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大眾化的 基層探索

2020-12-11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4月23日訊(俞泉雲 編輯 江於夫 王天駿)所謂理論大眾化,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接受並轉化為自覺行動的過程。運用通俗樸實的語言、鮮活具體的內容、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彰顯黨的創新理論的生命力、親和力、感召力,使之更好地為廣大黨員群眾所理解、接受、運用,這是新形勢下深化理論武裝的時代要求,也是寧波市鎮海區多年來探索理論大眾化的基本經驗。鎮海區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黨員、教育群眾的做法,實際上是走了一條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之路。

  以理論通俗化推進理論大眾化

  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不斷增強,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變、多樣特點日益明顯。理論工作面對這樣巨大而深刻的社會變化,如何既要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又要不斷增強科學理論的吸引力、凝聚力;既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廣泛傾聽不同的聲音,又要在多元中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在多變中把握方向,引領整合多元、多樣、多變的社會思想意識,使科學理論成為全體社會成員普遍理解接受、自覺遵守奉行的價值理念,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基層理論宣傳工作的新課題。

  架起科學理論與人民大眾的橋梁,實現科學理論的大眾化,是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理論需求、發揮理論指導實踐作用的必然要求。鎮海區組建了多支基層宣講隊伍,包括以領導幹部為主的「初心」宣講團、以高校老師為主的專業宣講團和以基層幹部群眾為主的「紅書包」宣講團。不同的宣講隊伍面向不同的人群,以講解、演示等方式將理論送往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社區學校。基層黨校數十年如一日,在黨員培訓、支部學習、村民講堂等活動中播撒理論的種子。街道、社區幹部帶頭上黨課,精心準備內容,提高黨員群眾對理論學習的重視。村委會、僑臺聯等群眾組織各顯神通,通過各自的渠道,結合地域文化、地方特色講好理論。

  實現理論大眾化,離不開理論的通俗化。這就要求在理論宣講工作中要改進文風,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其真正為群眾所喜聞樂見。駱駝街道黨工委書記借著《遺夢駱駝橋》新書發布,為黨員群眾上課,從寧波商幫疏通水道、造福桑梓的故事,講到當下生態文明建設和「五水共治」工作,引起了聽眾的興致。沒有用抽象的概念演繹和繁瑣的邏輯論證,而是把嚴肅的理論話題用通俗清新、富有哲理的語言娓娓道來,用群眾身邊鮮活的事例和翔實的數據去說話,達到了理論宣傳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通過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深入解讀,對各方面實際工作進展和成效的交待,對解決問題的前景展望,使群眾增強對黨和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駱駝街道棚改工作任務很重,一些群眾起初有疑慮。區、街道通過帶老住戶逛新城、看新家、算拆遷帳,實實在在打消了這些疑慮,推動了棚改工作的進行。

  著力解決理論武裝「接地氣」問題。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就要適應群眾認知特點,重視方法手段創新,探索運用基層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有實感、有溫度、接地氣。鎮海區委宣傳部舉辦「雄鎮先鋒」學習運動會,融合理論知識競賽和短劇創作、即興演講、趣味運動等多種形式,營造了愉悅的學習氛圍,把幹部群眾學習理論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澥浦鎮十七房村挖掘村民原有的農民畫傳統,以文化禮堂為陣地,以傳統文化為載體傳播理論,讓村民在創作、欣賞過程中提高認識。

  推進理論大眾化要注重方式創新

  推進理論大眾化,讓科學理論在實踐中綻放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說到底就是要解決好理論「化」大眾的「最後一公裡」問題,拉近科學理論同實踐、同基層、同群眾的距離,使之成為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遵循,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鎮海區推進理論大眾化的探索實踐,給予我們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理論宣傳諸多有益的啟示。

  推進理論大眾化,要結合群眾身邊的人和事。實現理論大眾化,首要的就是要緊緊抓住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解疑釋惑。一個不能回應人民群眾實踐需求的理論,一個不能解答人民群眾思想關切的理論,是不可能冠之以「科學」之名的。理論宣講工作的重點在基層,基層宣講工作的受眾是普通群眾,相對於抽象的理論問題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身邊的問題,是與自身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把這些問題在理論上講清楚了,人民群眾就會減少一些困惑和疑慮,增添一份理性和信心。

  推進理論大眾化,要把理論宣傳融入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過程之中。實現理論大眾化,最根本的目的還是要引導群眾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基層理論宣講工作最忌諱從理論到理論,因為群眾最關心的是理論的應用,是問題的解決。科學理論要為廣大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所接受,真正入耳、入腦、入心,最終還在於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

  推進理論大眾化,要求努力探索創新理論傳播方式。注重方式方法創新,採取通俗化講解、網絡化傳播特別是移動傳播等方法途徑,有效增強理論武裝效果。鎮海的經驗告訴我們,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就要適應群眾認知特點,重視方法手段創新,探索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有實感、有溫度、接地氣。理論與群眾「零距離」,就能進一步凸顯其鮮明的百姓視角、百姓立場、百姓話語、百姓情懷。

  【作者為寧波市鎮海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相關焦點

  • 推進科學理論大眾化通俗化
    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這一重要論述,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努力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化指明了方向。  實際上,理論和群眾之間存在一定距離,需要通過大眾化通俗化工作去搭建理論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去拉近這個距離,打通理論宣傳宣講「最後一公裡」。
  •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
    前不久,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全軍著名的專家教授深入部隊一線,採取理論大家談、靶向解扣子、示範講微課、骨幹傳幫帶等形式,大力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受到基層官兵普遍好評。這是新時代深化理論武裝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舉措,必將有力推動部隊學理論、講理論、用理論的熱潮。科學理論只有走近官兵、武裝官兵,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彰顯威力。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我軍從建軍初期開始,就注重用科學理論教育引導官兵、激發戰鬥精神。
  • 大眾化的理論什麼樣
    大眾有自己的理論,主導他們觀念和行為的就是活在他們心中的理論。大眾又是聰明而挑剔的,對那些故弄玄虛、故作高深的東西,對那些不切實際、不著邊際的東西,往往會表示「不感冒」而轉頭走開。  最近10年來,中宣部每年都組織編寫通俗理論讀物「理論熱點面對面」。
  • 以「五化」推進「大眾化」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不同的形勢,具有不同的內容。當前,應科學分析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準確把握其內在規律,不斷探索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說,就是以「五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用「大眾話」推進創新理論大眾化
    ■王 兵習主席指出:「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打通理論武裝「最後一公裡」,是各級應該深入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 促進理論教育大眾化通俗化
    北京市委講師團十四年來堅持開展一年一度的「靈山杯」優秀報告、黨課評選活動,以獲獎作品的導向、示範、激勵作用,不斷加強口頭宣講陣地建設,促進口頭宣講健康發展,思想性、藝術性不斷提高,口頭宣講的骨幹隊伍不斷充實壯大,使口頭宣講成為實現「三貼近」、推進理論教育大眾化、通俗化的有效途徑。
  • 政協協商參與基層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政協協商參與基層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甘肅省政協機關《政協協商與基層治理》課題組摘要:人民政協的發展歷程、組織特徵與制度優勢都使得它具有引領基層協商民主,進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獨特潛質
  • 康培培:人民論壇新媒體——推動思想理論的大眾化傳播
    人民論壇新媒體事業的發展理念是推動思想理論的大眾化傳播。張研農社長曾指出,人是追求思想的,人是喜歡生動的。辦好思想理論期刊,大有需求也大有所為。關鍵是在貼近實際,親近讀者,析事明理,解疑釋惑,力求大眾化、通俗化。這一要求對人民論壇新媒體建設同樣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 通俗理論讀物――理論創新成果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載體
    在第十九屆書博會上,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首次舉辦的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活動的結果,有六種圖書被正式向廣大讀者推薦。這次活動以及被推薦的圖書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雙傳學: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流媒體擔當
    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新時代主流媒體重要的責任與擔當。近年來,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準確把握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總體要求及戰略意義,聚力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把理論上的正本清源與輿論上的有效引導相統籌、同發力,以全媒體融合傳播優勢,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 楊浦成立宣講聯盟,推進理論宣傳大眾化、普及化
    楊浦成立宣講聯盟,推進理論宣傳大眾化、普及化 2017/7/10 14:36:07    來源:楊浦區文明辦       選稿:梅雅莉   近日,楊浦宣講聯盟成立儀式暨首場宣講報告會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行
  • 以通俗化實現大眾化
    由總政宣傳部組織編寫的通俗理論讀物《軍營理論熱點怎麼看·2010》,是部隊開展理論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輔助材料。這裡刊發兩篇書評。  ——編 者  以通俗化實現大眾化  做好新形勢下部隊理論武裝工作,必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通俗化、大眾化,以官兵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傳播和普及科學理論,使之真正深入人心、凝聚力量、指導實踐。
  •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李 平: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原創中英雙語)
    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走進千家萬戶、指導實踐,是進一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行動,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論述,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眾化面臨的困難
    對於高等教育大眾化,我們只有把這些問題很好地弄清楚以後,才能更好地適應大眾化時代,才能夠推動大眾化更好地發展。   我們知道大眾化是從上世紀70年代出現的。但大眾化的開端時期實際是在二戰後,那個時候還沒有大眾化的名字。二戰之前,所有的高等教育都是精英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發達國家也好,高等教育不發達國家也好,都是培養少數精英人才的教育。
  • 「大眾化」不等於「平庸化」(圖)
    要消除誤解,就需要在理論和實踐效果上尋找支撐。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論」中提到人有語言、邏輯數學、音樂、空間、身體運動、人際、自我認識等7種智能,但精英教育在錄取人才的考試中只對人的語言和邏輯數學智能進行考查,這使得在這兩種智能上不突出,但在其他5種智能上較強的學生無法進入精英型的大學。那麼這些接受了非精英型教育的人就不能成為社會精英了嗎?
  • 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普及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其人民性體現在它屬於人民群眾,是為人民群眾自由全面發展服務的,是指導人民群眾實踐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使人民群眾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過程,是向人民群眾展示馬克思主義科學性、人民性的過程,也是馬克思主義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從而變為「物質力量」的過程。
  • 哲學的時代化大眾化暨《愛智之思》出版研討會召開
    作者簡介:   12月9日,「哲學的時代化大眾化暨楊壽堪教授新作《愛智之思》出版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吳向東院長在致辭中指出,楊壽堪教授從事教學和科研60年來,潛心研究西方哲學,致力於哲學時代化和大眾化問題的探討,他「行為世範」的高尚師德、深厚的理論水平、崇高的奉獻精神,不僅促進了哲學學院外國哲學研究的發展,也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大眾化」與「化大眾」怎樣實現統一
    推動和實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實現科學理論的「大眾化」與「化大眾」的統一,從而發揮科學理論指導實踐的功用。近日,市委講師團在京召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暨理論研討會」。來自中央國家機關、首都高校和各區縣各工委宣傳部門負責同志和首都理論界近百位同志出席會議。
  • 如何在開展主題教育中推動大眾化
    開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創新理論大眾化的有效載體。下面,我把連隊在開展主題教育中推動大眾化的一些體會向首長和同志作以匯報。
  • 紅旗文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正因為馬克思主義是徹底地、完全地為著人民的理論,所以馬克思主義必定要實現大眾化。所謂大眾化,就是為人民所接受、為人民所掌握、為人民所運用,從而指導人民通過改造世界的實踐贏得最後的解放。歷史上的一切階級的理論中只有馬克思主義能做到大眾化,其他任何階級的理論都只是為本階級少數人所接受、所掌握、所利用,為人民大眾所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