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全軍著名的專家教授深入部隊一線,採取理論大家談、靶向解扣子、示範講微課、骨幹傳幫帶等形式,大力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受到基層官兵普遍好評。這是新時代深化理論武裝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舉措,必將有力推動部隊學理論、講理論、用理論的熱潮。
科學理論只有走近官兵、武裝官兵,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彰顯威力。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我軍從建軍初期開始,就注重用科學理論教育引導官兵、激發戰鬥精神。毛澤東曾講過,「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紅軍像一個火爐,俘虜兵過來馬上就熔化了」,生動形象地闡述了理論大眾化普及化的實踐威力。「人民的哲學家」艾思奇,在上世紀30年代寫出《大眾哲學》,動員了十萬青年參加了革命。蔣介石對下屬感嘆:「一本《大眾哲學》衝垮了三民主義的防線,人心喪失乃敗於艾思奇先生之《大眾哲學》。」可以說,人民軍隊的隊伍越戰越壯大、士氣越打越高昂,重要的一點就在於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指導實踐。
理論清才能方向明,認識深才能落點實。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國防和軍隊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重大成就,歸根到底得益於科學理論引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黨的創新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就必須找準官兵思想認識的疑惑點,加大理論武裝力度,提高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度,提升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感。
理論是抽象的、理性的,但解讀方式可以是形象的、通俗的。列寧說過:「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簡單明了。」毛澤東也曾講過:「我們黨的宣傳教育要讓每一個工人、農民都聽得懂。」這啟示我們,要善於運用大家樂於接受的手段和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闡釋理論,使之容易被官兵所理解、所掌握、所接受。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必須注重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現實生活的實例、形象生動的比喻,把深奧抽象的理論「翻譯」成官兵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的兵言兵語、網言網語,拉直心中問號,驅散心頭迷霧。像毛澤東說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鄧小平說的「摸著石頭過河」,習主席提出的「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等,言簡意賅,卻句句入心入腦。還要善於寓理於事、析事明理,用數字說話、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使理論更加生動感人、清新質樸。
實現理論的真理力量與官兵對理論需求的有效對接,還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體系創新。現在,「90後」「00後」官兵成為部隊主體,他們觀念開放、思維活躍,厭煩呆板說教、硬性灌輸。真理真情真實的力量,藉助動人動聽動情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入眼入腦入心。必須貼近青年官兵認知特點和接受習慣,重視方法手段創新。要將理論形象化,積極藉助信息網絡,通過「圖解理論」「動漫短片」,編寫好記易懂的「三字經」「一二三四歌」,建好用好學習理論專題網頁、論壇、微博、微信公眾號,使黨的創新理論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有實感。要把理論學習的課堂向訓練場、演習場延伸,向社會、家庭和改革開放前沿延伸,向駐地的革命遺址、歷史紀念館、紅色傳統基地延伸,讓官兵在對接社會中感受理論的實踐威力。
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需要發揮專家、領導、骨幹的「種子」「酵母」作用。這次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著名專家學者深入部隊一線,開展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是一次十分有益的積極嘗試。各級領導幹部普遍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在高標準抓好自身學習的同時,應盡好領學督學幫學之責,利用熟悉官兵思想的有利條件,結合強軍興軍實踐,做好宣傳理論、解疑釋惑的工作,真正打通用科學理論貫注部隊、教育官兵的「最後一公裡」,讓黨的創新理論變為官兵的大眾哲學和手中武器。還要以幹部和高學歷官兵為主建立健全理論骨幹隊伍,發揮好基層理論骨幹在掌握官兵思想動態、傳播最新理論觀點、討論破解疑難問題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讓官兵教育官兵,引導他們當好官兵的「政治翻譯」,架起讓更多官兵掌握理論的「橋梁」。(樊偉偉 楊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