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

2020-12-15 百家號

前不久,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全軍著名的專家教授深入部隊一線,採取理論大家談、靶向解扣子、示範講微課、骨幹傳幫帶等形式,大力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受到基層官兵普遍好評。這是新時代深化理論武裝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舉措,必將有力推動部隊學理論、講理論、用理論的熱潮。

科學理論只有走近官兵、武裝官兵,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彰顯威力。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我軍從建軍初期開始,就注重用科學理論教育引導官兵、激發戰鬥精神。毛澤東曾講過,「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紅軍像一個火爐,俘虜兵過來馬上就熔化了」,生動形象地闡述了理論大眾化普及化的實踐威力。「人民的哲學家」艾思奇,在上世紀30年代寫出《大眾哲學》,動員了十萬青年參加了革命。蔣介石對下屬感嘆:「一本《大眾哲學》衝垮了三民主義的防線,人心喪失乃敗於艾思奇先生之《大眾哲學》。」可以說,人民軍隊的隊伍越戰越壯大、士氣越打越高昂,重要的一點就在於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指導實踐。

理論清才能方向明,認識深才能落點實。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國防和軍隊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重大成就,歸根到底得益於科學理論引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黨的創新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就必須找準官兵思想認識的疑惑點,加大理論武裝力度,提高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度,提升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感。

理論是抽象的、理性的,但解讀方式可以是形象的、通俗的。列寧說過:「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簡單明了。」毛澤東也曾講過:「我們黨的宣傳教育要讓每一個工人、農民都聽得懂。」這啟示我們,要善於運用大家樂於接受的手段和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闡釋理論,使之容易被官兵所理解、所掌握、所接受。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必須注重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現實生活的實例、形象生動的比喻,把深奧抽象的理論「翻譯」成官兵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的兵言兵語、網言網語,拉直心中問號,驅散心頭迷霧。像毛澤東說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鄧小平說的「摸著石頭過河」,習主席提出的「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等,言簡意賅,卻句句入心入腦。還要善於寓理於事、析事明理,用數字說話、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使理論更加生動感人、清新質樸。

實現理論的真理力量與官兵對理論需求的有效對接,還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體系創新。現在,「90後」「00後」官兵成為部隊主體,他們觀念開放、思維活躍,厭煩呆板說教、硬性灌輸。真理真情真實的力量,藉助動人動聽動情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入眼入腦入心。必須貼近青年官兵認知特點和接受習慣,重視方法手段創新。要將理論形象化,積極藉助信息網絡,通過「圖解理論」「動漫短片」,編寫好記易懂的「三字經」「一二三四歌」,建好用好學習理論專題網頁、論壇、微博、微信公眾號,使黨的創新理論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有實感。要把理論學習的課堂向訓練場、演習場延伸,向社會、家庭和改革開放前沿延伸,向駐地的革命遺址、歷史紀念館、紅色傳統基地延伸,讓官兵在對接社會中感受理論的實踐威力。

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需要發揮專家、領導、骨幹的「種子」「酵母」作用。這次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著名專家學者深入部隊一線,開展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是一次十分有益的積極嘗試。各級領導幹部普遍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在高標準抓好自身學習的同時,應盡好領學督學幫學之責,利用熟悉官兵思想的有利條件,結合強軍興軍實踐,做好宣傳理論、解疑釋惑的工作,真正打通用科學理論貫注部隊、教育官兵的「最後一公裡」,讓黨的創新理論變為官兵的大眾哲學和手中武器。還要以幹部和高學歷官兵為主建立健全理論骨幹隊伍,發揮好基層理論骨幹在掌握官兵思想動態、傳播最新理論觀點、討論破解疑難問題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讓官兵教育官兵,引導他們當好官兵的「政治翻譯」,架起讓更多官兵掌握理論的「橋梁」。(樊偉偉 楊涓)

相關焦點

  • 通俗理論讀物――理論創新成果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載體
    在第十九屆書博會上,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首次舉辦的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活動的結果,有六種圖書被正式向廣大讀者推薦。這次活動以及被推薦的圖書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董少校)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進一步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育部今天在上海召開高校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工作經驗交流會。回顧黨近90年的奮鬥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貫穿了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實踐的全過程,貫穿了我們黨加強理論建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全過程。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同中國化、時代化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了科學闡述,標誌著我黨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認識達到了新境界、新高度。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化有著優良傳統,代代有名篇佳作,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學人和社會大眾。
  • 楊浦成立宣講聯盟,推進理論宣傳大眾化、普及化
    楊浦成立宣講聯盟,推進理論宣傳大眾化、普及化 2017/7/10 14:36:07    來源:楊浦區文明辦       選稿:梅雅莉   近日,楊浦宣講聯盟成立儀式暨首場宣講報告會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行
  • 李衛紅:紮實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一是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二是以良好的學風和文風,自覺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三是將人文素質教育作為主題,大力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普及。四是關注現實生活,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積極推動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社會。五是以人文交流作為大學新使命,為跨文化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 復旦大學創新思路突出特色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復旦大學創新思路突出特色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2011-01-13 來源:復旦大學 近年來,復旦大學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眾化和普及化,積極探索,有效組織,形成機制,突出特色
  • 理論大眾化的 基層探索
    運用通俗樸實的語言、鮮活具體的內容、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彰顯黨的創新理論的生命力、親和力、感召力,使之更好地為廣大黨員群眾所理解、接受、運用,這是新形勢下深化理論武裝的時代要求,也是寧波市鎮海區多年來探索理論大眾化的基本經驗。鎮海區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黨員、教育群眾的做法,實際上是走了一條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之路。
  • 用「大眾話」推進創新理論大眾化
    ■王 兵習主席指出:「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打通理論武裝「最後一公裡」,是各級應該深入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李 平: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原創中英雙語)
    Li Ping: Let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Fly into the Homes of Ordinary People」李 平: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ssed during
  • 推進科學理論大眾化通俗化
    中宣部每年組織編寫《面對面》系列理論讀物,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熱烈歡迎,就是因為把書面語轉化成大白話,用「大眾話」踐行了「大眾化」。其次要做好故事化轉換,善於化抽象為具體,用生動案例、鮮活故事來「翻譯」理論、「解釋」時政,以事說理、以小見大,讓群眾聽故事、談體會、悟道理。再次要做好生活化、行動化轉換,把理論訴求轉化為實踐要求,讓人一聽便知怎麼幹,知道如何聽黨話、跟黨走。
  • 市政協就「推進儒家文化普及化大眾化」進行專題調研
    市政協就「推進儒家文化普及化大眾化」進行專題調研 2017年05月29日19:38  來源:濟寧新聞網
  • 以「五化」推進「大眾化」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不同的形勢,具有不同的內容。當前,應科學分析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準確把握其內在規律,不斷探索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說,就是以「五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大眾化的理論什麼樣
    大眾有自己的理論,主導他們觀念和行為的就是活在他們心中的理論。大眾又是聰明而挑剔的,對那些故弄玄虛、故作高深的東西,對那些不切實際、不著邊際的東西,往往會表示「不感冒」而轉頭走開。  最近10年來,中宣部每年都組織編寫通俗理論讀物「理論熱點面對面」。
  • 江蘇高等教育從「大眾化」邁向「普及化」
    意味著江蘇正從高等教育「大眾化」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到『十一五』期末,江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40%,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15年左右達到50%,基本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
  • 「大眾化」與「化大眾」怎樣實現統一
    推動和實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實現科學理論的「大眾化」與「化大眾」的統一,從而發揮科學理論指導實踐的功用。近日,市委講師團在京召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暨理論研討會」。來自中央國家機關、首都高校和各區縣各工委宣傳部門負責同志和首都理論界近百位同志出席會議。
  •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的宣傳普及,是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意識形態建設的「最後一公裡」。當前,做好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宣傳普及工作,必須積極因應時代發展、技術進步和現實要求,不斷創新和發展理論宣傳普及的方式方法。第一,注重通俗化闡釋。
  • 教育部: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26日介紹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 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情況》,範海林表示,總體而言,我們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摘要】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守與時俱進理論品格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略、更不能輕視如何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接受黨的創新理論這一現實問題。廣大人民群眾只有「愛聽」「願聽」「聽得進」,黨的創新理論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才能不斷散發出強大的真理力量,也才能切實入腦入心,發揮出同心同向的無窮力量。
  • 黨的創新理論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摘要】「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要向群眾講清理論的科學內涵和發展歷程,提升群眾的認識水平;強化問題意識,用理論解決現實問題,澄清錯誤觀念; 遵循理論宣傳的規律,不斷創新方法手段,推進宣傳文本的通俗化、宣傳話語的生活化、宣傳載體的時代化。
  • 華夏基金範勇宏:ETF大眾化普及化的創意已實現
  • 劉宏:高等教育正從大眾化快速邁向普及化
    劉宏表示,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於變化和變革的時期,高等教育已經從大眾化快速邁向普及化。教育已經從大眾化向普及化發展,很多學者把普及化定義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中國正在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  第二,結構類型的變化。辦學主體由單一的向多元的、多樣的發展變化。  第三,高等教育的發展環境在變化。中國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現在高等教育的競爭就要放在國際視野和大格局上去看,人才培養也要放在國際視野上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