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某舟橋旅三營七連和八連自行組織的「訓練經驗交流會」上,兩個連隊的幹部、骨幹,紛紛把訓練「絕活」亮出來與大家共享。誰也看不出,這兩個連隊原來卻是一對「明爭暗鬥」的競爭對手。七連指導員李豪傑笑著告訴筆者:競爭對手只有相互尊重、學習和交流,才能在和諧的競爭氛圍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八連是個老先進,各項工作都走在兄弟連隊的前頭。一路之隔的七連官兵不甘落後,迎頭追趕,多項工作受到上級肯定和表彰,也跨入先進行列。從此,同為先進的兩個連隊相互較上了勁。他們見榮譽就爭,見任務就搶,都在想方設法超過對方。八連的圖書室藏書較多,七連戰士來借,吃了「閉門羹」。七連文化活動組織得很好,八連想請七連文藝骨幹教幾支新歌,也被拒絕。漸漸地,這兩個連隊的競爭「變了味」。
三營了解這一情況後,專門召開會議對這兩個連隊提出了嚴厲批評。七連和八連也認真反省,查問題、找差距,漸漸認識到:只有為官兵創造良性的競爭環境,連隊建設才能實現健康發展、共同進步的目標。此後,他們在訓練場上你追我趕,取長補短。訓練之餘,官兵們還經常坐在一起,自行開展一些「訓練經驗交流」活動。八連的技術骨幹把「絕活」傳給七連,七連將訓練中獨到的舟橋架設方法傾囊相授;七連指導員上政治教育課方法靈活,很受官兵歡迎,八連就請他現場指導備課、授課。
相互補臺,好戲連臺。今年以來,兩個連隊在軍區組織的士官比武競賽中均獲得了優異成績。八連黨支部被軍區評為先進黨支部,連長被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七連指導員被軍區表彰為優秀黨務工作者,連隊一名幹部考上研究生,一名戰士被保送入軍校。(解放軍報武漢8月24日電/馬洪濤 王曉勇)
責編: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