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意擴散,在聯防聯控的關鍵時刻,為不耽誤全鎮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甘肅隴南市武都區馬營鎮黨委政府積極研究對策,針對馬營鎮是中藥材大鎮,群眾收入主要靠中藥材種植加工的情況,號召群眾積極開展「家庭隔離式」生產,通過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中藥材深加工,確保疫情防控和群眾增收「兩手抓,兩不誤」。
受疫情的影響,市場對中藥材的需求加大,中藥材當歸、大黃、黨參目前比往年價格普遍上漲,為抓住行情,各村積極組織群眾開展「家庭隔離式」中藥材加工。
當前,氣候漸暖天氣晴朗,正是中藥材種植戶晾曬、加工藥材的最佳時機,受疫情限制不能外出務工的農戶們,戴著口罩、手套正在忙著搓藥、加工藥材,一根一根對以前採挖的中藥材精細地挑檢,整齊地排碼在自家院子裡。
「今年當歸收成好,我家種了31畝多,採挖的鮮當歸產量就達到了22噸左右,曬乾後估計就是7噸左右,按照去年當歸價格每公斤30幾元計算,保守估計收入18萬元左右是沒有問題的,類似我這樣情況的,我們村還有好幾十家哩,吳軍軍家種了20畝,吳章兒家種了22畝,吳文文家種了20多畝……其他農戶最少的產量都達到了5噸左右。今年春節雖然有疫情,大家都不走親戚不串門,待在自己家裡面,有了更多的精力在家晾曬、搓藥、加工藥,希望以後能賣個好價錢!」渭子村村民吳仁兒滿懷信心地說。
據統計,去年該鎮種植各類中藥材達2.4萬畝,通過「企業+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覆蓋全鎮群眾2312戶9478人,其中吸納帶動貧困戶1380戶5642人,預計戶均增收達12000多元,人均增收達3000元以上,為農戶穩定增收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經濟日報記者李琛奇 通訊員楊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