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通訊員 張靜
前不久,杭州東方中學李烈明校長收到一封家長的求助信:「我們孩子被沒收了手機後,偷偷拿了爸爸兩千塊錢,離家出走後自己買了一個智慧型手機,讓我們很頭疼,這個問題要如何跟孩子溝通?」
李校長了解了詳細情況,這個男生成績很不錯,但在使用手機這個問題上和父母起了衝突。關於這個問題,李校長給家長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讓大家很感慨。他在信中寫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但學生是成長中的人,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各種誘惑而犯錯,這與品行不端是不一樣的,因為學生在成長路上困難與挑戰並存,還會遇到各種困惑。」
對於初中生來說,用不用手機、如何合理地利用手機,一直是家長和同學們討論的話題。上周,杭州東方中學初二(5)班的同學們進行了一場辯論會,辯論的主題是:初中生該不該擁有手機?
正方代表高同學說:「手機的音樂和遊戲能使我們放鬆緩解壓力,使我們愉悅,手機是保持我們交友圈的重要工具。」
吳同學說:「資訊發達的時代,手機能使我們了解實時資訊,我們可以通過手機了解世界。」
反方代表白同學說:「初中生玩手機容易上癮,初中生自制力不夠強,容易沉迷其中。玩手機過度會近視,會禁錮想像力和動手能力。」
王同學說:「手機會影響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他們一看到我們玩遊戲就會生氣,青春期的初中生比較叛逆,這樣會激化我們的逆反心理。」
62%的家長認為
初中生不適合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
那麼,對於12-15歲的初中生來說,他們到底適不適合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呢?最近,杭州東方中學初中部的同學們做了一項調查,調查對象是在校的全體初中生和家長。
這次調查,一共收集上來的1161份有效問卷顯示,62%的家長認為初中生不適合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而事實是83.16%的初中生是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並且37.06%的學生在小學四到六年級時就開始有屬於自己的手機了,從擁有手機的起始年齡來看,正向低齡化趨勢發展。
儘管家長對青春期的孩子擁有手機有各種擔憂,但事實是大部分家長還是因為現實需要給孩子買了手機。其中有64.66%的家長認可手機的學習、獲取信息和數據統計功能。
有趣的是,調查發現71%的家長擔心孩子沉迷手機浪費時間影響學習,93.13%的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尚小自制力不夠,使用手機需要監管。而與此相反的是,70.92%的孩子則表示即使無人監管,他們自己也能夠掌控玩手機和電子產品的時間。
學校有項手機管理的制度
很受家長和學生認可
既然大多數初中生擁有手機已是事實,那麼如何監管就是重中之重。為了讓學生合理使用手機,杭州東方中學也做了很多努力。
由於東方中學是寄宿制學校,最重要的還是嚴格監管,嚴格手機使用權限,嚴格手機收發的監管細節。考慮到部分同學周日、周五往返學校需要和家人聯繫的需要,周日允許同學將手機帶到學校,但必須在周日晚五點半由班主任統一登記手機型號並統一上交至學生處保險柜保管,校園內提倡使用IC卡電話機。
這一項手機管理的制度很受家長和學生認可。調查問卷中,98.16%的家長表示對於學校的手機監管行為滿意,93.62%的孩子也表示對於學校的這一監管非常認可。
東方中學最近發起一項倡議
有家長說,孩子在學校還很放心,反倒是周末和節假日在家裡手機監管不到位,讓他們非常頭痛。不少家長希望學校能加強手機使用的教育。
東方中學每學期每個班級開設兩堂心理輔導課,課程內容圍繞青春期學生的人際交往、手機依賴等重點問題。另外,學校每學期舉辦三次「家長沙龍」,也會針對日益凸顯的手機沉迷問題給家長做相關培訓。
除了學校教育的重視,家庭教育中及時的引導也很重要。最近,東方中學還向家長發起了一項倡議——
請家長做好榜樣。周末或節假日,父母首先做到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身教重於言傳。
請家長多陪伴孩子。用陪伴溫暖孩子,陪孩子出去旅遊、去圖書館、去騎車登山……把孩子從手機和電子產品的心理依賴中解放出來。
請家長做好規矩。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約法三章,獎懲合理。手機和電子產品的使用要有度,既要有時間上的度,又要有範圍上的度,遵守了就要給予契約的獎勵,違背了就要接受懲罰。
杭州東方中學校長李烈明說:「智慧型手機和電子設備早已是當今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裝備,而數字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智慧型手機本是為了方便我們的生活,本身並不是洪水猛獸,關鍵是如何使用它,希望社會、學校和家庭能緊密合作,為青少年使用手機創設一個健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