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隴南武都區馬營鎮:積極開展「家庭隔離式」農業生產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意擴散,在聯防聯控的關鍵時刻,為不耽誤全鎮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甘肅隴南市武都區馬營鎮黨委政府積極研究對策,針對馬營鎮是中藥材大鎮,群眾收入主要靠中藥材種植加工的情況,號召群眾積極開展「家庭隔離式」生產,通過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中藥材深加工,確保疫情防控和群眾增收「兩手抓,兩不誤」。

受疫情的影響,市場對中藥材的需求加大,中藥材當歸、大黃、黨參目前比往年價格普遍上漲,為抓住行情,各村積極組織群眾開展「家庭隔離式」中藥材加工。

當前,氣候漸暖天氣晴朗,正是中藥材種植戶晾曬、加工藥材的最佳時機,受疫情限制不能外出務工的農戶們,戴著口罩、手套正在忙著搓藥、加工藥材,一根一根對以前採挖的中藥材精細地挑檢,整齊地排碼在自家院子裡。

「今年當歸收成好,我家種了31畝多,採挖的鮮當歸產量就達到了22噸左右,曬乾後估計就是7噸左右,按照去年當歸價格每公斤30幾元計算,保守估計收入18萬元左右是沒有問題的,類似我這樣情況的,我們村還有好幾十家哩,吳軍軍家種了20畝,吳章兒家種了22畝,吳文文家種了20多畝……其他農戶最少的產量都達到了5噸左右。今年春節雖然有疫情,大家都不走親戚不串門,待在自己家裡面,有了更多的精力在家晾曬、搓藥、加工藥,希望以後能賣個好價錢!」渭子村村民吳仁兒滿懷信心地說。

據統計,去年該鎮種植各類中藥材達2.4萬畝,通過「企業+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覆蓋全鎮群眾2312戶9478人,其中吸納帶動貧困戶1380戶5642人,預計戶均增收達12000多元,人均增收達3000元以上,為農戶穩定增收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經濟日報記者李琛奇 通訊員楊建輝)

相關焦點

  • 隴南武都區馬營鎮:多舉措保障群眾增收
    中國甘肅網6月29日訊據隴南日報報導(通訊員 張虎偉 胡云豔)為減少疫情給群眾增收帶來的影響,今年以來,武都區馬營鎮積極實施勞務輸轉、「五小」產業等增收措施,持續鞏固脫貧成效,防止脫貧群眾因疫返貧。組織勞務輸轉,加大就業扶貧。
  • 隴南武都區馬營鎮:高山藥香富農家
    原標題:馬營鎮:高山藥香富農家記者 羅豔走進武都區馬營鎮中藥材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們正在基地裡採收當歸,他們把採收的當歸堆放在路邊,等待統一裝車,運往車間進行乾燥處理。這幾天天氣放晴,馬營鎮政府靠實村幹部責任,督促各合作社積極組織力量,搶抓採收有利時機,保證中藥材應收盡收,將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在中藥材種植基地裡挖藥材的李五平,曾是馬營鎮碌壩村的貧困戶。如今,在中藥材產業的帶動下,他摘掉了「窮帽」,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 2020年甘肅隴南武都馬營鎮招聘村文書12人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按照《中共隴南市委組織部關於進一步選優配強村幹部隊伍助推脫貧攻堅的意見》(市委組[2018]210號)、武都區委組織部《隴南市武都區「四抓兩整治」工作推進計劃的通知》(區委組發[2020]28號)文件精神,經馬營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村文書12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 武都馬營鎮:中藥材產業成脫貧「良方」
    這幾天剛剛放晴,鎮政府靠實村幹部的責任,督促各合作社積極組織力量挖藥,搶抓採摘有利時機,保證中藥材應收盡收,將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在中藥材種植基地裡挖藥材的李五平,曾是馬營鎮碌壩村的貧困戶。如今,在中藥材產業的帶動下,他逐步摘掉「窮帽」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 隴南武都區司法局組織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
    、甘肅秦隴律師事務所、甘肅正步律師事務所在東江中心小學開展了民法典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通過法治講座、模擬法庭、主題班會、晨讀、手抄報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推進民法典普及,讓民法典走到師生身邊、走進師生心裡。在東江中心小學教學樓的五樓一場嚴肅公正的審判正在甘肅正步律師事務所寇悅林律師指導下有序進行。公訴席上鏗鏘有力的聲音,審判席上嚴肅肅穆的神情,被告席上痛苦悔過的表情,這一幕幕發生在武都區司法局在東江小學建設的武都區首家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法治教育展館廳的模擬法庭裡的場景。
  • 甘肅隴南電商產業「久久為功」農特產品提名增價
    甘肅隴南市地處巴蜀咽喉,長期以來,貧困人口眾多。品質優的山貨賣不出去,民眾陷入「抱著金飯碗討飯吃」的尷尬境地。圖為隴南市武都區山村。隴南是甘肅交通最不發達的地方,2014年被選為電商扶貧試點城市。隴南的農特產品現在沒有賣不出去的了,老百姓轉變了觀念,靠勞動致富,有品牌意識。萬事開頭難,鼓勵有文化有收入保障者「先吃螃蟹」隴南市地處巴蜀咽喉,山大溝深、信息閉塞,長期以來,貧困人口多。
  • 隴南市武都區:把「風景」變成「產業」
    原標題:武都區:把「風景」變成「產業」  中國甘肅網5月3日訊 據隴南日報報導 (通訊員 李臘梅) 「五一」小長假期間,武都區瑤寨溝生態旅遊區內,遊人如織。
  • 發現隴南之美 ——專家學者點評美麗鄉村「甘肅方案」
    原標題:發現隴南之美 ——專家學者點評美麗鄉村「甘肅方案」在隴南市武都區舉行。這才是未來的甘肅,未來的美麗鄉村。 嵐明指出,甘肅省在鄉村建設中要追求品質,要加強環境保護,創造文化,創造有含金量的就業,發展經濟。還要明確經濟標準。為增強競爭力,甘肅省必須另闢蹊徑,追求品質,即找到高品質人才。而最為重要的,就是發展兒童教育。向青少年和幼兒的家庭提供優良教學資源,吸引有小孩的年輕家庭入駐。同時,周邊旅遊業的開發也至關重要。
  • 武都馬營鎮:扶貧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群眾復耕生產帶來新的困難和挑戰,為緩解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馬營鎮發放產業入股分紅資金,促進貧困戶保就業、穩增收,使疫情對穩定脫貧的影響降至最低。  此次分紅涉及384戶1706人,累計分紅資金達47.4萬元,其中村集體分紅涉及22個村,共計分紅7.9萬元,帶動貧困戶分紅39.5萬元,產業紅利達到了全覆蓋。
  • 2020甘肅隴南油橄欖產業高峰論壇暨產銷對接洽談會舉辦
    新甘肅客戶端隴南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陳多)隴上江南飄油香,橄欖花開結碩果。10月25日,2020甘肅隴南油橄欖產業高峰論壇暨產銷對接洽談會在隴南市武都區舉辦,廣大客商與武都區油橄欖加工、營銷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籤約油橄欖產品購銷合同12個,籤約資金3.75億元;同時,實現網上銷售12000單、1380萬元。
  • 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隴南「8·7」暴洪
    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災區廣大幹部群眾、駐甘部隊和社會各界救援人員迅速行動、科學應對,積極開展人員搜救轉移和傷員救治,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加強監測預警,開展衛生防疫,搶修受損公路、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搶險救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隴南鄉村教師公益培訓在武都區順利開班
    此次活動,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紅燭基金、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中國金融教育發展中心聯合主辦,隴南市武都區教育局協辦,共青團隴南市委員會、中共武都區委宣傳部、共青團武都區委員會支持,隴南光明公益聯合會承辦,宕昌人間有愛志願者協會、康縣義工聯合會、徽縣愛心社、文縣愛心公益促進會都給予此活動以大力援助。來自隴南市武都、宕昌、文縣、康縣、徽縣的200名鄉村教師參加此次培訓。
  • 武都:積極開展憲法宣傳工作
    武都:積極開展憲法宣傳工作 20-12-07 17:01
  • 且看,隴南鄉村風光美!
    ▲康縣岸門口鎮蘇家河村  冉創昌 攝長期以來,「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的現實困境,像一副千斤重擔,壓在隴南幹部群眾的肩頭。武都區坪埡藏族鄉,幾乎具備了隴南「窮窩窩」所有的典型特徵:山高地偏,耕地稀少,災害頻發,貧困發生率多年保持在35%以上……
  • 甘肅拓展農業生產託管服務 探聯耕聯種促規模經營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甘肅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掛滿「大紅袍」的成片花椒樹。
  • 隴南市武都區楓相鄉:「精神之鈣」築牢脫貧之基
    武都楓相:「精神之鈣」築牢脫貧之基隴南日報 通訊員 張虎偉 黨國強每日甘肅網5月7日訊據隴南日報報導 一棟棟整齊的樓房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平整的通村水泥道路旁綠樹成蔭、簇簇各類品種的小花點綴著農家院落,三五個人圍坐在乾淨整潔的庭院裡聊天……這不僅是武都區楓相鄉強家灣村脫貧之後的鄉村美景,也是武都區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的實踐中,取得的物質精神「雙脫貧」的豐碩成果。
  • 甘肅東南部五市簡易地形圖:天水,定西,隴南,平涼,慶陽
    甘肅是一個「狹長」型的省份,東西橫跨1600多公裡,其中普通火車從東部的天水到西部的敦煌居然要18個小時,足以證明甘肅的「長」。並且其氣候地形多種多樣,戈壁沙漠,山地高原,平原河谷這些地形地貌甘肅都有分布。
  • 隴南武都區安化鎮馬家溝村的「三上三下」
    原標題:馬家溝的「三上三下」武都區安化鎮馬家溝村生產周轉用房。記者 王坤 攝記者 楊麗君 張美樂 王坤1月10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山梁上,沉寂了一整晚的馬家溝村熱鬧了起來,村民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 青島市城陽區對口扶貧甘肅隴南項目試產成功
    疫情形勢下,青島市城陽區堅持疫情防控和對口扶貧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積極協助青島利和萃取有限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儘早實現甘肅隴南生物萃取項目復工。2月21日,在青島利和萃取隴南項目工廠,中國第一套花椒原產地萬升級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裝置在成縣試產成功,標誌著對口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收官年實現良好開局。據介紹,青島利和萃取隴南生物萃取項目是東西扶貧協作青島幫扶隴南正式落地的第一個重點項目。項目佔地100畝,投資1.6億元,一期達產後可年處理花椒4000噸,生產花椒精油750噸。
  • 梁倩娟:用電商助力隴南鄉親圓了脫貧夢
    此次會議向世界介紹了隴南電商扶貧的鮮活案例和生動實踐。「從新聞上看到在這樣全球的會議上分享隴南的扶貧經驗時,我的心中洋溢著滿滿的自豪感!」對隴南電商扶貧取得的成績,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隴上莊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倩娟深感驕傲。梁倩娟是隴南的助農電商達人。她的經歷也是隴南電商扶貧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