月29日訊據隴南日報報導(通訊員 張虎偉 胡云豔)為減少疫情給群眾增收帶來的影響,今年以來,武都區馬營鎮積極實施勞務輸轉、「五小」產業等增收措施,持續鞏固脫貧成效,防止脫貧群眾因疫返貧。
組織勞務輸轉,加大就業扶貧。鎮黨委政府積極與用人企業有效銜接,採取「點對點」勞務對接,優先考慮「貧困戶、邊緣戶、監測戶」勞動力的勞務輸轉,耐心講政策、算經濟帳,確保「輸出一人,致富一家」。截至目前,全鎮累計發放健康證明向區內外和省內外輸送務工人員8517人。
打造「庭院式」經濟,積極開展生產自救。讓貧困戶家庭在勞動就業之餘,在家門口發展養殖、中藥材加工等產業,村「兩委」通過組建幫扶小分隊,鼓勵貧困戶之間互相幫扶,為貧困戶減少了生產性支出,節約了成本。
積極對公益性崗位開展培訓、調整。重點針對殘疾人、零轉移就業貧困家庭勞動力等貧困群體,調整設置保潔員、治安協管員、護林員等崗位,紮實開展環境衛生打掃和護林等工作,有效解決了特殊貧困戶穩定增收難的問題。
積極發展「五小產業」實現貧困戶「零門檻」創業。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小買賣、小作坊、小手工等「短平快」增收小產業,鎮政府對農戶編織成的掃帚、背簍、竹筐等手工品,統一收購銷售。據統計,貧困群眾銷售手工產品已實現9萬餘元的增收。
實施退耕還林發展木龍頭。去年以來,全鎮對郭河口、松坪、陽坡、張坪、賈陰坡等村天然灌木林普遍適宜野生木龍頭生長的地方,栽植補植木龍頭2200多畝。
【來源:中國甘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