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精準「滴灌」,讓科學理論這樣飛入官兵心田

2020-12-25 中國軍網

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能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

2018年8月底,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後,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會議室進行了一場熱烈討論,大家在探討如何貫徹習主席號召的「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加強對官兵政治引領,用強軍思想鑄魂育人,是新時代我軍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也是中心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成立三年多來,他們開動腦筋、真抓實做,不斷探索理論武裝的新特點新規律、新方法新手段,陸續參與、推出一本學習綱要、一組統編教材、一堂大課輔導、一套通俗讀本、一組思維導圖、一組微課視頻、一個高端論壇等「九個一」系列成果,把理論大餐變成官兵的「一日三餐」,把時代強音變成潮味的軍營「好聲音」。

「大專家講好小故事」

2019年10月2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專家與士兵」理論對話在「大功三連」贏得陣陣掌聲。在與官兵互動時,中心的「理論走基層」專家團隊用大家熟悉的兵言兵語、網言網語,生動講述發生在新時代的一個又一個強軍故事,雙方你來我往,不知不覺一下午時間就過去了。臨別時,部隊首長拉著他們的手誠懇地說,「基層官兵的理論哺育是一個亟需澆灌的園地,希望你們常來。」

與大功三連官兵開展理論對話。

中心科研領軍人、常年奔波在理論服務基層一線的姜鐵軍研究員深有感觸:「講好強軍故事,是架起黨的理論與官兵之間的一個橋梁。要讓官兵聽得懂,就必須做到既能『陽春白雪』,又能『下裡巴人』。」這些年,中心雖然肩負繁重科研任務,但每年都會安排專家到部隊,坐一坐基層的板凳,吃一吃連隊的熱飯,嘮一嘮官兵的家常。他們打比方、講故事,把科學的理論、深刻的道理,講到官兵心坎上。為了講透一段理兒、講清一個事兒,他們往往精心準備、反覆推敲。

姜鐵軍研究員赴武警涼山支隊開展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

向官兵學習、到一線取經。中心的任振傑、馬德寶等同志走出象牙塔,常年活躍在基層,以沾泥土、帶露珠、有溫度的語言「把科學理論講活了」。三年來近百場理論輔導,一次次心與心的對話,將黨的創新理論以生動的面貌呈現給官兵。

「一張奇妙的知識圖譜」

好學者不如善學者,善學者不如樂學者。習近平強軍思想博大精深,青年官兵到底該如何掌握?如何讓基層官兵看得懂、記得住、學得深?

2018年底,中心的一次「諸葛亮會」上,彭洲飛研究員提到可以用國際流行的邏輯工具——思維導圖來傳播科學理論。

部隊的需求就是命令。說幹就幹!中心迅速組織研發團隊加班加點,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就研製出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思維導圖(2018)。緊接著,2019、2020版導圖接續研發,如期送到官兵手中。導圖以理技融合的方式,全景鋪展知識要點、動態演繹邏輯結構,幫助官兵實現了「一圖在手、學習不愁」。許多官兵將導圖掛在牆上、拍入手機、裝進行囊,大大增強了學理論的趣味性、便捷性。

參加全軍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

中心黨委認為,政治工作過好網絡關才能過好時代關,理論武裝也是如此。近年來,中心以研發導圖為切入點,活用新技術新媒體,嘗試製作理論傳播的H5、Vlog、MOOC等作品,多元化、多樣化凸顯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真理魅力,激發了官兵好學、善學、樂學的內動力。

「翻得最多、用得最多」的一本書

「我不贊同你的這個思路,要推倒重來!」

深夜的辦公室裡,傳出高分貝的嚷嚷聲。正在「雲吵架」的組織者熊杏林研究員,和千裡之外重慶、南京等地的專家爭論得面紅耳赤,此時的她們正在線上打磨《軍營理論熱點怎麼看2020》。凌晨一點多,當最後一個視頻小窗口關閉,這場「雲吵架」才宣告結束。

《軍營理論熱點怎麼看》是部隊開展理論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輔助教材。這幾年,在軍委機關領導下,中心與全軍院校和科研單位專家一道編撰該書,堅持以新的形式、新的風格、新的特點回應官兵關切,解讀熱點難點。這套通俗讀本在全軍享有很高美譽度,被認為是「翻得最多、用得最多」的書。2019年讀本出版後就上了軍網「熱搜」,發行量達70多萬冊。

最近,中心參與的「軍營理論熱點怎麼看—2020」慕課,在強軍網和軍事職業教育網同步上線。該慕課薈萃了軍隊名家名嘴,以精彩的視頻和圖片讓科學理論可感可知可學,為廣大官兵深入學習領會強軍思想提供了雲資源、雲服務。

「研究員也是戰鬥員」

傳播科學真理,就是傳播黨的聲音。中心的同志秉持高度政治敏銳和學術敏銳,以「走進辦公室就是研究員,走向輿論場就是戰鬥員」為己任,舉旗幟、當先鋒。

李曉輝、申紅心、董俊林等同志是中心有名的「理論快手」,近年一批來自Top5院校的文職「後浪」也加入這個團隊。每逢重要時刻,他們總能「該出手時就出手」,一篇篇既有深度、又新鮮熱辣的理論文章,第一時間發聲、重磅發聲、連續發聲。記者在該中心看到,他們近年來發表的理論文章編了厚厚3大本、200多萬字。

舉辦強軍論壇。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始終相信,強國強軍的大時代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可以產生理論的時代,理論研究只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與群眾真正緊密結合,就一定能寫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精彩篇章。

相關焦點

  •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摘要】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守與時俱進理論品格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略、更不能輕視如何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接受黨的創新理論這一現實問題。廣大人民群眾只有「愛聽」「願聽」「聽得進」,黨的創新理論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才能不斷散發出強大的真理力量,也才能切實入腦入心,發揮出同心同向的無窮力量。
  • 借勢創新教育方法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必須善於借勢創新,豐富優化教育方法,有效提升質量效益。  藉助大數據技術,打造精準式教育。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人類進入數據為王的時代,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使精準成為一種新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藉助大數據技術,瞄準矛盾問題特別是「痛點」「淚點」「沸點」「炸點」精準實施。
  • 成就創客夢想,青島市創業培訓「熱帶雨林」精準滴灌行動啟動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4日訊 為加快創業城市建設,助力青島市打造青春之島、創業之城,青島市創業培訓「熱帶雨林」精準滴灌行動日前在青島廣播電視大學(青島創業大學)正式啟動。此項行動旨在聚集青島市各方創新創業資源,為各個階段的創業者搭建精準完善的培訓、培育和服務平臺,努力打造一片讓創業者能夠洋溢創新創造澎湃活力的「熱帶雨林」。
  • 黨的理論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何更好地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是當前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深入思考和著力解決的問題。思響哥推薦閱讀人民論壇的最新文章。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rmltwz)作者 | 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張潤枝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應當向群眾講清理論的科學內涵和發展歷程,提高群眾的理論認識水平
  • 黨的創新理論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摘要】「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要向群眾講清理論的科學內涵和發展歷程,提升群眾的認識水平;強化問題意識,用理論解決現實問題,澄清錯誤觀念; 遵循理論宣傳的規律,不斷創新方法手段,推進宣傳文本的通俗化、宣傳話語的生活化、宣傳載體的時代化。
  • 「彈幕」飛入部隊政治教育課堂
    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文章《當「彈幕」飛入政治教育課堂以後》,為您詳細介紹了「彈幕」在政治教育上所發揮的作用。雷智勇攝當「彈幕」飛入政治教育課堂以後■記者 朱達 特約記者 王新 通訊員 徐浩早春時節,記者在第1集團軍某團基層政治教育課堂上發現了一道新景觀——「彈幕直播系統」。
  • 果園精準水肥一體化滴灌灌溉設計方案
    畝蘋果、梨、桃精準水肥一體化滴灌灌溉設計方案山東年年豐節水灌溉設備有限公司一、項目基本資料(一)1、項目名稱:畝水肥一體化項目2、項目實施地點:山東1、 注肥系統:注肥器為3通道智能施肥機,母液流量0.6-1.8立方/小時 ,可實現精準施肥。
  • 讓官兵敞開心中「隱秘的角落」,我們該怎麼辦
    走開走好教育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開展教育的優良傳統,更是我們搞好教育、解決官兵思想問題的有效方法。南部戰區海軍一線部隊開展的「忠誠藍鯨大舞臺」「新老對話會」「南海尖兵」微課等群眾性教育活動,將教育主體從政治工作幹部拓展到基層官兵,發揮了官兵的積極性、主動性。
  • 用「大眾話」推進創新理論大眾化
    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打通理論武裝「最後一公裡」,是各級應該深入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通俗化,實質是讓創新理論更加適合大眾需求。對軍隊來說,就是講官兵聽得懂、聽得進的大眾話,運用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之更好地為廣大官兵所理解所接受所運用。列寧曾說,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 危中尋機 精準滴灌 武昌工學院人才培養開新局
    化危為機開新局,千方百計促就業,以『精準滴灌』的方式打開了人才有效輸出的新局面,確保了畢業生『有尊嚴、更體面、高質量』的就業目標。」「精準滴灌」傳遞就業信息「我們把畢業生就業作為學校一項緊迫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實。」自2019年底起,該校與50家校企合作企業和80多家長期合作企業進行聯繫,舉行企業專場招聘會達230餘場,提供崗位近10萬個。
  • 讓好家風在百姓心裡「精準滴灌」
    竹山縣婦聯主席高琴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面對 「等靠要」思想,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從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家庭問題入手,加強教育引導,開展家風教育,幫助大家從思想上切斷貧窮的代際傳遞。2018年,竹山縣婦聯在十堰市率先開展了「傳承好家風·建設好家庭」進鄉村專題巡講活動。活動先期在潘口鄉龍王溝村試點,扶貧工作隊在進村入戶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貧政策的同時,自行備課辦起了「家風課堂」。
  • 青島市北區:聚焦「精準滴灌」,實施「菁英工程」
    3月16日,青島市市北區聯合青島人才集團,結合疫情防控實際,組織75名年輕專業幹部開展線上潛能測評,通過線上作答、多維評估的形式,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幹部的性格特點、發展潛力和能力特長,縱向評估幹部全局思維、適應能力、學習敏銳度等八大加速發展因子能力,橫向考量幹部計劃組織、人際關係、影響力等七大轉型領導力水平,構建專業幹部特質畫像,量身打造專屬加速發展計劃,為精準培育年輕幹部奠定堅實基礎
  • 河北大學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探索推進「滴灌式」思政教育改革
    河北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思政工作和學生成長規律,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實踐,將「滴灌」理念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著力給予學生精細、及時、高效的教育引導,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針對性、實效性,努力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創新「滴灌式」教育觀念,夯實思想政治根基。
  •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
    這是新時代深化理論武裝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舉措,必將有力推動部隊學理論、講理論、用理論的熱潮。科學理論只有走近官兵、武裝官兵,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彰顯威力。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我軍從建軍初期開始,就注重用科學理論教育引導官兵、激發戰鬥精神。
  • 滴灌系統了解一下
    滴灌是根據作物需水要求,通過孔口式灌水器將水一滴一滴地、均勻而精準地滴入作物根區附近土壤中的灌水方式,可結合水溶性肥料實現水肥一體化,特別適用於規模化種植。
  • 蘭州軍區某旅「科學發展好九連」官兵帶動連隊科學發展紀實
    兄弟部隊代表到「科學發展好九連」參觀見學。郭崇德攝兄弟部隊代表到「科學發展好九連」參觀見學。郭崇德攝 「九連的學習氛圍不亞於我們的大學校園。」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33名大學生幹部,在蘭州軍區某旅「科學發展好九連」當兵鍛鍊兩個月後,不約而同表達了這樣的感受。 10月下旬,記者來到九連採訪時,特邀部分大學生幹部開座談會,他們發言異常踴躍。
  • 贛州經開區:電商培訓精準滴灌,助力農村「全民帶貨」
    贛州經開區:電商培訓精準滴灌,助力農村「全民帶貨」  近日,贛州經開區2020年最後一期電商培訓順利落下帷幕。
  • 把科學之種播撒在孩子心田
    、科技能力和科學素養,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突出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共享科技創新成果。為了進一步激發廣大未成年人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傳播科學思想。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了科技進社區、進校園、進場館,科技展示、實驗、問卷調查,知識講座等系列活動。活動注重互動、體驗、參與性,讓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科技的快樂,在體驗中感悟科技的魅力,把科學的種子播撒在每個同學的心田。
  • 說民話講民事 山西「土味兒」宣講讓政策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新網太原12月13日電 題:說民話講民事 山西「土味兒」宣講讓政策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者範麗芳  「過去,『衣服破了補一補』,現在,『有錢專買乞丐褲』。」  「我們的環境,過去是『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現在『垃圾不落地,汙水流下去,藍天白雲鳥兒飛,山青水秀環境美』。」
  • 滴灌工程讓果農不再靠天吃飯
    打開山腳下泵房裡為滴灌儲水罐加水的設施後,邵奎一路小跑趕到山頂,用隨身攜帶的扳子擰開儲水罐的閥門,很快,果園裡支管上的小滴頭便流出滴滴清水,慢慢地滲透到土地裡。 「多虧了這滴灌工程,要放在以前,趕上這種乾旱的年頭,我們就只能把蘋果提早搖下來保樹,還談什麼收成?現在不同了,今年這產量估計和去年差不多,基本沒受啥影響。」談起節水滴灌工程,邵奎興奮地說,「以後咱再不用靠天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