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2020-12-15 荊楚網

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26日介紹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 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情況》,範海林表示,總體而言,我們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資料圖:大學校園。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範海林稱,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2018年,高教司圍繞內涵發展、提升質量幹了十件大事:

一是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四個回歸」的基本遵循、「以本為本」的時代命題以及「三個不合格」「八個首先」的基本要求。各地各高校積極行動,形成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壓倒性態勢。

二是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通過大力發展「四個新」,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動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專業集群。首批認定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增設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急需專業點近400個。增設外語非通用語種等緊缺專業,基本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種全覆蓋。

三是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按照「兜住底線,留足空間」的原則,發布實施了涵蓋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的標準,涉及到全國高校56000多個專業點,為高校開展專業設置、專業建設和專業認證提供了依據。

四是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分兩批認定公布129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慕課上線數量快速增長至8000餘門(年增長量4800餘門),學習人數超過1億4000萬人次(年增長量8500萬人次)。認定首批105項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發布全球首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集中展示平臺,實現「網上做實驗、虛擬做真實驗」。

五是評選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出四川大學《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實踐》、華中師範大學《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重構與探索實踐》兩項特等獎,50項一等獎和400項二等獎,發揮了很好的示範和導向作用。

六是成立新一屆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了覆蓋92個專業類以及課程建設的151個教指委,聘請委員5550人。引導新一屆教指委充分發揮參謀諮詢、指導引領、凝聚隊伍、監督推動的重要作用,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七是舉辦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2278所高校的265萬名大學生踴躍參賽,實現了地域、學校、學生類型全覆蓋。推出了全國最大的一堂有溫度的思政課和一堂有激情的創新課,組織了31個省(市、區)的70萬名大學生、14萬個團隊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餘支境外團隊同臺競技。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推進。

八是印發「新時代高教40條」,狠抓本科教學秩序。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瞄準當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了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設的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本科教育工作會後,教育部部署全面整頓本科教育秩序,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取消「清考」,推動高校切實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把振興本科的各項舉措抓到位,抓出實效。

九是研究制定「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與14個部委、16個部內司局聯合制定印發「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以「拓圍、增量、提質、創新」為重點,打造覆蓋文、理、工、農、醫、教等領域的卓越拔尖人才培養領跑計劃,探索中國模式、提供中國方案、樹立中國標準。

十是召開第一次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工作座談會。引導新建本科院校堅持走地方應用型大學的發展之路,瞄準服務域,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這個中心,突出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核心,走從「新建」到「新型」的建設發展之路,建設神形兼備的一流地方應用型大學。

教育部 中國高等教育 普及化 【糾錯】編輯:劉建維

相關焦點

  • 教育部: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介紹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 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情況》,範海林表示,總體而言,我們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48.1%,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 大學,大眾化→普及化!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新階段
    資料圖 曹小彧 攝2月26日教育部召開的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年度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介紹,要通過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動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專業集群。
  • 教育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你知道普及化的標準嗎
    首先是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了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總體的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介紹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有關情況時對記者說:總體而言,我們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本科院校已經達到了1245所,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831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48.1%。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邁入普及化階段。
  • 教育部:中國即將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6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2018年教育事業發展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表示,我們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邁入普及化階段。
  • 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新聞—科學網
    學前教育毛入學率81.7%,比上年提高2.1%;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9.95%,比上年提高0.04%;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0.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8%,比上年提高0.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1%,比上年提高2.4%。 2月26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以一系列數據,展示中國教育奮進的「成績單」。
  • 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將進入普及化階段!大學生:我們成白菜了
    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將進入普及化階段!大學生:我們成白菜了教育部代表今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 英語四六級成績出爐,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將進入普及化階段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即CET-4,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的縮寫,是由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國性英語考試。考試的主要對象是根據教育大綱修完大學英語四級的在校專科生、本科生或研究生。
  • 我國已從高等教育大眾化正式進入普及化階段
    越來越多的家庭實現大學生「零的突破」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如今,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像孫川家一樣,實現大學生「零的突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對此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數據跟蹤,「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總結了2011-2018年全國本科生家庭情況,發現70%以上大學生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
  • 科學網—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發展觀
    近日,第十八屆全國大學教育思想研討會在南通大學舉行。研討會以「普及化時代的高等教育:價值觀、質量觀、人才觀」為主題,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等83所高校的230餘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普及化階段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之路。
  • 毛入學率超50%後,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沒?
    根據毛入學率已超過50%這一指標,似乎可以順理成章地認為我國已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階段。 那麼,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是否已邁入普及化階段?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還意味著哪些方面的轉變?
  •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 「精英教育觀」該退場了
    熊丙奇    教育部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教育事業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表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進入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有四大特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在今天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具有多樣化、學習化、個性化、現代化四個主要特徵。如今,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中國高等教育不能身子進入普及化,腦子停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原春琳)9月14日,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舉辦的「疫情之下的高等教育變革學術論壇暨雲上高博會啟幕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認為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的中國高等教育,在工作中需要特別警惕這樣的傾向:身子進入普及化,腦子停留在大眾化,習慣停留在精英化
  •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 學者:「精英教育觀」該變了
    教育部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教育事業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表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 教育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後期,終身學習將成常態
    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後期,終身學習、靈活的學習制度將成常態。  在8日召開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後期,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終身學習、靈活的學習制度將成常態。  今年2月,教育部發布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並於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六條規定,學校可以根據情況建立並實行靈活的學習制度。對休學創業的學生,可以單獨規定最長學習年限,並簡化休學批准程序。
  •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後提高質量的著力點
    視覺中國供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教育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成就之一,並從多個方位對「十四五」時期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充分顯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普及達到的新水平
  • 多樣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基本特徵
    普及化高等教育階段不僅僅是數量、規模上的逐步增大,更標誌著高等教育系統在價值、功能、結構、標準、過程、評價、治理等方方面面呈現出越來越多樣化的特徵。  價值與功能的多樣化  在高等教育傳統的精英階段,只是社會上少數強勢階層的特權,培養學術人才和高層次管理人才;進入大眾化階段以後,為了滿足工業社會和市場經濟對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就由一種特權變成了各個階層培養符合社會需求人才的權利。
  • 張力: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後提高質量的著力點
    張力,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成就之一
  • 江蘇高等教育從「大眾化」邁向「普及化」
    「到『十一五』期末,江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40%,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15年左右達到50%,基本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  按照世界公認的高等教育發展「三段論」指標,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於15%時為「精英化教育」,達到15%時進入「大眾化階段」,達到50%則進入「普及化階段」。
  • 教育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 教師隊伍已達1732萬人
    【解說】12月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等有關情況。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新提升,教育公平發展邁上新臺階。總的來看,「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將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