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好新時代「網絡官兵」?--看連隊網吧開通後

2020-12-11 搜狐網

  4月15日晚,看完新聞聯播後,正在蘭州軍區某通信團採訪的記者,決定到團裡各連隊新建起來的網吧去看看。

  來到一營二連的網吧,記者看到,來自湖北的新戰士何健宏在網上觀看最新發行的電影《落葉歸根》,江蘇籍新戰士楊波正在聊天室和一網名叫「軍中少尉」的交流自己的訓練感受,有的戰士在打遊戲,有的在聽歌曲。

  陪同的許魯明政委告訴記者,該團在全團實現區域網聯營入連後,不斷拓展區域網的功能,根據信息化條件下官兵的思想特點,在區域網上設置了「一千首歌曲、一千部電影、一千種遊戲、一千部動畫片、一千本圖書」的娛樂空間,成為吸引官兵眼球的新「亮點」。

  今年,這個團在對200多名新戰士進行問卷調查時發現,82%的新戰士在入伍前上過網,還有新戰士在節假日以買東西為名,外出到地方網吧上網。

  如何帶好新時代的「網絡官兵」?黨委一班人認為,要抵禦腐朽文化的侵蝕,就要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他們借鑑和吸納網際網路的特點和優勢,創新有軍營特色文化娛樂方式,滿足官兵的需求。不久前,他們立足團區域網,投入100多萬元,把團區域網延伸到各營連。為每個連隊配發了10多臺電腦,在各連建立了連隊網吧,研製開發了由團主頁、外軍資料、文化娛樂3個子系統組成的團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部隊對上網的時間作出了安排,每周二、四晚上開放,雙休日全天開放,保證了官兵有一個學習娛樂的好環境。

  鍵盤聲聲急,網上充電忙。在連隊網吧室,官兵們可以下載軍事、科技、教育方面的電子書籍,可以學習英語和電腦知識,也可以學習製作網頁。記者還發現,連隊網吧裡面配備有飲水機、沙發坐椅,並安裝了空調。戰士許斌笑眯眯地對記者說,部隊區域網內容豐富、兵味濃,很受大家的歡迎和喜愛,「現在就是讓我到地方網吧去,我都不去,因為連隊網吧的功能和設施環境都比地方的要好」。(中國青年報張戀潮宮曦嶺)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趙健)

相關焦點

  • 80後幹部如何帶好80後戰士
    年齡小的幹部如何帶好年紀大的兵  俗話說,薑是老的辣。對於80後幹部,要想帶好80後戰士,特別是年長自己幾歲的老兵,自然是一個挑戰。  去年畢業的新排長任強,1986年出生。和不少「學生官」一樣,儘管在校成績優異,但上任伊始卻連遭尷尬——  「你睡這個鋪吧!」
  • 蘭州軍區某旅「科學發展好九連」官兵帶動連隊科學發展紀實
    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33名大學生幹部,在蘭州軍區某旅「科學發展好九連」當兵鍛鍊兩個月後,不約而同表達了這樣的感受。 10月下旬,記者來到九連採訪時,特邀部分大學生幹部開座談會,他們發言異常踴躍。 九連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官兵全面發展,連隊科學發展,以官兵的全面發展帶動連隊科學發展、全面過硬」。 用科學發展觀審視當代官兵的所思所盼—— 「滿足官兵合理需求,最重要的是讓官兵成長成才」 2009年底,中央軍委授予該連「科學發展好九連」榮譽稱號。
  • 圖說:創新理論如何哺育新一代官兵
    連隊官兵利用數字圖書館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理論、變思想、建連隊、育新人」是三連的光榮傳統。新形勢下,連隊賡續優良傳統,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情持續高漲。他們創新學習方法,建立「理論學習值班員」制度,開設「士兵講壇」,組織文藝創演,開通「學習軍營」APP,興起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熱潮,幫助官兵堅定人生信仰、樹立正確價值追求。能打仗、打勝仗是軍人的天職。三連官兵牢記習主席關於實戰化訓練的重要指示,努力鍛造「打得猛、攻得進、頂得住、守得牢」的鋼鐵連隊。
  • 新組建連隊戰士間有隔閡咋整?看某旅二營火力連如何「破冰」
    ——編  者 一支新組建連隊,官兵來自4個大單位下屬的7個連隊,別說擰成一股繩,就連飯前一支歌,都能唱出幾個聲部。採訪中,連隊文書鄧超快人快語。他介紹說,連隊組建之初,戰士們來自天南地北,全連百十來號人,竟有三分之一曾受過通報批評或處分。或懷著不舍、或帶著不滿,官兵們來到新連隊。初來乍到,來自不同單位的戰士開始自發地「抱團取暖」,你講你的四川話,我說我的關中腔,涇渭分明、互不往來。合編更需合心,心不齊,則人不聚。
  • 網絡熱詞之軍營體驗 資訊時代官兵家國情懷的另類表達
    否則,當年腳踏黃洋界上,這支軍隊的締造者之一毛主席就不會發出「站在這裡能看多遠」的重磅之問。 我們這支軍隊從誕生之日起,也從不忘記來自哪裡、初心是什麼。否則,那首名叫《我是一個兵》的歌曲不會傳唱如此之久,如此深入人心。無論社會怎樣變遷,無論時代如何進步,我黨我軍這個優良傳統永遠不會變:群眾在哪裡,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要跟到哪裡。
  • 新連歌讓全營為之一震!我們連隊越來越「有型」了
    不久前的一次晚點名,第81集團軍某旅某連嘹亮的歌聲,讓全營官兵為之一震。這個連成立於今年上半年,是在「脖子以下」改革中新組建的連隊。他們新創作的連歌首次亮相便贏得「滿堂彩」。
  • 連隊建設如何激發凝聚力?「尊幹愛兵模範連」這樣做
    70多年前,該連老排長、「愛兵模範」王克勤首創官兵思想、技術、生活「三大互助」活動,使老骨幹、新戰士和「解放戰士」擰成一股繩,迅速形成戰鬥力而聞名全軍。1990年,連隊被中央軍委授予「尊幹愛兵模範連」榮譽稱號。近年來,該連傳承和發揚「三大互助」優良傳統,不斷賦予尊幹愛兵新的時代內涵,全面建設蒸蒸日上。
  • 「冰凍腳」網上刷屏,官兵親人看了啥感覺?
    這篇推文反映了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黑河好八連」官兵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江面上,下冰水打撈邊境設施「不畏艱苦、愛國奉獻、嚴守國門、一塵不染」的連魂精神,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切關注,引起強烈反響。「好男兒就是要當兵
  • 把連隊當家來建
    大力弘揚「連隊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思想,自覺把自己當成連隊的主人,找準自己在連隊的位置。強化「主人翁」觀念。從情感上把連隊當家看,為連隊付出一片真情;從行動上把連隊當家愛,時時處處維護連隊的利益;從內心深處把連隊當家待,一心一意關注連隊的發展。培養「主人翁」覺悟。
  • 鋼鐵連隊這樣煉成
    今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建功新時代,逐夢新徵程。
  • 孫春蘭蘇樹林深入駐閩部隊基層連隊看望一線官兵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5周年即將到來之際,7月30日,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省長蘇樹林深入駐閩部隊基層連隊,看望慰問一線幹部士兵,了解部隊各項建設情況,通過他們向駐閩部隊廣大官兵致以節日的美好祝福。在海軍福建基地某大隊,孫春蘭、蘇樹林來到碼頭、登上艦艇,詳細察看部隊日常演練、裝備保障等情況,充分肯定部隊各項建設取得的成績;在省軍區海防某旅摩步營,孫春蘭、蘇樹林深入營區、走進宿舍,與官兵們圍坐在一起,促膝交談,詳細了解大家工作生活情況。
  • 響噹噹的連隊,集體立功27次!
    戰爭年代,它被華東野戰軍授予「一等功臣連」榮譽稱號;和平建設時期,被原福州軍區授予「硬骨頭六連式連隊」「精神文明模範連」榮譽稱號。邁向新世紀,被原南京軍區授予「管理教育模範連」榮譽稱號。▲班長李陽陽向班裡的戰士講述「兵情日記」的故事步入新時代,連隊官兵始終把領袖的話語牢記心中:「大是大非前講忠誠、言傳身教裡學忠誠,日常滴灌中訴忠誠。」
  • 習主席點讚過的連隊!「硬骨頭六連」為什麼那麼硬?
    時代變遷,六連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的傳統沒有變。黨的十九大召開後,連隊第一時間組織官兵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理論學習蔚然成風:板報牆刊載著學習動態;電視播放著講話視頻;網絡上交流著學習心得;教室排房裡傳來朗朗的讀書讀報聲……「在連隊,深讀歷史、學研理論成為新風尚。」
  • 連隊事跡
    建國後,出色地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搶險救災等任務。1964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該連硬骨頭六連稱號。1985年6月,中央軍事委員會又授予該連「英雄硬六連」稱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制序列中,有一支唯一兩次奪得全軍最高榮譽的英雄連隊。今年的6月6日,是他們被命名為「英雄硬六連」22周年紀念日,當我趕到連隊的時候,恰好碰上他們與兄弟連隊「尖刀七連」組織對抗比武。六連,加油,六連,加油!快快快,衝上去好的,2分37!2分39!
  • 深化主題教育,英雄連隊這樣打卡……
    為深化主題教育效果,充分發揮傳統優勢,豐富紅色基因載體,該連針對部隊長期處於動散條件,打造「掌上榮譽室、連節比武、連史視頻、網絡宣傳」四張「名片」,製作「紅旗班」「紅旗手」等獎盃獎牌,大大激發了官兵投身強軍興軍的內在動力。
  • 教育的精準「滴灌」,讓科學理論這樣飛入官兵心田
    2018年8月底,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後,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會議室進行了一場熱烈討論,大家在探討如何貫徹習主席號召的「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加強對官兵政治引領,用強軍思想鑄魂育人,是新時代我軍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也是中心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 總結連隊精神不必在字眼上糾結
    ●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指導員帶著官兵苦思冥想,仍然沒有總結提煉出亮眼的連隊精神 ●戰士說,我們的精神藏在鏗鏘有力的「到」、堅決果敢的「是」、氣衝牛鬥的「殺殺殺」裡 請看第73集團軍某旅特種偵察連官兵對傳承紅色基因的理解感悟(之一)—— 「一山過後一山攔,一山攔住過一山
  • 組建於抗美援朝,這支連隊火力十足!
    這支連隊誕生於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煙中,先後參加抗美援朝等重大戰役戰鬥,連隊官兵憑藉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了一曲雄渾壯烈的英雄讚歌。2017年5月,在部隊合成改革的浪潮中,連隊由傳統輕便炮兵轉型為重型合成營伴隨炮兵,翻開了連隊全面建設新的一頁。
  • 兩個英模連隊"隔空"感悟了一場不一樣的紅色教育
    91年後,邁步在改革強軍的徵程上,廣大邊防官兵滿腔豪情,把夢想融入強軍事業,用忠誠守護萬裡邊關。動人的變化在邊關。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本版推出「邊關看新貌·記者探營」系列策劃,將關注的目光聚焦邊關軍營,通過走進戍邊官兵的日常學習訓練生活,傾聽邊防部隊的強軍足音,感受邊防部隊的時代新貌,從中集聚奮進新時代的澎湃力量。敬請關注。
  • 手遊在軍營如何打開
    他決定改變策略、因勢利導,在連隊嘗試開展了「新兵教老兵玩手遊、老兵幫新兵強素質」群眾性趣味活動。列兵楊露被特意安排與連隊的四級軍士長卲衛峰結對子。沒想到,楊露的轉變就此開始了。互幫互教中,楊露發現,邵班長對於遊戲的興趣不大,每次楊露想教他如何打鬼、喚神獸時,邵班長總是象徵性地看幾下,就拿起專業技能書籍認真研究。看在眼裡,觸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