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次晚點名,第81集團軍某旅某連嘹亮的歌聲,讓全營官兵為之一震。這個連成立於今年上半年,是在「脖子以下」改革中新組建的連隊。他們新創作的連歌首次亮相便贏得「滿堂彩」。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第81集團軍某旅某連是新組建連隊,建連伊始,他們旗幟鮮明地立起連隊「標識」——
組建不到3個月 豪情唱響新連歌
■解放軍報記者 周遠 通訊員 宋凱徵 何志斌
「無形戰場,我們劈波斬浪,攻如閃電,亮劍沙場……」不久前的一次晚點名,第81集團軍某旅某連嘹亮的歌聲,讓全營官兵為之一震。
這個連成立於今年上半年,是在「脖子以下」改革中新組建的連隊。他們新創作的連歌首次亮相便贏得「滿堂彩」。
連隊剛成立,指導員葉文就號召大家為連隊建設出謀劃策。在梳理出的近百條建議中,很多官兵提出,建連伊始,就要旗幟鮮明地立起連隊「標識」,記錄好連隊歷史。
這個建議與葉文的想法不謀而合。旅裡很多連隊都有著厚重歷史和悠久傳統,作為新組建連隊,如果沒有獨特的文化 「標識」,不僅容易在眾多連隊中「湮沒」,也難以凝聚兵心、提振士氣。
連隊成立第二天,葉文就帶著幾名幹部骨幹,開始總結提煉文化「標識」。在多次徵集官兵意見的基礎上,連徽首先誕生。以橄欖枝、長城為基底,寓意軍人保家衛國、守護和平;兩個交織的橢圓如同通信網,「八一」軍徽居於上方正中,意味著忠誠與團結。而中間的字母縮寫則標示著該連的任務與使命。
在設計連徽的過程中,葉文還匯聚全連智慧,融合分流官兵4個「老單位」的傳統特色,將連魂凝鍊為八個字:忠誠、團結、果敢、善戰,把連訓確定為:知敵千裡外、制敵無形中。
然而,連歌的創作並不順利。一方面,連隊文藝骨幹水平有限,譜不出「像樣的」曲子;另一方面,大項任務接踵而至,官兵時間精力並不充裕。
「難不難?看擔當!」每次集合時,聽著別的連隊唱著連歌,而自己連隊的連歌還沒有「著落」,葉文心裡就很不是滋味。他發動全連官兵,積極聯繫學聲樂的朋友、同學提供指導,利用任務間隙、休息時間組織官兵集體創作,終於譜寫出了自己的連歌。
連徽、連歌、連魂、連訓都有了,每名官兵都很興奮。不少人覺得,連隊越來越「有型」。裡面的每個字、每個設計,都凝聚著全連官兵的心血和付出,無形中增添了大家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這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葉文說,讓新連隊高標準起步上路,要做的還有很多。在「入連編號」儀式上,連隊為每名官兵確定了獨一無二的編號,每個人的照片及基本信息都記錄成冊。
翻開剛編訂好的《連史》,「連隊歷史沿革」欄中,記載著來自不同分流單位的官兵們的4個「老單位」;連隊大事記中,詳細記錄著連隊組建及正在承擔大項任務的情況;「連隊全家福」欄中,放著全連官兵的大合照。照片中連旗招展,官兵們精神抖擻;「連隊榮譽登記」欄中,4名表現優異、獲得榮譽的先進典型赫然在目,就連7月初剛獲評旅「優秀共產黨員」的謝瑜也登記在冊。
「連隊沒有歷史,更需要我們創造歷史。」這是葉文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全連官兵強烈的思想共識。進入連隊大門,樓梯轉角處的展板上,一行大字彰顯著大家的決心意志:「作為旅隊新生作戰力量,時代和組織選擇了我們。讓我們以首任者的豪情、開拓者的姿態、創業者的實幹,幹一流事業、創一流業績!」
「若有戰、我先上,忠誠團結勇擔當,果敢善戰鑄利刃……」採訪結束時,該連連歌再次在記者的耳邊響起。官兵們精神振奮、聲音激昂,歌聲中滿是自豪,仿佛吹響了起步衝鋒的號角……
官兵感言
連史由我們書寫
■某連連部戰士 張振龍
連史,是榮譽與歲月的沉澱;連史,是連隊特色與內涵的彰顯;連史,更是一代代官兵汗與血的交融……然而,作為旅隊的新生作戰力量,我們連的連史將由我們來書寫和創造。
開拓者是自豪的,創業者是光榮的。在嶄新的連史面前,我們義無反顧,必須以第一代「創業人」的豪情和擔當砥礪前行,用忠誠和激情奮力書寫。具體到每個戰士身上,就是要在本職崗位上認真履職盡責,高標準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就是要不斷提高打贏本領,精通各種武器裝備;就是要時刻以「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的昂揚姿態,勇奪首功。
跑好首棒,人人有責;書寫連史,人人有份。作為普通一兵,只有以飽滿的熱情和鬥志投身改革強軍實踐,才能填滿嶄新的榮譽牆,書寫嶄新的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