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講師團十四年來堅持開展一年一度的「靈山杯」優秀報告、黨課評選活動,以獲獎作品的導向、示範、激勵作用,不斷加強口頭宣講陣地建設,促進口頭宣講健康發展,思想性、藝術性不斷提高,口頭宣講的骨幹隊伍不斷充實壯大,使口頭宣講成為實現「三貼近」、推進理論教育大眾化、通俗化的有效途徑。
「
靈山杯」優秀報告、黨課評選活動始創於1991年。作為全國唯一為口頭宣講設置的年度評比獎項,14年來,每年組織一屆評選,從未間斷。北京市委及市委宣傳部、市委各工委、區縣局黨委對「靈山杯」評選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申報數量和評選質量逐年上升。在獲獎作者中,既有知名專家學者、國家有關部委領導,也有基層黨政領導幹部、科技幹部、英模代表,最近幾年還湧現出民營企業家、個體勞動者等。口頭宣講的覆蓋面越來越廣,代表性越來越強,行業特點越來越鮮明。這些獲獎作品大多將理論轉化為群眾熟悉的語言,發揮口頭宣講直接面對觀眾的優勢,面對面地引導、心貼心地釋惑、實打實地點撥,收到了入耳、入腦、入心的效果,使口頭宣講成為各級黨政機關和基層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
「靈山杯」評選堅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發揮口頭宣講不受版面、周期、時段等制約的優勢和特點,發揮「理論戰線輕騎兵」的作用,其表現,一是「短平快」:從學習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貫徹各次黨代會文件精神,都是以最快的速度,以輔導報告的形式與觀眾見面;二是權威性強:每次中央重大決策出臺後,講師團都及時邀請直接參與相關文件起草工作的專家作輔導;三是現場互動:為幹部群眾儘快理解中央和北京市委有關指示精神創造了學習條件,在重要時期,還由著名專家學者、領導幹部組成的宣講團形成「集團作戰」的優勢。如北京市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講團,在短短20天裡,舉辦宣講報告120多場,直接受眾達6萬多人次,社會反響強烈。
此外,活動組織者還鼓勵以「需」定「講」,圍繞社會普遍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解疑釋惑。鑑於不同時期,人們所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不同,口頭宣講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機動靈活地結合不同受眾的文化層次、職業特點、思想實際進行引導。「靈山杯」把評選的導向定位於發揮口頭宣講解疑釋惑,澄清思想、正面引導的功能,社會關注什麼,群眾關心什麼,報告會、黨課就講什麼。現實針對性強的報告最受聽眾歡迎,「靈山杯」的獲獎概率也最高。市委講師團還堅持每年深入基層調研、整理出幹部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供報告人和領導幹部參考,使大多數報告都能緊密聯繫實際,通過以事實說話,以典型說話,有的放矢,有備而來地廓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