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成立宣講聯盟,推進理論宣傳大眾化、普及化

2020-12-11 東方網

楊浦成立宣講聯盟,推進理論宣傳大眾化、普及化

2017/7/10 14:36:07    來源:楊浦區文明辦       選稿:梅雅莉

  近日,楊浦宣講聯盟成立儀式暨首場宣講報告會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行,聯盟微信公眾號同日上線。區域內高校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區各委辦局、街鎮、群團、企業分管負責人和宣傳工作負責人,區域內宣講團骨幹成員,兩新組織代表,社區代表共200餘人參加活動。

  楊浦宣講聯盟的成立旨在紮實推進理論宣傳大眾化、普及化,將邀請區域內高校的專家教授和學有所長的博士、碩士;區委黨校教授講師;社區宣講團骨幹成員;有關委辦局領導幹部加入,在聯動共建中,共同傳達黨的聲音,傳達中央和市委的精神,針對社會熱點問題為群眾釋疑解惑,科學有效地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提升群眾的文明素養和防範意識,逐步樹立楊浦的理論宣傳品牌。宣講將始終堅持凝聚民心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運用分眾化、對象化的方式,採用貼近性、接地氣的話語,不斷增強工作效果;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實踐,著力抓好法治意識、國家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家庭意識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系統化具體化,凝聚楊浦百萬人民思想共識,為楊浦"三區一基地"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代表杜玉春博士、上海財經大學百年校慶公益講座負責人章忠民教授作交流發言。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黨校常務副校長章忠民作題為"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首場輔導報告。(文章來源:楊浦時報■記者楊曉梅)

相關焦點

  •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
    前不久,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全軍著名的專家教授深入部隊一線,採取理論大家談、靶向解扣子、示範講微課、骨幹傳幫帶等形式,大力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受到基層官兵普遍好評。這是新時代深化理論武裝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舉措,必將有力推動部隊學理論、講理論、用理論的熱潮。科學理論只有走近官兵、武裝官兵,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彰顯威力。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我軍從建軍初期開始,就注重用科學理論教育引導官兵、激發戰鬥精神。
  • 理論大眾化的 基層探索
    著力解決理論武裝「接地氣」問題。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普及化,就要適應群眾認知特點,重視方法手段創新,探索運用基層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有實感、有溫度、接地氣。鎮海區委宣傳部舉辦「雄鎮先鋒」學習運動會,融合理論知識競賽和短劇創作、即興演講、趣味運動等多種形式,營造了愉悅的學習氛圍,把幹部群眾學習理論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 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董少校)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進一步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育部今天在上海召開高校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工作經驗交流會。  李衛紅指出,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高校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以良好的學風和文風,自覺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將人文素質教育作為主題,大力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普及;關注現實生活,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積極推動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社會
  • 通俗理論讀物――理論創新成果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載體
    在第十九屆書博會上,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首次舉辦的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活動的結果,有六種圖書被正式向廣大讀者推薦。這次活動以及被推薦的圖書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李衛紅:紮實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一是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二是以良好的學風和文風,自覺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三是將人文素質教育作為主題,大力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普及。四是關注現實生活,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積極推動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社會。五是以人文交流作為大學新使命,為跨文化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 復旦大學創新思路突出特色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復旦大學創新思路突出特色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2011-01-13 來源:復旦大學 近年來,復旦大學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眾化和普及化,積極探索,有效組織,形成機制,突出特色
  • 推進科學理論大眾化通俗化
    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這一重要論述,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努力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化指明了方向。  實際上,理論和群眾之間存在一定距離,需要通過大眾化通俗化工作去搭建理論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去拉近這個距離,打通理論宣傳宣講「最後一公裡」。
  • 以「五化」推進「大眾化」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不同的形勢,具有不同的內容。當前,應科學分析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準確把握其內在規律,不斷探索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說,就是以「五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用「大眾話」推進創新理論大眾化
    ■王 兵習主席指出:「我們要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打通理論武裝「最後一公裡」,是各級應該深入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 市政協就「推進儒家文化普及化大眾化」進行專題調研
    市政協就「推進儒家文化普及化大眾化」進行專題調研 2017年05月29日19:38  來源:濟寧新聞網
  • 江蘇高等教育從「大眾化」邁向「普及化」
    意味著江蘇正從高等教育「大眾化」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到『十一五』期末,江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40%,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15年左右達到50%,基本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
  •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的宣傳普及,是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意識形態建設的「最後一公裡」。當前,做好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宣傳普及工作,必須積極因應時代發展、技術進步和現實要求,不斷創新和發展理論宣傳普及的方式方法。第一,注重通俗化闡釋。
  • 劉宏:高等教育正從大眾化快速邁向普及化
    劉宏表示,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於變化和變革的時期,高等教育已經從大眾化快速邁向普及化。教育已經從大眾化向普及化發展,很多學者把普及化定義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中國正在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  第二,結構類型的變化。辦學主體由單一的向多元的、多樣的發展變化。  第三,高等教育的發展環境在變化。中國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現在高等教育的競爭就要放在國際視野和大格局上去看,人才培養也要放在國際視野上去看。
  • 教育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你知道普及化的標準嗎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介紹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有關情況時對記者說:總體而言,我們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本科院校已經達到了1245所,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831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48.1%。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邁入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再到普及化階段,這標誌著我國的高等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 上大學從大眾化到普及化,只用了16年
    在那次擴招之前,就已經有聲音建議我國的高等教育需要從精英化轉向大眾化發展。在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的背景之下,湯敏等科學家提出「擴招」建議,由此,我國高教迎來了史上最快的「飛速發展」階段。1990年,全國高校招生僅60.88萬,1998年全國高校招生108萬,這9年時間增長了48萬人。
  • 華夏基金範勇宏:ETF大眾化普及化的創意已實現
  • 騰衝市實施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通俗化「精品工程」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騰衝市實施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通俗化「精品工程」牢記總書記囑託奮力推進保山高質量跨越發展>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騰衝市和順鎮艾思奇故居時,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化大眾化,繼續發揚光大艾思奇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作出了重要指示。
  • 創新舉措開展立體化宣講,打造新時代理論宣講矩陣
    十九大以來,阿榮旗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著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通過理論集中巡迴宣講、學習講堂陣地宣講、村村響廣播宣講、網絡微宣講等方式,多舉措、立體化開展理論宣傳宣講,著力打造新時代理論宣講矩陣。集中力量辦大事,「新時代講習團」「草原學習輕騎兵」巡迴宣講進基層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提出新要求。
  • 促進理論教育大眾化通俗化
    北京市委講師團十四年來堅持開展一年一度的「靈山杯」優秀報告、黨課評選活動,以獲獎作品的導向、示範、激勵作用,不斷加強口頭宣講陣地建設,促進口頭宣講健康發展,思想性、藝術性不斷提高,口頭宣講的骨幹隊伍不斷充實壯大,使口頭宣講成為實現「三貼近」、推進理論教育大眾化、通俗化的有效途徑。
  • 教育部: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介紹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 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情況》,範海林表示,總體而言,我們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48.1%,中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