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團軍某團的基層政治教育課堂上,一種名為「彈幕直播系統」的在線教育手段,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刊發文章《當「彈幕」飛入政治教育課堂以後》,為您詳細介紹了「彈幕」在政治教育上所發揮的作用。
該團一營有線電連指導員劉偉偉在網播中心通過「彈幕直播系統」開展授課,全團官兵通過網絡在連隊教室、排房甚至訓練場上收聽收看。雷智勇攝
當「彈幕」飛入政治教育課堂以後
■記者 朱達 特約記者 王新 通訊員 徐浩
早春時節,記者在第1集團軍某團基層政治教育課堂上發現了一道新景觀——「彈幕直播系統」。當天,二營有線電連指導員呂文濤通過區域網直播的方式,為官兵上一堂《樹立正確生死觀》的教育課。「如果明天就打仗,你做好上戰場的準備了嗎?」面對呂文濤的提問,官兵紛紛敲擊鍵盤作出回應。隨後,他們的發言以「彈幕」的形式顯示在屏幕上——
「面對戰場馬革裹屍的悲壯,我心裡可能會有一點害怕,但一定不會後悔。」「為國犧牲奉獻是軍人的天職,真到了那一刻,我決不退縮……」
該團政委林忠祥介紹說,將「彈幕直播系統」運用到政治教育課上,讓官兵全程參與討論交流,使施教者和受教者進行實時互動,為課堂帶來了諸多新變化。
作為該團廣受歡迎的政治教員,呂文濤告訴記者:「依託這套能夠實時交流互動的直播系統,政治教員能及時了解教學效果、提高教育質量、改進教育方法。」
「戰士們還可通過『送鮮花』『扔雞蛋』等方式,對網絡授課進行『點讚』或『吐槽』。」在該團信息控制中心,與記者一同觀摩網絡授課的團宣傳股股長韓小虎,點擊滑鼠打開留言窗口,輸入評論後輕敲鍵盤,一條「彈幕」隨即浮現在屏幕上。
官兵聽課的同時,通過「彈幕直播系統」對教育內容實時發表評論、交流互動。雷智勇攝
授課過程中,呂文濤通過戰士們發送的「彈幕」,了解他們的建議和期盼:「能否多講一些身邊人身邊事」「想學習一些古代軍旅詩詞陶冶情操」……呂文濤根據官兵需求臨機發揮、因勢利導。授課結束後,大家直呼「精彩」「過癮」。
「彈幕直播系統」成為摸準官兵思想脈搏的「溫度計」。該團通過「智慧軍營系統」對戰士發送的「彈幕」信息進行分析匯總,篩選整理出輿情熱點和戰士思想動態,以便及時實施引導,不斷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通信營一名戰士入伍後一度無法適應艱苦的訓練環境,在觀看政治教育網絡直播的過程中,他通過「彈幕」直言:「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艱苦奮鬥的精神已經過時。」指導員計舟舟通過談心交心、個別輔導等方式,幫助他樹立正確的苦樂觀……後來,這名戰士訓練積極性和訓練成績均有明顯提高,去年底被連隊評為「進步之星」和「優秀士兵」。
無線電連四級軍士長易立平是全團有名的帶兵骨幹。去年他在依託網絡平臺進行授課時,「彈幕」信息中包含的「藍瘦、香菇」等網絡熱詞,讓他感到一頭霧水。「不善於學網用網,施教者就難以走進受教育者的『朋友圈』。」指導員的一席話,讓易立平下決心嘗試運用網言網語與戰友交流學習體會、評議熱點話題、解開思想疙瘩。如今,易立平已逐漸成為官兵眼裡的「網紅班長」。
開設「烽火」網絡電視臺,開辦「烽火連線」微信公眾號……據介紹,近年來該團運用信息技術為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備受官兵好評。宣傳股幹事堵曉彬告訴記者,自從「彈幕直播系統」走進基層課堂以來,該團平均每周組織2次網絡授課,每堂課收集「彈幕」信息上千條,方便了基層政治教員及時答疑解惑、提高授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